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05章

伪钞帝国-第205章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已经预测到了谈判结果,所以李卫国也不抱有什么期待,很快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陛下,日本使者已经到京,不知陛下何时打算召见?”

    “不见!随便找一个理藩院官员跟他们谈就是了!”

    李卫国断然拒绝了,之前他听说日本有一支强大的铁甲战舰组成的西海舰队。所以还有些忌惮,随着琉球战事结束,日本人唯一赖以威慑的西海舰队被消灭了,那么日本便没有跟李卫国谈判的资格了。

    当然,日本今后经过明治维新会越来越强大,但中国同样有李卫国进行改革,只会比日本更加强大。

    日本使团进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得知琉球惨败之后,放弃武力打败中国的白日梦。改为通过谈判方式获取利益。

    只是如今的中国可不是病怏怏的大清了,日本使者试图吹捧****上国几句就想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中日间的谈判很快就结束了,自然是不欢而散。

    首先日本使者很丢人,别说想见中国的皇帝了,就连三品以上中国官员他们都没有机会见面。

    堂堂一个日本大臣,竟然只能和中国的一个五品理藩院低级官员谈判,这是被赤果果的打脸啊。

    更丢人的是。中国理藩院不负责日本使团的衣食住行,生活费用需要自理。

    日本很穷啊。日本使团浩浩荡荡一百多人,本来带的钱也不少,可惜在中国国内只使用人民币,其他银两、英镑、法郎什么的货币都不允许流通。这是帝国银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金融控制行动的结果,却是苦了这一群日本人。

    在京城,衣食住行价格都非常高。日本使团负责生活的官员只能将携带金银拿到银行兑换人民币,结果一出门就碰上了当地人。那当地人一见对方是啥也不懂的日本人,于是骗对方说去银行兑换太坑,不如到金银典当行典当。那日本官员信以为真,结果随身携带的几大包金银最终只换了三十三元人民币。

    那日本官员第一次看到人民币制作如此精美。以为最贵的货币制造最精美,所以没有怀疑对方便完成了交易。

    等到这日本官员拿着人民币去交住宿费、购买食物时才发现,一百多人的住宿费就高达三十元人民币,这才发现被坑了。

    日本使团报警了,不过北京警察厅一听是日本人报案,勉强受理了,不过却不积极破案,故意拖着,看日本人的笑话。

    半个月后,日本使团浑身的细软都典当光了,没钱在呆在北京了,又无法完成谈判,被迫离开。

    遭受如此耻辱,日本使团回国后自然不会说好听的了,日本天皇听完之后顿时大怒,整个日本内阁立刻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发展军备,制定了十年发展计划,准备在下一个十年之内打败中国,洗刷耻辱。

    欧洲,普法战争继续打着,很血腥很残忍,双方都有加特林机关枪,不论是哪一方冲锋,都面临绞肉机的洗礼,死伤惨重是必然的。

    英国对普法战争的进展很高兴,特地感谢中国帮了大忙。同时,美国内战被强行终止,合众国和联盟国南北以三八线为界限,有中英法三国驻军三八线非军事区,阻止美国南北继续战争。

    一个分裂的美国也让英国非常高兴,同样还得感谢中国。

    但随着中日首里之战,中俄新疆之战后,英国人越来越感到中国的威胁了。

    不能让中国和平崛起,这是英法等欧洲列强的一致观点,可惜法国无暇东顾,只有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在亚洲还有殖民地,于是英国联合荷兰、西班牙在南海捣乱,对中国商船加征赋税或者拦截不放行,再就是伪装海盗洗劫,想以此扼杀中国海上贸易。

    同时,英国也瞄准了日本、朝鲜、安南等国。

    朝鲜和安南等国态度比较谨慎,既不愿意得罪英国人,又不愿意得罪中国,暂时采取中立态度。不过这种中立肯定不会太长久的,因为琉球国便是例子。不接受中国册封的藩国,将不再享受中国政府之庇护,可是一旦接受册封,那么就得交出外交权和军事权了,这对朝鲜国王和安南国王等都很难接受的。

    刚刚被中国打败并羞辱的日本很快就同意了英国人的条件。于是英**事技术开始向日本开发,帮助日本发展海军。以此来牵制中国。

    英国海军高度关注首里之战中大放光彩的郑和号战列舰,这一艘万吨级巨型铁甲舰同样让英国人感到丢脸,因为他们自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艘这样完全用锻铁制造的战舰,连勇士号都比人家差了一大截。

    当然,英国海军的各大造船厂内已经开始建造一大批万吨级铁甲舰了,英国皇家海军有信心五年之后可以打败中国海军。

    但为了以防万一,英国海军也需要小弟当炮灰的,所以日本海军便是首选。

    虽然事后证明和泉舰没能返回日本失踪了,表明日本唯一的海军西海舰队全军覆没了。但日本天皇和海军部又制定了十年海军发展计划,其中建立大日本帝国海军被提上日程,每年建造两艘可以匹敌中国海军郑和号的日本铁甲舰,贷款则来自英国,以日本关税作保,建造地点自然也在英国了。

    这样一来,英国即利用日本牵制中国,又可以减轻自己的造舰成本。一举多得。

    建元3967年6月3日,公元1867年7月5日。英日缔结了五年亚洲军事同盟条约。英国政府照会中国驻英国公使,转达了中国对日本开战等同对英国开战的态度,那意思是日本现在是英国的小弟,你再打日本的话,英国作为大哥就得出手了。

    这是政治挑衅,李卫国并不惧怕。反手就在缅甸狠狠地抽了英国一巴掌。

    建元3967年7月1日,公元1867年8月3日,缅甸国王进京,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宣告缅甸正式成为中国第二个藩国。

    当日。中国理藩院照会英国驻华公使,转达了中国政府对英军占据下缅甸地区的态度,勒令英军立即撤出下缅甸。那意思在警告英国,现在缅甸是中国的小弟了,你们英国人再欺负缅甸的话,中国作为大哥就得出手了。

    英国政府当然要耍赖不走,否则大英帝国的颜面何在?

    可问题是,现在的英军在陆地上根本打不过中国神策军,两次淞沪大战,中国陆军世界第一的无敌神话已经成为英军心中的噩梦,一听说中国神策军要进驻缅甸了,驻下缅甸的英军顿时人心惶惶,吵着要撤退。

    只不过英国指挥官不同意,在下缅甸地区构筑大量防御工事,准备据守,同时英**方从中国采购的加特林机关枪也有一部分被部署在了下缅甸英军手中。

    用英国人的话说,“你不就仰仗着加特林机关枪赢了第二次淞沪会战吗,如今我们也有加特林了,哈哈你们中国人一定后悔死了,不该把加特林卖给我们英国的。”

    带着这种侥幸心理,英国指挥官暂时稳定住了英军军心,固守下缅甸防线。

    然而,令英国小盆友们崩溃的是,中国神策军的确派第四十七镇开赴缅甸了,却并未走上缅甸传统路线,而是秘密从南掌绕路进入下缅甸地区,从侧后翼打了驻缅英军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也有加特林机关枪,不怕中国神策军冲锋!”

    “给我狠狠地打!”

    随着英军军官一声令下,几门加特林机关枪火舌喷吐。

    只是,中国神策军并未像英法联军或者日军那样一窝蜂的发起冲锋,那种直接往敌人枪口上撞的***战术,我们中国神策军怎么会用!

    只见神策军战士以散兵线方式s型穿梭于树林草丛之中,交替掩护向前突进,英军的加特林机关枪只能扫射,点射精度却是不够,所以根本无法造成预想中的战果。

    这尼玛活见鬼了!

    英军有些抓瞎了,在淞沪战场上时,中国神策军使用加特林机关枪时可是一扫一大片啊,那叫一个凶残啊,无法形容之恐怖。

    可是现在加特林机关枪到了英军手中,却几轮扫射下来都打不着一个神策军战士。

    要不要这么坑!

    随着中国神策军不断靠近阵地,驻缅英军有些惊慌了。

    砰!砰!砰!

    枪炮声中,夹杂了一些特殊的枪声,这是中国神策军第四十七镇师属特种部队的狙击手开火了。

    只见操作加特林机关枪的英军射手接连被爆头,顿时令英军的防御火力大幅度下降。

    “再来个机枪手!”

    “机枪手阵亡了!”

    “还有机枪手吗?”

    谁上去操作加特林机关枪谁就会死,一个两个还没有引起注意,可是三五个上去填补位置的英军机枪手都被爆头了,那就是问题了。

    没人再敢去碰加特林机关枪了,一个英军军官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冲上去了。

    只是他太紧张了,一把扣住扳机就不撒手了,加特林机关枪高速旋转,咔吧一声哑火了。

    “这尼玛也太坑了吧!”

    英军指挥官心中苦骂一句,下一刻脑袋开花,尸体栽落。

    与此同时,神策军的一支战术小分队也成功接近了英军阵地附近,他们是测量员,负责向侦查英军阵地的防御结构,然后准确呼叫炮火打击。

    毕竟头一次在缅甸丛林跟英军作战,中国神策军的炮火总有些偏差,派出这支小分队侦查过后,很快炮火便准确轰击了下来。

    嘣嘣嘣!

    强大的155毫米重榴弹炮威力无匹,英军阵地上的防御工事顿时被炸得粉碎,冲击波直接将里面的英军士兵掀飞出去,烈火随后吞噬一切,浓烟滚滚。

    炮火优先照顾了英军的加特林机关枪阵地,将其彻底摧毁后,中国神策军立刻发起冲锋。

    “冲啊!”

    “杀!”

    喊杀声四起,中国神策军以最快的速度冲入英军防御阵地内,刺刀见红。

    一些因此在洞穴工事内的英军不出来,以为就没事了,下一刻,他们悔恨万分,只见神策军叫来了喷火兵,火焰喷射器射出的一道道火焰直接进入了洞穴之内,眨眼间惨叫声四起,一个个英军士兵变成了银肉叉烧包。

    在下缅甸的两万英军,本来是集中主力正面防御上缅甸方向,结果中国神策军出其不意攻击侧后,导致英军千辛万苦修建的正面防线瞬间失去了作用。

    英军指挥官被迫下令撤退,一路逃回孟加拉,而中国神策军在缅甸当地武装的配合下,一路抓捕英军俘虏,竟然抓了一万多人,堪称世界奇迹。

    最终,英国政府不得不又厚着脸皮表示承认中国对缅甸的宗主权,并请求中国释放战俘。

    对此,李卫国的批复直接就是先扣押几个月再说,让这些战俘为缅甸战后重建添砖加瓦。

    得到这个回复,英国公使顿时气吐血了。

    这尼玛干几个月活之后还能剩下几个了?(未完待续。)

第277章 抢钱行动暴露

    光华二年九月,正值金秋时节,连续两年的农业免税的休养生息政策得到了实质性体现,又将是一个丰收之年。

    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中国人口仅剩下两亿左右,除两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之外,其他地区全靠农业、牧业创收,战争和官僚搜刮令这些地方人心惶惶,无法安心耕种放牧,导致越发贫困。

    随着新中国成立,全国范围内结束战乱,百姓回归家园,休养生息成为稳定社会的必然手段。

    为此,李卫国登基之时,直接免除农业牧业等赋税三年,受到万民拥戴。

    对于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国家来说,免除农牧业赋税三年,这可是一大笔开销,因为哪怕只剩下两亿人口,只有一亿八千万人从事农业,每年也是两千万元人民币的赋税,三年就是六千万元,这是一笔巨额收入,说免就免,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敢实行的。

    李卫国就这么做了,因为他还有其他各种手段捞钱。

    首先想到的就是沪宁杭工业基地,作为李卫国重点经营的基业,如今工业种类最齐全,更有目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石油化工、汽车等工业,也是新中国的基石。

    如果说1853年至1860这段时间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赔钱亏本的,那时候李卫国不得大量往里头倒贴砸钱才能维持正常运转。那么到了1860至1865年时,沪宁杭工业基地基本上已经实现收支平衡了。如今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仅仅只是光华元年至光华二年夏这短短一年半时间,沪宁杭工业基地就实现了近六千万人民币的巨额收入。

    这笔巨额收入主要来自于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卫国式步枪、加特林机关枪、各种经过阉割之后的外贸版后装式火炮,以及大量的配套弹药成为主力,其中普鲁士、法国和美国戴维斯政府军是消费大户,被李卫国狠狠的宰了一顿。尤其是加特林机关枪太费子弹了,更是使用12。7毫米特殊杀伤弹药,目前只有中国可以生产,逼得普鲁士、法国和美国不得不陆续花大价钱采购大量的弹药,否则将无法填补战场上的消耗,普鲁士和法国都不敢想象战场上一旦没有了加特林机关枪会是什么结果,他们都在自己国内开始仿制加特林机关枪,但那毕竟需要时间,形成规模化生产更需要时间。因此,在这之前。普鲁士和法国明知道自己在被中国狠狠地放血,却也无可奈何。

    另外就是美国北方戴维斯政府军(前南军政府),掌握了美国三八线以北的大部分工业区,有的矿有的是钱,最近新征召组建的三十万美军部队,全部装备中式武器装备,光第一期订单金额就高达1500万人民币,甚至以后连培训也都交给中国神策军军官来负责训练,戴维斯政府甚至还在美军部队中专门设立了中**事顾问团。

    可以说戴维斯政府能够得以幸存下来。全都是李卫国及时派出中国神策军到达华盛顿才阻止了林肯军的北伐,如今有了半壁江山的戴维斯政府官员们都对李卫国报以感激,他们都见识过中国神策军的威猛,打得林肯被迫求和。加上之前还有打败英法联军的成功战例,已经被美国人公认为世界最强陆军,因此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戴维斯政府军全面采取中式武器装备和训练方法。

    至于英国,虽然也从中国江南制造局订购了一批包括加特林机关枪在内的军事装备。但规模不大,李卫国知道这些武器早晚会被仿制出来,所以很大方的直接一百万英镑卖给他们设计图纸和授权技术生产。

    另外还有欧洲其他列强国家。也纷纷从中国江南制造局进口武器装备,订单总额都徘徊在三五十万英镑左右,毕竟他们不是英法普那样的强国,实力差一截。

    沪宁杭工业基地内第二个赚钱大户便是化肥工厂了,最早在两江推行化肥提高亩产量还得求着农民使用,几年后农民尝到了甜头,渐渐开始花钱购买更多的化肥了。在李卫国率军北伐前,南方各地都在广泛使用化肥了。

    而随着中国统一,李卫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不收农业税的情况下,农民自然高兴的到处开荒种地,期待提高粮食收入。以前江湾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只有少量流入北方地区,除了管制之外,也是因为江湾化肥厂已经进行六期扩建了,分别在江南各省设立化肥分厂,规模达到年产两百五十万吨了,但这个规模也仅仅只能满足江南老百姓种地施肥需求,所以当时在北方是一袋化肥难求,且价格高昂超出农民承受底线。

    如今江湾化肥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