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86章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86章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上的麻烦,暗中令人辍在自己身后。所以自己才会拿到这纸细绢。眼下失了阚泽这个文臣领袖,彻查孙权之死同时对付孙虑和司马懿已不可为。但他让自己寻武将做什么?难道说武将还能反孙虑不成。他拿着那纸细绢发愣,半晌将那细绢翻转,只见上面又有一个小字:“降。”

    丁奉想了半日,突然一笑。他明白了。

    他从孙虑处出来,自然没有什么降不降之说。但陆逊却是太子一党,他是要自己向孙虑表明。他想归顺孙虑,以此与孙虑讨价还价。眼下季汉在北,孙虑虽敢对文臣下手,但有半点心机,也不会同时攻击陆逊这样身统重兵的大将。

    陆逊这样做,是在无法利用文臣同时对付孙虑和司马懿之后,退而求其次,要让他联合诸武将,离开司马懿与孙虑的关系,想办法消灭司马懿。逼孙虑以陆逊代司马懿主掌东吴兵权,对抗季汉。

    这条计相比之下也并不容易,孙虑信任司马懿是人所共知的,不过这次司马懿受窘却给了他一个希望,那就是司马懿已经失宠了,司马懿失宠之后,就离着他被杀不远了。

    沉吟良久,他一咬牙。径自来投徐威府中。

    徐威得知丁奉下落,也是吃了一惊。他与丁奉当年并称东吴,这个小老弟本领既强,人又机警,与他配合默契,十几年的深交,非比寻常。只是后来有孙韶,孙权为提携孙韶,这才常让丁奉与他搭档,与自己略为疏远。他立即让人把丁奉请入密室,询问究竟。

    丁奉将前情之事一一说起,徐威听说陆逊有意归顺,大是欣喜。正如丁奉所猜,陆逊所想,他对这个爬到他头上的司马懿并无多少好感。与陆逊相比,他自然更希望陆逊归来,更何况陆逊还带着数万精兵。只一归来,东吴实力大增,徐州若发生大战,东吴实力已在季汉之上。就算季汉再增兵前来,平安后退的机率也是大增。

    “只是,陆逊是真心归顺么?我在朝中得到的消息是前去了汉营?”

    丁奉应声道:“小弟愿以人头担保,陆伯言一心为了大吴,绝无半点异心。”

    “那么太子现在哪里?”

    丁奉想不到徐威突然问及此处,愣了一下道:“我哪里知道?”

    徐威冷笑道:“休来瞒我,孙登就在陆逊军中,是也不是?”

    丁奉道:“想来应是如此,不过我却是当真不知此事。”

    徐威冷笑道:“那么,孙登和陆会不会因为帝位之事,在交战中暗地下手,若当真那样,你便是万恶不赦的罪人!”

    丁奉沉吟半响,摇头道:“徐大哥,陆伯言观象台非那等不知轻重之人,我相信他不会做对不起大吴之事。而且,他说他早有了对付季汉之法,自可安然退去汉军。”

    此语一出,徐威大是惊疑:“退去汉军之法?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败只是毫厘之间,他以为他是谁,怎敢说这等大话?不过地,陆逊并不是大语欺人之人,此人若非江东陆氏之后,又为孙策之婿,早获重用了。”

    徐威这话话出有因。江东陆氏乃是豪门大话,孙权对之一向采取打压相结合的办法,一则启用,一则绝不轻易重用,以免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但对孙策,他就实在有些对不起人了。小霸王孙权,乃天下豪雄,东吴建立,割据江东,实乃孙策打下的基业。但是孙权对哥哥和侄子不够意思。孙权称帝后,只追谥策曰长沙桓王。那么长沙桓王是个什么意思呢?孙权追谥父亲为武烈皇帝,照理孙策也应追谥为帝,(或称为桓帝),才合于“义”,因为立基的是孙策,而且从理论上说,孙策当时传于儿子孙绍,令孙权,张昭,周瑜辅佐亦无不可,而且很自然,就象孙坚死后,孙策继承,有孙静(坚弟)什么事?谥封为王,规格降了一等,还长沙王,在吴国中心之外的一块地,规格更低了,干脆谥为吴王有何不可?可是孙权地气量实在太小,觉得自己比长兄相差太远,很怕长兄一支会压倒自己一支,所以极尽打压之能事。孙策之子孙绍更是只封为侯爵。撇开宗亲不说,对孙策的恩义报答,他的嫡子即使不封王,封公爵也不为过啊,稽、丹杨、豫章、庐陵,是江东立业之本,中心地带。吴尤为重要(所以国号也称吴)。当年“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而上虞只是会稽的一部分,和吴相比差得很远。这明显亏待了孙绍。对孙策孙韶尚且如此,对孙策的女婿陆逊自然也不会例外了。

    丁奉也是不明白陆逊为什么会说此大话,只道:“或许他另有奇兵?卫温部眼下在冀州,或许能起什么作用?或许他准备用什么奇计?便如当年周都督和徐兄你用火攻魏一样?”

    两人摇头不解。不过,却对联手对付司马懿取得了共识。

    司马懿当然并不知道陆逊联合文臣不成。又联合武将来对付他。不过他深知自己能在东吴立足,实是由于孙虑的原因,眼下他身在东吴,意却不在东吴。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利用有勇无谋的孙虑,逐步撑控东吴的基业,然后抓到自己手中,来个鹊巢鸠占。坐领江南,再与季汉争锋天下。若是短时间内代不了孙虑,当一个一个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也未为不可。若还不成,那就顺手把东吴交给季汉,凭这份功劳,就算及不得孔明,日后也不失三公之位,而且又可以重振司马一族了。

    眼下控住了东吴的文臣。又悄悄利用孙权死后的时间,利用孙虑接箮了部分兵权,最重要的是,他的儿子司马师已经接管了染疫死去的孙韶部众,在下坯的实力虽不及四征将军,却也算得一股极强的力量了。

    但是,仅仅如此却还是远远不够,若要掌控东吴,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权力,而这兵权只能从四征将军手中来取。幸好季汉眼下来攻,正是机会。

    这些天,司马懿日日陪在孙虑身旁,为出谋划对付季汉的法子。不过若只有一个季汉倒也罢了,偏偏多了陆逊这个变数,若连他一起对付了,似乎力所难及。孙虑已接连派出几队使者,前往陆逊营中,对他晓以大义,让他交出兵权,可免死罪。但陆逊却答道:“司马懿为暗害先帝元凶,必除此人,否决绝不肯降。”

    恰在此时,朝中武将中也开始传出一阵搔动,认为只要除去司马懿,东吴内部危机就解决了。就算司马懿是忠臣,为大吴牺牲,也是应该的。

    司马懿闻知,对孙虑道:“陛下,若能以臣一人性命,可换东吴平安,司马懿死何足惜!只是以陆逊之能可否及得微臣?以陆逊与季汉的征战经验,可能及得微臣?以陆逊之忠心,可能及得微臣?”

    话犹未说完,孙虑已愤然道:“太傅,你太信不过朕了。放心。明日朕就亲领大军,先灭了陆逊这个心腹之患。”

    司马懿心下一笑,心知自己以退为进起了作用。接着就又部署如何来攻击陆逊。可惜这里不是曹魏,若是在曹魏,以自己的能力,只要部署得当,特一支令箭直接闯营擒人也不是不可能。可是陆逊所部都是从他已久,眼下又打的是清君侧的招牌,很是迷惑人。如何来改变这种情况呢?

    司马懿沉吟片刻,道:“陛下,臣有一策,可破陆逊。他不是要清君侧,要除掉臣么,陛下何不将计就计,看他敢不敢入城?他若不入城,其所谓忠心不攻自破,若是入城,陛下擒之易如反掌。”

    孙虑道:“又要委屈太傅么?你为了朕的江山,受得委屈也够多了。”

第九十章 汉军退却

    陆逊以归顺孙虑为条件,连络朝中武臣一起逼孙虑罢免司马懿。如若不然,他说他宁可归降季汉。说起来,这也算是“兵谏”了。不过这一招虽然厉害,但他却知道孙虑虽然算得明主,却也不是肯受胁之人。下坯城,还有一场好乱,可是他着实没有料到孙虑会同意他的“无理”要求,轻易将司马懿免去太傅之职,并同意自己入城。

    消息传来,满营一片喧哗,诸将皆兴高彩烈,认为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东吴马上可以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抗季汉了。陆逊却只感到一阵又一阵的无力。

    他发现司马懿太难对付了。

    这段时间,他闹得很是厉害。他以孙登一党的身份.轻离守地,囚禁丁奉,违抗过孙虑的旨意,与汉主私下相见。在平常的悟况下,自己这种举动只有死亡一途,不但自已要死,而且会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但是陆逊知道,这只是在平常的情况下。眼下孙虑虽然为帝,但却并没有那样大的实力。毕竟自已是一方诸侯,本人能力高强,而自己的家族在东吴乃是大族,旁的不说,仅是私兵部曲就有数千,各府官吏数不胜数。眼下季汉来攻,各地疫病初除,流言四起,正值多事之秋,孙虑无论如何也不敢在此时对自己轻易下手。不但如此,在没有完全掌控东吴的情况下,他还会对陆家一族好生照顾,不会加以伤害。所以他对自己并不担心。而且。眼下由于季汉来攻,孙虑只能在江北苦守、不然他才登帝位,就大败而归,何颜见江东父老?孙权死的不明不白,东吴上下人心动荡,太子孙登虽然落败,但他在民间的威望却在孙虑之上。在江东地软实力也不弱于孙虑。这就是陆逊让孙登独下江东的原因。只要太子能得到张昭、硕雍的支持,站稳脚跟,稳定江南,那么就算是江北大败,东吴也还有恢复的力量。与孙虑之间的争斗还不算失败。

    而自己留在北方,只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借季汉之力来对付孙虑和司马懿。二是借孙虑之力来抵档季汉如潮而来的大军,让东吴不至于因此一战而大败亏输。

    眼下他与东吴诸武臣虽然派系不同。但互相之间的猩猩才惜由来以久。自己只要表露出来肯于投靠孙虑,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劝动孙虑免去自己地所有罪责,同意自己入朝。司马懿初入朝堂。必然抓着到手的权力不放。而这时司马懿肯定会反付,因为自己对他的危胁是显而易见的,就算是孙虑能容自己,司马懿也无论如何不会容自己。那是司马懿与诸将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自己便可乘机设计用暗藏于下坯中的精兵出去司马懿。

    可是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招以文臣对付司马懿,还未形动,司马懿就将文臣之首阔泽抓了起来。自己第二招用武将来压他。可是司马懿还没有招架,就“认输”了。陆逊只觉两次出招.两次都好象是打在了空处,软锦锦浑不着力,几乎闪了自己的胳膊。

    这是计策!是司马懿和孙虑合伙对付自已地计策!只要自己一入城,失了大军护卫,凭自己一个人,立时便只有死之一途。可是。眼下在表面上看、孙虑对他的让步巳径够多了,再不入城,只怕会失去东吴武将之心,弄不好他们来个群起而攻之,那时就麻烦了。

    不过,这种阴谋只对付旁人,自己可不惧他。

    他当即提笔写信给孙虑:“陛下信任陆逊,陆逊敢不从命,然自古飞鸟尽而良弓藏,陆逊虽不辞死于国事,却不甘死于自己人手下。”直接把这个阴谋挑明了。

    未几,孙虑回复:“将军兴兵叛乱,联不罪你,将军逼宫索权.联不罪你,将军手持兵马,索要无度,当真以为朕十万大军,无治你之能不成?咄咄逼人,你自己所言忠心何在?”

    陆逊再回信:“若要臣入城亦不为难,只要司马懿人头一落,陆逊立即入城。”

    孙虑不肯:“将军兵谏逼宫,让联诛杀大臣,以联为汉景、懿为晃错不成?若如此,将军又是何人?”

    此次传旨地确实徐威,徐威看着陆逊,满面怒气:“伯言,你现在闹得也够了,司马懿被免官圈禁,陛下亦恕你之罪,你还要怎么做?”

    陆逊苦笑道:“陛下那是在骗我、文向兄难道看不出来?”

    徐威道:“我只知道陛下因你之故,巳轻颜面尽失,你若再无诚意,休怪徐威不认你这个兄弟!’

    “不过,”徐威又道,“你只管入城,若‘有任何差池,一切干系皆在徐威身上。”

    陆逊得了徐威承诺,知道差不太多了,若继续与孙虑僵下去,只怕孙虑当真不管东吴死话,派出大军来对付自己,或是冒着让自己全军皆没的危险,逼自己北上攻击季汉.虽然自己完全有把握在大战的缝隙里利用假情报保全实力.从容移于两军之间,但是那对东吴地危险性可就大大增加了。

    这一段时间里,季汉虽然大张旗鼓而

    说来好笑,这一段时间里,季汉虽然大张旗鼓而来,日日鼓躁,却并没有当真进兵,而无论是陆逊还是孙虑,也是谁都没有敢主动去招惹季汉,甚至在说话言词间,也极少大骂什么季汉狼子野心之类的话,至于季汉害死孙权的话,更是不敢再次提起。

    这就是实力的作用,陆逊知道,季汉眼下是在等东吴内变,而孙虑和自己一样,在等着最好的消弱对方的时机,在这个时机出现前,谁都不敢轻易动手,以免螳螂捕蝉,白白便宜了季汉这只黄鸟。

    与孙虑之间.总有一方是要退让的,既然孙虑巳轻坚决不肯再退,那么陆逊便也要行动了。不过,虽然得了徐威的承诺、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他首先移动军营,向下坯靠拢。他地异动立时引发了孙虑的紧张。陆逊却说,为保自己的平安,自己不得不如此。只要我入城之后,陛下不伤害于我,大军肯定秋毫无犯。他这样的举动,让孙虑恼怒异常,却又无计可施。眼下陆逊的人马不少,当真捣起乱来,东吴只怕当真亡在他的手中。

    正在陆逊淮备入城见孙虑之时,季汉军中突然送来急报,由于太后孙尚香突然病重,汉主刘掸引军离去了!

    这个消息如同迅雷一样激荡东吴。谁都没有想到,季汉会大张旗鼓而来,掩旗息鼓而去,来如雷霆,去似清风。

    东吴诸大臣们互相望着,不敢相信,不能置信.纷纷询问倒底是怎么回事。消息惭惭传来,原来孙权亡故的消息传到长安,为孙尚香所知,孙尚香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一下子就病倒了,太医立即传出病危的消息,说她只有数月性命。孙尚香病时写信给刘掸,对他说,希望他念在她地份上,不要乘丧功击他的侄儿。

    刘掸得到消息后大哭,当夜即行离营北去。随着他的离开,汉军也随之撒回到许田礁郡一栈、东吴压力大减。

    “这游息确实么?刘禅会为了郡主放弃这次进攻的机会?”

    “应该是真的,刘祥年幼时曾下过东吴,是郡主在先帝面前,自刺一剑,几乎死掉才换先帝放刘掸离开。刘禅于渭南大战后与我大吴建交,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大吴送回郡主。如今郡主病危,他总是以孝子自称,肯定回去长安的。”

    “我看不然.刘禅虽自称孝子.但他却是枭雄刘备之后,性情坚忍,心无私情,就算与郡主母子情深,让他放弃既得的战果,只怕他也不肯。此次他离去,只怕是看陆将军归顺陛下,东吴巳成铁板一块,再无法进攻,这才无奈离去的。”

    “嗯,有道理有道理。”

    消息传到陆逊处,陆逊不由一惊。事实上,此事正是他亲自安排的。孙权去世以及刘禅南下的消息,一直都是作为高度机密,不得报住长安,也不得报往后宫的。陆逊在宛城进攻上庸之前,曾想过武关偷袭长安,却由于刘掸提前淮备,未能实施,却成功的建立了一个通往长安的情报网。当孙权死后他知此消息被封锁后,立即意识到这是可以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