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438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38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邦,无所不有,不需睁眼向外看的自大之言,朕可是从不这么认为的。”朱慈郑重地看着徐茵茵,眼角一瞥,发现杨文岳与倪元璐等人来了。

    见此,朱慈收住声,喊来内侍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了几人,一番告别,倪元璐与杨文岳联袂坐下。

    一干京师大学堂的女学生们惊喜地带着皇帝的礼物离开了。

    朱慈则是有些不安的看着两位大臣的到来。

    好在,让朱慈稍稍安心的是,两人显然不是纠结朱慈是不是要继续出宫的。

    两人,是带来了一份辽东之战的战果汇总。

    见此,朱慈顿时欢喜了起来:“哈哈,有这一份清单,两位爱卿回了京,可就好受多了。至少,户部傅爱卿那边就不会白眼有加了。”

    往常看到枢密院,傅淑训就感觉头大。因为这意味着又是大笔的战争经费支出。

    但每次战后,这种关系就会调过头。

    也许是传承了朱慈一开始就算账精明的作风,大明皇家军队不管是陆军还是水师都喜欢算账。全军上下格外重视斩获纪律,一律充公,绝不私藏。

    毕竟,这可是军队少数可以在户部衙门面前硬起腰杆的时候。

    也正是这种会经营思路的思虑,这才让军队一直保持了较高军费标准,有钱,就有了跨时代发展的底气。毕竟,一支火器化的近代军队军费开支可是数倍于传统军队。

    “这么多啊……”朱慈虽然心中有所预料,但看了这一战后的斩获,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一共价值……一千九百万两?”

    “建奴贵胄伪朝之产,一共都折算了进来。单单只算现银,其实只有七百余万两。但折算上其余的私财,包括金锭、珠宝、字画、地产、牛马、人参鹿茸等财货,价值一千九百万两。当然,余下一千余万两这些具体还要看拍卖的情况。这么多的东西,要一次性投入市场,拍卖起来价值还会有所波动。”杨文岳解释着道。

    “但这已经足够让朕惊喜了!”朱慈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一回,见了李爱卿,朕倒是可以换一个法子头痛了。”

    “陛下身体不适?”倪元璐有些紧张。

    朱慈促狭地笑道:“倪爱卿多虑了。朕呀,是打算对李爱卿说……多了一千多万的经费预算。朕,要头痛怎么才能把这笔钱花光喽!”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慈的财政理念当然不一样。这年头对于官员而言,当然是想着存钱越多越好。

    但朱慈明白,储蓄习惯说到底是为了抗风险。但实际上,钱不用出去,就无法让经济活跃,对于国家政府而言是亏本行为。

    倪元璐等人跟随朱慈良久,耳濡目染,对于这一点当然清楚。此刻听明白这个梗,都是不由欢畅笑了起来。

    是啊,有钱不知道怎么花,这实在是个幸福的烦恼。

第三章:权柄

    辽东收复,京师自然是载歌载舞,各处一片庆典。不少商家们都纷纷挂出了复辽东,进店优惠的招牌。

    至于各处如何张灯结彩欢庆辽东收复,灭亡清国,礼部、枢密院、内阁又是如何热议着怎么办一场献俘大典,那自然是无需赘言。

    总而言之,欢乐的海洋席卷了全国。

    大明重归承平,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异族还会闯入关内,屠杀抢掠,美好的日子就这么来到了。

    朱慈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抵达了塘沽码头,悠然地陆路回到了京师。

    感受着久违的和平气息,朱慈掀开窗子,贪婪地深唿吸了一口气。

    “还是得回京一趟啊……”马车里,朱慈脑海里想着如何外出的事情。

    没错,这一回又是让李香君猜对了。

    或者说,这个聪慧的女子深切明白朱慈骨子里那一刻躁动的内心是不会忍受紫禁城对他约束的。

    当初的朱慈频繁去京师大学堂便足可以证明这一点。

    眼下,辽东已经收复,御驾亲征开始进入收尾的阶段。皇帝陛下过足了军事审判的瘾,继续滞留宫外已经让皇帝陛下收到了很多封太过于思念的奏章。

    这一回,倒是少有官员敢于直接指责皇帝陛下贪玩了。

    尽大胜,连那个曾经悬挂在帝国头顶之上的心腹大患已然为皇帝陛下铲除。举国上下,尽皆欢唿庆贺之情。人心之中,纷纷为朱慈这般武功赫赫所敬仰敬佩。

    这会儿的朱慈,正是权柄威望最隆重的时候。

    事实上,数前朝帝王,除了那些开国皇帝,极少有人能比得上朱慈的武功。而且,文治之上,朱慈亦是不俗。

    往常,朱慈年纪轻轻,难以压服群臣。但现在,朱慈的年纪轻轻不再成为朝臣们可以忽视的理由,反而成了朱慈更加可怕的优势。

    对于寻常小皇帝而言,年轻意味着不懂事,意味着好欺负,意味着没本事。

    但朱慈显然已经不需要懂事这种忽悠小孩子的评价了,这一位更是只有他欺负别人,没有别人欺负他的,至于本事,文治武功的颂词遍满京华。灭国平贼,这等巅峰级别的战功,举国无出其右。

    没有三个特征,朱慈的年幼就成了优势。

    毕竟,只要朱慈不自己作死中途挂掉,哪怕按照后世正国级领导人的退休时间,朱慈也可以继续执政五十年。

    五十年是个什么概念?

    那意味着朱慈再久一点,可以从十七世纪执政到十八世纪。

    这么漫长的政治生命,哪怕再刺头的官员都必须敬畏。这意味着,若是真有人打算拿皇帝陛下刷声望来积攒政治资本,朱慈完全可以冷藏人家三代,从本人到他儿子再到他孙子……

    纵然朱慈自己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人得罪了自己,但官场之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明人。只要皇帝陛下活着,这种自不量力的倒霉鬼就绝不会被人提拔、赞赏。

    对于之前的官员而言,得罪了皇帝,熬几年等这个皇帝挂了,自己就成了两朝元老,靠着之前刷的声望和资就可以回京更胜一层楼了。

    可在朱慈这里,却绝没有人敢打这个念头。

    因为……大部分官员,正常一点的考上进士都是三四十岁了。三十多岁得罪了皇帝陛下,到退休都还没熬出头。到时候,儿子孙子都走上官场了,还得受到牵连。

    故而,此刻朱慈的权柄还真是稳固又强大,直追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甚至,比起朱棣,朱慈还要名正言顺许多。

    当然,朱慈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他可不是任性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丢下京师一大把国务就跑去大同与蒙古人开片。朱慈要的不仅是星辰大海,更要的是国泰民安。只有帝国强盛了,海外殖民才可以算得上是根基深厚,而不至于朱慈在外打得好好的,结果后院起火,前功尽弃。

    车队一路顺利地开进了紫禁城,朱慈一回宫,没怎么封锁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城。

    庆祝大胜的气氛当然是更加浓郁了,但很快,宫城就热闹了起来。

    留守班子纷纷赶到,李邦华、刘宗周、傅淑训、高名衡、史可法、黄宗羲、常志朗、朱之瑜……

    一个个熟悉的目光和身影出现在眼前,让朱慈好生唏嘘:“诸位爱卿,可真是好久不见了。”

    朱慈的动情让在场不少人准备好的话语吞了进去,纷纷一阵感慨道:“圣上更加英武了。”

    “这一仗打得好呀。圣上这一回御驾亲征,可真是举国沸腾,民心士气之凝聚,实属大明之幸甚!”

    “圣上携大胜回来,微臣恭贺圣上!”

    ……

    “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吧。”朱慈笑着伸手,示意大家各自落座,道:“庆贺的事情,各部拟好了折子,给朕看一下就行。不过嘛,朕看来,诸位来此,应该不止于此吧?”

    李邦华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笑着颔首:“吾皇英明。”

    “这是工部呈上来的修补黄河水利折……”

    “这是教育总署呈上来的兴修各省师范学校折……”

    “这是刑部呈上来的兴修警察学院并革新提刑按察使司折……”

    “还有礼部的请奏泰山祭天折、扩建同文馆折……”

    “这是太常寺的……这是户部的……”

    ……

    众人一个个次序递上折子,朱慈无奈地扶着额头。他就猜到,朱慈一回来大臣们就得赶忙过来。

    毕竟,换句话说,这其实也是朱慈自己欠下来的作业。是这个帝国运行之中,必须完成的功课。

    看着堆积如山的政务,朱慈一边处理着,一边心中想着,他已经对此有过一些改革。但眼下看来,还得再改一改……

    要不然,接下来的计划可就不怎么顺利了呢。

    按照之前的权力运行,下面有司官员上奏的折子,先是会到内阁票拟出处理意见,然后给司礼监披红,最终由皇帝应允。当然,有时候皇帝的权力放权给了太监,以至于有些太监权柄极大。

    但朱慈上台以后,悄然间将这些统统改掉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太上皇的红包

    对比大明过往的政治体制,朱慈的改动不少。

    首先,内阁是被朱慈扩张了,加了一个首席大臣,并且承认首席大臣为其余内阁大臣的长官。而其余内阁大臣呢,又一个个有了管部的职司,比如国防大臣高名衡管部兵部,同时对工部之中军械部分,京师军械工坊,太仆寺的马政有管辖权。

    有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内阁实际上成了国务院,长官首席大臣李邦华也就成了首相。原本隐隐可以与内阁分庭抗礼的六部正式成了内阁的下级部门。

    这样的改变结束了六部与内阁关系微妙的史,使得内阁拥有了完整的权柄。

    这样的改动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知内情者才明白,这样的改革有多难得,有多需要魄力。

    一是需要皇帝陛下让出权力的慷慨与胸怀,二则是有这样的魄力与执行能力。

    毫无疑问,这些朱慈都有。

    同样,这样的改革过后,其余不提,至少朝廷里的内耗是可以大大降低了。

    回到原点,这个时候,票拟不仅成了内阁大臣们作为大学士的意见,也作为实际上该部该长官的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贯彻政令,解决职权范围内的政务。

    要不然,依着往常那种帝国政务事无巨细陛下皇帝陛下过目的情况,就是累死朱慈也处理不完。

    内阁这边说完,还有一个司礼监的披红。

    按说,如此一来,披红就显得十分关键,司礼监的权柄应该更重。

    但是……

    眼下的司礼监朱慈司恩,朱慈却是再也没有进过一个人了。

    如果司恩是个权奸的胚子,那说不定真的可以做第二个王振,魏忠贤。但显然,朱慈就是明白司恩不是个权奸的性子。

    而且司恩年纪大了,一个人不可能应付庞大的政务。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司恩明白朱慈这么做的用意。

    留下司礼监,是朱慈并不放心文官集团。但只让司恩一个人上,也说明朱慈一样不放心太监干政。

    这个时候,中书舍人司出现了。

    中书舍人是朱慈出宫不久就有的存在,一开始就为朱慈处理政务,将繁杂的事务过滤一遍,减轻繁杂无谓的工作量。到了中枢,朱慈也没漏掉。

    中书舍人们按照后世的形容就是助理、秘书的干活。他们每日将奏章上的内容提炼简化,可以让朱慈最高效的处理奏章。

    甚至,他们还能够根据之前朱慈确定过的处理范式,备上一个个章子。

    显然,这是批红之权的简化版本。

    而作用,也是让朱慈在面对一个个奏章的时候不再需要做填空题,而是可以做选择题。工作量再为简化。

    此刻,摆在朱慈面前的一个个奏章显然就是这种已经经过内阁票拟,亦是经过中书舍人们再为处理过的奏章了。

    他们堆在朱慈的面前,竟是比朱慈的一个脑袋还要高过去。

    见此,朱慈虽然有所预料,但还是忍不住重重地吐出一口气。

    他不由想起了当初后世评价朱元璋工作量时的评语……

    “真不是人干的活……”朱慈心里默默念了一下,心情大概也和马云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创办阿里一样,吐槽过后便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果不其然,摆在朱慈身前的奏章被细心地分成了几堆,上面被贴上了不同种类的标签。这象征着不同的重要级别。

    到场的大臣们都是有重要议题要当面讨论的。奏章里面,难免有无法解释清晰的话语。

    朱慈保留了极大的耐心,议事也是从中午一直进行到了深夜。

    这样的日子一连度过了三天,一个个议题之下,朱慈几乎将久违的中枢官员们各个见面了一遍。

    一直到了第四天,朱慈才勐然间发现……

    “已经到了十二月底了吗?皇后,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吧?”朱慈恍然发觉。

    皇后温柔地应了下来:“明天,就是除夕了。”

    朱慈缓缓颔首:“那我加把劲,让大家过个好年。”

    皇后心疼地握着朱慈的手,欲言又止。

    堆积如山的政务终究还是迅速处理掉了。如果是崇祯皇帝时代,也许朱慈要花费双倍的时间。

    但得力于当下朝廷远超过去的财力与执行能力,一个议题提了出来,至少不需要朱慈怎么担心他要将时间浪费在扯皮与推诿之上。

    在陛下携带着大胜之威的背景之下,少有胆量敢于冒犯这样的忌讳。

    新年过去了,热热闹闹的新春开始。

    除旧迎新的日子里,朱慈颇为惊喜地收到了太上皇朱由检的红包。

    “过去一年儿可做得真好,比为父我要强多了。这几年呐,为父我也能好好安心过个新年了。你母后每天唠叨着,都夸你给我们长脸。来,这个红包收下,大吉大利!”说着,朱由检就给朱慈递过去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抖动之中,甚至还有一些声响颤动。显然,里面都是打造精致的金叶子。这是这年代富贵人家常用的礼物。

    朱慈笑着收下,气氛一派祥和。

    对于旁人而言颇为繁忙的新春,朱慈反而难得感受到了几分宁静。朱慈当然是没有要拜年的,新春之中,也罕见是真正可以放松的日子,朝廷里没有什么政务,朱慈便与崇祯皇帝在中南海里随意地散步着。

    “真好啊,鞑子平定了,连蒙古人都不再肆虐了。国内没人造反,寰宇清平。每天想着这些,都感觉在梦里一般。这一战过后,也终于……没人再偷偷摸摸给为父在宫里递话了。”崇祯皇帝说着,目光里一片平静。

    朱慈听出了朱由检的意思,显然,朱慈御驾亲征,也依旧有人盼着不好,打算给崇祯皇帝烧个冷灶。朱慈动情地道:“若无父皇当年鼎力支持,儿臣也做不到今日的事业。”

    他安慰着崇祯皇帝,心道反正也没人知道后来大明会亡在你手头。(未完待续。。)

第五章:海外开发

    朱慈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敏感的内心,别人不知道大明会不会亡,崇祯皇帝自己还不清楚大明糜烂到什么地步了么?

    朱由检轻轻笑着,他当初可没少给朱慈使绊子。当然,他今日也不是来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事情的。朱由检没有继续说虚的,直接道:“为父打算出宫逛逛。”

    “父皇……”朱慈还未继续说就被朱由检打断了话头。

    “听为父把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