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03章

我要做皇帝-第80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天下都知道,鲁儒一系,营营苟且,扛着红旗反红旗的那些破事。

    别说是世人了,就是王臧自己都不信!

    所以,他能讲的,其实也只有,属于儒家共有的那一部分。

    而且,言辞混乱,逻辑一塌糊涂。

    台下的观众听的连连摇头。

    “鲁儒,真的完蛋了……”无数人都在心里这样想着,然后,将敬畏的目光投到了上首的那位天子身上。

    鲁儒,曾经无比强盛,霸占了齐鲁舆论界,连齐黄老都只能退避三舍的强大学派。

    如今,已经被连根拔起。

    它所依附的利益集团、官僚集团还有庞大的地主士绅集团,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

    甚至,连鲁儒本身都已经衰落至今。

    秦始皇、高皇帝,当年用武力做不到的事情,在今天,被这位天子用软刀子做到了。

    这不能不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威慑!

    既然天子可以将鲁儒打压到如今这个地步。

    那么,天子肯定也可以将其他任何学派打压成鲁儒第二。

    一时间,许多人都明白了,当今天子为何要邀请鲁儒来石渠阁了。

    这不是天子心软了。

    恰恰相反。

    这是对鲁儒一系最大的折磨和羞辱!

    同时,还是杀鸡骇猴,拿着鲁儒,震慑群雄:谁不听话,鲁儒第二就是你!

    诸子百家,都有些心有戚戚然。

    兔死狐悲,如此而已。

    刘彻却是坐在御榻上,半闭着眼睛,透过琉珠,望着全场。

    他很清楚,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三个集团,将要正面相撞。

    他们产生的火花,很可能一千年后,还能见到。

    台面上,王臧的演讲也到了尾声。

    他几乎是掩着面,惭愧不已的走下演讲台。

    太失败了!

    也太丢人了!

    王臧很清楚,今天之后,鲁儒就真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而有失败者,自然就有胜利者。

    就像自然界一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倒下,一个物种的衰亡,肯定会给其他人带来好处。

    鲁儒的倒下,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思孟学派,以及脱胎于思孟学派的重民学派。

    在王臧之后,登台的就是来自思孟学派的林荀。

    有关此人的信息和情报,早已经在刘彻手里了。

    “林荀,睢阳人,师承睢阳张生,授《孟子》,元德二年来京考举,未果,还乡立学,初以私塾,数年之间,发展至弟子千余人,高徒数十,乃思孟学派中坚,元德五年,钦赐六百石《孟子》博士!”

    看着资料里的记载,刘彻撇了撇嘴。

    现在,他早已经将千石以下博士官职的任免权力下放给了兰台尚书和太常,让他们去联合做决定。

    当然,给出了标准,四百石博士,必须要有弟子门徒三百以上,同时影响力达到一郡;而六百石博士,则需要弟子门徒至少八百以上,同时,能够影响一国之事。

    所以,其实,这个所谓的六百石孟子博士,刘彻压根就不知道。

    也就是最近,因为筹备石渠阁,刘彻才对他们有些了解。

    不巧的是,这位林荀与颜异,还是好基友。

    他们两个常有书信往来。

    按照颜异的说法是:林君常有法先贤之志,欲周游梁、楚、齐、越,然后泛海渡安东,观天下之情,所治之学,本于孟轲而博采名法……

    这让刘彻很有兴趣。

    当然,刘彻更有兴趣的是:即将开始的三个集团的对撞。

    公羊派带上墨家,外带了思孟学派这个小弟。

    是的,你没有看错。

    思孟学派主动跟公羊一系搭上了关系。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死对头,重民学派,跑去抱了韩诗派的大腿……

    而重民学派最开始是想抱公羊大腿的,但是,因为听说了公羊跟墨家相互勾结,于是义无反顾,跟韩诗派抱团取暖。

    而思孟学派,却在重民学派跟韩诗派联合后,完全不顾儒墨矛盾,跑去找公羊派结盟。

    而法家则跟黄老派,建立了统一战线。

    于是,就形成了法家与黄老派VS公羊+思孟+墨家VS韩诗派带着的一大票小弟,这样的格局。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性的联盟。

    联盟的基础,差到只要吹一口气,就可能摇摇欲坠。

    而且,这些家伙私底下,背着盟友,跟对手勾勾搭搭的事情,不要太多了。

    就拿公羊这一个联盟来说吧。

    思孟学派之所以跑过来跟公羊为伍,是因为重民学派在韩诗派那边,而思孟学派最恨重民。

    所以没办法,只能暂时捏着鼻子跟公羊在一起玩耍。

    假如说,黄老派若是伸出橄榄枝,只要条件合适,思孟是一挖就走。

    而公羊派虽然跟墨家联盟,但那是因为法家背叛的缘故。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董仲舒和胡毋生或许看的明白,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但问题是下面的弟子门徒,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就未必了。

    只要稍稍挑拨一下,刘彻相信,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恐怕会按捺不住内心的野兽,干出某些让联盟分崩离析的事情出来。

    而墨家也不是什么善茬。

    他们跟公羊联合,其实本来就没有坏什么好意。

    儒墨矛盾,延绵数百年,彼此对喷了数百年。

    这仇恨,哪里是这么简单就可以消散的?

    旁的不说,《墨子》一书之中,大半篇幅都在批判和攻击儒家。

    仇儒思想,深入每一个墨者的内心深处。

    只要有机会,你觉得墨家会放过给儒家来一击狠的的机会?

    特别是还有思孟学派在……

    孟子与墨家,那是一生之敌啊!

    而其他联盟,也是松散的很。

    所以,这石渠阁上,恐怕会有好戏看。

    ……………………………………

    这两天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思路,主要是多看看书!

    嗯,接下来的剧情,我想写的既通俗易懂,又能有趣~所以会进行一些艺术加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零五节 撕逼!(1)

    林荀带着微微的激动心情,走上了演讲台。

    思孟学派一系,从孟子开始,就是善辩,口才优秀,闻名天下。

    想当年,孟子周游列国,见国君,论诸侯,与农家、墨家、杂家乃至于杨朱学派开战,面不改色,可以一口气连战数十人!

    而思孟学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个学派的成员,都有着一股子不同于其他学派的精气神。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吾善养浩然正气。

    林荀就是一个标准的思孟学派的巨头。

    他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眉宇之间,充斥着滂湃的正义感。

    让刘彻看了眉头微微一皱。

    这个林荀的神态和面貌,让刘彻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后世网络游戏里的圣骑士。

    而且是dnd规则下的圣骑士。

    动不动就爱给人丢一个邪恶侦测的那种。

    这让刘彻微微有些不舒服。

    毕竟,卫道士什么的,从来就难以讨人喜欢。

    不过,思孟学派本身,却很难让人讨厌。

    孟子提倡的学说和思想,抛开现实层面,在哲学上和思想上,都是诸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甚至,就是诸夏民族本身的部分特征。

    汉室虽然在过去上,嘴巴上一直说什么孟子什么的讨厌死了。

    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按照孟子的部分理论和思想主张,在推行自己的政策。

    无论是轻徭薄赋,还是尊老养老,其实都是孟子的主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不过……

    跟孔子一样,孟子同样是法先王和井田制的拥护者。

    这就稍稍让人有些蛋疼了。

    这个时候,站在台上的林荀微微清了清嗓子,口腔说道:“翼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故先王皆有不忍之心,斯人有不忍之政!”

    这句话刚刚说完,台下就有着嘘声传来。

    不用想,必是荀子学派!

    在儒家内部,孟子与荀子,可谓是针锋相对,彼此敌视的两个派系。

    所以,后世,宋明之时,孟子翻身把歌唱,进了孔庙,号称亚圣,返身一脚踹开荀子,还宣布开除了荀子的儒家先贤身份。

    而在此时,荀子学派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分歧和仇恨,甚至大过了儒墨矛盾。

    当年,荀子曾经公开批判思孟学派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由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暓讙讙然不知其所非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孟轲和他的老师的学问,就是一派胡言,根本没有道理,全部都是错的,忽悠世人,罪大恶极,围观群众,应该速速醒来,不要被他带偏了!

    若非现在还有一个重民学派在,本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原则,恐怕如今,思孟学派的头号敌人,必是荀子学派。

    而荀子学派现在谁都喷,谁都敢喷,尤其爱喷思孟学派。

    要不是是在这石渠阁上,恐怕,就不止是嘘声了。

    而这嘘声,也明显的影响到了会场的正常秩序。

    所以,周亚夫不得不派人警告道:“再有下次,直接驱逐!”

    这才让荀子学派的人乖乖闭嘴。

    也让演讲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林荀并未受到荀子学派太大影响,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继续说道:“是故孟子曰:中国五百年必有圣人出!诚哉斯言,周公后五百年,今上应运而生,口含天宪,动合阴阳,施仁政以泽被天下,四方来朝,万国咸伏!”

    这个马屁虽然拍的**裸,过于直白。

    但正因为如此,让人想不鼓掌都不行。

    群臣文武以及诸子百家,哪怕是重民和荀子学派也不得不站起来鼓掌。

    刘彻则是微微一笑。

    不管怎样,有人拍马屁,总比反对自己要强不是?

    况且,在这石渠阁上拍马屁,是刘彻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无论如何,皇帝永远正确,天子天授神权。

    这是第一政治正确!

    不然,你以为为何后世天朝的每次大会都会强调:紧密团结在以XX为核心的中央,为了XX,做了XX,全国团结一致,拥护XX的英明领导?

    党报和各大媒体都是一片歌功颂德,阿谀奉承。

    真以为事实果然如此吗?

    错了!

    这是统治需要!

    是统治者想要的结果!

    粉饰太平,总比揭露真相,更能加强统治!

    如今也是一样的。

    问题、弊政和错误,常朝和朔望朝上就可以解决和讨论。

    而这石渠阁之上,只能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郡国贵族士大夫共同拥戴伟大的汉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敢说不是,肯定要拖出去弹**弹到死!

    而思孟学派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要得到一些好处的。

    譬如今年的考举,对思孟学派一系稍稍优待一些。

    在同等条件,更优先将思孟学派的弟子门徒录取和任用。

    掌声渐渐停歇,林荀才接着说道:“方今幸甚,陛下外王内圣,法三代之先王,厚德载物,行不世之德政,尊贤使能,朝野众正盈朝,俊杰在位……”

    听到这里,刘彻的脸色变了。

    因为,刘彻听出来了。

    这货在拍马屁的同时在掺私货!

    掺的是孟子是那一套,而且有点道德绑架得意思。

    倘若换一个人,可能明知道有毒,也要尝尝。

    但刘彻非常清楚,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外王内圣。

    不是外王内圣不好。

    是外王内圣,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都被人玩成了外忍内残。

    所谓友邦惊诧,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还是外霸内王,更符合他的想法,也更符合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

    而那个所谓的众正盈朝的说法,更是让刘彻感觉有些眉毛直跳。

    因为,崇祯也是众正盈朝啊。

    然后就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崇祯吊死在了煤山的那颗歪脖子树上面,舌头伸的老长老长……

    为了不让自己被这口毒奶奶到,刘彻微微咳嗦了一声,将自己的态度,传递给了周围的尚书郎和谒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能在刘彻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心腹,早知道刘彻的习惯。

    一听声音就知道:陛下不喜欢!

    陛下不喜欢,那自然要站出来表示了。

    当下,就有一个尚书郎站到台前,轻声说道:“诸公注意,此乃石渠阁之会,请绪论本派经义,无关内容,勿要多言!”

    顿时,林荀的脸色就尴尬的胀成了猪肝色。

    而台下的重民学派和荀子学派的人,则笑的前仰后倒。

    好在,林荀心性不错,知道马屁拍到了马大腿身上。

    连忙做出调整,转口道:“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也……”

    这个转折不错,也不别扭。

    “何以谓之仁:亲亲而仁,不忍而仁也!”

    “是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之今世,则曰:人之仁,谓之四民皆爱也,士农工商,皆汉臣民,皆陛下臂膀,皆诸夏同胞,推仁及爱,至于百工……”

    听到这里,刘彻才将眉头稍稍舒展开来。

    “看样子,思孟学派在如今,也有发展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不过,这也正常。

    如今诸子百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不管他们喜欢,还是讨厌,商人的数量以及工商业的从业者,都在增加。

    群体的规模,不再局限于某地,也不再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而且,富裕起来的工商业,开始涉足政治,插手学术思想。

    没有人避免,也无人能幸免。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况且,作为一个新兴学派,思孟学派面临着公羊、谷梁的强大势力,还处在与重民学派的竞争中。

    假如,他不能找到一个新的支持他的集团的话。

    那它怎么生存,怎么发展壮大呢?

    事实是:除了新兴的工商业者外,其他的群体都已经早有了支持者和基本盘了。

    就像米帝的驴象两党一般。

    新人想要挖墙脚,何其难也!

    所以,杂家远走安东,思孟和重民,涉足工商业,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这意味着,学术界终于不得不正视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问题。

    并且去思考在这样一个局势下,如何继续平衡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正视问题,总比回避问题,却在私底下大肆中饱私囊,充当白手套要强!

    而且,思孟学派谈这个问题,比其他人,都更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仁义爱人是思孟学派的核心论述。

    且,思孟学派讲究‘浩然正气’。

    正人君子,肯定不会被商人操纵和控制。

    至少,在面临外人攻仵时,他们完全可以大义凛然的回击,并且反问对方:“若吾辈尚且不能谈论工商之事,谁能谈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