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139章

钢铁皇朝-第139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让他们更震惊的事情出现了,北门拿着棍子武器的士兵开始在一阵鼓声中迈着整齐的步子向他们走来。

    同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郓州城中穿着银色胸甲的骑兵疾驰而出,他们扬起手中的马刀,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追上了溃散的士兵。

    极快的速度让战马在人群中横冲直撞,不少人直接被踩在了马蹄下,战马的速度不减,呈现碾压之势不断冲击。

    这一刻骑兵的优势显现的淋漓尽致,拿着五花八门武器的乱军根本无法阻止有效的抵抗。

    混乱之中本就丧失了战意的百姓开始四处逃散,无论曲帅怎么呼和都无法阻止百姓们逃离。

    展兴昌冷笑地看着这一幕。

    每个士兵都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的。

    在打仗的时候每个士兵都会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而战,越是坚定自己打仗的初衷,士兵作战的时候才会越发勇敢。

    现在青龙王和百姓们的想法显然大相庭径。

    青龙王要的是天下,百姓们求的只是填饱肚子,而对他们来说只要放下武器进入郓州城,他们就不需要再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百姓们在遭受挫败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溃散从北门开始,迅速向其他城门蔓延。

    青龙王的军队本就是临时凑起来的百姓,更加没有军心可言,看见其他人溃散,其他曲的士兵也开始溃散。

    戚光义这时大声喊道:“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

    城头同样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骑兵所过之处,极度恐惧中的百姓一批一批丢下了手中的武器,跪在了地上。

    藏匿在乱军中的青龙王看见这一幕大惊。

    但是现在整个军队都陷入了混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他根本无法组织军队反抗。

    而且前阵冲击后阵,这让他的军队越发混乱起来。

    “咚咚咚…咚咚咚…”

    整齐的鼓声越来越近,每次间歇都会传来一阵“砰砰”的响声。

    眼见无法阻止军队的溃散,青龙王立刻带着亲兵混入人群逃走。

    在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齐王不是雍王,齐王的军队也不是雍王的军队。

    他更加明白了齐王在沧州战胜蛮族不是侥幸,而是因为他有一只善战的军队。

    不甘心地望了眼郓州城,回过头他在人群里找到了周星,他快速靠拢过去。

    周星手里的青龙卫才是他手里真正的王牌,只要这只军队在,自己就还可以东山再起。

    “殿下,我们赢了。”

    当萧铭登上城头的时候,展兴昌躬身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在大渝国生活了快两年的时间,萧铭已经对冷兵器战争有了自己的认知。

    事实上他敢来郓州城就是相信自己的军队能够击败这看似人多势众的乱军。

    毕竟在古代几十万大军说起来很可怕,但是往往这几十万中真正能够作战的军队也就那么几万人。

    青龙王的军队也一样,大部分的军队只是推着独轮车运输粮草的百姓。

    这些百姓更是一旦战败就会逃跑。

    三国时期曹操能以五千兵马收服百万之众的黄巾军主力,可见正规军和乱民的区别所在。

    “百姓投降者甚多,看来下面我们要想办法安置这些百姓了。”

    望远镜中,戚光义经过的地方大批的百姓选择投降,如同他猜测的一样,只要有饭吃,这些百姓谁又想跟着青龙王造反呢?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展兴昌沉吟了一下说道:“殿下,这些冀州百姓虽然投降,但是他们毕竟跟过青龙王,杀过大渝国的官兵,下官以为万万不可将他们收留在郓州城中,而是将他们分散迁往不同的州县,化众为少,化少为无,否则一旦有人蛊惑,他们很可能会反复,那时郓州城可就危险了。”

    萧铭深以为然,展兴昌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这些冀州百姓现在对他来说还不是人口红利,而是烫手山芋,因为这些百姓很可能因为某些事情再次聚众造反。

    毕竟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会变得很容易,何况这些投降的人中不能保证没有几个心怀不轨的混迹其中。

    所以只有当这些百姓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渐渐接受了新生活,认同了他的封地,这些人才会成为人口红利。

    而在这之前他们还是一颗定时炸弹。

    城外战果卓著,这时守城的郓州军也纷纷出城配合戚光义收拢百姓。

    两个时辰之后,郓州成为才渐渐平静下来。

    “殿下,乱军的数量太多又太乱,还是让青龙王跑了。”

    戚光义这时前来向萧铭禀报。

    青龙王逃走在萧铭的预料之内,击败青龙王容易,但是抓住它可不容易,毕竟数十万人的情况下十分混乱。

    溃散的百姓阻扰了青龙王,同样也让戚光义无法及时追击。

    “罢了,不要再追了,收拢这些在灾民为重,此事之后,他不会再轻易来犯。”萧铭说道。

    戚光义点了点头,立刻带着骑兵收拢百姓。

    这场仗从早上打到中午,收拢灾民又是一个下午,晚上的时候展兴昌将大概的灾民数目交给了他。

    “十五万人,看来还是有十多万百姓失散了,明日让戚光义继续出去引导灾民进入封地,这些灾民在冀州只能沦为青龙王的工具,一旦冀州之围接触,朝廷和雍王就要对付青龙王,那时这些百姓难免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如今大渝国已经千疮百孔,本王不想再看到百姓为了青龙王个人的野心而丢了性命。”

    “殿下大义。”展兴昌躬身说道:“若是青龙王能和殿下一样以抵御蛮族为重就好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绞肉机开场

    ps:稍后还有一章

    袅袅炊烟在郓州城外飘起。

    投降的十多万百姓被郓州军队分割开来防止再次聚众闹乱。

    同时,在城外的土地上支起了数百个大锅,在锅里熬着米粥,淡淡的米香让一众灾民们不禁咽了咽口水。

    戚光义骑着马不断巡视着这里,灾民们已经在大锅前等待施粥,现在郓州城收拢灾民的传言成为了现实。

    而面前的米粥也让这些百姓安心下来。

    有饭吃,谁还想为了一口饭打仗。

    只是十数万百姓聚集的确是很危险的事情,他们已经得到命令,要把这批灾民分批送往封地各州安置下来。

    而且命令并非是强迫这些灾民迁移,还需要征求这些灾民自己的意思。

    “诸位,城内的灾民也和你们说了,殿下仁义,他说只要愿意迁徙到青州,沧州等各州的百姓都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从此可以在这些地方安心生活,今晚吃完这顿饭愿意跟我们走的人到时候就到北门集合,到时候自然有人给你们登基造册,将你们分配到不同的地方。”

    顿了一下,戚光义继续说道:“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强求,每人送上三斤米,你们可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灾民都竖着耳朵听着戚光义的话。

    他的话音一落,灾民中响起了阵阵窃窃私语。

    戚光义观察着这些百姓,据这些百姓说,他们都是刚刚跟了青龙王不久的人,甚至有些人是被同乡硬拉到青龙王的军中的。

    而且其中本来还有不少准备到郓州避难的人,但是遇上了青龙王的军队,只能被裹挟着前来,只是没想到,青龙王会选择攻城。

    他们以前都是本分的百姓,根本不想打仗,大部分想的只是逃难。

    “官爷,你说的是真的吗?这去了还有土地分?”一个胆大的汉子说道。

    戚光义说道:“这还有假,城中有的灾民已经在郓州分到了土地,你们自可以去问问,前面正在熬粥就是逃难过来的人。”

    那汉子也不作假,直接去了前头,问了几句他就回来了。

    其他灾民见他回来问道:“是真,是假?”

    “真的,他说他分了二十亩地,郓州府衙还给他发了口粮,说是等耕种的土地收获了再还给府衙,而且三年不纳粮。”

    “还有这好事!”周围的灾民吃惊了,这对他们来说跟做梦一样。

    戚光义笑了笑,又去了其他地方向灾民传达关于迁徙的政策。

    一口热粥加上优厚的政策,灾民们渐渐放下了戒心,而郓州军和青州军严明的纪律下,没有士兵欺负的灾民的情况出现。

    而这让灾民们越发向往那个不同的世界,不少灾民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是否要迁徙。

    第二天,北门被想要迁徙到六州的百姓占满了。

    萧铭和展兴昌望着这一幕十分欣慰,只要政策好不怕吸引不了这些灾民,在地狱和天堂之间,选择很容易做出。

    当然也有些灾民不愿意离开家乡,按照承诺,萧铭给了他们上路的口粮,让他们去投奔自己在其他地方的亲人。

    萧铭这番善举让他在灾民中很快竖起了威信,毕竟现在大渝国会说大话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实现承诺的人可不多。

    正因为如此,萧铭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施舍让来自冀州的灾民感恩戴德。

    而他的善举也进一步随着灾民前往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让萧铭的惊喜的是,上次战役中逃跑的灾民竟然有不少自发回来接受郓州府衙的安排前往六州定居。

    只是十来天的时间郓州统计迁徙的灾民就达到了二十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殿下,灾民的事情总算是妥当了,只是可惜那些战死的百姓了,这个青龙王实在可恶,蛮族大敌当前,他不思报国也就罢了,倒是打起了攻城略地,夺取粮草的想法。”

    展兴昌愤怒地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是这个青龙王恐怕也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不然他也不能轻松攻下数个州县。”

    “殿下所说极是。”展兴昌沉吟一下,“这次火炮和燧发枪的出其不意才让乱军溃散的如此之快,若是寻常武器,恐怕就是一场死战了。”

    二人正说,忽然外面响起一阵嘈杂声,接着本来守在门外的赵龙赵虎搀扶着一个满身是血的斥候走了进来。

    萧铭和展兴昌纷纷色变。

    见到萧铭,那斥候虚弱地说道:“殿下,蛮族援军已到,牛都督所率青州军被八万蛮兵围困于汾城,山字营带着粮草不战而溃,返回路上所运粮草又被青龙王所劫。”

    说罢,斥候昏了过去。

    “啪!”萧铭一只手狠狠拍在桌子上,胸口剧烈起伏着,“青龙王,无耻匪徒,你眼中就没有民族大义吗?”

    展兴昌也是涨红了脸,先是进攻郓州,现在又劫粮道,这个青龙王对前线抵抗蛮族的青州军和禁军不管不顾,这哪是什么义军,简直就是乱匪!

    “这个山字营也是废物。”展兴昌气的跺了跺脚。

    在牛犇出发的时候,一部分山字营带着粮草跟随青州军一起前往冀州。

    抵达冀州境内想的汾城之后,牛犇下令等待和禁军汇合,同时寻找机会突破察合台对冀州的封锁。

    因为牛犇判断这次的仗可能耗费的时间会很长,所以让山字营不断往返运粮储备一个月的军粮。

    毕竟他担心自己同样会被围困,到时候若是没了粮草必然会军心大乱。

    现在粮草被劫,青州军的粮食储备不够,这让萧铭如何不急。

    “殿下,汾城是个比郓州城都不如的小城,城墙也不过是土胚墙,当务之急,应当解除汾城之围才是。”展兴昌冷静下来提醒道。

    萧铭叹息一声,没想到一场战争会这么艰难,现在贝善援军已经抵达,这冀州城恐怕就要成为一个绞肉机了。

    他对展兴昌说道:“下令戚光义率领五千骑兵和三千火枪手迅速驰援汾城,此战若是败了,北方江山将再无皇家立足之地。”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驰援

    汾城,牛犇,鲁飞,罗信等一众将领正在一间民宅中商讨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当他们驻扎汾城等待和禁军汇合之时,蛮族的援军忽然而至,八万骑兵将一个小小的汾城围困的水泄不通。

    山字营不战而溃,城中只有十五日的粮草,蛮族从抓捕的山字营士兵口中得知城内的情况,所以决定采取围城战术。

    “都督,杀出去吧,现在蛮族打的主意定然和冀州城一样,他们准备困死我们,同时消灭前来驰援的援军,现在我们被围困的消息肯定传到殿下那去了,难道我们等着他们过来送死吗?”

    鲁飞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坚毅。

    牛犇沉思不语,城外的蛮族骑兵是贝善的援军,他不清楚贝善是否在军中,但是蛮族火炮的确到了。

    罗信这时站了起来,骂道:“其他先不说,至少也把蛮族的火炮干掉,不然蛮族的火炮对车阵的威胁很大,这群蛮狗,竟然仗着自己的火炮轰击汾城,这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火炮的厉害。”

    “就是,将军,打吧,总不能在汾城等死。”其他将领纷纷说道。

    沉吟了一会儿,牛犇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禁军不到我们不能贸然出战,我相信罗权,他知道现在该什么做,贝善想要围困我们,我们未必不能给他来一个前后夹击。”

    “禁军真的行吗?”鲁飞有些不相信禁军的战斗力。

    罗信这时说道:“禁军或许不如咱们青州军,但是我爹率领的金吾卫也是大渝国一等一的精兵,至少不会像山字营那群孬种一样逃跑。”

    “能不能打,战场再见真章。”鲁飞哼了一声。

    禁军来的太慢,他有些微微不满,在这样下去,粮草一旦耗尽,他们只怕要被饿死了。

    牛犇皱了皱眉头,现在汾城被围困,他也失去了和外面的联系,不知道蛮族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

    冀州城外蛮族营帐中贝善端坐在中央,察合台,骨朵等血狼部落首领齐聚营帐。

    此次血狼部落倾巢而出,十五万血狼骑加上二十万奴隶兵,三十五万大军前来,贝善是野心勃勃。

    冀州之乱让雍王元气大伤,根本无法顾及他们前来,这次他们大军进入冀州境内根本没有遭遇到像样的反抗。

    这让贝善越发自信。

    “台吉,冀州城已经被我们围困月余,现在士气低落,正是攻城的时候,此时拿下冀州城,灭掉青州军的主力,以冀州为据点,齐王将再无还手之力。”

    察合台恭敬地说道。

    “不,雍王已经是口袋里的老鼠,蹦跶不了几天,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汾城的三万青州军,若是进攻冀州之时,他们从后进攻,我们将腹背受敌。”贝善缓缓说道。

    察合台闻言笑道:“台吉所言极是,高明,高明。”

    “台吉,大渝国的禁军就在三十里外,我以为此时不能再等,应全力进攻汾城消灭青州军,此次库哈战死,可见青州军战力之强,而且据说青州军还掌握着奇怪的武器,若是再给齐王几年发展的时间,这齐王恐怕就是我们金帐汗国的心腹大患。”骨朵朗声说道。

    贝善看向骨朵,“你的意思是现在就进攻汾城。”

    “是的,台吉。”骨朵低下了头。

    贝善轻轻扫了眼骨朵,他说道:“禁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值得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