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63章

闺华记-第63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微大了一点点,我寻思你比小英小一岁,鞋子也往半寸小了做,谁知还是大了些。”谢耕梅不无遗憾地道。

    “没关系的,现在垫一双鞋垫正好,过两个月连鞋垫都不用垫了,多谢姑母。”谢涵接过鞋子真心地道谢。

    看得出来,这两双鞋子是专程给她做的,是花了心思做的。

    “傻孩子,这有什么值当你谢来谢去的,当年你爹去念书时的鞋子都是我做的。”谢耕梅一想到这些眼泪又出来了。

    “我才刚好一会,你又来招拨我们。”张氏眼圈也红了。

    “不说了,不说了,我真的该走了,等忙过了这些日子我再来看你,接你和小月几个一起去我家住几天。”谢耕梅拉着谢涵的手说道。

    谢涵感觉到她的手比较粗糙,再看看她红肿的双眼,心下不由得一酸,“姑母,等你忙过了这些日子我打发人去接你,我就不过去了,我在孝期呢,不能走亲戚,会被人骂的。”

    “又不是别人家,我是你姑母,我不在乎。”

    “好了,就听涵姐儿的,你那个家又不是你在当,置那个气做啥?赶紧收拾东西走吧,正经是到了忙的时候。”张氏斜了女儿一眼,又看了女婿单勇一眼,单勇尴尬地笑了笑。

    “等等,我还有东西给姑母和表姐表弟呢,我来的时候司琴姐姐还没整理出来,姑母再坐一会吧。”谢涵拉住了谢耕梅的手。

    “别,你的那些东西都是好的贵的,给我们没得糟践了,还是你自己留着吧,你爹那些年帮了我们不少了。”谢耕梅忙摆手。

    “这样吧,别的就算了,让涵姐儿给你拿两匹布回去,也是来一趟的意思,回去让家里的老人高兴高兴。”张氏是见谢涵收了不少黑的蓝的青的白的衣料,这些料子显然不适合谢涵穿,拿出去给送礼倒正合适。

    谢涵从张氏的话里听出了点意思,谢耕梅应该是和公婆在一起住,且和公婆的关系不太好。

    其实不用问谢涵也能猜到,当年谢耕梅把婆家给的聘礼都拿去给自己父亲凑赶考的路费了,几乎是净身出的门,这样的人嫁到谁家估计都不会受欢迎。

    事实也的确如此。

    也就是后来谢纾出息了,有能力回报家里了,谢耕梅在婆家的日子才好过了些,可公婆的观念和习惯也不是那么好改过来的。再加上单家没有分家,张氏就是想帮帮自己这个女儿也不能把自家的银子都拿去填补单家那一大家子吧?

    所以张氏能做的就是时不时把女儿一家接过来住几天,或者是把大人孩子的衣服都做好了给送过去。

    好在单家也不至于穷到揭不开锅,再加上娘家的接济,谢耕梅一家五口的日子倒也不算是太难,至少温饱还是有的。

    “娘,涵姐儿家的衣料都是绸子的,我们乡下人也穿不上啊,没得浪费了好东西。”谢耕梅再次拒绝了张氏的提议。

    谢涵见谢耕梅真的着急要走,忙命司书跑回去先把谢耕梅的见面礼送过来。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阿金和刘东抬着一个箱子过来了,谢涵刚要打开箱子,文安文福又抬了一个进来。

    “这是做什么?怎么这么多?”张氏吓了一跳,以为这两大箱子东西都是给谢耕梅的。

    “不多,每个人都有份,这点还不够呢。”谢涵回道。

    “可不还有两大箱子,我们还得回去呢。”说完,阿金四个人又一溜烟跑了。

    “这孩子,怎么说的呢,这也太破费了些。”谢耕梅有点不安了,看了看张氏。

    张氏一听每个人都有份,以为就是跟方才那几个舅祖母和姑祖母的见面礼似的,每家不过十多二十两银子,知道谢涵不差这点,便笑了笑,“这是涵姐儿的心意,也是涵姐儿的礼数。”

    再说吴氏郑氏还有孙氏以及谢家的其他人见送了两个箱子过来,早就好奇地围过来了,要知道昨儿晚上她们私下可没少嘀咕谢涵的家底到底有多少。

    不说别的,单就昨儿下午的客祭就收了二千多两银子,听说在扬州城里收的更多,是皇上带头送的。

    男人们倒还好说,觉得这些年受了谢纾不少的恩惠,要不是这个三弟(三叔),谢家这一大家子只怕现在还得饿肚子呢,算起来谢纾这些年也给了家里上千两银子,拿着这笔银子他们断断续续置下了二百亩的地,这两栋大房子也是谢纾出银子盖的,他们还能求什么?

    做人做知足。

    再说了,谢耕田和谢耕山哥俩离开扬州的时候谢涵又给了他们一人一百两银子,路上的一应花销是高升预备的,他们知足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大手笔

    可谢家的女人们多少有点贪念,好了还想更好,觉得谢涵从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就足够她们辛苦一大年的了,这种美事谁会不想?

    当然了,她们也只是想想而已,倒还不至于真的敢挖空心思去算计谢涵,因为她们看出来了,老太太护这个孙女护得紧着呢,她们可不敢去触这个霉头,真惹恼了老太太和自家男人,把她们休回娘家就坏事了。

    可现在是谢涵主动把东西拿出来的,老太太又点头让大家收了,谁不好奇想看看到底有些什么?

    谢涵也没着急,等阿金他们把几个箱子都搬来了,见司琴和司棋两人也来了,这才打开了箱子,一份一份礼单拿出来,同时也把礼物拿出来。

    祖父母的礼物最重,一千两银子,外带张氏的一套纯金头面,四季衣料十六匹。

    方才听高升报账,这次丧礼收的银子一共是两千七百两左右,布匹是一百六十来匹,当然,包括了顾家出的一千两银子和一百匹布。

    因此谢涵掂量了一下,拿出一千两给二位老人让他们去置点地养老,这原本就是她打算送二老的,也算是谢涵替父亲尽的孝心。

    “你这孩子,这些银两不是说了给你留着置地吗?怎么又给我们送来?”张氏红着眼圈说道。

    “祖母,我手里还有呢。”

    “你有是你有,哪家过日子不得留点富裕?算了,送都送来了,这样吧,这一千两银子让你大伯去帮你买点地,别的我们都收下了,以后不许这么见外了。”谢春生红着眼圈破天荒说了几句话。

    这两天谢涵基本没怎么见他开口,倒是对他趴在棺木上痛哭的印象比较深刻,没想到这档口他会说出这么感性的话来,谢涵的眼圈也红了。

    “祖父,这银子是我父亲的意思,我父亲说了要给你们养老,现在他不在了,把这件事托付给了我,所以你们二老以后就归我管了。”

    谢涵的话刚一说完,张氏搂着谢涵再次哭了起来,张氏一哭,谢春生再也忍不住了,蹲在地上趴在大箱子上呜呜哭了起来。

    谢耕田见了,上前先把谢春生扶了起来,而另一边,郑氏也上前劝起了张氏。

    “娘,你这一哭,我们的眼泪也都出来了,再哭下去就该耽误小姑回婆家了。娘,咱别哭了,啊,涵姐儿是个孝顺懂事的娃,她送这些东西给我们是想让我们开心的,娘这一哭,我们心里也都不得劲了,涵姐儿也吓到了。。。”

    “对啊,祖母,我们还好奇小妹会送点什么给我们呢。”新月上前也劝起了张氏。

    “还没轮到你们呢,接下来是两位伯父伯娘,还有姑母和姑父。”谢涵擦了擦眼泪,说道。

    她刚说完,司琴和司琪上前拿着礼单对东西了,司琴念一样,司琪拿一样,

    这三家的礼是一样的,一百两银子,八匹布,外带一套纯金头面。

    “这也太多了,这样吧,东西我们要了,银子就别要了,对了,你姑母家日子艰难些,银子给她一份就算了,我们旧年已经拿了一份呢。”谢耕田说道。

    “我也不用,还是涵姐儿自己留着吧,这些布和这套头面就能值好几亩地,等分家了我就拿去换几亩地,也够我一家过日子了。”谢耕梅也摇头。

    “还有哥哥姐姐和弟弟们的呢,你们先别推辞。”

    堂哥和表弟们是一人一套笔墨纸砚外加四匹布,堂姐和表姐是一人一套纯金头面和四匹布,孙氏也是如此。

    这些东西都从谢涵的私库里出,左右旧年年底的时候扬州的那些地方官员给她送了不少头面首饰和笔墨纸砚来,正好派上了用场。

    而谢涵之所以给这么重的见面礼主要是方才听了高升的话被打动了,打算好好回报一下这些亲人。

    可这手笔也太大了些,大到出乎了每个人的意料,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

    张氏和谢耕梅就是这忧的,还有谢春生,他们不清楚谢涵的家底到底有多少,见谢涵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不说还一下拿出这么多套足金的头面首饰来,这得值多少亩地?

    “算了,依我说,东西都备下了大家就留下吧,银子就别要了。”张氏看了一眼自己丈夫,说道。

    “成。”谢春生点点头。

    “祖父祖母,你们就别推来推去了,几位哥哥都在进学呢,将来的束脩也不是一笔小钱,当年要不是两位伯父和姑母帮衬,我爹也没有后来的风光,所以你们就别跟我谦让了,还有姑母,两位小表弟到年龄了也送去启蒙吧。”谢涵劝道。

    这话倒是有几分令张氏和谢春生动心了。

    见张氏脸上的表情有几分松动了,谢涵又道:“还有一件事,才刚说到我要替我父亲奉养祖父母,所以我想请祖父母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吧。”

    “什么?搬去和你住?”张氏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又被谢涵的话惊到了。

    “这就没有必要了,你祖父母和我们生活惯了,每天不做点什么心里就空落落的,你那边这么多丫鬟婆子伺候着,你祖父母还真过不惯。”谢耕田先开口了。

    他在扬州和谢涵生活过一段时日,知道谢涵大抵过的是什么日子,可两位老人家一向节省惯了,他怕自己爹娘过去了看不惯,说吧,谢涵心里不舒服,不说吧,两位老人心里不舒服,与其这样,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张氏是个聪明人,见儿子反对,她也想起来新月和弯月说过谢涵的早餐吃的是什么燕窝粥和南边的点心,一听就是有钱人过的日子。

    还有,今儿一早她陪着几位娘家嫂子和夫家妹子去看谢涵,见谢涵那边满屋子的丫鬟婆子,规矩排场大着呢,她去了能帮上什么忙?

    想到谢涵是一个真正的娇小姐出身,而她只是一个地道的农妇,两人过日子肯定过不到一起去。

    再说了,左右这三栋房子都挨着,中间又有小门进出,有什么情况喊一声都能听见了,所以也就没必要非挤到一处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扶持

    想明白这些,张氏拒绝了搬到谢涵那边的提议,不过她倒是决定留下这一千两银子,也说是拿去置点田地,就像谢涵说道,家里还有四个大小子在念书,每年的束脩不是一笔小钱,还有,这孙子孙女一年年大了,该说亲成亲了,这聘礼和嫁妆也不是一笔小钱。

    以前是没条件,只能是苦着这些孩子,现在能借上点光了,她也想好好补偿一下他们。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自己一年年岁数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谢涵和谢澜还这么小,万一哪天她不行了丢下这两个孩子,她希望她的这些孙子孙女能看在谢涵曾经拉扯过他们的份上善待这对姐弟。

    “孩子,祖母替你这些哥哥姐姐多谢你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们一个个都给我记住了,你小妹给你们送这些东西,不是因为她欠你们的,而是因为你们是她的哥哥姐姐,是她的家人,剩下的不用我说你们也该明白,以后你们小妹要是被人欺负了,你们谁若不出头的话我是不依的。”张氏把谢涵抱在怀里指着谢沛几个说道。

    “祖母放心,小妹和小弟也是我们的家人,谁敢欺负他们我们哥几个肯定是不依的。”谢沛第一个说道。

    因为他是长孙,责无旁贷。

    “就是,祖母也把我们哥几个看扁了,我们哥几个是那眼皮子浅的人么?就是小妹什么也不给我们,该护着的时候我们也绝不含糊。”谢沁说道。

    “二哥,别说大话,有本事赶紧考一个秀才,什么都不是你拿什么去护着小妹?”新月刮了刮自己的脸,羞了羞谢沁。

    谢沁一听考秀才脸立刻垮了下来,摸了摸自己的头,“这样吧,考秀才这么艰巨的任务就留给三弟了,我还是琢磨点别的什么出路吧。”

    “什么出路?你会啥?”谢耕田瞪了这个儿子一眼。

    “祖母,祖父,我出一个主意好不好?不如小妹给的银子我们别去买田置地了,咱们家已经有不少地了,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遇到干旱颗粒不收的话,我们岂不是亏大了,不如我们也去镇里开个什么铺子吧?”谢沁笑嘻嘻地蹭到了张氏的身边。

    “这个主意不错。”孙氏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夸了一句。

    如果真在镇里开铺子,肯定是交给谢沛打理,而她也能有借口时常回娘家看看,省的一天到晚拘在这村子里。

    “二哥想开铺子的话跟我的管家去商量商量,他多少比你明白些。”谢涵也赞成谢沁的主意。

    她上一世的时候见顾铄从这边往京城倒腾过动物毛皮、人参、香菇、木耳等各种山货,她帮他核对过账本,好像利润还不小。

    而谢涵在京城也有一家自己的铺子,听父亲提过,那家铺子一直在做南边的丝绸生意,谢涵觉得可以把南边的货也运一些到这幽州来,把幽州这边的东西倒腾一些去京城或者南边,应该也可以赚到钱的。

    主要是谢涵有一条别人没法比拟的运货通道,她可以搭上童槐的关系,自己雇一条船跟着盐帮走或者直接麻烦童槐多留出一条船来给谢涵用,谢涵直接付费就成。

    当然,这些话她没打算说出来,只能私下和高升去商量。

    既然她选择了回乡下老家,那么老家的这些亲人就是她的依靠了,他们要是强大了她的靠山也就相对硬气了。

    所以谢涵才会想着不遗余力地扶持一下他们,如果成,自然好,如果不成,她也尽心了。

    谢耕田听了这话也往心里去了,他是知道高升的本事的,既然这两个儿子念书都念不出什么名堂来,还不如早点寻个出路,没得白白浪费了那些银子。

    “爹,娘,我觉得涵姐儿的主意可以考虑一下,至于做什么,我们先别着急,和高升核计核计再说。”谢耕田斟酌着开口了。

    “爹娘,我同意大哥的话,咱们家有不少地了,是该琢磨做点别的了,不能总在一棵树吊死。”谢耕山附和了一句。

    谢春生听了两个儿子的话没吱声,看向了张氏。

    “也行。不过我有一句话说在头里,这个铺子要是真开起来,得算涵姐儿一股,还有大梅那也得算一股,四股,我和你们爹就不要了,大梅的银子自己出,涵姐儿就从这一千两里出。”张氏寻思了一会,说道。

    “成,这事就让二弟多操点心,带着高升多跑几趟,大小子跟在后面学学跑腿,历练历练,小二子再念半年,要是还过不了童生试就趁早别念了。”谢耕田应道。

    “别,大哥,我们还是。。。”谢耕梅想拒绝。

    “行了,你就听我们的,就用这一百两银子入股,你家的两个小子还小一些,这一两年不着急用钱,可以后呢?难不成等火烧眉毛了你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