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700章

大魏宫廷-第700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赵弘润也太可能抛弃她,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正室亦或是侧室,其实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要知道,正室与侧室唯一的区别,仅仅只是在肃王府内的地位,可她芈姜从来不过问王府里的事,也不使唤府里的下人,更不会无故去招惹像苏姑娘、乌娜、羊舌杏等其他女人,因此,正室的身份对她来说还真没有什么大用。

    当然了,对此,她的妹妹芈芮,以及兄长城君熊拓可不这样看待。

    记得在这两年与赵弘润的通信中,城君熊拓不止一次地催促赵弘润尽快给他妹妹芈姜一个肃王妃的名份,并且,这位大舅子还相当强硬地表示,芈姜作为他最敬重的叔父汝南君熊灏的长女,是绝无可能给人当侧室的,倘若赵弘润胆敢以侧室来羞辱芈姜,城君熊拓虽未曾在信中明确表示会如何,但从他字里行间的语气可以判断出,这位统治着楚西的邑君,将会不惜一切代价铲除与他妹妹争夺正室位置的女人。

    护妹护到这份上,简直丧心病狂。

    “是因为熊拓公子的关系么?”在沉默了半响后,芈姜轻声问道:“不用担心,我会劝服他的。”

    倘若别人说这话,赵弘润或许会认为是以退为进,但芈姜,这个女人却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他摇了摇头,说道:“事实上,父皇与母妃皆认为你是合适的人选……”

    ……要是你偶尔能笑一笑,别整天到晚板着一张脸,相信他们会更加满意。

    他在心中补全了后半句。

    不得不说,对于芈姜的家世出身,魏天子与沈淑妃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芈姜的父亲乃是早已过世的楚国汝南君熊灏,曾经楚国的三天柱之首,地位等同于魏国的禹王赵元,是名誉满天下的楚国贤臣。

    虽然这位汝南君熊灏已过世,无法再给女儿带来什么倚重,可是,芈姜还有一位叫做城君熊拓的兄长虽二人实则是堂兄妹,但城君熊拓却视她如亲妹妹一般。

    城君熊拓是谁?那可是楚国公子,楚王熊胥的儿子之一,是争夺下任楚王的有利候选。

    根据楚国的国情,就算城君熊拓日后争夺楚王失败,只要他顺从新任楚王,不做出起兵反叛的事,他依旧会是统治楚西的邑君。

    而若是城君熊拓顺利当上楚王,那可是不得了。或许到时候赵弘润与芈姜的婚姻,将极大影响魏国与楚国的关系。

    这是魏天子选中芈姜作为儿媳妇的原因有利于魏国的外交。

    相比之下,沈淑妃选择芈姜的原因就要简单得多了,她看中的,是芈姜其父亲汝南君熊灏的贤名,以及芈姜年幼时惨遭家变,却仍能坚持将芈芮这个幼妹抚养长大的这份顽强的毅力。

    “那……那位呢?”

    芈姜葱白秀指轻轻划着茶杯的边沿,轻声问道。

    她口中的那位,指的当然是那位苏姑娘了,毕竟来自三川草原的乌娜可不在意正室、侧室这种在她看来的虚名,毕竟三川女子更喜欢用她的身体去魅惑她的男人,而不是用所谓的名份去约束。

    “这个嘛……”

    赵弘润沉吟了一番,最终并没有给予芈姜明确的答复。

    随后,赵弘润又去见了苏姑娘。

    当赵弘润来到苏姑娘小居二楼的时候,苏姑娘正披着霞帔,侧坐在室内一张矮案旁,挥笔作画。

    不得不说,苏姑娘如今的画技,比起当初已有了显着的提高。

    原因就在于,在赵弘润领兵在外的日子里,苏姑娘总是呆在自己的屋子里,在纸上用笔描绘爱郎的容貌,这天长日久的,画技自然提高了许多。

    “画什么呢?”

    赵弘润笑着走了上前。

    沉醉于绘画的苏姑娘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捂向案几上的绘画,但由于她潜意识不希望霞帔沾染墨迹,以至于赵弘润还是看到了她纸上正在描绘的场景冠礼。

    “这个不会是我吧?”

    赵弘润在苏姑娘身侧坐下,指着画像中那个跪在祖宗灵位前低头接受冠礼的少年,失笑问道。

    也难怪,毕竟这个场景是苏姑娘通过一些赵弘润或宗卫们半言片语自行想象出来的,因此,当然会与赵弘润那场冠礼有所区别。

    就比如说,画像中给赵弘润戴冠的是身披龙袍的魏天子,可现实中,魏天子只是主持了那场冠礼而已。

    “为什么画这个?”

    赵弘润好奇问道。

    听闻此言,苏姑娘双手捧着赵弘润的脸庞,目色迷离地喃喃说道:“经过冠礼,我的润郎终于是个大人了,可惜奴家未曾亲眼目睹那一刻……”

    在说这番话时,她似乎想挤出几分笑容,但不得不说,她的笑容很是勉强。

    倒不是因为像她说的那样无缘亲眼目睹爱郎经冠礼,真正意义上长大成人的那一刻,事实上,不但她没能亲眼看到,芈姜、乌娜、羊舌杏等其余三女也一样,甚至于,就连赵弘润的母妃沈淑妃都没能亲眼看到。

    没办法,祖制如此。

    真正让苏姑娘感到不安的是,爱郎赵润长大了,也就意味着她老了,毕竟她比赵弘润年长整整七岁。

    因此,当她亲手绘出爱郎接受冠礼的那一幕时,她的心情莫名的苦涩。

    “苒儿。”似乎是察觉到了苏姑娘心中的心酸,赵弘润不忍地握住她的小手,将她揽入怀中。

    不得不说,在四位红颜知己中,赵弘润对苏姑娘的感情最深,毕竟她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女人,因此,哪怕苏姑娘出身不好,他曾经也始终咬定此事,希望这位她生命中第一个女人能成为他的正室。

    甚至于为此,他还顶撞过他的父皇,与魏天子大吵了一架,气得当时魏天子都恨不得叫内侍监的人将苏姑娘这个祸害他儿子的女人用白绫绞死。

    倘若当时不是六王叔赵元突然现身于大梁,说服赵弘润向魏天子低了个头、道了声歉,说不定魏天子恼羞成怒之下果真会这样下令虽然这么做的结局只有可能是父子决裂。

    不得不说,赵弘润这些年来始终拖着婚事,与苏姑娘也不无关系。

    他的目的很明确:既然他父皇希望通过他的政治联姻来使魏国更加强大,那么反过来说,倘若他能令魏国更加强大,强大到不需要用联姻作为牺牲,那么,他自然就能够摆脱作为联姻牺牲的束缚了。

    不可否认,赵弘润的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记得想当初,当魏天子催促他婚事的时候,那可是摆出一副我是你老子、我让你跟谁成婚就跟谁成婚的强硬态度,当时全靠六王叔赵元与沈淑妃在旁劝解圆场;可如今,确切地说是在冠礼之后,魏天子却很委婉地表示:儿子,你年纪大了,该是时候成婚生子了。

    为何前后出现如此悬殊的对比?

    原因就在于赵弘润如今在魏国的声誉与能量,已经到了就连他老子魏天子都不得不和颜悦色对待的地步。

    要知道,赵弘润可是有商水邑这个封邑的,而且还有十万军队,要是父子关系闹僵,赵弘润二话不说跑到商水郡去了,难道做老子的,魏天子还能给这个儿子定罪不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国这些年来之所以国力突飞勐进,有一半功劳都得归功于赵弘润,甚至于,赵弘润的存在已威胁到了萧氏余孽,就连那个萧鸾都开始在关注他。

    不夸张地说,以赵弘润目前的地位来说,哪怕他强行要迎娶苏姑娘为正室,最终魏天子与宗府那边多半还是会松口的,只不过,这样对苏姑娘不一定好。

    暂且不提城君熊拓那个家伙的性格赵弘润已经相当了解了,倘若赵弘润果真迎娶苏姑娘为正室、将芈姜置于侧室,那个家伙十有**还真会派刺客前来暗杀。

    但是这并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世俗的舆论:倘若赵弘润果真迎娶苏姑娘为正室,那么,只要赵弘润的政敌泄露出苏姑娘的身世,苏姑娘就会被世俗的舆论喷死,甚至于其中还有众多憧憬肃王赵弘润的人。

    是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二人并不门当户对。

    在这个时代,门当户对才是婚姻的主流,就比如赵弘润,他就应该迎娶像芈姜这样门当户对的女子,除此之外,哪怕是作为大族长小女儿的乌娜,亦或是如今商水羊舌氏的族女羊舌杏,顶多就是侧室。

    当然,也包括苏姑娘。

    洪德二十二年三月,考举初试圆满地落幕,即将迎来万众瞩目的正式考举,而与此同时,冶造局与工部亦展开了他们同时建造四条官道的大工程。

    然而这两桩事,都被韩国出兵河西的消息给盖了下来。

    在三月十四日的时候,韩将上党守廉驳,不知为何被迁任离石,并且,于离石出兵两万,攻打河西之地。(未完待续。。)

第1098章:三月末

    次日,赵弘润得其父皇魏天子召唤,遂入宫觐见,父子二人在甘露殿附近的花园里散步。

    期间,魏天子问起了会试的情况:“初试进行地如何了?”

    赵弘润闻言回答道:“礼部还在审批,不过,初试的考题并不难,据礼部尚书杜宥所言,只要是真正苦心念过书的学子,都能通过,保守估计,今年会试可能会比往年增加约三四千人。”

    听了这话,纵使是魏天子都不由有些咋舌,毕竟往年通过乡试获得会试资格的考子,约只有两千余名,这一下子,足足暴增了两倍的名额。

    “也就是说,就算是十人取一,今年亦有约六百名入围的学子?”魏天子皱了皱眉。

    仿佛是猜到了魏天子的顾虑,赵弘润轻笑着说道:“关于此事父皇不必担心,单单兵学,就至少能吸收百余名学子,河东五县那边,亦缺诸多官员,这还不算儿臣的商水邑,或许,仅招收六百名学子还不够用呢。”

    “这倒也是。”魏天子点了点头,随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近日朝廷正在草拟郡域的划分,准备将河东郡拆成河东与河内两郡,在箕关与轵县之间设界石,作为两郡的交界。……你觉得如何?”

    对于朝廷拆分当初的大郡,赵弘润并不陌生,毕竟在几年前,朝廷就将魏国最大的颍水郡,拆分为梁郡、颍水、商水三个郡。

    其中,梁郡的范围北止于南燕,西北止于酸枣、西止于榆关,西南止于安陵,南止于圉县、东南止于葵丘、东止于济阳、东北止于蒲阳,在这一大圈范围内的土地皆归梁郡,受大梁府节制。

    而梁郡与商水邑之间的大片土地,包括颍阳、安陵等地,则仍归于颍水郡。

    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在商水邑出现后各地方官府的运作,而商水邑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魏国的重点南防,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些改变并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总的来说,其中最大的改变在于,魏国不再针对楚国设防,而将这个国防任务移交给了商水邑。

    这个措施,既给予了商水邑极大的自由,也让魏国减轻了国防负担,使得魏国不需要再针对楚国部署驻防军队,而将这部分的驻军花费转嫁到了商水邑身上,算是两赢的局面。

    而对于赵弘润来说,商水邑已与封国无异,至少他不用去理会某些家伙对他商水邑叽叽歪歪。

    哦,除了汾陉塞。

    汾陉塞的驻军依旧保持原样不动,毕竟汾陉塞就算不再负责防范楚国,他们还有巴人这个敌对方。

    总得来说,赵弘润对朝廷拆分河东郡是比较支持的,毕竟目前的河东郡的确是过于庞大,倘若拆分成河东与河内两支,能够更有效地展开边防任务。

    在赵弘润的构想中,他希望他弟弟桓王赵弘宣率领北一军坐镇安邑,配合汾阴的临洮君魏忌、以及蒲坂的原砀山军副将闻封,三者合力足以将新河东郡打造地固若金汤;而河内那边的边防,则交给驻军在山阳的燕王赵弘疆麾下的山阳军,以及目前驻军在武遂的卫穆的南燕军。

    各司其职,共同肩负起魏国的北防。

    “河东郡守与河内郡守的人选呢?”赵弘润询问道。

    倘若说赵弘润对拆分河东郡唯一有什么顾虑的话,那也就只有郡守谁属这个问题了。

    魏天子仿佛是看出了赵弘润的心思,笑着说道:“河东郡守不变,依旧是安邑的董程,至于河内嘛……朝中还在争议。”

    赵弘润闻言张了张嘴,本想推荐他那位四王兄燕王赵弘疆,不过他仔细想了想,他那位四王兄怎么看都不像是善于治理民生的人,于是也就作罢了。

    父子二人走了一阵,随即在花园里找了一处亭子坐下歇息了片刻。

    期间,魏天子又对赵弘润说道:“两日前,韩将廉驳从离石率两万韩军出征河西,这事你听说了吧?”

    赵弘润点了点头,他心说:这个消息还是青鸦众透露给内侍监的呢,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你觉得韩军此战胜败如何?”魏天子问道。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由太原守廉驳这名韩将亲自率领太原军出征,那么这次韩军的胜算最起码在八成以上。”

    “哦?”魏天子略有些吃惊地看着儿子,惊讶地问道:“你对那廉驳的评价颇高啊。”

    听闻此言,赵弘润正色说道:“廉驳乃是难得的勐将,非但是儿臣,韶虎大将军亦对廉驳多加称赞。”

    “唔。”魏天子点了点头,想来韶虎在返回大梁之后也提过这事。

    随即,他沉声说道:“朕已派人联络了司马安,命他移军前往河西……”

    “移军?”赵弘润闻言一愣。

    仿佛是猜到了赵弘润的心思,魏天子笑着说道:“难道指望韩军替我大魏打下河西后,还帮我大魏驻守一阵子?……临洮君魏忌虽然是一位帅才,但时间太仓促了,可能廉驳打下河西之后,魏忌仍无法在汾阴练成一支新军,稳妥起见,还是让砀山军移驻河西,就算河西羌胡亦或是秦国反攻,司马安也能守得住。”

    “那砀郡怎么办?……儿臣指的是睢阳军。”赵弘润皱眉问道。

    他很清楚,司马安这支在驻军六营中数一数二的精锐之所以始终驻守砀山而不轻离,就是在防范宋地降将南宫的睢阳军。

    “无妨。”魏天子摆了摆手,颇有底气地说道:“当初我大魏未强盛时,南宫亦不敢反,如今我大魏有四十余万可用于征战的兵马,南宫岂敢反叛?……再者,大梁仍有百里跋的浚水军与韶虎的魏武军。朕准备让韶虎移驻陈留。”注:陈留,真正史上原是郑国留邑,后来陈国吞并留邑,故称陈留。

    赵弘润默然不语,他对他父皇的判断并不认可。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当初他魏国尚未强大,因此南宫才不至于反叛。

    原因很简单,在魏国朝廷并未对南宫形成威胁的情况下,南宫若是反叛,他将再无容身之地宋人憎恨他、魏人憎恨他、齐鲁两国看不起他。

    南宫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投奔楚国或者韩国,但问题,这两个国家会允许南宫依旧保留似如今这般的超然地位么?

    根本不现实。

    因此,在魏国弱势的时候,南宫不太可能想着反叛;可反过来说,魏国如今逐渐强盛起来了,可能南宫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毕竟魏国一旦强盛起来,就意味着南宫将难以再维持曾经的超然地位,除非魏国朝廷宣布永久不取缔南宫对宋地的统治。

    这可不现实。

    别说朝廷在实力强大后会想方设法收回南宫曾经享受的特权,就算是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