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317章

大宋权相-第317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

    有朋友可能又要问了,既然思播军队中以少数民族为主,那为什么思州军队会挂一个“御前”的中央禁军头衔?因为前文没有提到,这里详细解释一下,思州御前雄威军头衔可不是随便捡来的,而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早在淳八年(1248年)时,蒙古动第一次对大理的进攻,蒙古大将秃懑率军从藏边强行借道攻打大理,妄图迂回攻下大理,完成对南宋的战略包围,当时地四川制置使余便向思州借兵阻击,忠于大宋的杨文果断派出五千少数民族士兵出战,爬过大雪山突然出现在蒙古军前方,与蒙古军鏖战于大渡河,三战三捷,以少胜多大破蒙古骑兵,生擒蒙古大将秃懑!淳十一年,四川宋军北伐汉中,杨文再次出兵五千相助,虽然宋军北伐之举没有成功,播州的少数民族宋军却表现出色,多次打败蒙古铁骑。其后播州少数民族宋军又三次出兵,头两次分别在乐山和宣化击败蒙古军,屡战屡捷,又抓了一个倒霉蒙古万户阿里,第三次则是救援钓鱼城,帮助钓鱼城宋军完成

    古大汗的不世伟业。靠着这累累功勋,思州宋军才“御前雄威军”称号,也绝对算得上是当之无愧!

    除了思播两州地盟军外,宋军在罗氏鬼国的盟友也非常够意思,水西阿榨和阿里两兄弟一起亲自前来,还带来了五千彝族士兵;罗氏鬼国地另两个大头人何永和阿毡虽没有亲到,却都派出兄弟和儿子各自率军一千五百前来助战。

    另外还有一些小头人也各自派出一些军队,积累起来也有三千人之多。不过这些军队人数虽少,却都是属于渔猎民族的彪悍士兵,单兵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最精锐的宋军士兵。

    看到这么多精锐士兵到手,少数民族和地方政权又这么支持自己,贾老贼简直笑得嘴都合不拢,二话不说马上在重庆军营中设宴款待,让宋军统以上级别的将领全部出席陪同。为了表示对少数民族盟友的尊重,贾老贼还特别在当天夜里为彝族盟友补办了一次火把节,为因为匆匆赶路耽搁六月二十五火把节的彝族士兵举行他们最隆重地节日纪念。见贾老贼如此尊重自己的宗教文化,罗氏鬼国地士兵头人无不感激,王坚的少数民族老婆苗花儿也把王坚一通埋怨,“看人家贾平章想得多周到?嫁给你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也不给我举行一次龙头节或赶秋节?”

    彝族地火把节是十分壮观的,几千支火把穿山越岭,围着松木火堆载歌载舞,贾老贼对西南少数民族本就没什么反感,便忍不住也穿着紫红官服入场凑趣,与阿毡、阿里等彝族头领手挽手唱歌跳舞。虽说咱们不学无术地贾太师少不得唱歌时跑调和跳舞时丑态百出,却也让罗氏鬼国的彝族头人们大感荣幸,对贾老贼好感倍生。心直口快的阿毡还向贾老贼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贾大人,你是我们彝族的好朋友。”

    “不。”贾老贼摇摇头,说出一句让众人目瞪口呆的话,“我不是彝族的好朋友。”话音刚落,满场哑然,谁知贾老贼又马上补充一句,“因为我和彝族是一家人!汉人和彝人是一家,汉人和苗人是一家,汉人和大宋西南的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阿毡大喜,一把抱住贾老贼,大声叫道:“一家人!我们和汉人都是一家人!”贾老贼也扯开嗓子大吼,“一家人!我们都是一家人!”通译将贾老贼的话翻译后,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是喜笑颜开,纷纷抱着身边的宋军将领激动大吼,“一家人!我们和汉人都是一家人!”

    “我们和蒙古鞑子不是一家人!”同属罗氏鬼国的头人何永之子何鹏忽然冒出一句。顿时群起呼应,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将士都吼了起来,“我们和蒙古鞑子不是一家人!和色目人也不是一家人!”

    “何小头人,你为什么这么恨蒙古鞑子?”贾老贼故意的明知故问。何鹏气呼呼的大声答道:“他们欺负我们彝人,他们用一斗盐巴,就要换走我们一头牛!他们杀我们彝人!抢我们彝人的姑娘!他们是魔鬼,应该下地狱的魔鬼!”

    “他们不光欺负我们彝人,还欺负白族人,苗族人,有很多的白族人都逃到了我们那里。”其他少数民族将士纷纷附和,争先恐后的向贾老贼控诉蒙古军占领四川后的罪行,七嘴八舌,各种各样的语言都有,直把贾老贼身边的通译忙得晕头转向。最后由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的阿毡出面,向贾老贼行礼说道:“贾大人,我们都恨透了蒙古鞑子,所以你说要赶走四川的蒙古鞑子,我们都非常高兴的帮你,请你下令吧,杀蒙古魔鬼,我们愿意!”说到这,阿毡又补充一句,“贾大人,你最好把大理的蒙古鞑子也杀光赶走,我们喜欢原来在大理的汉人,不喜欢现在的蒙古魔鬼。”

    贾老贼不答,稍一盘算后,贾老贼叫人拿来十一支羽箭,将一支递给阿毡,说道:“阿毡头人,请你把这支箭撅断。”阿毡虽不知道贾老贼搞什么鬼,却还是轻而易举的将一支羽箭撅断。贾老贼又把剩下的十支箭捆在一起递给阿毡,说道:“阿毡头人,请你把这一捆箭撅断。”阿毡大力撅了几下,一捆箭却纹丝不动,阿毡只得摇头说道:“太多了,我撅不断。”

    贾老贼接回箭束,抽出一支,高举着说道:“各位头人,看到了吗?我们如果不团结在一起,单独和蒙古鞑子打仗,那么我们很容易被蒙古鞑子撅断。”说到这,贾老贼把一束箭合在一起,大叫道:“可我们如果团结在一起,一起行动,那么蒙古鞑子就永远不断我们!这就好比军队打仗,各听各的号令,各支部队不统一指挥,是打不赢蒙古鞑子的军队的!可我们要是有一根绳子,把这十支箭捆在一起,一起进,一起退,那么我们将战无不胜!把蒙古鞑子从这里永远的赶出去!你们说,愿不愿意让我做这根绳子,指挥你们和汉人的军队一起进退,把蒙古鞑子永远赶走?”

    “愿意!”阿毡领头,少数民族头领一起答应。贾老贼点点头,说道:“你们愿意,我也很荣幸能做一根绳子,为了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从明天开始,我将派出大宋的将军帮助你们编制队伍,让我们这一把箭更团结,更锋利!你们说,愿不愿意接受大宋军队的编制?”

    “我愿意!”阿毡第一个举手,其他少数民族头人纷纷举起右手,大叫大嚷,“我们愿意!愿意!”声音之大,直穿云霄。( )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二十三章 贾老贼挨揍

    盟顺利,以阿榨、阿里与何鹏为的少数民族头领同编,贾老贼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少数民族士兵的战斗力是强,可组织纪律实在太烂,不整编训练上了战场也是一盘散沙。不过即便有头领支持,想要整编这么一批无组织无纪律还不能随便用军法处置的彪悍士兵也不是那么容易,思来想去,贾老贼终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爱将张世杰——张世杰武艺群又天生神力,镇住这群桀骜难驯的凶悍士卒应该不成问题,除此之外,贾老贼又向播州雄威军借来老将田万,请他协助张世杰整编和训练这批士兵。

    播州老将田万名声不显,资历却不浅,淳十二年的宋蒙乐山战役时,就是他率领五千播州士兵从小路夜袭嘉江,抢占万山以弩阵攻敌,大败蒙古火鲁赤军,其统兵能力可见一斑。加上他长年在播州(今遵义)和少数民族打交道,训练少数民族士兵的经验十分丰富,所以有了他帮忙后,宋军整编少数民族士兵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从罗氏鬼国来援的上万士兵很快按宋军的编制重新编组了一道,全部穿上标准的宋军服装列队而立,多少有了些正规军的模样,原始落后的石铁武器也换成宋军的标准装备,假以时日,必然又是一支精锐部队。贾老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终于开始着手制订收复四川地进军计划。

    七月八日,贾老贼在重庆府衙门中召集宋军众将商量进军事宜,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文职官员仅有子聪兄弟,武将方面也只有高达、张钰和第二次神臂城大战中表现出色的宋军副都统赵宝,另外再加上一个四川制置使王坚,除此之外甚至连贾老贼的得意门生文天祥、杨亮节和王坚的儿子王安节等人都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保密性差不多已经是宋军的最高级别。

    “诸位大人,诸位将军,本官这次奉旨入川,全为收复大宋四川失地而来。”贾老贼也不客气,直接就开门见山说道:“如何夺回大宋地西南失地,本官只是一个领头人,具体行动还要指望各位群策群力,团结一致才能驱逐鞑虏……。”贾老贼的话还没说完,房门就已经被人敲响,贾老贼不耐烦的吼道:“什么事?本官不是说过吗,没有大事不要打断这个机密会议,怎么刚开始就来了?”

    “太师,四川部队又和我们临安禁军打架了。

    ”接替郭靖担任亲兵队长的龚丹在门外说道:“这次的规模很大,两边都有好几百人,都动上武器了,下面怕出事,所以请你处理。”

    “一群混帐!”贾老贼气得七窍生烟——从贾老贼率领的临安禁军进驻重庆以来,和四川宋军地大小冲突就没断过,贾老贼几次深入军营化解矛盾,却始终效果不大,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让贾老贼头疼万分却无可奈何。面对这又一次大规模友军械斗,贾老贼抿抿薄唇,瞟向四川制置使王坚,王坚英俊的脸上却毫无表情,仿佛没有听到这件事一般。贾老贼忍不住开口问道:“王大人,本官几次下令让你约束军纪,向四川军队灌输团结一致地思想,你在当耳边风吗?”

    “下官已经多次约束部下,贾平章你也是亲眼看到的,士兵不听,下官有什么办法?”王坚不冷不淡的答道。贾老贼大怒,声音也大了些,“你对他们训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就算约束了?本官要你深入军营,化解四川军队和临安军队地误会,让士兵们团结对敌,而不是对自己人动刀子!”

    “没有误会!”王坚的声音比贾老贼更大,怒气冲冲的说道:“是临安禁军自己军纪不严,在重庆府境内到处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还偷鸡摸狗和调戏民女,四川军队都是本地的子弟兵,当然看不下去了!”

    贾老贼无言可对——贾老贼对军队军纪无比重视,对民众纪律抓得却并不严格,再加上上梁不正下梁歪,士兵跟着贾老贼有样学样,所以贾老贼用顺手了的嫡系军队在民间口碑并不甚好。本来这样的事换成在其他地方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可王坚却是一个对民众纪律抓得极严地将领,眼睛里揉不进半颗沙子,自然就看贾老贼的嫡系不顺眼了。考虑了半晌后,贾老贼最终还是决定退让,命令道:“叫杨亮节去处理这件事,调查清楚斗殴地原因,如果是临安禁军的错,按军法行事。”

    “遵命。”领命而去。贾老贼回头看看满脸尴尬地高达、张钰和子聪等人。强作微笑道:“士兵打架。家常便饭。大家别放在心上。——对了。本官刚才说到那里了?”张钰欠身答道:“太师。刚才你说到要我们团结一致。共逐鞑虏。”

    “哦。对。团结一致。”贾老贼心头苦笑。强笑道:“所以还希望各位将军和大人群策群力……。”饶是贾老贼口才甚好。此刻也没什么鼓舞士气地话可说了。只能直接进入话题。“经过这么多天地准备。从临安和江西来地大宋军队基本上已经熟悉四川地气候、地形和道路了。各路盟友也已经抵达。本官决定。在近期内就动全面进攻。收复四川全境!至于走那一条路进军。先该攻打那一个被鞑子控制地四川州府。还望各位多多献策献谋。”说到这。贾老贼用几近讨好地口气对王

    :“王大人。你久在四川。你先说吧。”

    “我还要考虑。

    ”王坚地态度还是不冷不淡。丝毫不给贾老贼面子。同为四川名将地张钰不清楚贾老贼和王坚之间有什么矛盾。又怕两人又吵起来。便抢着说道:“贾太师。末将是四川人(注1)。十八岁从军。比较熟悉四川情况。由末将先说可以吗?”

    “好。就由君玉先说。”贾老贼也明白张钰地苦心。赶紧微笑接受。张钰介绍道:“大宋主力收复四川。从重庆出共有四条路可走。第一条是北上广安。经达州和金州。绕过大巴山脉西捣汉中。切断四川鞑子和凤翔路鞑子地联系。这条路是当年余将军北伐汉中时走地路。道路最远。但鞑子守备薄弱。主要地敌人是汉中地耶律朱哥和金州地纪侯。”

    “第二条是从合州钓鱼城北上,经潼川捣绵州(绵阳),可以切断鞑子成都府路和利州东西路的联系。”张钰接着介绍道:“这条路次近,但鞑子防守得最严,我军粮道地两翼也容易被鞑子袭击。第三条路从神臂城北上,经资州和简州,直接兵临成都府,道路次远,但对手是鞑子七万户中力量最强的刘黑马!第四条路也是从神臂城出,经叙州沿岷江北上,攻打嘉定(乐山)和雅州等地,切断鞑子和大理鞑子的联系,这条路道路最近,也利于我军中小船只行动。”

    “张将军不愧是蜀中名将,介绍军情条理分明,本官一目了然矣。”贾老贼微笑着先给张钰戴了一顶高帽子,然后才分析道:“第一条路攻汉中,道路太远,我军粮草转运不便,对后勤要求极高,可以放弃。第二条路攻绵州,容易被敌人包抄我军两翼,切断我军粮道,也可以排除考虑。第三条路直接攻打成都府……。”

    “太师,不能直接打成都。”子聪插嘴道:“成都乃是川中核心,我军如果直接攻打,一是川中平原的地形不利于我军保护粮道,二是忽必烈的四川各万户也必然全力救援,不利于我军将之各个击破。而且就算胜了,在四川的忽必烈余党失去刘黑马这个领袖,定会全面倒向阿里不哥。”

    “子聪大师言之有理,本官也担心直接打下了成都,皇上就逼本官带着成都美女回临安了。”贾老贼很认真地回答——却惹得在场众人除王坚外一起大笑,刚才的尴尬气氛一扫而空。

    “至于这第四条路。”因为是第一次率军打进攻战,贾老贼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无比谨慎,所以考虑良久后,贾老贼说道:“本官觉得这第四条路最为合适,一是我军可以依靠岷江运粮,粮道相对安全;二是切断四川鞑子和大理兀良哈台地联系,可以防止兀良哈台忽然反水倒向阿里不哥,和阿里不哥连成一片;第三嘛,嘉定和汉中相距最远,阿里不哥军即便想捣乱救援嘉定,也要沿途的忽必烈余党同意阿里不哥军队从他们的控制地经过——本官相信忽必烈那些余党还没那么傻。”

    因为情报不足的缘故,当贾老贼把他地打算说完后,除了王坚冷冷一笑外,在场的其他宋军官员和将领都认为贾老贼的分析很有道理,纷纷附和道:“太师所言极是,走第四条路确实最适合我军情况,对我军也最为有利。”就连子聪也觉得贾老贼这个战略选择十分合适,点头道:“小僧也认为先攻打嘉定是最佳选择,而且打下嘉定和雅州后,我军还可以和吐蕃取得联系,有利于太师利用杨~真珈争取吐蕃八思巴喇叭。”

    “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进军路线就这么定了。”贾老贼当场拍板。谁知怎么看贾老贼怎么不顺眼的王坚忽然说道:“谁说没意见?我反对,这个计划简直是胡说八道,纸上谈兵!这个时候攻打嘉定,只会把大宋在四川的大好局面一手葬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