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328章

核武皇帝-第328章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三次中日战争中,随着步兵装备的更新和发展。单纯靠步兵的冲锋和战术推进的可能性已经很低,而日军在这一领域还停留在一战时期,这也是日军不得不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但是。挑起化学战的日军实际上也处于更为严峻的灾难中,因为双方的化学武器水平也并不对等。

    金道岭上的炮火越来越猛烈,短短几个小时中,日军发射了超过1。3万枚炮弹。只是这种进攻也是昙花一现,随着空军抵达前线支援作战,日军的炮兵阵地迅速被遏制。

    远程支援的j…15虎鲨战斗轰炸机在高空投下大量的燃烧弹。将整个日军战场焚烧的宛若炽焰山一般辉煌,现代战争中,没有空军就没有陆地的进攻,这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定律,而日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味想要依靠精神武器支撑胜利,想要凭藉悍勇的斗志战胜对手。只能一波接着一波的强攻阵地,不顾损伤和伤亡的多少。

    双方围绕303、314、332三个阵地反复争夺,两军陆续投入到此的兵力从最初的一个旅对三个旅,逐渐扩大为一个步兵师对阵4个旅团、1个警备大队。

    直到1940年6月3日,新抵达朝鲜战场的新编105步兵师连夜行军七十公里。凌晨3点抵达金道岭防线,这场战役的结局才失去最终的悬念,随着帝国陆军的支援兵力抵达,后续的106、107新编师也将在一周内陆续抵达,日军被迫放弃对馆基里的进攻,战役也从日军的进攻转变为第二集团军的反攻。

    卫立煌用两个装甲师和三个步兵师的力量遏制住松井石根,将新增援的部队集中在金道岭战役中,对准消耗过重的细川忠康,负责指挥金道岭战役的薛岳不等细川忠康带着余下的兵力撤退,一鼓作气用数百辆mt22坦克作为主力突破日军防线,将细川忠康的两个旅歼灭,随即北上占领金泉郡,彻底将日军的松井石根部和畑俊六部切开。

    金道岭战役是中日在朝鲜东南部战役之中最大的转折点,自此,日军彻底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整个东亚派遣军也被帝国陆军切割成两片,随着帝国中央军部调整作战规划,超过二十个新编师的兵力越过海洋抵达朝鲜战场,卫立煌绕开智异山,从咸阳和河东对松井石根部发起钳形攻击,将松井石根部17万人的日本东亚派遣军第3军歼灭。

    在尚州战区,徐尉临危受命替代傅作义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官,同张自忠的第三集团军会合,击溃岩松义雄的日本第1军,陈武的第四集团军则越过日军太白山防线,四百里跃进突袭浦项,同张自忠的第三集团军东西夹击日军本部大邱驻地,日军被迫全面撤退至朝鲜庆尚南道。

    直到这时,皇帝宋彪才乘坐专机飞抵全州,考虑利于最终对日本的大决战,帝国东北国防军的指挥总部已经在5月底迁至全州,而全州军用机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本地驻扎了三个空军师和一个空军运输师,负责对前线战场的全面支持。

    在宋彪的专机抵达全州机场时,东北国防军本部指挥官都在机场迎驾,现在已是中国海陆空三军全面占据绝对优势之时,日军所剩余的七十万部队都集中在庆尚南道,总兵力尚不足帝国陆军的1/3,空军和装甲部队损失殆尽,损失火炮六千余门,可谓之炮兵也损伤殆尽,已经无力再同帝国陆军展开血战,加上没有退路,就只能在庆尚南道负隅顽抗。

    飞机停下来后,宋彪在中央军部副总参谋长傅良佐的陪同下,走出机舱门,眼光扫过,在人群中首先看到了站在前面的蔡锷、刘赓云和卫立煌,但是没有他很想见的陈武,倒是有傅作义。

    傅作义并没有撤离战场,而是留在东北国防军参谋作战部担任参谋一局副总长,负责后勤方面的工作,也算是留在战争之中戴罪立功。

    宋彪并不想将傅作义一板子打死,但他必须承认自己对傅作义还是很失望的。

    见到皇帝,所有将官们同时立正行礼。

    宋彪缓缓的回礼,这才从机舱桥上走下来,先同蔡锷、刘赓云握手。

    他的神情还是很凝重的,至少在他看来,此番东南决战打的并不漂亮,帝国海陆空三军都付诸了一切努力,甚至连此前秘而不宣的导弹战略部队都调动了,最终才将日军主力击溃。

    虽然宋彪知道这场战争的困难性,但是这种结果多少还是让他感到有些失望和怀疑。

    宋彪和前来迎机的每一名将官都用力的握手,最后同傅作义握手时,他才开口宽慰道:“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好好吸取教训吧!”

    他要说的就这么说了,至于傅作义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这恐怕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了。

    傅作义自然是深感宽慰,不由得松了口气,只是在他心灵深处的那种负罪感却永远难以挥之而去,在尚州之战的坚守固然挫败了畑俊六歼灭东北第一集团军的计划,但也让整个乱箭计划功亏一篑。

    错了就是错了。

    这是不容争议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309章 在全州

    飞抵朝鲜全州之后,宋彪先同东北国防军部的指挥官蔡锷、刘赓云等人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内部会议,听取了各级指挥官对前线战事的分析,随后才安排时间接见朝鲜民国临时政府的总统李庆勋。

    李庆勋毕业于远东军事学院陆军指挥系,此后被中央军情部选中,秘密安排在中央军事学院和中央帝国大学政法学院进修,曾经短暂的在朝鲜驻华大使馆担任翻译工作,在东北军区担任过数年步兵团教导长,1933年返回朝鲜北方负责组建朝鲜北方自由政府和朝鲜自由军。

    帝国的国际外交政策一贯是有延续性的,从一开始,帝国就没有保留朝鲜王室的计划,虽然所谓大韩帝国王室此时都在东京,但帝国已经支持李庆勋的朝鲜北方政府重建新的朝鲜民国,定都平壤,并且有计划的推进朝鲜民国加入亚盟。

    这一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朝鲜民国加入亚盟,它不仅在国际外交中得到了多数国家的外交承认,也将得到亚盟的全力支持,而中国及亚盟联军在朝鲜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将获得真正的法理上的支持,以及有权得到朝鲜民国及民众的全力支持。

    关于朝鲜民国正式加入亚盟的事情,目前已经没有异议,9月份的西安亚盟峰会上,各成员国就将正式接受中国和朝鲜民国联合提交的申请案,正式成为亚洲合作同盟组织的成员国。

    与此同时,帝国将向朝鲜民国政府提供为期十年,总额40亿中圆的友好特惠援助计划,帮助朝鲜建立有效的政府和现代经济结构,仁川和南浦仍将以中朝经济合作特区的形式存在,朝鲜也将承认中华帝国的双重国籍法案,给予拥有朝鲜民国护照和国籍的华人国民待遇。

    考虑到朝鲜经济的主体几乎都控制在华商手中。这几乎是等同让朝鲜民国继续承认这一现状,事实上,在亚盟的所有成员国中。没有一个国家像朝鲜这样,整体经济都完全依附于中华帝国,特别是在日本政府及个人在朝鲜的财产都以战争赔偿的名义没收后。

    中日战争在此时仿佛才是刚刚开启,作为中国进攻日本的最重要的跳板。朝鲜将在未来半年里大量修建交通工程,不仅要将日治时期的铁路修复,还要增建三条主要干线公路和多条支线公路。以及进一步完善港口和机场条件,由帝国提供国家和商业贷款,通过商业合同和军事援助计划多管齐下,在半年完成这一系列的大量工程,为帝国进攻日本本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帝国将能保证战争物资源源不断的从东北、山东、华北运输至朝鲜,再从朝鲜运输至日本。保障帝国远征军的一切需求,而这一计划将至少保证超过三百万陆军的大规模开支。

    虽然整个第三次中日战争迄今为止都显得推进的很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帝国逐步依靠整体的国家实力和庞大军事储备,建立起一支能够适应在朝鲜南部山地决战的大规模军事武装。而这支武装未来也能在日本本土发挥出最大的军事价值,在此期间,原先只占帝国陆军总数1/5的山地部队跃增至1/3的规模,174个陆军师中,总计13个常编山地师和44个新编山地师,这些山地师将有75%的数量最终抽调至日本本土参与决战。

    这才是宋皇帝的最终计划。

    皇帝实际上只有两个计划,一是用核武器夷平日本,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战争价值的城市;二是用数量惊人的常规部队推平整个日本,不放过日本的任何一寸土地,用焦土政策将日本打回原始社会。

    不管是哪一个计划,皇帝都能得到长久的满意。

    在宋皇帝同朝鲜民国的临时总统李庆勋洽谈之后,陈武才姗姗来迟的乘坐运输机抵达全州指挥总部,陈武并无怠慢之意,他在战役中的突出表现不仅证明了他是个廉颇未老之将,也让中央军部很乐意的对其所率领的第四集团军赋予重任。

    此时的陈武正在有计划按照自己的意图将整个第四集团军扩大一倍的规模,并且将作为日本登陆战的前线主力,第一波跟随两栖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登陆下关,直接跃进到日本本土作战。

    他现在负责的工作就不在是围歼日军在朝鲜南部的畑俊六部,而是在浦项组织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演习,为后续的作战计划做准备,海军部也派遣了有经验的参谋将官担任他的副参谋长。

    在陈武飞抵全州后,宋彪正好结束了同李庆勋的会谈,立即就安排陈武和蔡锷、刘赓云、卫立煌四人一起过来洽谈后续的作战计划。

    蔡锷三人其实是一直都在总作战指挥室里等待着,就等陈武和宋皇帝的到来,在恢复了上将军衔的陈武抵达后,卫立煌先起身敬礼。

    四人之中,他已经是唯一没有晋升陆军上将的人,但是众所公认,他被提拔为陆军上将只是时间的问题,除非他像傅作义那样马失前蹄,另一个问题是他也很可能不会参加对日军的后续作战,直接抽调回到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因为赵庭柱已经前往西北军区,明显是在为对苏,或者对德军事工作做准备。

    好不容易才恢复了陆军上将军衔的陈武,此时心里也是颇有一番感慨,同卫立煌回礼之后,他很是感慨的继续同蔡锷等人握手,在和卫立煌握手之时,陈武颇有感慨的赞道:“金道岭一战打的很漂亮,先敌一步认识到此地爆发大战的可能性,这种嗅觉很重要。”

    能够得到陈武的称赞,卫立煌还是很高兴的,但也只是很谦虚的答道:“陈总过赞。”

    陈武很坦然的笑一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和蔡锷问道:“皇上此番心情怎么样,没有责怪我们吧?”

    蔡锷抹了抹自己的后脑勺,也很有一番无奈的感叹道:“原本是一盘好棋。优势悉数尽在我等手中,结果却要迫使中央军部出手援助,甚至是被迫使用战略部队协助。这真是让我等情何以堪啊。”

    他没有明说皇帝的责怪之意,可也很显然,皇帝即便在此时还未提出批评,但那意思是很明显的。

    陈武安慰蔡锷道:“你倒是尽力了。战争之事,胜败皆有未定之数,傅作义之失。有失有得,如今日军被切开两部也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事,乱箭虽失,总体还是继续有利于后续的作战。”

    蔡锷沉默不语,喝了口茶。

    他只能说幸好是傅作义失策,傅作义毕竟是皇帝着重栽培之人,中央军部那边也不适合过多的批评。若是换了别人,东北军部这边难免要遭到更多的非议。

    蔡锷的心情也是很沉重的,压力颇大,只是不像傅作义这个当事人那般艰难。

    这时,外面传来一声通令。御驾将至。

    听到内侍官们相距不过数十步的喊声,蔡锷匆忙带领其他三人同时起立,神情肃严的一起等待皇帝的再次抵达。

    不过片刻,身穿一袭帝国中央国防军元帅服的宋彪皇帝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皇帝总有着很多和世人不同的一面。

    在四位将官部下的庄严敬礼之中,宋彪沉默而冷静的走过他们的身边,同样也很沉静而坦然的坐在会议桌的首席座位上,将自己的手套取下来丢在桌上,他才让这四位中流砥柱般的部下都坐下来。

    宋彪首先看向陈武,指了他一下,赞同道:“你最近的这几仗打的都很漂亮,关于在日本本土登陆作战之事,你就好好准备吧。”

    陈武颇是感激,心中激昂与寂灭同在,几番起伏,几番沉沦,人生至斯,大丈夫焉莫如此!

    他重新起身敬礼,道:“臣谢过陛下隆恩圣眷。”

    宋彪并无太多表情的微微颔首,继续问在座四人道:“此次单独召见你们四人,只谈两件事,一是如何歼灭日军在朝鲜半岛的残余部队,二是问责傅作义之失。先说后面这件事吧,关于傅作义究竟有无违反军法之处,你们心中清楚,如何处置,每人都当表态。”

    诸位听到这话,心里不免一阵尴尬。

    陈武沉吟片刻,先开口道:“尚州之失,傅中将必须承担最为主要的责任,骄兵焉能不败,但是鉴于其在尚州就地组织积极的防御作战和阵地战,避免了主力被日军围歼,同时吸引了日军主力,为第二集团军在南线重创松井石根部,以及为我第四集团军六百里跃进浦项都创造了极佳的战机,故而重罚也是不必,至少不必降级处置。”

    蔡锷也赞同道:“陈上将所言甚是,陛下,尚州之失,臣下也当担其重责,应当于傅中将一同全军通报批评,留我等继续效力,将功补过。”

    宋彪则道:“你无特别之过,不必批评了,中央军部点名警告傅作义一次,记过处理,降为陆军少将,警告各部不得骄兵。”

    陈武等人沉默不语。

    降级处置和强制退役在军中都算是比较严苛的责罚,特别是在战争阶段,此还是中央国防军内的第一例,只是仔细想想,诸位也只能说是傅作义自作自受,此前蔡锷多番强调不可骄傲,不可孤军深入,当两军协同作战,左右牵制,相互支援,傅作义为抢头功而置张自忠与不顾,孤军深入,妄图一击挫败日军主力,反遭日军围剿,导致整个东北国防军在战局上都处于极度被动的局面,自身伤亡也很厉害。

    如果不是中央军部当机立断使用战略部队和本部空军支援作战,帝国此番乱箭计划很可能是要迎来一场空前的惨败。

    即便如此,因为在化学战中报复过度,帝国国防军此番在国内外都遭受了不少的非议,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对此评价极坏,帝国也被迫退出了反战争法案的国际条约,以后如果与苏军交战,将不再会受到化学武器限制条约的国际法保护,双方很可能直接进入新一轮的化学武器的大作战。

    关于此事,宋彪并没有太多的话要说。错了就是错了,傅作义在此事上的失败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不能严厉处置。日后各军军纪败坏,人人不顾中央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那这场战争的结局就会很痛苦。

    他果断的将此事定格。继续同蔡锷问道:“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在拟定之前,你还有什么要特别补充的吗?”

    蔡锷只能不再管傅作义的处罚之事,同宋彪提议道:“此番东北国防军已经扩大至73个陆军师。接近一百八十万兵力,并且大体都已根据朝鲜战场的特殊性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按照目前的装备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