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178章

核武皇帝-第178章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的国会效法英美。下设各个委员会,除了表决投票之外也有一些实际的工作要做。

    缓冲了一段时间后。宋彪还是希望他们回到政府中任职,参与国家的治理,毕竟靠革命党人治国是很误事的,都太年轻,严重缺乏从政经验。

    宋彪对这些人网开一面,对梁启超的维新进步会倒是并无好的认同。显然不可能同意梁启超的野心。

    稍加思量,宋彪就和张康仁道:“这个事情,我就不单独将陶成章他们喊过来谈话了,你转告一声即可。如今还是要以光复革命为旗帜,高举光复中华,复兴民族的旗帜,这个旗帜比什么三民主义都要强大和合法。暂时就不急着精选优良组建中华革命党了,直接组建中国光复党。如今我身为皇帝就不适合继续留在任何政党中,需当维持君主中立之原则,我退出光复会后,可由蔡元培担任会长和中国光复党的第一任党主席,也由他以第一大党的党主席身份担任国会议长。另外告诉唐绍仪,维新进步会那边并无可选之才。就不要和他们搞联合执政了。”

    …;

    张康仁则道:“其实总理正是看透维新进步会除了梁启超之外,根本没有几个真正合适之人选,只是仗着当年公车上书的旧名声在地方颇有声望,所以才有十几个席位罢了。现在大约也没有想到梁启超居然如此自负吧!”

    政治上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复杂和诡异,所以宋彪才不想过问,可不过问似乎也不行。

    “175项大工业计划”这种经济之事,宋彪还真的可以不过问,政治上。谁上谁下,内阁大臣如何挑选,国会议员中的席位比例之事,光复会这边的具体议员人选,他都还是要过问的。

    控制着内阁大臣的大部分人选,控制着国会中的大部分人选,他这位君主立宪制之下的不过问行政的皇帝照样能控制着国家的大方向。

    仔细一琢磨,宋彪觉得让张康仁给唐绍仪传话这个事不靠谱,就改口道:“算了,这位唐总理要汇报的事情也多着呢,明天让他这个时候过来一趟吧,我见了他再谈这些事。”

    张康仁点着头答应一声,又问道:“皇上,关于四川铁路争议的事,您收到了消息吗?”

    宋彪道:“我听说了,我当时正在组织鸭绿江攻势,实在没有精力过问这破事,不就是四川铁路公司的那帮乡绅不肯弃权嘛,明明亏损了三百万两银子,居然还要政府按原价回购,等于是他们投资失败,结果要政府买单,这怎么可能?袁世凯的想法是对的,这条铁路不管什么时候建,首先还是要收回来官办,让这些根本不懂铁路,甚至连现代公司规则都不懂蠢货乡绅办铁路,不是让利于民,而是祸害国家。”

    张康仁道:“袁世凯当时提出的办法是直接强行收回路权,可那时候正在打仗呢,皇上千叮咛万嘱咐,国内一切求稳,唐绍仪就希望缓办,即便要办也是以谈判解决为主,袁世凯认为这个事情归他管,态度有点强硬,两人争执很多啊。”

    宋彪感叹一声,道:“袁世凯嘛,旧官僚办新事,来来去去还是老一套的门生观念,大概觉得唐绍仪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门生故吏。两人要能相处的好,那才是见鬼了呢。话说回来,袁世凯说的也对,此事不能让,这里让,那里就要让,中国铁路就无法办妥当。路权这个事情,我的意思还是按照咱们在东北时候的经验来办,颁布三个经营特许牌照,两家民营铁路公司,一家中央国立铁路公司,商人不愿意办的赔本铁路,那就由中央铁路总公司负责经办,具体的路段再不断分包给合资公司修建经营。”

    谈到这里,他拍了拍手,道:“你们这些人啊,就是总把小问题想的太复杂,将大问题想的更复杂,袁唐二人则是将私事混淆在公事里一起折腾,来来去去都是为了权力,其实有什么好争的,争到最后难道要和我争权吗?”

    容星桥想了想,和宋彪回答道:“皇上,这人生在世不就是这样吗,其实每个人都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主儿,谁都不省心!”

    宋彪挺赞同的点头,道:“对,你这话说的太对了。”

    宋彪一贯是能将各种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四川铁路的事情在他看来就很简单,首先依法制裁挪用公款炒股票的四川铁路公司的职员,确认此为公司经营自身的问题,国家不予赔偿;其次是查账,对公司已经投入到铁路勘探、建设中的费用进行补偿;最后按价收回公司买断的路权。

    …;

    唐绍仪不过是拿着他这个皇帝的一番话来压袁世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唐绍仪觉得袁世凯威胁到他的位置了。

    政治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可以很简单的处理清楚,结果被各种利益捆绑起来,变成了非常复杂的问题。

    比如说反腐反垄断的改革为何总是光打雷不下雨,就是利益捆绑的太狠,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说改革,手握实权的这些政客就纷纷想着各种办法阻扰。

    一旦内阁政府遇到这种纠纷,宋彪就肯定要出面了,他不管你什么理由,什么原因,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遵照原则和法律简单化处理,一是一,二是二,谁的个人利益和权势斗争到他这里都是狗屁,他让你滚,你就得滚出内阁政府,不管你是内阁总理大臣,还是交通大臣。

    宋彪之所以找张康仁和容星桥这两个不着边际的人过来,就是因为他们不沾这些利害关系,可以如实汇报国内这段时间的情况。

    在宋彪去朝鲜督战期间,内阁政府和国会这边也真的有很多扯蛋的事情,只是大局为重,谁也不敢真的闹大,而且上面毕竟还有宋彪真正控制着一切实权的这位皇帝,真让宋彪觉得你是一个不值得用的人,你就可以滚出局了。

    这天下午,宋彪就和张康仁、容星桥问了很多事,基本都是内阁政府和国会这边的琐碎屁事,听起来都是大事,可再大也不过是屁事,再大也大不过中日辛亥战争和中日停战谈判。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193章 战略

    别以为宋彪真的就只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皇帝,每天只负责签字,也别以为宋彪对国会和内阁政府就没有控制力,他只是不现身而已。' '

    光复党在全国有六十万会员,选出来86人出任国会议员,这些人基本都得听着宋彪指挥,至少有1/3是绝对听命于皇帝的,除了光复会,新政会、立宪会、维新会那边也都是宋彪可以影响和招呼的人。

    宋彪只是不会轻易去给每个人下令罢了。

    在内阁政府之中,重要的位置都是帝党成员出任,全部是宋彪最为信任的嫡系在把控着国家的大权,而宋彪也尽可能在信任和能力之间做一个平衡的选择。

    对宋彪而言,他可以选择不过问不干涉,但不代表他可以失去对国会和内阁的控制力。

    宋彪没有等到第二天下午,上午就直接将内阁总理唐绍仪招到自己的客厅里,请唐绍仪来喝上午茶,别的话也就不多说了,一句话解决正事——对袁世凯既要防范,也要信任,该是袁世凯这位交通大臣职权范围内的事,那就让他去办,交代几个基本原则即可。

    唐绍仪不敢反驳,只能点头称是。

    上午的阳光很是温暖,顺着窗户照进房间里,宋彪坐在藤椅上端着一杯祁门红茶,心里感叹着很多事情,唐绍仪则谨小慎微的双手端着茶杯放在膝盖上。动也不敢动一下。

    宋彪品了一口茶,又感叹这祁门红茶确实不错。毕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贡品,品质更佳。难怪可以成为英国王室的珍选。

    这里面的奥妙大概也只有真正迷恋红茶的人们才能品味得出来,而宋彪则还品味不出来。

    没关系,只要是好东西,有人愿意买就行。

    将茶杯放在旁边的茶几上,宋彪就和身边的唐绍仪宽慰道:“做大事要有大气度,别太纠结那些小问题。袁世凯的问题自然由我来对付。你和他折腾,未必是对手,我让你来当总理,是要将政府管理好。将国家治理好,不是来给我清除对手的嘛。”

    听到这样的话,刚才还被宋彪敲打了一番的唐绍仪不免长松了一口气,心里也落下去一块大石头,道:“皇上圣明,臣下多虑了。”

    宋彪续道:“当皇帝要有重点,当总理也一样。175项大工业规划是你该抓的事,1540教育规划是你该分出精力多过问的,政府正在规划的帝国一五计划才是重点。要抓到放小,小事该给谁办。就给谁办,只要别人依法办事,按原则办事即可。”

    唐绍仪连连称是。

    此刻的唐绍仪听着批评,心里却像是吃了蜜汁一样的甜,只要皇帝信任他,愿意一直将总理的职权交给他,他的地位自然就是稳固的,不用担心别人对付他。

    宋彪话题转过来,道:“我昨天下午和容星桥、张康仁见了一面。谈了很多事,我听容星桥的意思,他对你在175规划中的一些决定不是很满意,虽然没有告你这个老同学的状,可那心情颇有点不舒坦啊。他是内阁政府的大财神,没有他给央行放高利贷,央行不给你放贷,你不给军队支付军费,这仗还怎么打嘛。如果有争议,那就协商解决,不要连这种事情都闹到我这里来。”

    唐绍仪点着头,解释道:“确实是有些争议,有些企业是他不想经营的,我看别人办不了,逼着他去做,有些企业大家都想做,也都能做,利润不错,他想做,我简直是求他让一条活路给其他的民族商人。”…;

    宋彪哦了一声,他对这里面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也没有具体过问。

    因为中日辛亥战争,去年的远东年会没有召开,很多事情都还没有正式决定,而宋彪基本也就是看了看年报,确认远东财团运转良好,利润相比去年又有大幅增长即可。

    既然唐绍仪说到这里,宋彪就随口问道:“他想做什么项目,你不给的?”

    唐绍仪道:“他提出远东那边已经做了决定要投入重金做大化肥、玻璃两个业务,航运也要大投入,纺织、钢铁、冶金、机械、电气、船舶、水泥全部要上,而且只想做龙头,不肯做基础的原材料投入,这真是让我很为难。得罪不起,又不得不得罪。”

    宋彪哈哈一笑,道:“你看看,这就叫恶人先告状,他说财团资本不足,很多项目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进去,说穿了就是不想投资,只想投资赚钱的买卖。”

    唐绍仪感叹道:“是啊,皇上,容董事长未免将业务范围开的太大,我看国外企业多半都不是这样,很多都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两项而已,如此大范围的扩张业务,恐怕有很多不妥和风险,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也是忠心之言。”

    宋彪嗯了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175项关系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工业之崛起,不能义气用事啊。远东虽然是皇室资产,可你也知道,只要他们不违法经营,我一贯是不过问太多,让他们自己尽情发挥才干。在这件事上,你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从大局考虑,全面布局。只是我要在这里提醒你,政府扶持不代表否定竞争,不代表支持垄断,政府之基础原则是要维持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一切依法办事。我们通过一五、二五计划将这些大企业都扶持起来,后面就要撒手不管,务必要维持公正之原则,使得其他企业也可以一起竞争。在175项之内,容星桥他们愿意办的很好,政府和企业合作为民族产业服务。如果政府不同意,他们看中利润执意要做。政府也只能随之自由。同样的,企业不愿意做。你也不要强求,企业有企业的生存之道,你不能说容星桥是你朋友,你就可以拜托他去做那些不合乎企业利益的事,对不对?”

    唐绍仪道:“皇上圣明,臣下这几日一定要找容星桥好好谈。将这个事情谈妥当,争取做到既利国又利民,而且利企业。”

    宋彪纠正道:“首先要利企业,企业办的好。既交税,又创造就业,这本身就是利国利民之大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的办事方式才能顺利。”

    他显然很能理解容星桥想将远东化肥厂纳入175计划的原因,中国有那么多耕地和农民,政府一五计划又要将平均粮食产量增加30%,这里面是多少的市场空间,容星桥怎么不清楚?

    唐绍仪则道:“皇上圣明。臣下必定用心调理此事,确保175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用十年时间为中国建立现代的工业体系,为三十年光复的大革命奠定基础。”

    宋彪沉默了片刻,从茶几上的烟听里抽出一根烟点上,思索了一段时间才道:“好好做吧,如果此次宪法通过,你最长也就只能做两任总理,即便还能担任其他职务。主持大局的机会终究是没有了。一五、二五规划实施到位,175项和1540学校两个大项目抓好,你在咱们光复革命的历史上就是治国第一名相啊。”…;

    唐绍仪暗喜,道:“皇上过赞了,此皆是皇上之功,臣下岂敢私据。”

    宋彪沉静的抽着烟,并没有回答唐绍仪的这番话。

    1540学校计划是指每个省都要有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和理工、师范、医学、财经、法律五所专业学院,以及分布在全省的40所中等专科学校。

    教育这边除了1540计划外,还有“两个万人计划”,即每年公费派遣两千名留学生,通过私立奖学金、勤工俭学、家庭出资等方式再鼓励两千名自费留学生,持之以恒,使得每年在海外欧美列强和日本等国的公费、自费留学生都有一万人的规模。{ }

    这两个教育计划同样是以十年为期限,十年后初步完全。

    计划。

    这是中国新政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政府的前瞻性的大规划和投入。

    宋彪当然希望这些计划都能圆满的实现,那样的话,中国就没有道理不强了。

    将手里的这根烟抽完,宋彪喝了口茶,这才准备和唐绍仪将其他的一些小事也顺道商量一番,一等内侍官张富田却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和宋彪禀告道:“陛下,英国公使朱尔典爵士求见。”

    宋彪微微有些诧异,这样的行程至少应该是通过外交部门提前几天告之,等外交部和内务部安排之后再说吧,他是皇帝,哪里能说见就见?

    宋彪看了唐绍仪一眼,似乎觉得唐绍仪能给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唐绍仪匆忙道:“回禀陛下,内阁政府这边确实是没有收到有关的请求。”

    宋彪当即很有点厌恶的回复张富田道:“你让他等内务部安排,难道他们大英帝国的公使就高人一等,他想见我,我这位皇帝就拍着马的去见他吗?胡扯,让他滚。”

    张富田当然不会让朱尔典公使滚出西海,可这番话里的讽刺意味总还是要巧妙传达的,他默默点头,这就转身离开。

    既然宋彪让他滚,朱尔典公使也只能团成一团滚出西海。

    没有办法,虽然中国还没有重新崛起,但只要有了宋皇帝和东北军,这也就算是一个基本的大国了,即便是英国公使又能如何。

    宋彪很是不高兴,总觉得英国就是做天朝上国惯了,这件事办的真是目中无人。

    唐绍仪的和宋彪询问道:“皇上,不如让臣下去接见朱尔典公使?”

    宋彪摆了摆手,道:“不用,你回政府之后再说吧,这段时间要乘热打铁,没有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