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226章

生于望族-第226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帮得上什么忙?可若事情不成,你五姐姐在柳家就越发不得脸了。你以后少过那边去,省得被卷进这笔糊涂账里。”

    文怡忙道:“孙女儿也正想着,这喜事过去了,就把祖母接回家,然后关起门来过清静日子,也不去理会这些亲戚族人的烦心事了。若两边的长辈问起,我就说相公不在家,我做妻子的不好出门走动。”

    卢老夫人笑道:“这倒是个好理由,只是委屈了些,这样一来,便连李家与罗家都不好去了。”

    文怡笑道:“不过是个借口,若真的要去给表姑母与干娘请安,到时候再想理由就是。”

    这时外面丫头来报:“五姑奶奶与五姑爷回来了。”文怡忙扶起祖母,重新回到正房去。

    文娴回门的礼数一应周全,段氏早就安排妥当了,也没出什么岔子,只是段氏以母亲的身份给文娴训话时,文娴脸上绷得紧紧的,还微微撇开了脸,看得段氏心头暗恼。

    顾二老爷很快就拉着东宁去外头吃酒闲聊了,文娴留在于老夫人屋里,一众祖母、母亲辈的长辈问起她这几日在柳家的生活,她一概答说“很好”、“姑母很照顾她”、“下人很安份”又或是“相公对她很好”之类的话,若不是面上半点喜意都没有,可能众人就相信了,但瞧她这个模样,众人心中如何不生疑?

    于老夫人想要再深问几句,又碍着卢老夫人与文怡都在,文怡还同是柳家媳妇,若是真问出什么不好的事来,传回柳家,孙女儿更不好做人,便给段氏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带文娴回去说私房话。段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文娴却似乎不大乐意:“祖母,孙女儿想多陪陪您。”

    于老夫人笑道:“我也想你多陪陪祖母,不过我现下有些乏了,你且去跟你母亲说说话,回头吃了饭,咱们再好好聊。”

    她发了话,文娴只能不情不愿地应了,跟着段氏离开。文怡想了想,便趁机向于老夫人与蒋氏提出了吿辞。蒋氏要留,卢老夫人笑道:“我也确实该走了,在这里住了那么久,怪想孩子的。”蒋氏又说:“好歹吃了饭再走。”文怡道:“天快要下雨了,只怕吃了饭雨势加大,路上难走。”蒋氏无奈,只得说:“六婶娘和九丫头得了空就常来,婆婆平日常想有人陪着说话呢。”于老夫人也点头说是。

    卢老夫人应下了,扶着文怡,叫上早已收拾好行李的丫头婆子们,便出门上车离开了。马车驶出侍郎府后,卢老夫人还笑着看了孙女一眼:“你倒利落,这么快就走了,不想听听后来的事?”

    文怡笑说:“真要有心探听,什么时候听不得?孙女儿只是觉得,咱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成了,不论是顾家长房,还是柳家二房,那些闲事都不与咱们相干。”

    文怡不想管文娴的闲事,但段氏却不能不管。她带了文娴回房,探听半日,文娴只是说些套话应付,半句真言皆无。段氏有些灰心,便道:“我知道你如今信不过我,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认定我是不怀好意。但姑奶奶,你凭良心说,自打我嫁入顾家,对你可有半点不周到的地方?可曾叫你受过半点委屈?是短了你的吃食,还是少了你的穿戴?你的婚事,我也是劳心劳力好生操办的,怎的就成了你的仇人呢?”

    文娴抿着嘴,只是说:“太太言重了,女儿不敢。”

    段氏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素来对我有些忌惮,可我也从未害过你,上京之前,你我相处虽不算亲热,却也算得上融洽。想来你对我心生怨言,是从我给你准备嫁妆时开始的吧?你觉得我没把先头太太的陪嫁庄子契书给你带来,只把自己的陪嫁庄子顶上,就是贪了你的东西?天地良心姑奶奶,先头太太的陪嫁庄子,离京城几千里远,每年不过给你添几两脂粉钱,做了陪嫁,能顶什么用?你这门亲事又办得急,来不及将田地脱手换成银子,我才把自己的陪嫁顶上。我那庄子虽小,却是康城一带的好地,家里有人给你看着,不怕庄头不经心,你若不喜欢,或是嫌离京城远,卖了在京里买合意的就是了。还有我给你准备的陪嫁丫头,你也觉得我藏奸,怎么也不想想,谁家女儿要出嫁了,娘家长辈不给准备陪嫁丫头?侍琴侍棋都到了年纪,早就该配人了,就算陪嫁过去,也留不长,那你以后怎么办?因你喜欢,留下了侍琴,可侍棋的婚事你是点了头的,临时要变卦,叫你伯母与大哥怎么想?姑奶奶,你扪心自问,我有哪一点做错了,你有哪一点是得理的?”

    文娴涨红了脸,咬了半天唇,才憋出一句:“那段妹妹的事又怎么说?她素来温柔和顺,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若不是有人跟她说了什么,她怎敢起那样的心思?”

    段氏冷笑:“姑奶奶放心,她再也不敢起什么心思了”

    文娴一愣。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二百八十二章 骨肉离心

    第二百八十二章 骨肉离心

    段氏道:“姑奶奶以为是我调唆的她?却是冤枉了我原是段家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她不愿意,求到我头上,我替她看了好几户体面的人家,厚着脸皮替她说项,她却仍嫌不够好,居然把主意打到你头上了,这才对你说了那些混账话”

    文娴看了她一眼,面无表情,但目光中显然泄露出半信半疑。

    段氏暗暗咬牙,低头拿帕子轻轻擦过眼角,道:“说到底,是我没把这个内姪女儿管教好,差点叫她害了你,我自知理亏,可我万万没有教唆她干下这等不知廉耻之事我知道以后,几乎气昏过去,心想若是叫老太太与老爷知道了,还不知会怎么想我呢。我也无颜再护着娘家侄女了,横竖她家里已给她说了亲事,我一个外嫁的姑母,何必还要为了一个不知好歹的丫头跟娘家人对着干?便吩咐下去,寻可靠的船家,再挑几个老实的家人,过几日便送她回老家去,也省得她在京城待得久了,心也大了,不瞧瞧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敢妄想高官名门之家的少爷”

    她叹了口气,抬眼再度看向文娴,诚恳地道:“姑奶奶,我这都是真心话,为了你,也为了顾家,我狠下心肠将可柔送走。你也要明白我的苦心才是,万不可再听信她的胡言乱语,疏远了娘家亲人。你如今已经出嫁了,那虽是亲姑姑家,做人儿媳妇到底比不得在家做女儿,没有娘家人撑着,你的日子也不好过”

    文娴低下了头:“女儿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太太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心中却在感叹,这位继母真真无情,连亲侄女儿也是说弃就弃,自己还是要多提防着些,只要做足面上功夫就好,不能叫她拿住了把柄,否则定要叫她算计了。方才她说的那番话,分明是在威胁自己呢

    只是可怜段家表妹了,她虽然不怀好意,但告诉自己的话却多数是真的,若不是她的提醒,自己进了柳家后,两眼一抹黑,说不定就要叫那些贱婢算计了去。可惜自己不好为她说情,只能盼着她回到老家后,段氏族人会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吧。

    段氏见她不再说些质疑自己的话,只当她把自己所说的听进去了,但瞧她低头不语的模样,也不象是真的信服,心下不由得有些着急,但转念一想,文娴对自己素有心结,哪有这么容易转过弯来?只能徐徐图之。

    想到这里,段氏又记起于老夫人的嘱咐来,犹豫了一下,问:“你与宁哥儿新婚三日,相处得可好?我要听真话。”

    文娴心中大为警惕,慢慢地道:“自然是好的。太太问这个做什么?”

    段氏便把于老夫人的话说了一遍,道:“这是老太太的意思。你瞧着什么时候方便,试着跟宁哥儿探问一声吧?你父亲得了官职,你脸上也有光彩,今日在柳家立足就更稳了。就算不成,也不过是小夫妻之间的私房话,不碍事的。”

    文娴却很怀疑这是否真是祖母的意思,那方才祖母为什么不直接跟她说呢?她抬眼看向段氏,目光中有些怀疑:“这是外头朝廷上的事,我一个内宅女子,如何能插手去管?想来父亲早就有了章程了。”

    段氏皱了皱眉:“老爷进京这么久了,除了给你送嫁,忙的就是这件事,成果如何,你也见到了。并不是真要你去向你公公求官,不过是私下跟宁哥儿探探口风,这又有什么难的?”

    文娴想起柳东宁对自己的态度,想要直说,却又担心失了脸面,便抿了抿嘴,没有回答。

    段氏只当她对自己仍有戒心,叹了口气,无精打采地道:“你若不肯,我也无法。回头你直接问你祖母和父亲好了,问了你就知道这并不是我自作主张。”

    文娴听了这话,又生出几分疑惑,心想难道继母的话是真的?便打算先听了父亲的意思再说。

    然而,到了一家人团圆吃饭的时候,顾二老爷却提都没提起这件事。

    他是不好意思提。这所谓的团圆饭,其实是在一个屋里摆了两桌宴席,一席坐了顾家的男子与女婿柳东宁,一席坐了顾家的女眷与文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顾二老爷怎么好说私房话?开席前他与女婿已经聊过一会儿了,旁敲侧击了好几回,奈何柳东宁是个爱好风雅又喜诗书的清高才子,竟半点暗示都没听出来,他又不好明说要女婿为自己求官。他这两个月求了无数人,向那些官员低声下气倒罢了,对着自己的女婿与外甥也如此,他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吃过饭后,柳家又派了人来催东宁夫妻早些回去。无论是于老夫人还是顾二老爷,都没有私下与文娴说话的机会。

    文娴却是早就等着祖母与父亲开口了,见他们迟迟不提,心里虽知道是当着众人的面不方便,却也怀疑过是段氏说谎,想着既然回门时不提,过后娘家总会再派人来说的,便也没放在心上。

    谁知文娴回了门后,先是于老夫人因为雨天风凉得了小伤风,接着又是蒋氏被接连两场喜事累得病倒了,顾大老爷发现朝中风向有些不对,寻借口告了病回家休养,文贤也借口新婚没去衙门,每日都留在家里读书。与此同时,段氏总算找到了一家与康城段氏族人有私交的商行,说服他们三日后出发南下时,把段可柔带上。顾二老爷近日又结识了一位吏部的官,彼此性情相投,三天两头就在一处吃酒谈诗。这顾家上下人人都有事要忙,竟一时没顾上文娴那边。

    文娴见状便断定,那件事不过是继母为了私心自作主张的,想来娘家本就有官,伯父官居礼部侍郎,想要给父亲谋一个官职,哪里用得着求到公公头上?这分明是继母存心挖的圈套,要让婆家人看她不起呢,丈夫东宁生平最厌争权夺利之事,若她真的开了这个口,以后就越发不得他欢心了。于是文娴便把这件事抛诸脑后,提都没提。

    顾二老爷等了又等,也没等到女儿女婿那边传回只字片语,想到近日结识的好几位新朋友都滑不溜手,半点口风不肯露,半点允诺不肯许,也有些急了,连连问妻子:“你那日果真对五丫头说过了?不是含含糊糊说的吧?那孩子素来有些心实,兴许是你说得不够明白,她没弄清楚?”

    段氏有些委屈地道:“老爷,我确实是说过了,说得明明白白,只是瞧五丫头的神情,似乎不大乐意,说这是外头男人的事,她一个内宅****不好插手。我又不是她亲娘,哪敢说她什么?想着不管她乐不乐意,跟婆婆和老爷总会给个明白话才是。哪里料到她至今没有回音?兴许是忘了?我再派人去问一声吧?”

    “快去快去”顾二老爷不耐烦了,亲自看着妻子唤了得力的婆子来,一字一句嘱咐明白,又亲眼看着那婆子出了门,不过半日,人回来了,又亲自问话。

    那婆子却道:“姑奶奶说了,这是外头男人的事,她在内宅不敢过问,请太太不要再费心了,老爷必然自有章程。”

    顾二老爷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地瞪着她:“你再说一遍?”

    那婆子小心地重复了一遍,顾二老爷脸色都黑了,一掌拍到桌面上:“不孝女攀了高枝儿,就敢不认亲爹了?”

    段氏飞快地把那婆子与其他丫头都打发出去,想了想,小心探问:“兴许是姑奶奶有些误会呢?她如今对我这个继母诸多猜忌,兴许是不信这话是老爷的意思?要不老爷亲自跟她说吧?”

    顾二老爷冷哼一句:“叫我对自个儿的亲闺女低声下气?她也不怕折了福寿”气了半日,最终还是甩袖出了门,去寻母亲诉苦,请她老人家派人再去说一遍,想来文娴架子再大,总不会连祖母都不理会吧?

    段氏看着丈夫出门,脸色立时便阴沉下来,呆坐半晌,忽地一声冷笑,低声道:“糊涂东西”便起身出了门,从屋子边上的小门拐进后院后罩房,走到最西边的一间屋子前面,冷声问守门的婆子:“这几天可老实?”

    那婆子忙道:“回二太太话,表小姐这几天老实多了,除了偶尔哭一场,就没敢再闹。”

    “开门,我要进去。”

    那婆子连忙开了门,段氏走进屋中,伏在床上的段可柔飞快地抬起头,眼中迸出激动的光芒,立时扑了过来,跪着抱住段氏的腿:“姑姑,姑姑,我知道错了,我知道错了您饶了我吧,我会乖乖听话,不管是苏家,还是区家,您想我嫁给谁家都成,我绝不敢再有怨言了求求您,别把我送回去……”

    段氏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见侄女儿小脸苍白得如同纸一般,眼中含泪,楚楚可怜,不由得心下一痛,连忙闭上了双眼,再次睁开时,眼中已经恢复了平静。

    段可柔见她无动于衷,身上忍不住发起了抖,咬牙道:“姑姑,我真的不是有心的,我只是……”目光闪了一闪,“我只是一时害怕,又担心五姐姐,才会胡言乱语,但我绝对没有肖想五姐夫的意思我……我……是秋水看我不顺眼,故意中伤,还有……还有九姐姐”她猛地抬起头,“是顾文怡在陷害我当年柳家大爷说亲的时候,柳夫人原是看中了我的,她因此心生忌恨,只是一直以来装作大度的模样,直到现在才寻到机会报复……”

    “够了”段氏的目光彻底冷了下来,“你以为你攀扯到别人身上,我就会信你了么?我给了你多少次机会?没想到你到今时今日还不醒悟,居然还有脸面把罪名归到别人身上”

    段可柔哇的一声哭了:“姑姑,求您了……侄女儿给您磕头赔罪,您别把侄女儿嫁给那种人……”

    “我不会把你嫁给那种人的。”

    段可柔立时停下哭声,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

    但段氏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堕冰窟:“我不过是你的姑姑,哪里敢决定你的婚事?你的婚事,自然是要由段家人定的,不管你要嫁给谁,都是段家的事”

    段可柔呆呆地看着姑母,颤抖的双手紧紧抓住了对方的裙摆:“不要……姑姑,您就饶了我吧……您不是说那区家大少爷喜欢侄女儿么?侄女儿愿意嫁给他要不苏秀才也行,侄女儿过门后,一定会在万太太面前多多为姑父说好话,请万老爷万太太帮姑父谋个好缺的,如果侄女儿嫁给了那个商人,岂不是对姑姑姑父半点用处都没有么……”

    段氏厌恶地盯了侄女一眼:“你以为我还会信你的话,把你嫁进好人家,让你有机会仗着婆家的势回过头拿捏我?少做白日梦了”顿了顿,稍稍缓和了语气,“你给我乖乖听话,明日跟着我派的人起程回南嫁人。我已打听过了,你那未婚夫婿年纪虽大了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