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弄潮者 >

第46章

穿越之弄潮者-第46章

小说: 穿越之弄潮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太阳能电池是必然的。我们想要拿到太阳能电池和技术就必须同中国的情报部门打交到,这一点卫华他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一点我们三方面都是心知肚明。卫华想要国内的自由贸易权我们不能答应,但是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专门同卫华的公司进行贸易,卫华有自己的海洋运输公司,我们可以给他划一个特定的区域,比如说某个海港专门来进行贸易。中国人不是已经开始改革成立了什么特区吗,我们也可以学一学,成立个特区。负责同卫华的公司贸易的外贸公司就由你们克格勃方面来负责好了,反正估计卫华贸易公司里的职员大部分都是中国情报机构的人员,我倒是想看一看,到底哪一方的人员更顽强一些!中国的情报机构可以接触我们的人员对我们进行渗透,我们也不同样能接触到中方人员,就不能进行反渗透了吗?”将军又继续说道。

    一个星期以后巴莎带着她的两个同志到栖园拜访了卫华。卫华拿到了克格勃修改后的合作协议。由苏联克格勃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同卫华的贸易公司进行贸易,在海参威港单独划出一个码头作为卫华在苏联的贸易公司的专用码头和货仓,卫华贸易公司的人只能在海参威市内活动,不允许出海参威市。卫华的贸易公司按照克格勃提供的规格给克格勃提供太阳能电池。卫华的贸易公司的经营范围苏联方面倒是没有进行限制。卫华同意了克格勃方面做出改动的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达成了。

    大大们!请继续支持啊!!!!!!( )

一百三十三 “哥德马尔森”号

    卫华同苏联克格勃的合作协议达成之后,卫华打电话到美国把凯思琳从美国调到香港来,美国所有的事物都交给了玛丽来负责。凯思琳到香港是接替杰西负责香港公司的事物,杰西现在专门负责卫华公司在大6的事物,包括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厂和一家外贸公司的工作。新成立的太阳能电池厂卫华起名:远帆太阳能公司。新的外贸公司卫华起名:吉祥外贸公司,并且在苏联海参威成立了办事处。因为这两件事暗中牵扯到国内的情报机构,所以各种手续办的非常快,就在九月初卫华的吉祥外贸公司机已经开张了。太阳能电池厂因为还需要建设厂房,安装生产线等问题,要等过几个月才能建成。

    卫华选定的电池厂的地址是辽宁省的大连市,吉祥外贸公司也注册在大连市。按照卫华的计划大连是个优良的港口,他旗下的深蓝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可以在大连港直接把太阳能电池装上船,然后随同要运送到海参威港的其他苏联国内紧缺的物资一起运送到海参威,再由在海参威的吉祥外贸公司办事处的人交给苏联克格勃方面的人。这些苏联紧缺的物资下船之后深蓝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会装满由吉祥外贸公司办事处在苏联采购的国内紧缺的物资回到大连。这一来一往卫华就能从中赚取大量的人民币,而且卫华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他的外贸公司会越来越大,因为苏联物资缺乏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这可是国内轻工业展的好机会,相信国家的领导人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同克格勃的合作自己不需要什么商业合同之类的东西,卫华拿到了克格勃方面的答复并同意合作之后巴莎和他的两个同志就乘飞机回瑞士去了。贺抗战也急忙赶回国内,他需要对上面的大佬们进行汇报。卫华也把杰西从大6召了回来同从美国赶来凯思琳两人一起听了卫华的工作安排,之后卫华又彻底的轻松了下来。过了几天卫华把丁鹏和何晓雅丢到公司自己一个人驾驶着新买来的游艇出海去了。

    卫华前几天在拍卖会上拍到青铜龙头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凡是中国人更别说是愤青了都极其痛恨的王八蛋:米切尔?麦克?哈彻。在卫华原本的世界里这个被很多人称为“英国头号寻宝家”、“最出色的海洋探险家”的家伙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令所有人痛恨的盗贼,他曾经两次从南中国海打捞到两艘沉船,第一次是1984年5月,打捞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得到了二十三万九千件瓷器和一百二十五块总计四十五公斤重产于南京的金块,同时还有两门刻有东印度公司缩写字母Voc的青铜铸炮。第二次是1999年5月,打捞到“泰星”号,得到一百多万件瓷器。可是米切尔?迈克?哈彻这个王八蛋为了让这些瓷器的价格更高,竟然让人砸碎了其中的六十多万件,只带走了挑剩下的三十五万六千件。这是让卫华最痛恨的事情。

    现在是1983年8月份,卫华不想再让哈彻这个王八蛋打捞到“哥德马尔森”号,于是他拿着苏菲亚给他的探测器出海了,他要在哈彻的前面找到“哥德马尔森”号,并且把它打捞出来。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老档案记载,1752年冬,载重115o吨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满载着中国的瓷器、黄金、五个月的给养,以及112人从中国的广州驶向西方,它的目的地是大西洋彼岸的阿姆斯特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艘船在航行了16天以后,于1753年1月3日不幸触礁沉没。船上的8o人沉尸南海,32人生还,并于一周后驾驶两艘小艇抵达巴达维亚。1984年5月,哈彻用了十周的时间探测到这艘船,并且把船上的货物打捞出来。这次的瓷器和黄金让哈彻获得两千万美元的回报,这大大刺激了哈彻,于是就有了1999年“泰星”号打捞的事情。

    有了苏菲亚提供的探测器和联络器中的资料记载,卫华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哥德马尔森”号沉没的地点。这里的海水并不太深,只有几十米的样子,没有使用潜水用具卫华亲自到水下查看,证实他确实先哈彻一步找到了“哥德马尔森”号商船,但是在如何处理这艘船的问题上却是让卫华为难了。一是卫华自己组织人来打捞,再一个就是让大6的考古部门来打捞。如果卫华自己进行打捞的话,问题不少另外大6政府可能对卫华产生某些不好的看法,但是现在大6的考古部门又不怎么让卫华相信,现在的大6政府对文物的管理工作做的并不是太好,主要是资金缺乏的问题,有很多的文物就简单的堆放在各地博物馆的仓库里,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一个星期之后卫华一个人驾驶这游艇回到了香港,然后他把丁鹏和何晓雅从公司里找了回来,卫华对两人说道:

    “我找到了一艘沉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哥德马尔森’号,现在这艘船上的瓷器和黄金价值两千万美金,我得到消息澳大利亚的一家海洋商业打捞公司也在打这艘船的主意。我想你们帮我向上面问问,我们可不可以在澳大利亚的打捞公司动手之前先把这艘船打捞出来?”( )

一百三十四 瓷器博物馆

    1983年9月初中南海第二代领导人的办公室里,第二代领导人看完了手里的报告笑着对自己的秘书说到:

    “卫华这小家伙还真是有心,这几年来他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不少的事啊。看来我们应该找个机会感谢感谢他了。对于这此小家伙的提议你怎么看?”

    “我的想法是同意卫华的提议就由他来打捞!您也知道我们现在只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展经济上,我们的资金也都用在基础建设上,而且还是资金不足。即使我们把船上的东西打捞上来,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这些文物。不过我们可以同卫华进行合作,由我们国家的文物和考古部门出专家学同卫华一起进行打捞,然后我们在决定怎么来处理这些文物,我们不能让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落到外国人得手里。我想卫华应该不会把这些文物都卖掉,因为他根本就不缺钱。即使卫华想卖掉,我们也可以把其中那些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文物从卫华那里要过来,我想卫华不会不同意的!”秘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也对!这么办我们先让北京故宫博物馆派人去香港。我也相信卫华打的主意不是把这些文物卖掉,我们先看一看卫华有什么打算,然后我们再决定具体怎么处理这些文物。打捞的事就由我们出专家和打捞船队,资金就由卫华提供好了!反正他有钱,而且这件事又是他起的头!”第二代领导把他的决定让秘书传达了下去。

    第三天的时候卫华在栖园见到了故宫博物馆的人,这位姓袁的馆长也是个考古方面的专家。见到卫华之后,袁馆长开门见山的问道:

    “卫先生!我这次来见你是奉上级的命令来问一问你对这批即将打捞出水的文物有什么具体的处理意见?国家已经决定和你一起打捞这艘沉船,我们到时会派专家和打捞船队来协助你,但是资金要由你来负责。这也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考古活动,我们很重视。”

    “袁馆长!我个人从来没想过把这些文物占为己有,我只是不想这些祖宗留给我们的文物便宜了外国人,这些洋鬼子已经从我们的国家掠夺到够多的东西了,不能再让他们掠夺了。至于你们问我准备怎么处理这些文物,我还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馆长是不是可以听一听?”

    “卫先生请直说就是了,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听卫先生的处理意见的,我的任务就是把卫先生的想法带回去。”袁馆长说道。

    “我的意见是专门建立一个瓷器博物馆,把这次打捞出来的瓷器文物都放到这个博物馆里,然后由这个博物馆向国人展出。我想把这个瓷器博物馆建成全世界最大、最好的专门展览瓷器文化的博物馆,你是专家比我更清楚中国瓷器的魅力和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响;建设博物馆的资金由我来负责,管理工作也由我的人负责,但是文物的保护工作就需要你们这些专家来做了。这个博物馆我想把它建在深圳,建成之后对我们的国人免费开放!你看怎么样?”

    “如果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国家现在的建设资金紧张,对文物保护这一块资金下拨的不多,我们有很多的文物都不能很好的给予保护,我们这些人都感到心痛啊。但是我们也没办法,不能为了保护文物就不管国家的建设不是吗!如果上面真的的能同意你的意见,那就太好了。这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个新思路吗,也算是改革的一个方面吧。”袁馆长非常赞同文化的想法。一个星期之后,第二代领导人就见到了卫华关于即将打捞出水的文物的处理意见的有关报告,第二代领导仔细的阅读之后,在上面做了批复然后交给了秘书说到:

    “就按卫华的意见办理!让具体办理的同志要好好的配合。让我们最好的设计院设计这座博物馆,卫华这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好事啊,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按正常的道理一艘沉船的打捞是不会惊动第二代领导人的,但是这几年卫华做的事一件比一件大,并且每一件都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所以第二代领导人吩咐关于卫华的大小事都要让他知道,当然这是指卫华需要国家配合的事情。

    有了第二代领导人的批示一切事情都就好办了,而且事情办理的度非常快。只一个月的时间国家设计院拿出了瓷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方案。11月底在深圳这个卫华预想的世界上最大的、最好的瓷器博物馆就开始开工建设了。同时中国海洋运输公司的海洋打捞船队和由国家科学院、故宫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历史学、考古学、海洋学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队伍也随船来到了南海。

    历史两个星期的打捞,“哥德马尔森”号商船被整体打捞上来,自然其中的二十多万件瓷器和四十五公斤的黄金也落到卫华的手中。然后这些瓷器被运送到了深圳,在深圳由专家、教授们对这些瓷器进行一一鉴定,把其中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送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其余的暂时保存在深圳,由专门的考古人员负责管理,等瓷器博物馆建成之后,在交给瓷器博物馆来管理。

    大大们!你们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

一百三十五 第二次见面

    卫华站在自己的新游艇上看着已经被打捞出水的“哥德马尔森”号商船,心里十分的痛快。此时卫华想到:米切尔?麦克?哈彻这个王八蛋估计现在正在东奔西走满世界的收集关于“哥德马尔森”号的资料呢吧。不过过了今天他收集的资料就没有用了。不知道等他知道他费心费力收集的资料已经没用了的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被气的吐血呢。没有了“哥德马尔森”号的刺激,他应该不会再想着去打捞“泰星”号?如过这家伙还是不死心,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到澳大利亚把这家伙干掉来个彻底解决。还有“泰星”号自己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一起也把它打捞出来,反正“泰星”号沉没的地点离“哥德马尔森”号沉没的地点不远,而且具体在什么位置自己也知道。

    考古专家们开始从船舱中搬运那些装在箱子里的瓷器,没多久的时间箱子就在船甲板上顿成了小山。看到了这些卫华决定放弃一起打捞“泰星”号,还是等瓷器博物馆建好再说吧,这次只有二十三万件瓷器,可是“泰星”号有一百多万件瓷器呢,打捞并不难但是现在把它打捞出来,自己把这些瓷器放到到哪里去。一百多万件瓷器需要的地方可不小,还是先让它们在海底沉睡吧。打捞结束,卫华和丁鹏、何晓雅回香港,打捞船队回深圳,博物馆的建设问题不需要卫华来操心,大6方面有专人负责,卫华只管出钱就是了。

    卫华回到香港时已经是12月上旬末,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是西方人的圣诞节,卫华的管家大卫已经开始准备过圣诞节了。圣诞节前夕木下樱子从日本来到香港,玛丽也从纽约赶到香港,杰西是从中国的大连赶回来的。五个人聚到在一起的时候卫华听取了一下四个老婆的汇报。日本方面由于卫华级作弊器的指挥,这几年卫华在日本的投资收益平均每年都在6o%以上,到1983年底卫华在日本的投资已经达到惊人的9oooo亿日元。在美国方面到83年底投资达8oo亿美元,每年的平均收益过4o%。在香港和大6方面卫华的总投资达到6o亿美金,其中铱星公司46亿美元,虞教授负责的晶圆生产线和芯片生产线以及香港的科技实验室总投资达1o亿美元。卫华在大6的太阳能公司和外贸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共4亿美元。

    现在的卫华身家过千亿美元,可以说的上是世界富,但是卫华知道他和世界上那些真正的大财团比如说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等还是相差太远,不仅仅是在财力方面相差很多,潜在的影响力方面差的就更多了。影响力这东西需要花时间来慢慢的培养的,卫华崛起的时间还太短,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些大财团都是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关系网都已经完善了。圣诞节过后四女又各自开始工作,卫华开始研究自己身体的变化。卫华在南海寻找“哥德马尔森”号沉没地点的时候已经试验过了,他完全可以不需要经过鼻子来呼吸,也就是说到他达到了武侠小说里的胎息境界,而且他的身体完全可以承受三四个大气压力。因为答应苏菲亚每天多吸收四个小时的电力,所以每天上午的时候卫华基本上都是在修炼功法并且吸收电力,下午则是没事或出去溜达溜达。

    时间很快就了1984年1月,这一天卫华在家里刚刚结束电力吸收,管家大卫就来卧室告诉卫华说是白建军来了。卫华知道白建军没事的话是不会来他这里的,于是急忙去见白建军。白建军等管家大卫离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