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杀日王牌 >

第207章

杀日王牌-第207章

小说: 杀日王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四四章 更大的合作

    东条英机也是军中老人了,他也不止一次面见各层皇族,对昭和天皇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东条英机虽然贵为大日本帝国的首相,但他很多决定,都是受到背后皇宫中那位的影响,那位虽然现在是深入简出,但那无形的大手,可以伸到日占区、甚至是日军准备去占领区的任何一个地方……

    在东条英机的印象中,昭和天皇裕仁并不是如同他外表看起来那般懦弱,反而内心很强势,一样很有野心,这从他毫不犹豫的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个不敢挑战强大对手的皇帝。可是,在连续受到血樱两次要命的刺杀,在皇叔朝香宫鸠彥王在中国惨死,再到皇室领导的皇军在中国惨败之后,天皇陛下似乎就对中国这片大地慢慢的产生了敬畏之心,对别动军的作战也没那么的自信了。

    这从很多方面都可以隐隐的看出,比如大日本皇军果断从中国撤出,再到去年联合盟军准备进攻中国时,大日本帝国表现得非常谨慎,在事情败露,受到叶苏赤祼祼的威胁之后,也没有强硬的回应,反而是被动接受。这虽然与当下时局不能得罪别动军有关系,但是,更反应出天皇陛下心中对别动军的态度明显有所不同,似乎不担心美军和英军,反而对别动军充满敬畏,从这段时间大日本帝国一直想办法交好别动军,也可以看出一二。

    裕仁有这种反应,其实也和日本人的本性有关系。他们一向蔑视弱者,敬畏强者。可以说,从日本国正式崛起之后,他们打败了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对手,虽然眼下还没有彻底打败盟军,但盟军也是被大日本皇军打得节节败退。唯独,在中国的战场上。大日本皇军最后是一败涂地,甚至不得不全面的退出中国,这是日本人这么多年这惨的一次败仗。如何不让他们敬畏?虽然这与当时日本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有重大关系,可是,当初日俄战争。日本人不也是这样打败俄国人的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这一方面,天皇陛下,也是普通人哪……”这句话可是很大逆不道的,所以东条英机并没有从嘴里讲出来,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天皇有令,他东条英机也不敢不从,不过,东条英机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恐怕他自己也生不起和别动军交恶的念头。

    有了来自日本大本营的命令,铃木贯太郎便安心了,其实在他离开叶苏那里的时候,他也仔细的想了一下,在内心里。他是更倾向于答应叶苏的条件而联合别动军的,因为身为日本国的老臣,他见证了很多事情,知道自己的底,也知道美国人的一些底,所以。在他内心里,他不认为日本国能够在南太平洋对盟军取得最后胜利,除非有外来势力来帮助皇军。

    可这外来势力,要么是德国人,要么是别动军,但眼下情况,德国人两线作战,既想拿下哈萨克斯坦,又想拿下印度,还真是很悬。曾经日本国不是没劝过德国人,想联合德日的主要力量,先把印度拿下来,将德日两军会师,再图其他。可是,德国人没答应,因为德国人认为,没有打通中德之间的交通线,德军的行动将颇受影响,以后即使能够进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战争实力也会大为下降,统治也不会稳定,他们认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性甚至超越印度,这也正是德国人投入到哈萨克斯坦力量更多的重要原因。…;

    既然德国人靠不住,那大日本帝国就只能靠别动军了,可是,如果要靠别动军的话,那自然就不能太小气,难道德国人进入亚洲和太平洋,大日本帝国就要把他们排除在外?不让他们进入任何日占区?那德国人怎么敢、怎么愿意跑到老远的南太平洋去和盟军对抗。

    一样的道理,别动军跑那么远的距离去和盟军对抗,自然也需要这些铺垫,盟军就比较团结,像美军、英军,还有自由法国等等西方大国的军队,他们的合作是多么亲密无间,港口、物资,甚至是兵力,也是经常联合在一起参战。可纵观轴心军队这边,德日两军的基地和港口从来没有通用过,军队更是没有合拢到一起去作战,当然,这可能是还没有达到这种条件,可以说成是德日两军之间隔得太远。

    可是,中日之间的距离不远吧,想要联合,应该也没有问题吧,只看愿意不愿意了。如果大日本皇军不愿意的话,那还和别动军谈个屁,而如果愿意的话,那还那么小气干嘛?同心协力,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两军的实力,不然,还真会像叶苏所说的一样,反而会互相损耗实力。

    “现在是联合别动军的最好时机,如果此时不答应,肯定会得罪叶苏,还好陛下英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带着稍显轻松的心情,铃木贯太郎再度请见叶苏,叶苏自然是欣然同意。

    “这么说,贵方是答应了……”得到了铃木贯太郎的回复,叶苏追问道。

    “对,天皇陛下一直很佩服叶将军,陛下表示,能够和别动军取得合作,是中日两国之幸。只是陛下希望别动军能够快些参与进来,我大日本帝国的力量能够多保存一些,对以后我两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正如将军所说,我们要互相信任,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两军的实力……”铃木贯太郎稍微点拨了一下。

    “那是自然,从现在开始,抛出一切恩怨不谈,别动军和大日本皇军将是盟友,既然是盟友,你们的力量损失了,便相当于是我们的力量损失了。暂时你们在明,我军在暗,给盟军来一个暗渡陈仓,相信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效果……我这里,有一个计划……”日本人答应了他的条件,叶苏也变得很好说话了,也显得很真诚。

第四四五章 罗斯福的分析

    美英的声明和日本人的声明,都传到了中华大地,不管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各方高层,都议论开了。

    “这回,日本人说了一句公道的人话。就是,这些西方大国,以前在我们中国设立了多少租界,现在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从日本人手里合法租借一些地方怎么了?又不是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本土,他们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

    “就是就是,这些西方白人高高在上惯了,以我们的话说,那是叫‘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可是,我们的别动军已经不是普通百姓了,他们有资格享受和州官差不多的待遇,州官敢放火,我们也敢……”

    “我们中国要崛起,就不能享受比那些西方大国低一等的待遇……”

    中国民间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随即还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我们抗议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

    “我们要求公平,我们要求公正,我们要求平等……”

    似乎是中国人民给了别动军很大的信心,在第二天,别动军方面就给驻沈阳美国大使馆和英国大使馆发出照会,希望他们两国不要做出刺激中国人民的事情,不要公然指责中方的一些合理行为……

    “叶苏小儿敢说他没有操控舆论?他是步步为营啊……日本人给了他那么多好处,他不偏向日本人才怪,别动军会靠向我盟军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而且。叶苏现在步步向澳大利亚逼近,这样太危险了,他这是在巩固实力。万一他哪一天觉得时机成熟了,就会向我们发起致命一击……”丘吉尔非常担忧的对罗斯福道。

    罗斯福也很头痛,“这我也清楚,可是,如今我盟军在南太平洋对日本人的优势并不大。想一时之间战胜日本人并不容易,何来有多余的力量主动打击别动军。何况别动军是中立势力,我盟军主动进攻他们。在舆论上,我们就要输一筹啊……”

    “虽然现在别动军从日本人和我们手中得到了南太平洋一些战略要地,可是。他们布置的力量并不强,只要我们愿意,不需要花费太大代价,便可以进行消灭。可如果等着他们把实力稳固下来,并主动向我们发起攻击,那就太迟了。”丘吉尔显然对别动军的忍耐快要到上限了。

    不过也是,毕竟澳大利亚离交战中心太近,如果别动军突然杀出来,对已经流亡在澳洲大陆的大英帝国来说,还真是比较危险。他是不得不急啊。

    “是的,我们消灭南太平洋上的别动军不难,可是,印度呢?苏联远东呢?哈萨克斯坦呢?如果叶苏一怒之下,联合日本人和德国人同时向这些地方进攻。对我盟军形式将极为不利。孰轻孰重,温斯顿应该很清楚……”罗斯福感觉丘吉尔太意气用事了,一味的担心澳大利亚的安全,却不为大局着想,他可不认为丘吉尔坐到这个位置会看不出来这点,这家伙只是把大英帝国的利益太放到了前面而已。

    “难道。别动军这只虎,还养得不肥吗?还要继续养下去?”如果不是对面坐着的是罗斯福,这里不是美国,丘吉尔恐怕早就吵起来了。

    “大战已经打了近四年,德国人快要到强弩之末了,日本人更是不堪,他们曾经在中国损失了不小的力量,再加上国力本就要弱一筹,他们已经开始在吃老本了。不然,一向贪婪的日本人,不可能花费那么庞大的利益来拉拢别动军,因为,日本一些高层已经感觉到了一些危机,他们预知到很难在南太平洋战胜我盟军,又担心别动军会摇摆不定,所以才会不惜大代价将别动军稳住。因此,我觉得别动军只是暂时被日本人稳住了,从他们得到了这么大好处依然没站到日本人那边,便可以看出一二,叶苏也是聪明人,他应该已经看出我盟军取胜的机率更大一些,所以,现在只想从日本人手中捞些好处,并非要帮日本人作战。”罗斯福是个很喜欢思考和分析的人,管中窥豹,条理分析得很清楚。…;

    听到罗斯福的分析,丘吉尔终于安静了一点,但他神情依然很严肃,显然是还没放下心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分析是很不错,可也许有一些关键的信息没被我们掌握,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正确导向。比如当初日本人那么痛快的从中国撤出,这里面就有很大问题,还有别动军的陆军和空军装备为什么那么先进,而且是那么迅速的崛起,那海军力量呢?是不是叶苏隐藏了不少?……”

    也许是深感威胁的丘吉尔想得更多,他一下子问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一例外不是盟军还没有得到答案的。

    罗斯福摇摇头,“我们联邦调查局和你们军情六局都做了多年的调查,但是,都没能得出想要的答案,以现在的形势,真想调查出来,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随即,罗斯福又道:“不过,我相信一点,一切战争的起源,都是因为利益的纷争,德国人和日本人发动战争,就是为了瓜分世界,叶苏带领别动军进入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同样是这样的目的。现在,我们和日本人手中有一块一样大的蛋糕被叶苏看上,他既然想吃这块蛋糕,自然会想着,从哪方手中获得,会损失最小的利益,会最轻松……而这块蛋糕,自然是东南亚和南太平洋,虽然这里的大片区域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但是,这里都是我盟军的传统殖民区域,叶苏不希望日本人战败之后被我们收回去,所以他想提前一步吃下,到时候,他已经巩固了统治,他就不怕我们让他吐出来了。”

    “所以说,我盟军和别动军之间的误会,主要源于共同利益的冲突,叶苏看上的那份蛋糕,真是我们的。唯今之计,打消叶苏顾虑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放心的把这块蛋糕吃下,并表示,我们不予追究。这样,叶苏应该会支持胜率更大的我们了……”说到最后,罗斯福显得肯定了不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四六章 “神龙”号航母

    “你,要把东南亚和太平洋让给别动军,以换取他们的参战?”丘吉尔自然是听懂了罗斯福的话。k 更新

    “不,全部让予,自然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承诺。在战后我盟军取得 ,我军可以把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汤加、东帝汶都让给别动军。如果别动军参战之后,攻下朝鲜,我们也会无条件让给他们,甚至会把日本琉球割让给中国,然后和盟军一起瓜分日本本州。”罗斯福迅速的有了想法。

    丘吉尔听到,在心中回味一翻,终于暗暗的点头,因为他知道,罗斯福许诺的一些地方,基本上都会被叶苏吃下,吃进去,再让他吐出来的可能性可不大,既然如此,为了换得别动军参战,还不如大方的送出去算了。

    “如果叶苏答应别动军迅速的向日本宣战,我们大英帝国,也可以答应……”丘吉尔终于做出了决定。

    “别动军越早一分参战,就会给我们多分担一些压力,此事不宜再拖,可以迅速的派人和他们联系……”罗斯福又加了一句。

    等丘吉尔从美国回到澳大利亚, 是6月份了,随即,两巨头便命令美国和英国驻沈阳大使全权代表两国把盟军的意思传达给别动军方面,他们对别动军的要求就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向日本宣战。

    在6月3日的时候,美国大使和英国大使一起来到别动军沈阳总部,当面向叶苏阐述了盟军方面的立场和承诺。以及 。

    叶苏没 美国人和英国人会在这个时候到访,并做出这个决定,但并没有被打个措手不及,反而应对起来显得很轻松,因为,他把对日本人说的一些话,基本上又全部讲给美国人和英国人听了。叶苏所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如果我别动军突然向日本宣战。我东帝汶、莫尔兹比港、霍尼亚拉等地势必保不住,盟军也不能保证我南太平洋驻军和基地的安全,我军将损失重大。日本人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我本土的安全。我军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一年之内,我军必然会有所回应……”

    又是一年的约定。美国大使和英国大使说服不了叶苏,只得把消息各自发回国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看到消息后,也是显得很无奈,日本人给出的实际好处都没能换得别动军的迅速参战,何况是他们许诺的空头支票,自然更难说服叶苏了。

    “嘿嘿,既然盟军方面有这样的想法,事情就显得更简单了……”起先,叶苏担心别动军和日本人的一些动作,会刺激得盟军方面恼羞成怒。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因为盟军方面还是选择以温和的姿态来处理问题,显然是对别动军还抱有很大 ,而日本人自然更不会主动向别动军挑战了。这样,别动军处在中间,依然是非常安全的。

    反正现在别动军和盟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搞翻,而且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拜访是秘密的,叶苏自然不会向日本人通报什么,这种事情只是一个口头上的默许。也没有什么文件签定,即使被人公布出来,也没有把柄落下。这样,日本人自然会认为别动军顶多在一年之后便会和皇军联盟,而盟军方面,也认为别动军顶多会在一年之后和他们联盟,如此的话,他们就不会在这段时间之内找别动军的麻烦了,甚至还会刻意交好,以图别动军快些参战。…;

    “先把到手的地盘控制住吧。”这回,叶苏便轻松了许多,首先分批次的派出近十万大军分别进驻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和新几内亚东部地区,从日本人手中接过控制权,然后把一些战略要塞和基地进行加固,或者是直接改造,让这些东西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