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晚明 >

第69章

奋斗在晚明-第69章

小说: 奋斗在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儿子看您屋里摆着一尊佛像,这是怎么回事啊。”

    “傻孩子,娘让七郎帮着去请了一尊佛像回来,好日夜参拜为你父子祈福啊。”

    “娘!”宁修听的眼眶一红,几乎要流下泪水。

    虽然眼前之人和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子,却能让他感受到为人子者的一切。

    那种温暖的感觉真的很让他感动。

    在这一方面死鬼老爹表现的就要差很多。

    “娘,儿子这次回来便一直待在家里了。”

    “那县学不去了?”

    “不去了,反正科试已经考完,不管考中与否都不需要去县学了。”

    宁修笑着答道。

    “好,好啊。”

    宁刘氏欣慰的说道:“看来是佛祖显灵了啊。”

    对此宁修咧了咧嘴并没有多说什么。放在以前他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完全不相信。可自从穿越之后他对佛祖鬼神便变得敬畏起来。

    这也可以理解,连穿越这种事情都能发生,还有什么不能发生呢?

    “咳咳,儿子觉得娘亲可以给敬敬善寺捐一笔香油钱,这样可以时不时的和寺中善空主持探讨一番佛法。”

    宁刘氏听得直皱眉,在宁修眉心点了一点道:“臭小子,干嘛花那么多冤枉钱。娘在家中拜拜佛就是了,何况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吗,佛在心中。”

    “儿子这不也是为了让娘开心吗。再说咱家现在又不差钱。”

    宁刘氏被逗乐了:“不差钱也不能乱花啊。将来你娶媳妇免不了要花一大笔钱,这钱啊娘给你攒着。”

    “娘,您说什么呢。这都没影的事。”

    “那可不行,娘还等着抱孙子呢,你要是没时间娘可以替你挑一挑。”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嘴大吃四方(第二十九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修真的很无奈。

    看来催婚在哪个时代都是主流啊。

    只不过在大明朝男孩十四五岁,女孩十三四岁就要面临催婚,简直比后世可怕多了。

    宁修好不容易把死鬼老爹说通不再催婚,自然也不会让老娘来逼婚。

    何况他已经和灵儿许诺,中进士后就风风光光的迎娶她,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让老娘乱点鸳鸯谱。

    有时他也想过要不要把和灵儿的婚约说给老娘老爹。但细细一想还是不能这么早说。

    毕竟此事关系重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宁修可不想二老犯了心脏病。

    与老娘东拉西扯了一番,宁修找了个由头离开了。

    他要和七郎、十郎好好聊聊。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酒楼生意是爹在盯着,可水泥作坊、肥皂作坊的生意都是七郎、十郎在打理。

    虽说他家现在富起来了不差钱,但对于收入来源的把控一定不能放松。

    商场形式瞬息万变,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让家族陷入深渊。

    七郎和十郎如今合住在一间厢房。

    这倒不是宁修小气,而是两兄弟感情太好,走到哪里都要住在一起,在家中是这样,来到二叔这儿也是如此。

    宁修无奈,只得吩咐下人准备一间最干净阔畅的厢房给两兄弟住下。

    宁修来到房间外面叩了叩门,是十郎来开的门。

    一见到宁修,小十郎立刻兴奋的扑了上来。

    “三哥哥,三哥哥。”

    他年岁不过十岁出头,最是黏人的时候,跟个鼻涕虫似的在宁修身上蹭着,弄得宁修好不尴尬。

    “咳咳,十郎啊,三哥我又不是一年没回家了,这才一个月你就想成这样了?”

    面对宁修的打趣,小十郎歪着脑袋撅起嘴道:“三哥哥,一个月的时间可不短啊。人家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月不见,该隔着几个秋天啊。”

    宁修彻底被逗乐了,他笑着拍了拍十郎的肩膀道:“这句话是有夸张成分在啊,而且是用于情人和师友之间的。”

    十郎却攥紧小拳头争辩道:“三哥哥不在的这些日子,我就是觉得度日如年嘛,用这句话没错吧?”

    见小家伙古灵精怪的样子,宁修无奈的耸了耸肩:“你说是那就是咯。”

    “还是三哥哥对我好。”

    十郎一头钻进宁修怀里。。。。。。

    “咳咳,你七哥呢?”

    因为年龄所限,十郎最多只能做一些外围的工作,水泥作坊和肥皂作坊的大部分事情还是要由七郎料理的。

    “唔,七哥他出去了。”

    见十郎欲言又止的样子,宁修顿时好奇了起来:“怎么,你七哥出去约会了吗?”

    “约。。。约会?”

    十郎一脸懵逼。

    “咳咳,约会的意思就是男女约在一起谈情说爱。有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呀,是这个意思啊,那七哥哥还真是去约会了。”

    宁修自是了悟。

    七郎对王钱和的三女儿豆腐西施很中意,此人又是四叔内定的儿媳妇,自然是美好大团圆结局咯。

    只是订婚归订婚,二人毕竟还没有成婚。

    一日没有成婚,豆腐西施就不是宁七郎的媳妇,自然就不能天天见面了。

    所以二人的约会实际上是算作幽会,若被王钱和发现,这小女婿没准屁股蛋上得狠狠挨上几棍。

    古人对于女子名节的看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贞节牌坊了。

    故而即便是已经订婚的一对,婚前女方也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想象着七郎偷偷摸摸见媳豆腐西施的场景宁修忍不住笑出了声。

    “十郎,我回来了!”

    听见声音宁修就知道是七郎回来了,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呀,三哥,你怎么在!”

    一进屋见到宁修也在,七郎直是张大嘴巴。

    “这是我家,我怎么不能在。”

    宁修拍了拍七郎的肩膀笑声道。

    “三哥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好了,三哥和你开玩笑呢。跟三哥说实话,是不是去和王家的小姑娘幽会了。”

    “才没有呢。”

    七郎低垂下头,反复揉着手指。

    “哈哈这有什么可害羞的?这是好事情啊。这说明我们七郎长大了,长成一个男子汉了。”

    “三哥,快别说了。”

    七郎早已羞红了脸,十郎却是高兴的拍手道:“七哥哥也有女人咯,七哥哥也有女人咯。”

    七郎扭过头来瞪了他一眼:“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十郎做了个鬼脸道:“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七郎直是被气炸了,还是宁修拉住了他,不然他指不定要一番拳脚‘教训教训’小兄弟。

    “好了好了,不拿你打趣了。说说这些日子水泥和肥皂作坊的生意如何吧?”

    宁修这么一问七郎神色立刻恢复了正常。

    “三哥哥放心好了,肥皂作坊的生意好的不能再好了。我们敦促雇工们赶了几批货,但刚一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完全供不应求。”

    七郎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水泥作坊的生意也不差,城中不少大族富户找我们帮他粘接墙砖,却是狠狠赚了一笔。”

    宁修满意的点了点头:“肥皂这个拳头产品可以打出荆州了,往河南、浙省方向辐射。至于水泥嘛还可以再等等。”

    “为何水泥生意不扩张呢?”

    “这个三哥我自有计较。”

    宁修之所以不急于扩张水泥的生意,是因为他还有些隐忧。

    像水泥这么重要的物资,绝不能轻易的扩张。盲目的扩张只会引发嫉妒,而一些大人物是现在的宁修得罪不起的。他只能等待,等待自己的力量成熟的那一刻。那才是水泥真正走向大明高端市场的时刻。

    “好,都听三哥的。不过怎么扩张肥皂生意?咱们还真不认识什么大商人啊。”

    “这个嘛好办,我这便修书一封送到武昌府,叫孙公子知会一声。孙家商队往河南、浙省去的多,有他们安排我们很好和当地坐商接洽。”

    “那个死胖子?”

    “对啊,就是那个死胖子。”

    “那个死胖子除了吃还会干嘛?”

    “就是要靠他吃掉这两地的市场啊。”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死胖子的温柔(第三十更,求订阅,求月票!)

    武昌府,巡抚衙门。

    内院书房中孙悟范托着下巴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发呆。

    自打回到武昌他便被父亲唤到身边侍奉。

    犹如一尾锦鲤被丢入巴掌见方的池塘,孙悟范郁闷极了。

    他最讨厌循规蹈矩的生活,而如今的生活简直乏味到作呕。

    每天除了给父亲晨昏定省,就是吃吃喝喝。

    虽然他在荆州时也是吃吃喝喝,但那时有朋友啊。何况吃喝的东西相差也太多了。

    此时此刻,孙悟范无比想念金灿灿的手抓饼,油而不腻的炸鸡,肉香四溢的烤串,唇齿留香的披萨。。。。。。

    唉,要是能找个由头再去一趟荆州就好了。这一次一定要在外面多待些日子,绝不能这么轻易的被父亲揪回来。

    正自想着,一名青衣小厮走到他身后毕恭毕敬的道:“二少爷,有一个从荆州府来的人,说是宁家来的,要把信送给您。”

    “哦?宁家的人,他在哪里,快快带进来。”

    孙悟范咽了一口吐沫,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哈哈,宁修还是没有忘记他嘛。

    不多时的工夫,宁府的送信人便被带到孙悟范面前。他恭敬的把书信递给孙悟范,束手立在一旁。

    孙悟范急不可耐的启开信封来读,没读两句就乐开了花。

    “知我者,宁修也。”

    说罢他点了点头道:“事情我都知道了,你可以回去复命了。”

    送信人一走,孙悟范便急不可耐的问道:“我爹可还在午睡?”

    “这。。。。。。”那青衣小厮犹豫了片刻,挠了挠头道:“或许老爷已经醒了吧?”

    孙悟范翻了一记白眼道:“醒了就是醒了,没醒就是没醒,什么叫或许?这点事情都打探不清楚,要你何用?闪开!”

    说罢一把推开青衣小厮,出屋去了。

    那小厮很是委屈心道二少爷真是不讲道理,您之前也没叫我打探老爷是否睡醒了啊。

    孙悟范却不管这些,他沿着青石板路疾行,穿过一道月亮门,又沿着长廊走了许久,在湖石假山旁一绕,兜头穿过了一道垂花门。

    这便是他父亲住的院子了。

    走到正屋前,孙悟范轻敲了敲门。

    “进来吧。”

    孙悟范呼出一口气,蹭了蹭脚底的雪推门而入。

    屋内很暖和,四只火盆烧的正旺,带来的温度让人忘记此时已经是寒冬。

    荆州可是不怎么下大雪的,但真下起来却也是吓人。

    这种时候还是躲在屋子里,靠在火盆旁读读闲书来的舒坦。

    他上前一步,冲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老爹拱手一礼道:“儿子给父亲大人请安。”

    湖广巡抚孙振睁开眼睛,冷冷道:“怎么,又憋的慌想要出去胡耍?”

    这带着几分训斥意味的话让孙悟范打了个寒颤。

    他生来就怕这个父亲,不管他表现的如何,父亲对他的态度似乎一直都很冷淡。

    也许他不爱读书,也许他太胖了,但他也是父亲的孩子啊,为什么父亲就不能把对大哥的爱分一点给他呢。

    孙悟范尴尬的笑了笑道:“父亲大人误会了,儿子来是告诉父亲大人一个好消息。”

    “说!”

    孙振嘴唇轻启,吝啬的吐出了一个字。

    孙悟范抿了抿嘴唇道:“父亲大人可还记得儿子提起的那个宁修?他现在想要和咱孙家合作,把肥皂卖到河南,浙省去。”

    孙振是一个标准的政客,却也不是一个商界白痴。

    他当然明白横空出世的肥皂有多么大的价值。

    如今这个宁修要主动和孙家合作,他自然很感兴趣。

    “他为什么选择和孙家合作?”

    “父亲大人,这就说来话长了。”

    孙悟范咽了口吐沫道:“之前儿子曾经和宁修有过合作,那时儿子入股手抓饼。。。。。。”

    听到这里,孙振眉毛一挑道:“这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孙悟范连忙解释道:“区区小事怎敢惊动父亲大人。而且儿子也是用的私房钱。”

    “哼,继续说。”

    “后来儿子和宁修的关系越来越好成了朋友,一起包下了辽王府的修缮工程。自那以后便可以算是挚友了。”

    孙振轻叩着手指,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修缮王府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当时他还以为这个二儿子突然转了性,大器晚成。

    谁曾想却是因为背后有人帮他,他只是个样子货。

    “他是想利用孙家商队的关系。”

    孙振一针见血的点道。

    “所以,他能给我孙家什么好处?”

    政客和商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寻求利益最大化。

    “这个。。。。。。儿子觉得可以从中抽利。”

    孙悟范的经商头脑还是很好的,当即反应了过来。

    “如何抽?抽多少?”

    孙振有些咄咄逼人。

    “父亲大人,这种事情当然是得两方坐下来商量着谈了。您不便出面,不如便让儿子代劳吧?”

    “哼,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吧。”

    孙振站起身来一拂衣袖道:“你这次去荆州可不是吃吃喝喝的,这肥皂我要一成利,谈不下来就算了吧。”

    孙悟范哪里敢跟老爹争辩,忙不迭的应下了。

    “事不宜迟,你既然要走就早点去,退下吧。”

    孙振一甩袖子,孙悟范立刻吓得出了屋子。

    他心中惴惴不安,一成的利,老爹可真够狠啊。

    若是谈不成,他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正自想着他与迎面而来身着裘衣的一个女子撞了个满怀。

    孙悟范压着她倒在地上滚了三滚这才停下来。

    他定睛一瞧却是被吓得半死。

    “萧,萧姨娘。”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姨娘萧氏。

    萧氏是老爹到湖广武昌任职巡抚后娶的妾室,地位当然和正室没得比。但她胜在年轻貌美,在讨孙巡抚欢心方面又很有造诣,很是得孙振的喜爱。

    孙悟范一直是躲着这个萧氏的,今日却真是鬼使神差竟然和萧氏撞在了一起。

    萧氏捂着胸口蹙着柳眉道:“二郎怎的那么不小心,真真是撞死我了。”

    孙悟范连忙摆手道歉,谁知萧氏却幽怨的瞥了孙悟范一眼:“都说二郎是个温柔郎君,我这番怎却没有感受到呢?”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科试放榜(第三十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额,萧姨娘。孩儿我还有事,便先。。。。。。便先告退了。”

    孙悟范哪里还敢在萧氏身边停留,慌不择路的跑掉了。

    跑出几百步,他才长出了一口气。

    哎,好端端的怎么跟萧氏撞到了一起。看她的眼神似乎很幽怨啊。。。。。。

    孙悟范本就打算前往荆州,闹了这么一出后更要急不可耐的走了。

    他命人备好马车,只带了些随身衣物便出发了。

    反正荆州那边随时可以召集商队运输肥皂,去了知会一声就行。

    有老爹的话在,他们还能不听从调遣?

    两日后便到了科试放榜的日子。

    虽说只是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