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132章

核武皇帝-第132章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将茶杯轻轻的放在宋彪的桌子上,看着满桌子摆放的各种零部件,虽然不像打扰宋彪,可她还是忍不住的问道:“这些都有什么区别吗是不是新军要换枪或者是买新的洋枪?”

    她显得对这些事很有兴趣因为她想要了解自己的丈夫,并且不由自主的想要关心他为他多做点事,多说点话,即便她很清楚自己可能什么也帮不上。…;

    此时的宋彪正在失望之中他很随意的将桌子上的这堆零件都推到一边,完全不打算重新组装起来,和舒萱抱怨道:“我用几百美金买了一堆垃圾,你真的难以想象,这些枪械虽然号称是新推出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新颖和进步的地方。枪械就是这样,没有进步的新枪械就是垃圾。他们之间有大有小,有连发有单发,还有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差别,其实都是陈旧的东西。”

    舒萱问道:“那白天呢,你在温彻斯特公司里所看到那些新枪,难道是要购买那些新枪吗……哦,我并不是想要了解这些事,我只是有点好奇……我是想,如果一定要买新步齤枪的话,大概又要花费很多钱吧?”

    宋彪想了想,简单的回答她道:“大概会购买一批。”

    他随即换了一个话题,和舒萱说道:“我们大概要在这里住几天,明天去街市上逛一逛吧,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是想要买回去的。

    舒萱想了想,道:“应该没有什么要买的吧,假如可以,我想给即将到耶鲁大学留学的弟弟买一块银怀表,我希望是在三十美金的价位,不至于太贵,也不至于太寒酸。”

    “是的。”

    宋彪答应了她。

    他可不是一个吝啬的家伙,可他也一贯觉得过于奢华的东西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唯一的例外是他想给舒萱买一枚铂金钻戒,为此,他愿意支付几万英镑的天价。

    在此之前,他们只是按照传统的礼数为舒萱准备了一套六样的金首饰。

    因为郎才女貌,他们至少现在对这段婚事都是很满意的,彼此作为夫妻相处也很愉快,还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中,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期盼美好的未来,而他们的感情也是简单温馨和朴实无华的。

    面对一堆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黑色枪械零件,宋彪懒得再浪费时间,他索性端着茶杯和妻子坐在温暖壁炉前的陈旧舒服的厚实沙发里,两个人一起面对燃烧着的火焰。

    在这温暖的时刻里,舒萱蜷腿坐在沙发中抱着泡满奶茶的乳白色瓷杯,她看着有心思的宋彪,心里有许多神秘的感慨,她是一位女诗人,对生活和世界是如此的敏感,心灵纤细,她总是在想自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她问宋彪道:“你是否羡慕美国,他们有如此好的教育,还有广袤的国土和日趋强盛的国家,有庞大的工业,我总能感觉到你是如此希望东三省也能如此富强!”

    宋彪翘着腿坐在沙发里,喝着茶,感叹道:“是啊,有的时候真是如此之羡慕,正如中世纪的欧洲人羡慕中国有瓷器、茶叶和稳定的东方文明一样。小舒,人类

    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它有几万年之长久,过去有几万年,未来也还将有几万年之久,我们只是这个历史中短小的一瞬间。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能也很少,伟大的文

    明也如潮水的起伏,时而高,时而低落。数百年前,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上还住着数千万的印第安人,他们拥有这里,曾经的印第安文明已经覆灭,他们曾经肯定辉

    煌过如中国一般历史长久的古老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不容易。也许我们在这一时期羡慕欧美,也许再过几百年,他们又会继续羡慕我们,这就是人类的历史,它永

    远起伏不定。”…;

    舒萱静谧的思索着宋彪的这番话,在他们相处的这过去的时光里,她总是能从宋彪身边找到一些有趣的启迪,所以,她才觉得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想着这些,她很开心的和宋彪轻声笑道:“现在想一想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去写童话故事翻译童话故事而不是写诗歌,因为我自己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一样。”

    宋彪哈哈的笑出声却道:“写童话和翻译童话故事倒是很不错的事,也许可以做一番尝试呢,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像安徒生童话这样好的故事呢!”

    “是啊!”

    舒萱仿佛是才突然想到这件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我这个傻瓜啊,这是多么需要我们去做的事啊。”

    宋彪很赞成的点头同意,道:“是的,作为一位翻译作家,翻译安徒生童话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甚至比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还要重要。”

    舒萱充满憧憬的感叹一番,道:“是啊,我想将世界上所有的童话故事都翻译成中文,这真的很有意义,我们中国人的孩子也需要这些美好的读物,那么你呢,将军阁下,除了东三省总督这样的工作外,你还想做什么?”

    宋彪想了想,答道:“做彼得大帝在俄国做过的事情,带领中国走向西方文明。”

    “多么好的事业啊!”

    舒萱默默的赞叹着,羡慕着,将身体轻巧的倚靠在宋彪的手臂边,她感激生命给予她如此美好的生活,她宁愿损失几十年的寿命,也希望能更好的珍惜这一切。

    他们就在温暖的壁炉前谈着关于未来的设想,一直聊到困了,宋彪才将自己的新婚妻子抱上床,然后关灯。

第155章 宣统元年

    宣统元年对中国来说显得如此平静,即便这种平静之下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撕裂整个国家的风暴。

    结束了第二次美洲之旅的宋彪回到东三省之后,东北新军开始继续在各种力量的支撑下异常快速的膨胀,东三省经济也继续在东北大豆的出口,以及煤炭工业、其他工矿业和内外资本的投资刺激下迅猛发展,同样的,醇亲王載沣掌控的满清政府也在强有力的抽调各地赋税用于加强北洋军的建设。

    东北新军和北洋军的对抗式膨胀已经成为撕裂中国的最重要因素,战争的阴霾已是笼罩在整个中国的上空和长城内外。

    汉皇、满皇、共和派、立宪派、自治派、地方总督和欧美日俄各国在中国扶持的各种势力都在积蓄着火山爆发般的力量,足以撕裂整个中国的战争一触即发,虽然在表面上,满清朝廷和立宪派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方向,但这种趋势正在不断被扭转。

    张之洞作为各方都勉强能够接受的调和者,试图弥补这种越来越大的裂痕,但他的努力被摄政王載沣视作夺权,而导致了张之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被废除了一切实权。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去世之后,关内在满清政府和各方势力的混斗中显得更加混乱,关外则在宋彪的保护下继续稳定的发展着,积蓄着推翻满清的力量,特别是以关外为本部的中华革命会、光复会在雄厚的革命资金的支持下。已经在关内积攒了足以扭转整个社会局势的影响力和暗河之下的庞大组织。

    載沣依然以为胜利的天平在他这一边,其实,天平早已倾倒向宋彪,特别是在宋彪结束了第二次美洲之旅后,通过逐步出售墨西哥石油公司和炒卖香蕉资产,宋彪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持有4350万英镑的巨额军费。

    宋彪在整个宣统元年的上半年都在不停的购入军火,在明处。他还是从法国和美国买入一定数量的弹药储备,但在暗处,通过远东铁路。他一直在绕过海关秘密从俄国和德国购入大笔军火。

    东三省的沈阳、辽阳、本溪、抚顺四大兵工厂同时在日以继日的加快生产枪械弹药,以扩充东北新军的战时库存。

    东北新军加紧备战的趋势肯定让摄政王載沣感到了异常的压迫力,清政府同样在不惜一切代价的征税。不仅继续加强北洋军的建设,还将山西、河南、武昌新军扩张起来,将全国新军的规模增加到二十镇和十六个混成协,完全由满人旗兵组建的禁卫军也在向着一个整编镇的规模扩大。

    异常恐怖无声的平静之下,战争早已是一触即发。

    ……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结束第二次美洲访问行程的宋彪回到东三省之后,每天都像其他的上班族一样,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5点准时回家,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晚上的时间,只是偶尔才需要他在家里继续商谈公事。

    他就是如此井然有序的积极备战。

    当黎明的光芒透过走廊尽头的彩色玻璃窗照入总督府。东北新军和东北巡防军总司令宋彪穿着一身深棕色的军装和往常一些黑亮如镜的鹿皮军靴,手里拿着办公室的钥匙和从家里带来的黄铜柄紫砂保温茶杯,神情冷峻的像是机器杀手一般从楼梯里走出来,十多名军部和总督府的随行官员们匆忙的跟在他身后。…;

    结婚之后,宋彪换了一个更成熟的新发型。不再是圆寸短发,而是大约有两寸半左右,头发梳理的油光可鉴。

    他的茶杯是从宜兴定做的,价格并不高,因为他喜欢喝茶,而且有着在红茶里加一点糖和胡椒粉的奇怪习惯。舒萱特意请人去宜兴找工匠定做了这样的茶杯,厚厚的一层杯壁很实用,还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宋彪喜欢这样的茶杯,他总是带着这个茶杯从家里走到办公室,从办公室走到会议室,再从会议室带回家里。

    已经二十五岁的他即将成为一名父亲,这半年里,他总是在这样兴奋而快乐的情绪中,偶尔也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他还是一位拥有五十万雄军铁狮的总司令,这个数字显然有点夸张,因为民兵那边的数字总是很混乱,东三省巡防军到底有多少人,这真是时高时低,挤一挤都是水分呢。

    东北新军23。74万人的数字绝对是不假的,6月份刚新增了4。4万名新兵,同时又有1538名参加过士官速成班的资深基层士官被调配到各地巡防部队。

    每一年都会有一批资深士官被派往巡防军,负责督练各巡防支队、分队、民兵,为东北新军培养补充力量和二线武装。

    这一切都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撑,而宋彪从1908年底就不再受此困扰,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他开始真正体会到不用担心军费是何等快乐的事。

    对于一个已列装着6052挺麦德森机枪、1355挺马克沁机枪、14。9万匹马力、1124门火炮的军队的统帅而言,满清政府和摄政王載沣就像是蝼蚁一般渺小。

    如果他是載沣,他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预定一张飞往新加坡的单程机票,因为现实真他妈的太残酷了。

    宋彪现在只是在等一个蹂躏对手的机会而已,这显然有点太残忍了,简直是惨不忍睹,可他并不介意顺道将各省有可能的军阀都打一便,再给猖獗的共和派一记现实的铁拳。

    当一位中华帝国的皇帝是要资本的,在过去的五年里,宋彪巧妙而有趣的如搭积木一般做完了他的准备工作。而他的三位主要的对手们呢,一位在做满人统治春秋万代的大梦,一位在家里等待重新被启用的良机,还有一位刚去美国筹款。

    宋彪显然不用筹款,他手里的军费只要抽出1/10就能帮助那位孙先生完成中华民国之梦,可他不会这么做,如果那样做了。他就不可能是宋彪。

    哒哒哒。

    鹿皮军靴底部的铁掌击打在水泥地板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假如没有机会穿着这种军靴。那偶尔穿过橡胶长靴的人也可以体会一下类似的感觉,总之是真正的军人味儿。

    宋彪穿过走廊,在自己的办公室前停下来开门。这里是总督府最高的机密区,里面存放着各种禁密,即便是新军情报处和总督府特务局也无权查阅这些机密。

    宋彪有着太多的秘密。

    他不喜欢和人分享这些秘密,特别是在这一年里,他的秘密开始变得特别多,以至于有七个秘密的负责人分开为他承担不同的情报和保密工作。

    有了充足的经费,他开始做很多绝对隐秘之事,甚至比建立中华帝国更为隐秘。

    他是如此之神秘。

    当他有了足够的权利和金钱,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阴暗开始逐渐发芽,他建立了一个代号“圣公会”的神秘组织。他们秘密的在全球开展工作,却没有人知道这个组织到底在干什么。…;

    宋彪用仅有两把中的一把钥匙打开了办公室的门,当他走进去,坐在办公室的椅子里,随行人员们才匆忙的紧急处理各种该做的事。将窗帘拉开,将房间里花盆送到阳台上,换上一盆新鲜的盆景。

    整个总督府的各个办公室的所有人都在这一瞬间开始忙碌,或者是更加忙碌,唯有宋彪可以简单的看着今天的《东北日报》和秘书局提交的《每日资讯纪要》,打开紫砂茶杯喝一口茶。

    当你像他这般拥有世界上最厉害的实权时。你就会真正的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宁可死在千刀万剐之下,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权力是如此诱惑一个人不惜犯罪也要得到它,特别是像宋彪所持有的这些权力,它简直是世界上最擅长引诱别人的恶魔,腐蚀着每个仰慕它的人。

    宋彪则是拥有这个恶魔的主人。

    他高居在千万人之上,所有人都要仰视他,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签署的每一道命令都将彻底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所以,没有人不希望成为他,也没有人不希望为他效力。

    哪怕是此前拒绝过他的约翰。摩西。勃朗宁先生,诸位要明白,没有人能和恶魔之主说“不”。

    诸位必须要承认,即便每个人都深深的畏忌和害怕他,却真的没有人不想为他效力,因为这能换取丰厚的回报,人们迷恋权力,也为此而迷恋他,盲目的愿意为他效力终生的人多到无法数清楚的地步,即便他几乎都不知道那些人的姓名,甚至没有见过他们。

    总之,不管他想做什么事,总有人愿意为他赴死。

    或许有人是为了他这个人,更多的人则是为他手中的权力和财富。

    ……

    在自己这间办公室里,宋彪坐在椅子上喝茶和看报纸,短暂的在两分钟内忙完各项工作的勤务员、副官、秘书们匆匆的无声退出办公室,集体在门外的走廊里等待今天上午的第一道命令。

    按照平时的经验,这大约要等二十分钟左右。

    依靠每日社论的影响力,此时的《东北日报》已经成为国内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发行量平均在15万份左右,远高于《申报》等报,《东北日报》主要是报道东三省的新闻,同时也报道关内和国外新闻,因为和美国报业有着良好的合作,总是能第一时间报道国外重大新闻。

    这是宋彪每日必看的报纸。

    今日的《东北日报》社评是欧阳锡主笔所写的《三论工农业的科学管理》,这是该系列社评的第三篇,主要是推广美国工业管理经验,着重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特别是在矿业、冶金和纺织业中推广的较为深入。

    中日经贸大战从190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加强,特别是在今年。由于东三省和日本纺织业对预期判断都太好,投产规模集中在这一年里出现,双方在价格战上已经打到了整个行业全面亏损的地步。

    东三省的纺织工业想要撑下去,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今日的两大头条新闻则分别是东北科学研究院的飞机于昨日首飞成功,从1907年开始,东北科学研究院就赞助美国华裔工程师冯如在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