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844章

大魏宫廷-第844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二人没有否认,赵弘润皱着眉头提醒道:“切莫小看桓虎,桓虎乃韩国的骑将出身,当年本王布下层层包围都未曾抓到他区区几百人,反而被其袭了商水县……此人的谋略、胆魄,无不是上上之选,你等可要小心。”

    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闻言意外之余,亦暗自对桓虎上了心,毕竟能得到这位肃王殿下如此评价的人,又岂会是善与之辈?

    最后,赵弘润叮嘱成陵王赵二人,决不可让这些战争兵器落到外人手中,倘若战况紧急无法转移,则立即摧毁。

    对此,成陵王赵二人连连点头答应,毕竟他们也明白其中利害。

    “哦,对了,此次前往宋郡,希望两位尽量约束一下麾下的兵将。”

    在沉思了片刻后,赵弘润又叮嘱道。

    他之所以这样叮嘱,那是因为他心中清楚,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人麾下的军队,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或许是忠义之士,可是在对外战争中,保不准就是一支“虎狼之师”,若不设法约束,极有可能让宋郡的百姓蒙受灭顶之灾。

    精锐的士卒,往往不屑于对平民动手,反而是那些乌合之众,才会做出一些欺软怕硬的事。

    赵弘润很担心成陵王赵等人这三万军队踏足宋郡之后,会像当年的楚军那样为祸宋郡百姓,因此他觉得有必要提前提醒一下。

    听闻此言,成陵王赵二人也不生气,询问道:“殿下,依您的意思呢?”

    事实上,他们今日前来拜访肃王赵弘润,其中一桩事就是为了摸清这位殿下给予他们的底线,毕竟他们如今打着肃王的旗号招摇过市,自然也得考虑一下这位殿下的态度。

    赵弘润闻言想了想,说道:“亲我大魏的宋人,就不要动了,其余的地方豪族,也莫要绝对方的活路,给对方留下一成家财,至于平民……最好莫要惊扰。”

    “就依殿下的意思。”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按照这个尺度,他们这次出征宋郡,也能狠捞一笔,相比之下,宋人平民那点积蓄,根本不算什么。

    见成陵王赵与安平侯赵郯接受了自己建议,赵弘润的心情亦是大好。

    出于立场,他无法针对朝廷征讨宋郡之事发表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约束己方兵将,免得宋郡死伤过多。

    随后,三人又聊了几句,期间,赵弘润难免就问到了庆王弘信:“赵五那边,怕是也有所行动了吧?”

    成陵王赵闻言轻笑着说道:“不出意料的话,庆王那边,应该是由魏氏的魏来领兵,至于麾下人马,比我等多不了多少……”

    在成功租借到可观的战争兵器后,些许人数上的差距,成陵王赵已不放在心上。

    此后几日,雍王党、庆王党、襄王党、肃王党的贵族们,纷纷离开大梁,每个派系各自纠集兵力,前往宋郡,仿佛一盘散沙。

    这也难怪,毕竟想让这些派系的贵族们相互合作,难如登天。

    而期间,庆王弘信得知赵弘润私底下租借了一批战争兵器给成陵王赵等人,又惊又怒,在朝会上指责赵弘润徇私,居然在私底下破坏规矩,实在卑鄙,定要赵弘润给予一个交代。

    只可惜,赵弘润自顾自闲在家中,筹备婚事,根本懒得理睬。

    反正他没有直接派兵,也不算真正破坏了规矩。

    于是这桩事,最终不了了之。

    洪德二十三年五月末到六月初,魏国国内的贵族们,纠集超过十万人数的私军,踏足宋郡境内,代朝廷征讨宋地叛军首领宋云与窃取睢阳县的桓虎,一场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但是对于魏国朝廷而言,这却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已,毕竟魏国真正的精锐之师,比如商水军、鄢陵军、魏武军、镇反军、浚水军等等,皆按兵不动,静等着这些贵族私兵的战果。

    六月初,楚国终于派遣使者来到大梁,希望献上战争赔款,终止魏楚交恶的局面。

    得知此事后,赵弘润忍不住想起了城君熊拓。

    如若他所料不差的话,可能城君熊拓此时已从楚东贵族手中,窃取了极大的权利。

第1302章:熊拓赴楚东

    五月初,当魏国正在欢天地喜迎合诸军凯旋时,在楚国,城君熊拓率领着十万军队,正在前赴楚东的途中。

    平舆县往东,在经过繁阳后,便进入了项氏的封邑地盘,包括寝、新、新阳等几座城池。

    当然,这个项氏指的是汝南项氏,汝南项氏是目前楚国绝大多数项氏子弟的源头,不过就像熊氏一族一样,曾枝开叶茂,分出了不少分家,但根据项氏宗谱,新阳君项培、汝阴君项荣应该算是项氏一门的本家。

    而老将项燕、以及上将军项末、项娈兄弟出身的那个九江项氏,应该算是汝南项氏的分家。

    不过话虽如此,不能否认如今汝南项氏的声势并没有九江项氏壮大,毕竟单单项末、项娈这对上将军兄弟,就足以将汝阴君项荣、新阳君项培等人甩出老远。

    当城君熊拓的大军经过新阳时,新阳君项培似乎仍未返回县内,城内的县兵隔着老远观望着城君熊拓的大军,迟迟未敢迎上前来。

    待临近细阳时,城君熊拓远远就瞧见有一拨人马飞奔而来,估摸约有两千余人。

    为首一人,座跨战马,虽发须微白,但仍精神抖擞。

    城君熊拓当即挥手示意全军原地待命,望向来人的目光中闪过真正复杂的神色,有羞愧、有欣慰,有喜悦。

    片刻之后,那位老将来到城君熊拓面前,翻身下马,单膝叩地:“公子!”

    而此时,城君熊拓也早已翻身下马,紧走几步将这位老将扶起,感慨地说道:“项恭大人,别来无恙。”

    这位叫做项恭的老将,城君熊拓绝不会陌生,因为那正是他堂叔汝南君熊灏曾经的老部下,当年城君熊拓被魏王坑害,兵败于宋郡时,就是西阳君项恭的儿子项喜、项乐二人为他断后,却不想此二人却死在砀郡游马的手中。

    从那之后,城君熊拓便因为愧对于细阳君项恭,不敢再与其联络。

    被城君熊拓扶起后,细阳君项恭看着这位比较刚才更为稳重的楚公子,竟欣慰地笑了笑,压低声音问道:“公子可是去楚东?”

    城君熊拓自然不会隐瞒这位老将,点点头严肃地说道:“虽然对景舍大人有些不恭,但他的败北,正是我夺权之机!”

    细阳君项恭目不转睛地盯着城君熊拓,严肃地问道:“公子已有觉悟?”

    “觉悟?”城君熊拓轻笑一声,随即神色莫名地说道:“当我手捧着熊灏大人的首级,亲自送到寿郢,交给那些楚东之人时,我心中就早已有了觉悟。……叔父大人过于心慈,而我熊拓,却是心狠手辣之人!”

    细阳君项恭深深看着熊拓,忽而转身召来一名年轻将领,介绍道:“此乃我三子项兴,武艺不逊其两个兄长,可作为公子先锋!”

    听闻此言,那名叫做项兴的年轻人当即单膝叩地,抱拳行礼:“项兴,见过公子!”

    看着年轻的项兴,城君熊拓不禁有些恍惚。

    待过神来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此时再说什么都是累赘,细阳君项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他父子二人要随熊拓赴楚东夺权!

    “出发!”

    在与细阳君项恭对视一眼后,城君熊拓意气风发地一挥手,下令大军再次启程。

    待大军临近汝阴时,早有人将城君熊拓率领大军入境的事,禀告于汝阴君项荣。

    汝阴君项荣皱着眉头对心腹说道:“前线传闻寿陵君景舍大人百万大军战败,此时城君熊拓携十万大军前来楚东,怕是不安好心。”

    可话虽如此,汝阴君项荣也不敢出面阻拦城君熊拓与他的大军过境,毕竟为了这场战争,新阳君项培抽调了汝南项氏几支的兵力,原本是打算在这场战争中立下功勋,好使项氏取代已被驱逐的屈氏,成为三天柱的新势力,却未曾想到,寿陵君景舍的百万大军竟然会在魏国的雍丘遭到战败。

    而眼下,汝南项氏的封邑内就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县兵,如何能够抵挡城君熊拓十万大军?

    “只能任由熊拓招摇国境了么?”心腹皱着眉头问道。

    听闻此言,汝阴君项荣亦是皱起了眉头。

    就在他思忖对策之际,忽然有人前来禀报:“君上,细阳君项恭大人,于一个时辰前,召集城内县兵,出城投奔城君熊拓!”

    “……”汝阴君项荣闻言张了张嘴,不由地苦笑起来。

    对此他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族叔细阳君项恭,在十几年前时就是汝南君熊灏的老部下,确切地说,当时汝南项氏有一半以上的项氏子弟,都在汝南君熊灏麾下,听候差遣。

    但是在汝南君熊灏自刎之后,这些项氏君侯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有的像细阳君项恭一样,视城君熊拓为汝南君熊灏的继承者,依旧在明里暗里效忠;而更多的项氏君侯,则被楚东熊氏贵族拉拢,成为了隔绝楚西与楚东这两块的监视者监视着城君熊拓的举动。

    比如汝阴君项荣与新阳君项培。

    汝南君熊灏那一套提高平民地位、约束贵族权利的思想很危险,尤其是腐朽的楚东熊氏一族。

    不可否认,汝南君熊灏的思想,的确会令楚国突飞猛进地强大起来,但同时也会严重动摇贵族阶层的地位,损害贵族阶级的利益,甚至于,打破楚国几百年来氏贵民贱的血统至上观念。

    而城君熊拓,正是继承了汝南君熊灏这股思想的继承者。

    对于这种危险的存在,本该尽早铲除,但就因为有细阳君项恭这些仍然效忠于汝南君熊灏的老部下,再加上当时汝南君熊灏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城君熊拓接替他的位置,使得楚东熊氏终究没有得逞。

    正如城君熊拓自己所说的,他可不同于叔父汝南君熊灏,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当年为了保住叔父留给他的基业,他不知杀了多少人。

    “事到如今,也只有禁闭城门,任其……”

    刚说到这,汝阴君项荣沉思了片刻,最终惆怅地说道:“罢了,开放城门!”

    心腹一听,吃惊地说道:“君上,开放城门,那岂不是……”

    “我心中明白,用不着你教我!”汝阴君项荣烦躁地呵斥道。

    “……是!”

    于是乎,待城君熊拓的大军经过汝阴时,汝阴县的城门门户大开。

    这是一个释放善意的讯息,意味着汝阴君项荣对城君熊拓率军赴楚东夺权一事并无异议。最起码是保持了中立。

    见此,非但细阳君项恭抚着胡须微微点头,就连城君熊拓亦是心中欢喜。

    毕竟汝阴君项荣乃是汝南项氏的本家,虽然就目前来说,前者万万不是城君熊拓的对手,但若是执意抗拒,城君熊拓这边也会感到很棘手。

    不过好在,那汝阴君项荣是个聪明人。

    此后,城君熊拓继续朝着楚东而去,在沿途,陆续有汝南君熊灏的老部下带着麾下兵卒加入队伍,少的数百人、多的几千人,渐渐地,城君熊拓的队伍逐渐壮大。

    待等他率军抵达寿郢境内时,其麾下兵力已有约十四五万左右,为此惊动了驻守在寿郢的齐将田耽。

    不得不说,哪怕此番是为夺权而来,但看着本国的王都城上却仍竖着齐国的旗帜,无论是城君熊拓还是细阳君项恭等人,都感觉颇不是滋味。

    事实上,若非因为萧氏余孽当初在魏国的王都大梁制造混乱,让楚国看到了击破魏国的希望,楚国本来准备命寿陵君景舍夺回王都寿郢毕竟一个是失去了齐王吕僖后日落西山的齐国,一个是日渐强大、隐隐露出中原霸主姿态的魏国,楚国自然会选择抓住机会重创魏国,甚至一口气将其覆灭。

    相比之下,田耽算什么?失去了齐王吕僖那等贤君,齐国注定衰弱,不足为惧!

    只是没想到,此番寿陵君景舍率领百万大军进攻魏国,甚至于魏国同时还遭到韩国、秦国、三川、南宫等势力的围攻,在这样优势局面下,寿陵君景舍居然战败,百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也难怪寿陵君景舍自觉无颜回国,在楚水河畔羞愧自刎。

    在远远经过寿郢时,城君熊拓神色淡漠地看着远处那座仍在齐国手中的王都,而此时在寿郢的城楼上,齐将田耽亦皱着眉头看着远处那支军队,辨认着那支军队的旗号。

    “邑军?公子拓?……莫非是楚公子熊拓?”

    摸着下颌的胡须,田耽皱着眉头,喃喃说道:“这个时候率领大军来到此地,莫非是要趁机夺权?”

    田耽当然也明白此时对于城君熊拓来说可能是一个夺位的好时机,毕竟寿陵君景舍在率领败军撤回楚水时,他田耽亦落井下石,狠狠给予了楚军一击。

    楚公子熊拓若夺取大权,势必会夺回寿郢以增其势,到时候这座城怕是保不住……

    田耽暗暗说道。

第1303章:虎方对峙

    五月中旬,城君熊拓率领十几万大军,抵达了目前楚国的临时都城,虎方。

    虎方,位于寿郢的东南方向,直线距离大概六十余里左右,但因为两者间相隔有一条脊状丘陵,因此两城的实际距离远远不止六十余里。

    虎方这个称呼,来自于古国虎方国,谣传是一个擅长青铜冶炼术的古国。

    当然,这只是传闻,但不能否认,虎方是楚国非常重要的青铜冶炼城池,虎方出产的青铜制品,占到全国的约四成,而楚**队的青铜制装备,亦有许多产自这里。

    因此总得来说,虎方是楚国楚东极其重要的冶炼之地,它的规模比魏国大梁的冶造总署还要大地多。

    值得一提的是,虎方除了青铜工艺为人所称道外,其实也拥有着非常完善的陶土工艺,颇为名气的楚瓷,并不会逊色宋瓷多少。

    但因为楚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实在是太完善,让人叹为观止,因此,虎方的陶土工艺难免就被青铜工艺给掩盖下去了。

    不夸张地说,虎方县的青铜冶炼技术,可能早在几十年乃至近百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当代楚王依靠着锋利的虎方青铜剑,打败了中原的宋国,使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中原霸主,直到齐国崛起。

    话说回来,其实在那个时候,楚国就已经在尝试冶铁技术,但很可惜,由于初代冶铁工艺不精,锻造出来的铁剑远远没有青铜剑来得坚固与锋利,于是乎,掌握着巅峰青铜冶炼技术的楚东贵族们,便盲目地认为铁剑不如青铜剑,放弃在冶铁工艺上投资,以至于后来落后于鲁国的冶铁工艺,因而被得到鲁国技术支持的齐**队击败。

    当然,这只是外界的传闻,但事实上,楚东的贵族难道真是始终不明白青铜器不如铁器的道理么?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退一步说,哪怕一时判断失误,可待等鲁国出现冶铁工艺,且锻造出来的铁剑远比楚国的青铜剑优秀时,楚东的贵族仍然对此视而不见?

    哪怕是眼瞎也不至于眼瞎到这种地步吧?

    事实上,真相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在于楚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铜矿,但铁矿却要少得多。

    而这些铜矿,却大多被国内的贵族捏在手中,这些贵族除了用这些铜矿铸造钱币外,也用它来锻造青铜武器,武装军队。

    别看如今仿佛是韩国有更多的贵族控制着整个韩国,但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