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179章

高衙内新传-第179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圈不见明显的圆形反光,高强也不知到底和尚师父在没在面前,不过既然这群人来自二龙山,他的态度就大为不同,打定了主意能招降就招降:“既是二龙山的曹正,不知鲁智深大师和武松武二郎可在其中?”
    曹正听这味道不对,怎么狗官知府提起鲁武二人,语气如此客气?“就是我一人带队在此!某家自知罪重,今日中了埋伏,要杀要剐任凭处置,只是我这些弟兄一旦归降,还望知府信守然诺,留他们性命。”语声虽不激昂,却隐含着决死的信心。
    高强心中赞赏,黑道中人口口声声讲义气,然而许多都是如宋江和晁盖那样,把义气当作骗人把戏的家伙,象曹正这样甘心为了兄弟而锐身赴难的汉子,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少的。想起书中说他是林冲的徒弟,电影中也有这么个人舍命给林冲送了消息,看来操刀鬼曹正在水浒中虽然不起眼,却是个血性汉子,就算不冲着两位师父的面子,也该设法周全。
    “本官一言九鼎!叫你的弟兄只管宽心,将手中兵器放在原地,进村先找个地方待着,你自与他们一同,我来引路。”高强这话一说,场中数千人都是一阵哗然。官兵这边都是大吃一惊,吕颐浩更是差点从马上掉了下来,心说你带路?这不是拿自己当人质!若是一个不好,被群盗伤了这高知府,合州上下的官吏军兵都得跟着倒霉!
    曹正心中却是惊喜,这知府看着年轻,胆子也是不小。居然亲身为质以换取贼人的信任,看来确实有招降的诚意。他招呼一声,率先将手中的朴刀扔在地上,跟着呛啷之声不绝于耳,一百多喽兵都扔了刀枪弓箭,两手空空站在那里。
    高强见谈得拢,哈哈一笑,正要举步上前,却听后面有人喊一声:“大人慢行!”回头看去,只见吕颐浩提起官袍一阵猛跑。到了近前手指点着高强的鼻子,气地直哆嗦,好容易憋出一句话来:“知府。知府……”
    高强晓得他不会让自己去。一把拉住吕颐浩的手,嬉皮笑脸道:“吕通判来得正好,你我一同进村,请啊~”不由分说拉着就走,吕颐浩是个文官,加上被他气的够戗,一时没反应过来,几步就走到了曹正跟前,韩世忠和杨志等人怕高强有失,也是亦步亦趋地跟着。
    高强见了曹正。拱了拱手笑道:“曹头领受惊了,且与手下弟兄到前面村中暂歇,林冲师父托小弟带几句话给曹头领。”竟是称兄道弟起来。
    曹正听见忽然提起林冲,心中暗惊,心说我在此落草。不要连累了师父?不过高强面色语气都和善,也看不出什么歹意。只得与高强携手入村。那一百多个喽兵呼啦一声围了上来,外面大队官兵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彼此大眼瞪小眼,就这么一窝蜂进了刘家村。
    等到进了一处院落,高强已经和曹正套了瓷,听说彼此有同门师兄弟的情分,曹正这才放下心来,一颗脑袋又稳稳放在脖子上,又可以吃
    既然大家自己人,一切好说,高强主持军州事,对于这等山贼虽然无权赦免,不过只要没人追究,稍稍改名换姓一下,也没人来管你。恰好这时韩世忠已经作了兵马都监,高强身边少个侍卫队长,曹正既然和他两位师父都有交情,索性就跟在高强身边,权且作个节级,手下喽兵也都跟着作高强的侍卫。
    话既然说开了,大家也就放松下来,高强传令大军各归本部,山贼们集中居住在这大院之内,供给饭菜,拉着曹正到了刘太公家中,吩咐开出筵席来,名目说起来好笑,居然是给没见过面的师兄压惊,许贯忠作陪,韩世忠和杨志等人自去收拢队伍。
    吕颐浩空担了半天心事,见高强顺利收编了大队贼兵,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事情虽然算是过去了,帐不能不算,端起酒杯就是一阵数落,杨志韩世忠等都含笑不说话,眼睛只望着高强。
    高强知道他好心,耐着性子听他说了一通,端起酒杯来先敬了他一杯,老老实实地说道:“吕通判,本府知道你赤心为国,挂念本府地安危,这一杯聊表敬意。但今夜形势你也看到,若本府不以自身为质,恐难取信于人,到最后兵戎相见,这盗伙们摆出了玉石俱焚的态度,官兵也必定有所损伤,哪里比得上如今把酒言欢,国家添了一百多能战之兵,又少了许多官兵抚恤?本府虽然冒了点危险,倒也值得。”
    吕颐浩听了,面色稍稍缓和,指着曹正道:“二龙山一党平日并不敢祸害乡里,戕害人命,一贯劫富济贫,在百姓中颇有侠名,本官也是知道的,若非如此,岂能容他招安?只是今夜来的若不是曹头领一伙,而是桃花山李忠周通等,该当如何?”
    高强哦了一声,心说你在这等着我呢?“吕通判言之有理,桃花山一伙平素多行不法,若是轻易招安,百姓冤屈难言,此党必定要严加剿除,纵然胁从不究,首恶如李忠周通等人还得捉拿法办,方显我大宋天威!”其实他嘴上说的漂亮,心里可没当回事,周通等人虽然是干了不少坏事,但是究其落草的本来原因,有许多人还是官逼民反,说起来大宋朝廷也没什么光彩的。
    但吕颐浩读书人出身,虽然为人豁达懂得变通,像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语,他是绝对想不到的,耳听高强说得斩截。旁边的曹正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他原本是为了救援桃花山而来。想不到一箭未发,就中了埋伏,受了招安。本想设法给李忠周通也弄个招安,哪知这些官儿心机了得,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他,直接就来了个关门。
                  第二十一章 招降(下)
    接下来就是国人酒桌上惯常的那一套,先叙了师门私谊,而后你来我往地喝酒,曹正见高强酒到杯干,不由大为钦佩。那吕颐浩身为通判,见知府谈笑间将一群山贼都招安了,明日再攻破桃花山,青州匪患就算大致平息,身为通判他也与有荣焉,如何不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吕颐浩放下酒杯,正色对曹正道:“曹节级,既然迷途知返,可喜可贺,如今有个大好的立功机会摆在眼前,不知意下如何?”
    曹正还没反应过来,高强可知道这吕颐浩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眼睛像抽筋一样对曹正猛眨,无奈曹正不知是多喝了两杯还是被吕颐浩吸引了注意力,压根没瞧见:“吕大人请说。”
    吕颐浩看也不看高强,捻须道:“即今曹节级既然是为了救援桃花山而来,恐其山上未必知晓曹节级招安之事,那求援的使者眼下也在曹节级军中,何不使个瞒天过海之计,我这里安排些得力官兵,假扮了曹节级的部下,趁夜上了山去,由那求援使者叫开门户,趁机就挑了这山寨,一举灭了桃花山,岂不是好?”
    曹正脸色一变,忙把眼睛去看高强,只见高强一脸的无奈,晓得势头不妙,但要他刚刚招安,翻过身来就去剿灭同伙,这人乃是个讲义气的血性汉子,总是心中不愿,当下只是不语。
    高强和许贯忠对望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惊讶:吕颐浩这厮,心机当真了得!这条计策寥寥数语,其实内涵极其深刻。首先曹正参与了这计策,就算是和绿林彻底断了关系,要知道和官兵合谋来诈自己人,这是绿林中的头等大忌,曹正只要干了这事。从此一辈子都只能拎着脑袋跟着高强干;二则成功率极高,既有正牌的前二龙山头领曹正,又有求援的桃花山使者。桃花山又以为官兵还没到山下,不大会提防,黑夜之中只要开了关,大队官兵一拥而入。立时就是一面倒地屠杀。这吕颐浩片刻之间就想出这等计策,委实厉害。
    他也看出曹正未必情愿,这事说起来确实有些难为人,许贯忠就算想到了,顾念林冲这头的师徒情面,多半也是不说。当下干咳两声,出来打圆场:“吕大人这计策,端的是妙的很,只是曹节级刚刚投效朝廷。其心未定,部下们更是草莽之气未除,恐怕不大能施行这条计策吧?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吕颐浩把脸一板,道:“知府大人这是何言?若要破桃花山,便在此刻。倘使迁延时日,要官兵以血肉之躯仰攻。不但损伤必重,抑且大耗钱粮。这桃花山乃是知府大人志在必得,曹节级只需下定决心与过去一刀两段,便可救了无数官兵性命,又可省了无数钱粮,须知这些钱粮俱都取自百姓之辛劳,能省地一份,便是为百姓谋了一份生计,偌大功德,岂不胜于绿林中的区区义气?当机立断,曹节级一言可决!”
    话说到这份上,高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说实话,吕颐浩这条计策,不但在军事上是可行和巧妙的,在政治上也是正确地选择,哪怕是对于曹正自己以后的仕途,这么一桩功劳也是大有好处的。难就难在绿林中人,尤其是曹正这样热血型的人来说,义气是行为地准则,名声更是比性命还重要,要他为了自己兄弟接受招安容易,要他出卖昔日地同伙可就难了。
    眼见曹正脸色越来越难看,高强灵机一动,桌子底下踢了曹正一脚,端起酒杯笑道:“来来,说的口都干了,且饮了这杯,再作商议!”吕颐浩一面举杯,一面盯着曹正,哪知这操刀鬼刚把酒杯端起来,摇摇晃晃地又放了下去,跟着身子象一滩泥一样缩到桌子下面,再过一会连打鼾声都起来,竟是醉了。
    吕颐浩眉头大皱,正要上去拉他起来,高强连忙过来拦住,笑道:“吕大人,曹节级连日奔波,又新近归顺朝廷,不觉多喝了几杯,想是醉了,来来,你我到别屋商议攻山之策。”说着抓住吕颐浩的手,许贯忠也上来相帮,半推半就地把吕颐浩拉到了隔壁屋。
    这吕颐浩乃是聪明人,哪里不晓得高强的心思?甩开他的手,叹道:“高大人,你念着曹节级的难处,顾全他的义气,下官也是知道的,但这是什么时候?时机稍纵即逝,可容不得你妇人之仁,还是快下决断为好!”
    高强见话都挑明了,也不兜圈子,手指着隔壁道:“吕大人,你这条诚然是好计,但曹节级今日的表现你也看到了,为了山寨弟兄,他肯把脑袋都豁出去地,这样人把义气看的比命还大,你逼他出卖他几个时辰前还在尽力救援的人,他怎么能转过这个弯来?此人有古义士之风,真个被你逼得紧了,忠义不能两全,拿命来还你也是有的,到时不但损了一条性命,更逼反了外面刚刚归顺地一百多喽兵,孰轻孰重,如何衡量?”
    他本来是语气平和,待到后来,虽然声音不曾提高,却实在有些严厉起来。其实从他的心目中,根本就不需要作这样的得失衡量,像曹正这样真正讲义气的汉子,无论如何都不该被这样逼迫,万一被逼死了,那就死一个少一个。
    吕颐浩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高强,又想起他平时嬉皮笑脸的油滑模样,只觉得今夜才算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年轻的衙内知府。他沉默半晌,才低声道:“知府大人所虑甚是,倒是下官急于事功,思虑不够周详了。只是再过两个时辰天色便亮,到那时山贼耳目众多,必定知道我军已经招安了二龙山援兵,此辈既然今夜不来,明日更加不会出战,那时我军只能恃众强攻……”语声渐渐低沉,想是预见到那种鲜血染红山石的惨状,有所不忍。
    高强也不知如何是好,却听许贯忠忽然一笑道:“衙内,吕大人,小人以为,既然时不我待,不妨就用这一条计,纵然没有曹节级,只需那个求援的桃花山喽兵肯与朝廷合作,这桃花山也八成可破。纵然此计不成,也不过照旧攻山而已,有何损伤?”
    高强大悟,和吕颐浩对望一眼,彼此的眼中都亮起光芒来。
                  第二十二章 平匪(上)
    当日用了许贯忠的计策,高强派韩世忠率领百余官兵,脱下官服假扮二龙山喽兵,又威逼利诱,让那来又去反水,趁着黎明前的那一点黑暗时间,叫开桃花山的防卫。
    之后就没什么悬念,韩世忠带人砍关直入,守住了门户,山下两千大军一拥而入,杀的山寨喽兵溃不成军。若以双方的战斗力而言,喽兵的平均水准其实要强于官兵,起码在肯拼命这一点上远远将官兵甩在身后了。无奈这次偷袭选的时间好,正是黎明前人精神最差的一段时间,大多数山贼还在睡梦之中,桃花山山寨又没有防备,措手不及之下被几倍的官兵攻击,不败何待?
    见到胜负已定,高强命令竖起一面白旗,喝令身边军士齐声大叫“降者免死”!到了这份上,除了个别凶顽成性宁死不降的,其余也都缴械投降。战况平息之后打扫战场,却发现李忠和周通俩人一个都没捉到,令高强好生纳闷,捉了几个心腹喽兵来问,才晓得这桃花山后山有一道山坡,坡度较缓,若是用厚棉被包了头脸身子滚将下去,不撞着大石硬木的话,性命可保,那李忠周通便是从那条道滚了下山。
    高强懊恼不已,当初鲁智深就是这么从山上下去,早该知道有这条道可以逃生,却因为临时定计,百密一疏,没有派人把守后山,结果叫两个头目溜走,未竟全功。
    他这里懊丧,众将却都乐的很,此番出兵可谓马到功成,出兵不过四天,路上走了三天。临了一场夜战,早上打了一仗,便一举攻破桃花山山寨,更将另一个目标二龙山的喽兵招安了大半,青州境内匪患为之一空。这等战绩比起前任知府慕容彦达来不知强胜多少。
    吕颐浩身为通判,自然知道官场的要务,忙提醒高强速速行文州县,画影图形,捉拿漏网贼首李忠和周通。诸将检点此战得失,招安二龙山喽兵一百三十二人。头领一员曹正;桃花山杀死贼人八十三人,重伤不治者三十七人,降者男丁三百五十五人,老弱妇孺百余人。缴获兵器盔甲和盗匪历年积贮的粮草财物不少,单单粮食一项不下二万石。
    见到这些粮草积累,又巡视了桃花山的地形,高强这才深感昨夜冒险诈山地必要性。这许多粮食足够山寨的贼人吃上三十年的!强攻硬打的话,得死上千人才能破山,哪像现在,拢共加起来不过伤亡官兵十来口子。
    将降服的喽兵统统交给韩世忠看管,众官兵趾高气扬,将桃花山山寨一把火烧了干净,大队“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浩浩荡荡从桃花山往青州城回师。启程之时有一件事没忘记,高强将曹正差了出去,叫他自己回山将此次招安的事告诉鲁智深,再顺便带个信过去:林冲不日当从京城来访。
    曹正快马加鞭回了二龙山,将事情本末一说,鲁智深正在禅床上睡的快活,闻听新任青州知府居然就是自己的好徒弟高强,一个激灵,好悬没掉了下来。心说好彩头!幸亏没听曹正的话,带人去救援桃花山,若是真个去了,被自己徒儿设个埋伏捉住,性命之忧是没有的。花和尚这张老脸就丢尽了!
    对于大多数喽兵都被招安,鲁智深是全不在乎。他本来就是因为受这帮小喽啰的拖累,才在宝珠寺落草,现在手下们到了徒弟的部下,也算是一家人,有什么打紧?本想将剩下的四五十喽兵一股脑丢给曹正带走,他大和尚要再次云游四海去,却听曹正说道林冲不日即到,想想兄弟两个生平知交,却一晃两年都没见面,鲁智深心中也有些挂念,再想想武松下山至今未回,上次也曾叫人送了信来,说是经过梁山泊时被宋江请上山去小住,大和尚就算四大皆空,总也要给徒弟留个消息,以此鲁智深权且还住在宝珠寺中。
    曹正办了这件事,命人飞马报于高强知晓。高强大队走得慢,还在路上就接到了这消息,随即带了许贯忠和二十多从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