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千年军国 >

第132章

千年军国-第132章

小说: 千年军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这里布置两个曲的士兵……”

    “派人骑马去找一找负责守卫的士兵在哪里,两个曲不够,整个北线至少三千步,区区两百人好做什么?”老罗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命令不能有效传递到底层的事情,对于一个带兵的将领来说,是缺乏掌控力的最大疏漏。

    两个亲兵在附近找了两匹马接着月光去探查了,毕竟只是缓坡地,地形没那么复杂,只要不是纵马疾奔还是可以的。奥尔基返回老罗身边,试探的问了一句,“将主,悬崖到底部至少有三百步,没有什么人能够爬上来的……”

    “你能确定吗?”老罗瞥了一眼身边的保加利亚人,据说这个时期保加利亚人都是和色雷斯人血脉相承,奥尔基长得也确实很像南欧人的五官如同希腊雕塑般俊秀,不过他的话语里却明显是觉得自己小题大做,“只要有合适的工具,我可以在最多三百个数内从底部爬上来,如果在南面有敌人进攻的时候,只要有人,不用多,十几个人足够,趁着没人防守时候冲入后营,怎么办?”

    外有敌人进攻,内部进了贼人捣乱,那还能有好?奥尔基也没了言语,只是小声说了一句,“不是每个人都像将主那样厉害的。”

    老罗的听觉敏锐,何况是对着有培养前途的手下,当然不会装聋作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奥尔基,不要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同样做不到。这个世界很大,总会有你想不到的人,猜不到的事情。”

    如同老罗所说的那样,他自己就见识过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比如亚马逊森林里面可以在三五十米高的巨大树木顶端爬来荡去完全不担忧掉下来的原始部族,比如可以仅凭嗅觉就能一天之内追踪猎物到一百二十公里外的非洲黑人,还有能把弓箭玩得可以比拟半自动步枪的家伙1,以及徒手攀爬摩天大楼的家伙,所以到了这个时代尽管他的体魄已经远超常人,但仍旧从不敢放松自己每日坚持打拳锻炼,所以从东非走到中亚,他从不去触碰一些大帝国的核心秘密,也从不接触某些宗教的敏感区域。

    知道的越多才发现自己越无知2,这句话很咬嘴,但老罗却知道它是正确的。

    奥尔基沉思了好一会儿,才有些郁郁的说道:“你说的没错,将主。我曾经见过两个正教会的苦修士,那种厉害的家伙绝对可以爬上来。但是在这里?恐怕……”

    “恐怕什么?恐怕不可能有超绝的人物?”老罗顺着奥尔基的语调说了下去,然后也没等对方回答,接着说道,“作为战士不能事后讲如果,何况把胜利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是非常不明智的。我知道奥尔基你喜欢小心谨慎,怎么也会有这种侥幸的想法?”

    “将主……”奥尔基有些窘迫的没有接着说完。

    “不用说话,记住这个事情,做防御就像布置一张网,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被敌手发现,不能小瞧任何敌人,哪怕他们是草原上的野蛮人。”老罗的语气不算重,寂静的夜风吹拂下甚至有些飘忽,但话语的内容却一字不漏的镌刻进了奥尔基的脑子里。

    周围的亲兵同样凝神听着的时候,连续的马蹄声从远处传了过来,是派出去寻人的两个亲兵回来了,他们的身后还带了几个人,其中就有守备营的将军程守如。

    没责备门板汉子,因为这个家伙傍晚的时候已经挨了一顿鞭子,老罗只是叫奥尔基把自己所说的话向他重复了一遍。

    之所以没有责备程守如,是因为门板汉子本身也不过是刚从希尔凡那个小城走出来,尽管他当了几年的守城将,但绝对算不上经验丰富的领兵将军,能够在傍晚挨了鞭子之后还坚持在夜晚巡哨,已经算是尽心尽力了,三十鞭子外加盐水清洗伤口,那种滋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老程,不管别的地方怎么缺乏人手,这个地方必须保留一个都五百人驻守,而且这些人至少有一半要求是弓箭手。”老罗没说什么客套话,直接讲了悬崖边防守的具体要求。

    “是,将主。”程守如尽管被抽了一顿鞭子,却把他心底的傲气彻底打没了,连同称呼也是和老罗的前角斗士战士保持了一致,“只是弓手安排的多了,营地南面就有些少了,如果有敌人来攻,我担心……”

    “不用担心,南面如果接敌,不要求弓手直射,只要抛射就足够,何况还有抛石机和床弩,近前的时候自然有长矛招待他们。”老罗并不担心前阵的防御,那么多壕沟和铁蒺藜马腿坑可不是摆设,“至于这边,虽然不会有太多敌人来攻,但是,如果有敌人,那肯定是敌人中的好手,难道让射不准的新兵去对付他们吗?”

    “是,将主,我明白了。”程守如马上就明白了,如果有能上来的敌人,肯定不是庸手,就该用精兵来应付,至于前面,确实不用担心,人数够多,还能起到锻炼新兵的作用。他被叫过来的时候也带了亲兵七八个人,赶忙叫过来一个把命令吩咐了下去。

    等他把命令都打理好了,听到老罗招呼他,“刚才我叫人顺便把芈伯南那边俘虏的三个人送到军法处了,那个芈伯南是个不错的苗子,你看看机会培养一下。”

    “将主看好自然是没错的。”没见老罗发火,程守如的心也放松了一些,他可不敢再罗大个子之类的乱叫了,程家人喜欢耍蛮,但也要看对谁。

    “你这门板别这么一脸贱笑,让我看着太别扭了。”老罗用手指了指程守如的笑容,颇有些哭笑不得,实在是对方那张大脸的笑容在月光下看起来太诡异了,“我说的是那个芈伯南需要锻炼一下,关键时候没准能派上用场。”

    “是是,芈伯南有一手好射术,明后天我给他多派些任务。”程守如也不恼,事实上傍晚虽然挨了鞭子,但他知道老罗其实还是护着他的,鞭刑虽然疼却只是肌肤之痛,总比军棍的硬伤强多了,真要是不打不骂罚几天蒙眼驴子那才叫惨呢。芈伯南是他手下的底层军官,表现如何他怎么会不知道,有老罗的眼力作参考,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培养成独挡一面的人才。

    稍停一会儿,老罗想起刚才奥尔基说过的正教会苦修士,问了程守如一句,“老程,你听说过这里有什么奇怪的高人吗?体力或者战力出众那种。”

    程守如琢磨了一会儿才说道:“最近这些年没听说过,小时候家里阿爷还在世的时候,听他说过东方那边有人喜欢住在山里,翻山越岭无所不能,还有的会变一些戏法,都被称作异人。至于突厥人这边,只是听说有些骑射非常不错的家伙,还听说有信奉太阳教的会一些巫术什么的,诡异得很。”

    老罗沉默不语了,异人么,这个时候中亚至少有数百万人口,出来几个骑射出众的家伙不足为奇,至于程守如说的翻山越岭无所不能的也许是一些喜欢隐居的体力达人山野猎人之类,但在这片荒原上,估计很难找到山地战士,不过……不得不防。

    ——————————————————————

    1说比拟半自动步枪有些夸张,丹麦的一个叫做larsanderson(拉尔斯安德森)的家伙可以在4。9秒内发射10箭,还可以不同角度用不同姿态甚至快速运动中精准发箭,被誉为现实版的精灵弓箭手莱戈拉斯。

    2苏格拉底名言,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爱因斯坦曾经用一个图表来形容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两个圆圈,内层的代表已知,外层的代表未知,内层的圈子越大,外层的圈子也会随之变得更大,

第三十四节 哈克木

    或许是防御措施得当,或许是伽色尼土库曼人真的在马什哈德没有太多合适攻伐的人力,总而言之东归队伍难得的在这块满是异族的土地上安静的修整了三天。

    说是安静其实也不尽然,每天的清晨守备营的战士都要埋葬十几二十具不明身份的尸体——这些都来自于夜晚行踪鬼祟的试探者,与夜晚相比,白天的时候东归主营地周边就没什么杀伐的事情了,当然这要归功于老罗发下的出入禁令。

    与在拉伊城外围时不同,这次并没有允许平民工匠去马什哈德城区,交易之类的事情也完全由军队的人代劳,让老罗下发这种不尽人心军令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内防止有人勾连伽色尼土库曼人,二是对外防止有不安好心的人物借着匪盗的名义伤了自己人打乱战前的防御部署。

    当然,限制人出入并不等于坐等敌人上门,该做的事情并不少。首先营地的修整并没有完全到位,因为人手充足,仅仅三天,驻营地周围五百米被挖的到处都是陷阱和各类防御工事,之所以限制在五百米,是因为五百米已经是所携带的小型投石机的最大射程,再远了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敌人也不会是傻瓜,看着陷阱往里面载。

    当然目前范围内的防御工事已经足够,至少骑兵通过需要非常的小心,连同本营内的骑兵少量出入都需要下马牵着辗转步行,完全可以想象当地人陷入这块区域的时候该是怎样的头痛。

    除了前营的防御工事带,两侧不适合骑兵突击的地方同样布置了防御步兵的东西,比如套索、滚石、陷坑之类的东西,有人想要靠近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拿命填吧。

    至于北面的悬崖不适合布置防御工事,却也没难住老罗,悬崖顶部横向扦插的灌木,被弄的松动的石壁,崖顶预设的落石,反正怎么阴险怎么来,配合崖顶守卫的士兵,相信不管是擅长攀爬的山地猎人还是精神爆棚的狂信徒都别想讨到好处,除非是能够插上翅膀摆脱地心引力的家伙,不过老罗按照自己的见闻进行推算,这个世界应该还没有什么神仙鬼怪,而是像后世一样是个陆地生物主导的凡人世界。

    吩咐战士和民众把营地周边布置得如同雷场一样,老罗也没闲着,拉着守备营的曲长以上军官一起商量面对敌人来攻时候各项解决对策——这没什么好保密的,守备营的军官在阿尔达比勒之后,就由西德克诺德主持进行了一次审查,路上也没少了对众人的监督与抽查,已经排除了所有可能有突厥人有关联的家伙。

    至于说是商量应对办法,实际上还是老罗主导,其他人听从的近乎一言堂的会议,没办法,几乎所有军人都没有经历过大战场的洗礼,虽然偶有灵光一现的点子,但终究不成系统,没有作战的连贯性。而老罗这种虽然只是后世热武器时代的军人,对冷兵器战斗不熟悉,但毕竟是职业军人,对战场的敏感性那是一等一的,何况无论什么时期的战争,更有效更迅捷的杀伤敌人保存自己都是中心原则,没有例外。

    以至于这种会议到最后演变成了老罗主持的军事课堂,他弄了一块大石板,然后用木炭条画示意图,在前面讲解各种杀伤敌人的办法,阻止敌人救援的办法,针对不同武器的办法,战术衔接的要领,甚至收拢俘虏的规范,伤员救治的程序,还有解决营内纠纷的规范……这些东西想要一股脑灌进所有人的脑袋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所以很多识字的军官开始和努拉尔曼一样用炭笔在纸上拼命记录,旁边不识字的军官一边红着眼睛看着老罗,一边在之后嬉皮笑脸的讨好识字的家伙,没办法,这种学识放在哪里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由不得他们不认真。

    即使是类似程守如这样家里有两本《司马法》或者《六韬》《尉缭子》之类的家伙也不能不认真,因为书上绝对没有老罗用白话解说来得详细,何况这中间还有巨大的时代差异,而流落到中亚的唐人手中绝没有这些书籍的全本。

    到了最后,连同程守如这样的家伙都已经对老罗心服口服,再没有当初想要和老罗比试甚至拼命的想法,无他,看不到一丝胜利的希望。

    修整营地用了三天,军事会议也用了三天,没有什么人来打搅,除了夜晚被杀或者被抓的倒霉细作。

    第四天上午,老罗在帐篷里整理了手头的东西,正准备去看看骑兵校那边的情况,奥尔基匆匆走了进来,“将主,外面有人传报说是马什哈德绿教伊玛目的信使,希望求见将主。”

    “哦?还以为阿拉伯人真的没什么反应了呢,”老罗随口说了一句,他本以为前两天马什哈德那边就会派人来询问的,没想到居然没有任何人来,直到现在才有人来探寻,“也罢,奥尔基,你叫人带那信使进来,规矩你知道的。”

    “是,将主。只允许带一个随从,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奥尔基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军礼,重复了一遍军律,见老罗点头,才回身出去。

    老罗也不急着去骑兵校那边了,既然马什哈德那边派人来了,不管是礼节也好其他原因也罢,他都要接待一下,更主要的原因是虽然与突厥人成为敌对,但是能不把阿拉伯人牵扯进来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尽管阿拔斯人在中亚的势力因为内部争斗已经开始衰退,但是因为宗教的缘故他们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更何况因为外因压力导致一个族群内部重新整合的事情屡见不鲜,老罗对这种打草惊蛇的事情当然非常清楚。

    如今最主要的目的是带来东归队伍回归东方,而不是吸引更多的目光注视东方,更何况眼下的人手有限,想在这里做些什么完全不符合实际,能埋下几个暗棋已经不错(偏厢车技术半卖半送给了格鲁吉亚人,康斯丁被赎回了哈迪部),做得太多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过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奥尔基才带着两个穿着阿拉伯白色长袍的男人走了过来——营地周边布置的象迷阵一样,能用这个速度过来已经是难得了。

    老罗没去迎接什么信使,但是出营等待的面子活还是要做的。他远远地用阿拉伯语说道:“阿萨拉依啊啦移库,欢迎真主安拉的仆人来访!”

    他的态度并不谦卑,语言却是表现得很真诚,至少不会让人有敌意。

    “你好,巴托尔将军,愿安拉降福与你!”为首的阿拉伯人是个典型的地中海人种面孔的家伙,年纪大概三四十岁,约有一米七八的身高,留着大约两寸长的胡子。另一个没有说话的则是行了一个弯腰的抚胸礼,典型的随从举动。

    两方人进入帐篷,分宾主落座,老罗才从寒暄中得知这位信使名字叫做阿卜杜勒哈克木,是个非常常见的教徒名字,是本地大伊玛目阿卜杜勒阿里木的贴身随从,从话语神态表现来看是个谦卑虔诚的绿教信徒,一双平和的眼睛远没有那种宗教狂热份子的那种偏激与执拗。

    “请原谅我没有去向大伊玛目见礼,因为我们只是东归的唐人,并不是安拉的信徒。”老罗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没有去马什哈德的借口,他并不担心本地的绿教什叶教派组织会阻挠自己这行人的行程,先不说教派与政权之间有矛盾,即使绿教内部同样有各种纷争。

    当然,假如对方真的有阻挠的意图并付诸实施,老罗也不忌惮用血与火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心。

    “明白了,可是我见到……”哈克木用手指了指来路,“你们的营地外面修建的比城堡都要险恶,是想在这里常驻吗?”

    老罗不知道这位伊玛目的随从是什么想法,他能知道自己的名字应该是听人讲过自己这行人的事情,最大可能说的就是那个猫屎商人努瓦克的嘴巴,肯定也知道己方与伽色尼人之间的矛盾,这么问的一个可能就是真糊涂,最大的可能却是装糊涂。他也不理会对方是否了解实情,这没什么好避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