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朕的霸图 >

第143章

朕的霸图-第143章

小说: 朕的霸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仆从?常驻会宁的几名军官还没什么,都是老下属,但温元恺和李良弼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骇,但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别过头,当没听见。可想想又觉得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又再转头对视,唯有苦笑。

    温元恺是广顺二年就和章钺共事,南下唐州查处剌史李彦章,后到会州出任从五品上的别驾,将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经营得村舍连绵,遍地田园,心中满是成就感。

    可这一切全靠章钺巨大的财力投入,朝庭只派官员下来,并未拔一文钱,反倒催要盐税、战马。连移民的事也是几经周折,差点还没办成。别人不知道,温元恺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难处和风险。

    李良弼是一同上任为从六品上的州司马,对章钺的为人了解不多,但以他对会州的紧控和经营力度,李良弼也明白,章钺所图甚大,现在既已上了这艘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下去怕是要赔掉自己的仕途。更何况章钺与皇帝外亲的关系,更大的可能是举报不成反害了自己。

    “唉!怎么称起主公来了,这是……”会宁是州治,但也是中县,县令为从七品上朝散郎,名叫冯修,年四十来岁,是滑州人,见这情形感觉到有点不对味,便挤上前一步小声问道。

    “嘘!天知地知!”温元恺飞快地瞟了李良弼一眼,回头小声道。

    冯修是随两人一起到任,见证了会州的兴起,哪能不明白两人什么意思,眼珠转了转退了回去,低头半闭着眼睛沉思。

    “咳咳咳……称呼有点不对啊!我们都是大周官员,皇帝的仆从才是,诸位今后应称使君。”章钺吓了一跳,主公可不是乱叫的,传出去是大麻烦,连忙出言纠正。

    但他也明白,宣崇文这是故意暗示,大家既来会州上任,也有了政绩,效忠的人只能有一个,今后无论调往何地,会州的一切要噤若寒蝉,守口如瓶。这也是他需要的,若谁不开眼照实上凑,那问题就来了。

    不过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尽管章钺本心是为收复旧疆,为以后的风起云涌做打算,不至于被北疆草原的杂胡一**兴起压得抬不起头,最后崖山日落。但话说回来,会州的一切朝庭总会知道点,那就需要个能解释得通的说法了,但这不急。

    “之所以刚到泾州上任便急着赶来,是听说凉州出事了,我们现在需要依据凉州局势作出决策,诸位都说说吧!”章钺脸色严肃起来,先处理急事要紧。

    宣崇文便起身出列,开口道:“回禀使君!至十一月初八,下官接到凉州白山戍何成惠上报,便立即行文乌兰县宗景澄,率镇远一军三个营火速开赴白山戍,会合何成惠所部两营,等候河西节帅候章的命令行事。

    到二十日,一军都使宗景澄传回消息,凉州民乱已平息,折逋氏夺取赤水、通谷两座军城,尽得马城河以西之地,收蕃羌数千帐,口数不详,约有数万。折逋支赶到凉州与候章、沈念般会谈,提出愿意重建被暴民焚毁的节度府衙,并上贡牛羊战马若干。但候章没答应,要求折逋氏退出赤水军城,折逋嘉施父子到东京请罪,目前尚未定论。”

    “宣副团练怎么看待这事?”正式场合,还是以官职相称合适,章钺接着问。

    “下官认为,折逋氏煸动蕃民作乱,必有更大图谋,因为上半年甘州回鹘仁裕可汗被弑,景琼可汗上位,折逋氏无后顾之忧,甚至还得以从甘州过境,到羌塘换取武器,此时主动提出和谈,恐怕是想看看我们如何反应,朝庭是何意向,并缓和一下,等待合适的战机。所以,下官请增兵至乌兰,以待机应变。”宣崇文分析局势回道。

    “诸位有不同意见吗?”章钺点点头,抬手示意宣崇文落坐,转头看向温元恺等几名文官。

    “下官认为宣副团练所言甚是,但会州准备不足,秦凤战后又接收了数万移民,到十一月才勉强安置完毕,储备粮草不能轻动,寒冬腊月用兵又十分不利,从外地调粮来不及了。基于以上几点,下官建议派使到凉州稳住折逋氏,并刺探其动向,尽量拖住他,待来年开春三四月再用兵。”温元恺起身禀道。

    两人都说到了关键,章钺点点头,略作思索,便一锤定音道:“二位所言甚是,眼下我们有三件急事要做:一是泾州府库并无结余,只能请商队从关中紧急调粮前来,待来年正月再向乌兰增兵,这事来泾州赴任时已与永兴军府协商,只等朝庭批复便可调粮,到时由会州州衙以官粮与商队私粮销帐。

    二是派使,既然温别驾提出,便由你出使,若有可能,去趟甘州见见回鹘可汗,杜悉密在吧?让他随行!三是镇远军有所扩军,但系列番号有点乱,新老营必须重整,马军另外。时间很紧,明日便开始。”

    急事议完,李多寿在旁记录备忘,章钺也放松下秋,便问起众下属一些私事,家庭状况等,闲聊了一会儿便宣布退堂。

    宣崇文却笑道:“使君离开会州一年多,兄弟们都记挂得紧,不如今晚在州衙设宴为使君接风,顺便让兄弟们都来聚聚!”

    “行呐!就是别搞到半夜半,我的住处还没着落呢!”章钺也想见见下属们,酒桌上正好说话。

    “到这儿就像到家了一般,还怕没住的地儿。州衙房舍今年全部大修了一次,刺史官宅装饰一新却一直空着,使君不住未免可惜!”宣崇文笑道。

    “正是!调两个年轻小娘来伺候着就更好了,枕席可不能空虚啊!”明金鹏(荣)这憨货飞快接嘴凑趣,说得众人一阵大笑起来。

    章钺也笑逐颜开,心中暗暗感慨,还是与自家兄弟一起待在战场才感觉踏实。不像在东京,每天去侍卫司点卯,同僚相见尽打官腔,逢人且说三分话,没什么实际的交情,也没什么事做。(未完待续。)

第0325章 整军经武

    一大早,温元恺带着杜悉密等十名随从出发前往凉州,章钺亲自送出城,然后回州衙召集会州文武衙参议事。

    先是行政方面,会州目前人口还少,设有会宁、乌兰、河池三县,州北黄河岸蔚如水一带设有中宁、中卫、蔚河三座军堡,蔚河军堡是鸭头坎军寨扩建而成。驻兵被宗景澄调去白山戍,现在处于空虚状态。

    数年来陆续移民,其中一部分在州北,依托军堡修建村落,开垦荒地。另有一部分安置到河池、会宁,以及祖厉河沿岸。

    乌兰县有军民一起约三万人口,河池包括党氏羌、梁氏羌有七万人,会宁五万,其余五万人口都散落在各处军堡附近,总的也就二十万人,然而却要养兵八千余,就算有黑石矿、盐、马、生皮等收入,州衙财政仍处于亏空状态。

    民政暂时难有起色,主要还是靠章钺自己咂钱经营,大体上了解一下,也就没什么兴趣,然后转到军事上,章钺发现有点麻烦。

    宗景澄已率六、九、十、十一、十四这五营去了白山戍,剩下二、三、五、八、十二、十三这六个营还在州南,另有六个新兵营,才训练了三个月,混编无疑会降低战斗力,但到明年开春也差不多。

    “诸位!首先是军制,抛开宗景澄部不谈,剩下兵员六千人,若依现在普遍采用的军制,则可编为两个步军,两个马营。可当今行伍编制主要是为了适应战场,以营为基础,便于调配列阵。营以下是依唐代的五什制,再上就太庞大了,这里需要改动一下。”章钺心中已有了腹案,便开口道。

    “不知使君要如何改?依之前三营一个军,对敌五营一军的话就太吃亏了。”宣崇文有些犹豫地说。

    “我们可以这样改,依次设为伙、队、都、营、团、旅、师、军,共八个等级。营以下不变,职名仍称指挥使,但要加设正副营虞候。职能为监察军纪、参谋作战、掌管后勤、审核军功任命,无虞候副署,公文视为无效,这其实就是监军,你不会有意见吧?”章钺笑道。

    “营就设虞候?这样一改,主将权力缩水一半,我是没意见,弟兄们只怕不乐意,虞候的人选要慎重考虑。”宣崇文倒是能理解,这年头兵变多发,军纪是极差的,虞候其实就是监军,有见识的都懂。

    “虞候这个职位可用有资格晋升,等待补缺的军官,人选取当然要慎重,起码此人军纪要好,处事要公正严明。”

    章钺点点头,虞候的人选可不止考虑这几点,忠诚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镇远军中就有一大批军官,散官都快升到游击将军了,比如郝天鹰就是,但章钺一直没提升,他也没什么意见。

    请李良弼协助,军官们一起商议,渐渐将各级将领职位名称议定,但虞候的职务还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章钺的意见是,虞候直接向上级汇报。

    这样营以上改为:两营一团,辖十都一千兵,职名为正副团主,加设正副参议;五团一旅,辖十营五千兵,设正副旅帅,加设正副参谋;两旅一师,辖十团一万兵,设正副都指挥使,加设正副都虞候;至于军一级,可依情势统兵一到五万,设正副军都督,加设正副都监军使。

    “还不错,正儿八经的五什制,很严谨,就是有点僵硬,但对应的武散官呢?爵、勋又该如何改?”宣崇文一听就明白,编制改小等级森严,行伍指挥将更加顺畅,好处不要太多,但对应的散官、勋、爵什么的就乱了。

    “勋和爵晚唐就已经弃之不用,散官就是军衔资历,升迁要论资排辈,却是要改一下。大家议一议,看怎么个改法刚好对应二十九阶。”

    若论勋和爵,章钺就该加封为上护军、开国县公了,但现在勋基本弃用,爵位是乡公、县公、郡公、国公、郡王五个等级,朝中亲贵和老资历节帅无可加封了才加爵位,再无可封了就改封,换个封地名,都有名无实,所以这时代封国公、郡王的其实很多。

    几人很快议定,营指挥一级为宣节校尉、宣节副尉,营虞候低半级或一级,为宣节副尉、御侮校尉就可以。再往上依次改为:团级为翊麾都尉、翊麾副尉;旅级为致果都尉、致果副尉;师级为振武都尉、振武副尉;军级为昭武都尉、昭武副尉,再上就是游击将军到骠骑大将军。

    自从九品下到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仍是二十九层品级阶次。这个说起来是很坑的,但武将不能不多点阶次,否则就出现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的事。

    “如此一来,团是个中间兵力编制等级,旅五千兵对应一军两千五,分兵即可,当然也有十个营一军的则刚好。师对厢的话有所不足,则两三师为一个方面军也还可行。”宣崇文细细推算着兵力配置,话说得有所保留。

    章钺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暗指同级官职下,兵力不对等,便笑着解释道:“这个好办!如果一到两团临时受命分兵作战,可称为混编团,这个单位兵力在团和旅之间,也是团,不能称为旅,当然装备和兵种上,可以多方面混成独立作战单位;

    小于五万兵力也不可称之为军,若两到三师临时分兵,则可称之为或者混成师。如果行营派遣旅、团级小规模部队为偏师方面作战,可命名为独立团、旅、师等单位。但武器使用,兵种配置,行军列阵作战,这方面需要长期摸索。”

    “可行!到了团主这个级别的军官,这些东西都应该能懂。营指挥就有自己的官印旗鼓、兵符腰牌,那番号按数字命名么?这些符印旗鼓都自己置办,你得上凑朝庭批复才行吧?”宣崇文持赞成意见,但是有些顾虑。

    “当然,我们可以先升级为团,目前由州衙直辖。除宗景澄外,下令让各驻地营指挥都回来,过几天就开始。正好趁现在有空,把这些东西都一次设计好,明天就让匠人做出来。”章钺是雷厉风行,打算整编后,按后世方法练兵,至少六营新兵可以先练出样板来。

    宣崇文地位是较高的,一直是他在询问,郝天鹰现在是主管马军的,不由就问道:“那马军也要这样整编么?”

    “马军多了养不起,宗景澄带走了六营权道谨部,剩下两营正好合并,你为团主,明金鹏为副,梁知义、义谦升任营指挥,正副参议、副指挥人选另外挑好报上来。老营都如此办理吧,新兵稍后再说,另外营级系列番号要改一下,马、步正式分家。”

    经过一天的商议,编制官职等阶确立,计划将镇远军整编为七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团级军官人选也逐步选定。(未完待续。)

第0326章 编练难题

    腊月初七一早,会宁北郊三里的驻军大营校场,三千新兵挎刀持枪,站得笔直,列成整齐的六个大方阵,面向校阅台。

    台上今天布置得有点不一样,除了军门旗两面,突然多了豹尾门枪二根,四杆高大的旌旗随风展开,上面书有大周、镇远、彰义、章等字样,还有六面赤红色大纛竖立在宽大的云纹飞虎屏风两边,指挥所用五方旗、钲钶鼓角等一应俱全。

    除了身着绯红官袍的宣副团练,带着一干披甲带刀的军官侍立两边,还有一位头戴纱罗幞头的年轻黑脸紫袍官员,看起来好大的排场架子,却很没个坐相,居然盘腿坐在矮脚帅案后。但人家好像掌着帅印和符节,那黄绸包裹的就是,权威的象征。

    “既然诸将士已到齐,那就开始吧!宣!”坐在帅案后的自然就是章钺,他抬头扫视台下,新兵甲服武器都还不足,队伍是整齐,衣着却乱七八糟,军容实在不怎么样,自然也没什么肃杀之气。

    除宗景澄部以外,驻防各地的营级指挥使陆续赶回会宁,这便开始着手整军。首先,当然是颁发新的诰身任命,至于新兵,不过是让他们出来见识一下。

    李多寿应声出列,从杨玄礼手中接过一份事先备好的卷轴,打开来朗声宣读:“诸将士们,会州位处我大周西陲边境,为适应未来战事的需要,镇远军将逐步改编,分为马、步、水师、斥候四个军种,下辖各营全面整编,升级为团,由会州团练副使宣崇文统辖。除马军以外,现有步军二、五、十二、十三此四营先行接受整编。

    原二、五两营改为一、二两营,合编为镇远军一团。擢:薛文谦为一团团主,韩志平为副团主,张智兴为参议,商华庆为副参议。

    原十二、十三两营改为三、四两营,合编为二团。擢:史成弘为二团团主,宋凌光以秦凤战功加致果都尉、升任副团主,丁保胜、袁慎明为正副参议。

    其下新编四营正副指挥、正副营虞候人选,着尽快报上来。另外重申一遍:营虞候、团参议之职,除战时外不可兼领,职掌监察军纪、参谋作战、协管后勤、审核军功,执行军法需向上级汇报,得到批复后方可处置。

    完毕!诸位可依次上前领取任命诰身,及旗鼓符印,早日走马上任,完成整编。”

    李多寿口才便给,吐字清晰,念完后便退回帅案侧后。押衙亲兵适时地端着事先准备好的军官任命上前,将托盘放在帅案上。

    章钺开始一个个点名,驻防在州境的马、步团级军官们轮流上前领取,这便算上任了。马军分开后,目前就是郝天鹰、明金鹏领一团,其余只能等以后再整改,接下来就是六营新兵了。

    “各位麾下有功而一直未得升迁的都报上来,从伙长到都头,或素质不错的老兵,每营各挑选一百人调来会宁,以便培训成合适的军官来带领新兵。在外驻防的明天再走,先看看新式练兵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