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9章

伪钞帝国-第29章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046章 和尚兵还要开光?

    “什么?大人要您的军队全部出家当和尚?”

    吴庸一听李卫国要军队全部剃度当和尚的话顿时脑袋发胀,一时间不灵活了。

    “非也!”李卫国摆摆手,笑着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让官兵们诈称是出家的和尚,这样就可以把辫子剃掉,既不影响军容美观,又能防止头发太长滋生病菌导致生病,一举两得。”

    吴庸这才听懂,他明白李卫国的苦心,只是他犹豫道:“大人,虽说这样可以给士兵们剪辫子,可是您想过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些士兵们都是老百姓出身,未必会理解大人的苦心,一旦剃发就算谎称出家人,可外人不会那么想,他们会认为大人的军队就是出家的和尚,应遵守出家人戒规,断绝红尘。可士兵们只会认为自己是假和尚,他们喝酒吃肉找女人,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做文章,将会出大乱子的,这些大人想过没有?”

    的确,就算自己人明白当和尚是假的,可外面的人不会那么认为,一旦自己人喝酒吃肉玩女人被外人发现,必然会引发误会,若被有心人利用大做文章,不但会伤了李家军的士气,甚至朝廷也会认为欺君罔上,治罪于李卫国的。

    吴庸的意思,李卫国听明白了,也很认同。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卫国的脑筋向来转得快,很快又提议道:“当和尚不行的话,那做个俗家弟子如何?俗家弟子应该不用严守出家人的清规戒律吧?”

    吴庸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俗家弟子可以不遵守大部分清规戒律,只要不为非作歹为祸百姓就会不触犯师门。只是俗家弟子很少有留光头的,毕竟他们还要成家,一般他们的父母是不允许剃光头的。”

    李卫国道:“我只想问,若是俗家弟子是否可以剃光头?”

    吴庸想了想,点头道:“大清律法既没有规定佛门俗家弟子可以剃度,也没有规定不准剃度。”

    李卫国眼前一亮,顿时道:“既没说可以剃度,也没说不可以剃度,那就是有律法漏洞可钻了?”

    律法漏洞?

    吴庸略作惊讶,当即明白过来,赞道:“大人所言极是!的确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

    顿了顿后,吴庸旧话重提,又问道:“有这个借口虽然可以瞒过朝廷,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大人如何劝说士兵们剃光头呢?”

    这个李卫国就有的是办法了,当即笑道:“士兵们现在每个月不剃头吗?难道就没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吗?既然剃半个光头是剃,那么剃整个光头也是剃,有区别吗?”

    吴庸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连声道:“大人真辩才也!”

    李卫国笑道:“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

    既然剃光头行动的理论基础已经打牢了,那么接下来就要付诸实际行动了。

    李卫国说干就干,当即命传令兵击鼓吹集合号,很快四千新军全部集合完毕。

    校场上一片肃杀气氛。

    对此,李卫国非常满意,这才只训练了一个月而已,在军人气势上已经超过那些清军绿营兵了,能够有这种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让士兵们心甘情愿的剃光头,这需要当高超的说话艺术才行。

    恰好,我们的李卫国李大人就有这方面的田赋。

    他首先进行诱导式的发言,引导士兵们按照他的思路走,先跟士兵们讲战场上头部负伤时该如何处理。当有士兵回答找块布把伤口包上时,李卫国便告诉他那是不对的,因为头发里脏东西多,容易感染发炎,导致性命之忧,士兵们不懂感染发炎,一时间面面相觑。

    这时,自然有李卫国事先安排好的“托儿”站出来,用事实告诉他们。

    “李大人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以前我们村有个人去当兵,结果后脑勺受了伤,本来也没当回事,只是包了一块布在伤口上,可没多久这人就死了。听大人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是那人头发太脏造成了感染致死的。”

    “也是啊,大家想想看,咱们平时若是胳膊上有伤,只需要把胳膊周围都洗干净,再包上一块干净的布,伤口没几天就好了。可是头上的伤口就难了,就算破了一个小口子,十天半个月都不好,原来是因为伤口上还长着头发。”

    士兵们见有人这样说,顿时相信了大半,毕竟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见过类似的情况,于是有士兵顿时问道:“大人,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啊?如果我们头部受伤,是不是就得等死了啊?”

    关系到自己是生命,自然要问个清楚了。

    这正是李卫国要的结果,他于是道:“你们是我的兵,我的弟兄们,我自然不会看着你们受伤不管。”

    李卫国顿了顿,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上面长着头发啊就是因为头发长,里面容易脏,容易生虱子,那虱子的屎尿拉在伤口上,不用想也能猜到,肯定会令伤口发炎,破伤风入体,小命不保。”

    面对这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士兵们,李卫国不可能跟他们讲什么病菌感染伤口之类的话,那完全就是对牛弹琴,他只能用最简单、最直接、最贴近生活的话来描述,将细菌感染改成虱子在伤口上拉屎拉尿,这话才会让士兵们相信和理解。

    在旧社会里,卫生条件差,平时稍微不注意就会生虱子,尤其是头发里根本就是虱子的巢穴,如何防止就成了士兵们关心的问题。

    “大人,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啊?打小俺的头发里有虱子,二十多年了也没法弄干净啊!”

    一个憨厚的士兵说道,顿时引起周围士兵们的一阵轰笑。

    李卫国笑了笑,说道:“其实办法很简单,大家想想胳膊和头部受伤为啥胳膊好得快,头部好的慢甚至导致死亡?”

    “这个俺知道,胳膊上又没长头发呗!”

    一个士兵迅速回答道,其他士兵们也跟着点头附喝。

    李卫国趁机道:“没错!区别就在于这头发!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头发不就行了吗?”

    “是啊,没有头发不就行了吗?”

    “头发怎么能没有呢?难道要剃掉头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掉头发怎么行?”

    “出家当和尚呗!”

    “去你的,我可是独苗,我娘还等着我娶媳妇生娃传宗接代呢!”

    士兵们顿时哗然,有人疑惑,有人轰笑,你一言我一嘴,顿时争执起来。

    “肃静!”

    李卫国大喝一声,令全场安静了下来,继续道:“其实本县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若是大家愿意,照我的方法去做就行了。”

    “大人你就说吧,我们相信你!”

    “没错!大人待我们恩重如山,我等都愿意听大人的!”

    ……

    几个士兵一带头,其他士兵们纷纷附喝。

    站在台下的吴庸看到这一切,忍不住点点头,暗想这军心可用,王霸之业有望,他看了台上的李卫国一眼,对他更加充满信心,若跟着他干一番大事业,也不白活一生了。

    想到这里,吴庸心中顿时豪气万千。

    台上的李卫国并没有注意到吴庸的变化,此刻他正顺水推舟的建议让全军将士们都加入佛门俗家弟子,这样剃了光头就不会让家长们反对,更不用担心传宗接代的人生大事了。

    李卫国利用诱导的方式一步步将士兵们引导过来,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不会激起士兵们的抵制心理。

    这样一来,士兵们为了自己的性命而选择剃光头,虽然有些不情愿(就连21世纪的大好青年也不会轻易剃光头的),但好在加入佛门俗家弟子行列,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也就默许剃光头一事了。

    当然,李卫国的手段高明,他见士兵们都同意剃光头之后,当即承诺道:“本县准备让大家成为龙华寺的俗家弟子,并请龙华寺的主持方丈为大家开光,毕竟大家是当兵了,将来上了战场,有龙华寺大师的开光和法力加持,活下来的机会就会大得多。另外,本县也会请龙华寺的武僧传授大家正宗南派少林武艺,这样大家就又多了一个保命的机会。”

    这甜枣给的,那叫一个爽啊!

    尤其这个年代的人很迷信,士兵们一听李卫国请龙华寺的主持方丈给他们开光,心中十分高兴,再加上能够学习南少林的武艺,等于又多了一个战场保命的机会,一时间,群情振奋,热烈欢呼。

    搞定!

    李卫国这才看向台下的吴庸一眼,二人相互对视,纷纷大笑。

    ~~~~~~~~

    这一章大家觉得有新意吧,还请将您手中的票票投给本书,本书离不开您的支持,拜谢

第0047章 刺刀立威(上)

    第0047章刺刀立威(上)

    龙华寺主持方丈觉难大师来崇明县了,是李卫国请来的,随行的还有南少林十八武僧。

    这个消息传到军营里,士兵们瞬间欢呼沸腾起来。

    将觉难大师请来崇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当李卫国提出要让龙华寺一下子招收四千名俗家弟子时,觉难的面皮明显抽搐了。

    这得多大开销啊,非把龙华寺给吃穷吃破产了不可!

    好在李卫国只是开了个玩笑,将他的真实目的跟觉难大师说清楚后,觉难方才松口气。

    十万两银子的香火钱,李卫国就这么直接的跟觉难大师提条件。

    觉难大师虽然是得道高僧,却也要吃五谷杂粮,朝廷有银子也是捐给西藏喇嘛教,佛教寺庙得到的“赞助”很少,大部分都给了北少林,南少林基本上全靠自己筹集资金维持运作。所以觉难大师很需要这十万两银子,足够支撑龙华寺三年开销了。

    不过李卫国这么**裸的提条件,觉难大师也是要面子的人,若要传出去他老人家为了十万两银子才收崇明县四千俗家弟子为徒,那以后还怎么在这行混下去,所以他当然要做做样子三拒李卫国的请求。

    李卫国一开始不明白,他没跟和尚打过交道,不知道当中的一些规矩。倒是张小六身为李家的仆人,以前经常跟着李卫国的父母去寺庙进香,懂得一些所谓的“香火钱”规矩,于是给李卫国出了个主意,让他以“超度亡灵”为由,将十万两银子作为香火钱捐给龙华寺。

    李卫国于是照做,果然觉难大师有了借口和台阶下,立刻同意了这笔“交易”。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卫国召集所有人在军营校场集合,请觉难大师为四千官兵剃度,收他们为龙华寺俗家弟子,登记造册。然后又在县衙准备了一场法事,为崇明县洪灾中死去的人祈福,此举获得了崇明县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随后几天里,觉难大师和他带来的十八武僧将一些南少林的入门基本功教给四千李家军官兵们。

    李家军的官兵们能够学到南少林的功夫,一个个都非常高兴,努力学习。

    只是李卫国看过之后却在撇嘴,倒不是他瞧不起南少林功夫,而是因为这种南少林武功只适合单打独斗和强身健体之用,在战场上的敌我厮杀却是不好用。毕竟这个年代的战场虽然以火器为主,但纵观历史上的诸多火枪类战斗,交战双方大都相距三五十米远,几轮排枪过后,敌我双方就将陷入白刃战,直到决出胜负。

    这样一来,步兵白刃战就显得格外重要,事实上,这也是连射武器出现之前的主要战斗方式。

    步兵白刃战虽然注重单兵格斗能力,但更注重团队协作,所以李卫国不会让他的军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基础少林功夫上面,而是要学会团队配合作战,更要懂得拼刺刀战术。

    觉难大师不可以长时间离开龙华寺,所以很快他就过江返回上海了。

    之后,李卫国修改了练兵条陈,将觉难大师传授的几门南少林基础功夫纳入训练大纲,不过每天只能让士兵们练习一个小时,更多的时间则用来进行团队组合战术。

    拼刺刀是一门艺术,基础拼刺刀战术起源于欧洲军队,发扬光大来自于二战的日军,当时日军的拼刺刀战术为全世界最高水准,一个日本兵可以轻松靠拼刺刀拼掉五个**士兵,而真正将拼刺刀战术彻底完善的则是解放战争后期的八路军,总结了欧美和日军经验,通过科学和实战总结出的一套先进拼刺刀战术,直到二十一世纪一直被国际公认的最强刺刀术。

    李卫国亲自担任教官,将这套解放军最强刺刀术教给李家军的全体官兵们。

    当然,由于李卫国订购的军火还未到货,所以士兵们暂时只能拿着木质枪代替,但效果也不错,士兵们练起来很是卖力,因为他们记住了李卫国说的一句话“平时训练多流汗,战场上就会少流血”。

    不管是什么,一旦涉及到自己的性命式,每个人都会格外上心的。

    这些士兵们知道自己将来有一天会上战场,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一个个的都很卖力的练习,很用心的学习。

    这一天,李卫国正在巡视军营,正值休息时间,西操场上却围着一群士兵,当中一个肤色黝黑,看起来身体壮如牛的士兵,他拿着一把木质大刀正同五个手持木质火枪的士兵激斗。

    五人同时持木火枪向那黑脸壮汉发起攻击,只见着黑脸壮汉挥舞着木刀从后往前抡了一圈,再向前猛然一刺,顿时将一个手持木火枪的士兵击倒在地。

    这时,另外四人持着木火枪已经杀到。

    就在围观看热闹的人们认为黑脸壮汉“必死无疑”的时候,却见那黑脸壮汉毫不惊慌,反而主动出击,他突然刀身下垂刀口朝向自己,一刀撩起来,刀背磕开正前方那人的木火枪,同时刀锋向前划弧,正好看在那人的脖子上,将其瞬间击倒。

    与此同时,黑脸壮汉刀口放平,猛然转身回扫,将正刺向他身体的另外三支木火枪磕开,依葫芦画瓢,连砍三刀便将剩下的三人全部放倒在地。

    围观看热闹的士兵们顿时哗然,一脸不敢相信的看向那黑脸壮汉。

    “俺说过了,洋鬼子那套拼刺刀战术根本不顶用,还是咱们老祖宗的大刀厉害,一刀一个,杀洋鬼子就跟砍西瓜一样容易。”

    “怎么样?服不服?不服就再来,五个不行就十个一起上,看俺皱眉头不?”

    那黑脸壮汉十分得意和嚣张,拿着木刀耀武扬威,周围数百士兵却是被镇住了,竟然都不敢再试。

    “大胆,竟敢小瞧我家少爷的功夫!我看你是在找死!”

    站在李卫国身边的张小六顿时看不下去了,有道是主辱臣死,竟然敢瞧不起李卫国教授的那套刺刀战术,身为仆臣的张小六顿时火冒三丈,就要叫人去抓那黑脸壮汉准备严惩不怠。

    “不得无礼!退下!”

    李卫国急忙喝止,向那黑脸壮汉走了过去。

    人群顿时分开,目光看向李卫国和那黑脸壮汉,不由得替后者担忧起来,心中都在幸灾乐祸的想:“让你得瑟,这下子老实了吧,看李大人怎么收拾你丫的,叫你平时老欺负我们,活该你今天倒霉。”

    看到李卫国走来,黑脸壮汉瞬间变成泄了气的皮球,顿时骂自己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怎么就撞枪口上了呢。

    “大人!都是小人嘴贱,您全当小人在放屁就是了!”黑脸壮汉连连作揖告饶,希望李卫国不要追究他。

    被人赤果果的说自己的刺刀术不如人家的大刀,这就是在打脸,李卫国也是心高气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