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491章

权驭大明-第491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虽然官职卑微但在东林党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毕竟,东林党的人也不是圣人,有着跟齐楚浙等派系官员一样的七情六欲,除了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好,本质上与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并无多大的区别,难道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就不愿意大明繁荣昌盛?

    汪文言之所以能驾轻就熟地办理那些龌龊事,与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他原本是安徽黄山的一个县城里管库房的小吏,因为贪污钱财被判处充军,结果半路潜逃京城。

    像汪文言这种人最为处理人际关系,无意中结交了内阁中书、东林党人黄正宾,在黄正宾的推荐下汪文言到了当时

    黄正宾看中了汪文言搞阴谋诡计的才能,把他推荐到了当时身为太子的泰昌帝身边的贴身内侍王安手底下做事。

    在对东林党至关重要的移宫案里,汪文言负责在王安和东林党之间传递消息,与当时移宫案的东林党主将杨涟、左光斗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实,从东林党与王安之间的关系上也不难看出,东林党对宦官的态度并不像后来那样深恶痛觉,他们与王安之间的关系就非常融洽。

    如果探其究竟,就会发现这与东林党的利益密不可分,王安与东林党交好对他们有利,而魏忠贤则忠于天启皇帝对他们不利,故而自然要受到东林党的反对,充其量不过是党争的一种形势罢了。

    事实上,历史上,杨涟之所以以二十四大罪弹劾魏忠贤,正是因为魏忠贤把汪文言抓到了诏狱。

    只不过现在的情形有些不同,杨涟因为东林党与魏忠贤为代表的一派官员之间的矛盾加深而率先以二十四大罪弹劾魏忠贤,但汪文言因为其所处的特殊位子和身份始终难逃被魏忠贤捉拿的命运。

    不得不说,魏忠贤的这一招可谓蛇打七寸,他要从身上有着许多把柄的汪文言下手,一步一步东林党给拉下水。

    京城,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灯光昏暗的刑房里,一名穿着白色囚衣的中年男子被绑在刑具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

    借着有些暗淡的灯光,可以看见刑房里的不少刑具上都沾着斑斑的血迹,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你们为何要抓本官?你们可知本官是谁?本官要见首辅大人,要见首辅大人!”

    这名穿着囚衣的中年男子自然就是汪文言,他不知自己为何忽然之间就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抓来了诏狱,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故而神色有些惊慌地向现场几名五大三粗的狱卒说道。

    “汪大人,小的们自然清楚汪大人的身份,不过汪大人既然进了这诏狱就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还是乖乖地把做过的事情都说出来,免得受皮肉之苦!”

    领头的狱卒满脸横肉,皮笑肉不笑地向汪文言说道,边说边把手里的皮鞭抖得啪啪直响。

    “你们要本官说什么?”

    汪文言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意识到事情不妙,他可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随后压抑着心中的震惊,故作镇定地望着那个满脸横肉的狱卒。

    “要说什么是汪大人的事儿,小的只管让汪大人开口,如果汪大人不愿意老实招供的话,那么小的们唯有得罪了。”

    满脸横肉的狱卒闻言笑了笑后走到汪文言的面前,扬起手里的鞭子阴沉沉地盯着他说道:

    “想必汪大人不知道,小的手里的这条鞭子是当年永乐爷迁都的时候从南京镇抚司诏狱里拿过来的,据说上面沾着当年胡惟庸丞相和蓝玉大将军的血,汪大人能被它伺候也是一种福分,常人还没这个资格动用这条鞭子!”

    “本官行得正坐得直,没什么好说的!”汪文言的脸色不由得变得苍白,喉结一动,苦涩地咽下了一口口水后咬着牙向满脸横肉的狱卒说道。

    “既然汪大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可就别怪小的不客气了。”

    满脸横肉的狱卒闻言不屑地冷笑了一声,他岂会看不出面无血色的汪文言此时已经无比惊恐,于是高高举起了手里的皮鞭,准备让汪文言吃点儿苦头。

    “住手!”

    眼见满脸横肉狱卒手里的皮鞭就要在汪文言惊恐的注视下落下去,一个声音从房门处传来,制止了满脸横肉的狱卒。

    “吕大人。”随即,一名身穿七品官服的中年人在几名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房间里的狱卒见状纷纷躬身行礼。

    “吕行!”

    见到那名进门的中年人后,汪文言的脸色立刻变得异常难看,他自然认得这个吕大人,此人是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吕行,原浙党的人现在是魏忠贤手下的一张王牌。

第七百八十一章 翻旧账

    “汪大人,你可知为何会身处此地?”

    吕行来到汪文言的面前,先是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刑具,然后用手在鼻前扇了扇弥漫着的血腥味,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汪文言。

    “本官不知,还望吕大人明示。”汪文言脸色煞白地望着吕行,很显然吕行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好事。

    实际上,当汪文言被带进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的那一刻,他就应该知道他这次完了,诏狱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需要足够的份量才能被抓进诏狱,在大明能进诏狱已经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同样,进了诏狱后要想从里面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得也要尝尝诏狱里的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刑罚,搞不好小命都会丢在里面,而且死了就死了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汪大人,你以前做过的事情肯定记忆犹新,今天本官不说别的,仅说一事,望你能如实相告,这样对大家都好。”

    吕行微微一笑,沉声向汪文言问道,“汪大人,广宁大败后有人出十万两银子给熊廷弼大人买平安,那笔钱去了哪里?”

    “熊大人!”汪文言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色大变,眼神随之变得十分慌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广宁大败后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广宁巡抚王化贞的命运了。

    广宁大败后,东林党和还没有倒台的齐楚浙三党为了广宁大败的责任归东林党的王化贞还是楚党的熊廷弼争吵不休,都想为自己一系的人开脱。

    周所周知,王化贞从广宁城逃出来后与前来增援的熊廷弼在大凌河相遇后,王化贞建议退守宁远城,可遭到了熊廷弼的一口回绝。

    熊廷弼认为广宁失守以后锦州和宁远都已经不再有守卫的价值,为了不给后金兵留下人口和资源,应该把关外的人口全部迁入山海关关内,带不走的东西全部烧掉,坚壁清野。

    说起来,辽西走廊在当时并非军事重地,锦州和宁远只是两座普通的卫城,兵力也不多,明朝在辽西的防守核心是广宁,辽西走廊属于后方,天知道城高墙后的广宁城竟然这么快就丢了。

    熊廷弼和王化贞被押来京城后,天启皇帝朝臣审问此案,王化贞很快就认罪,毕竟他丢了广宁城,这是他在广宁大败中的最大罪责。

    而熊廷弼,虽然关外明军的兵权掌握在王化贞的手里,虽然王化贞才是广宁大败的罪魁祸首,但由于他拒绝了王化贞守宁远的建议,率军撤回了山海关,故而他的罪责比王化贞还要大。

    庭审熊廷弼时,熊廷弼对放弃锦州和宁远率军退回山海关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在他看来锦州和宁远在广宁大败后很难守住,即便守住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只能是一个巨大的拖累。

    辽西走廊地形特殊,没有太多的地方适合耕种,故而明军的后勤补给要靠山海关内补给,而后金军从广宁城就能得到补给,一旦后金军发兵围困锦州和宁远,首先明军在后勤路线上就处于劣势。

    另外,考虑到后金军战斗力凶悍,明军援军和后勤补给都可能被切断,这就使得锦州和宁远的明军成为孤军。

    故而,在广宁失守的情况下,熊廷弼认为没有必要再守卫锦州和宁远,而是干脆退回山海关防守,等明军在山海关整军备武后再出兵山海关收复广宁,而后再图谋收复辽阳和沈阳。

    不得不说,熊廷弼的这个布置从战略上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他犯了一个大错,无论他的这个战略有多完美以及贴合实际情况,要是没有经过朝廷的批准而放弃锦州和宁远,那就是不战而逃的死罪。

    明朝有一条军法,叫“失土者死”,也就是说如果镇守疆土的将领失去了疆土,那么那名将领就是死罪,无论文武百官都对这一点非常清楚。

    熊廷弼固然已经被王化贞架空,但他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辽东经略,对辽东的疆土有着守土之责。

    辽沈之战时,时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本能逃走,但却选择了自尽殉国,并不是袁应泰不想活命,实在是辽阳和沈阳一丢后整个辽东都要落尽后金军的手里,他这个辽东经略难逃一死。

    故而,王化贞要承担丢失广宁城的罪责,主张撤回山海关的熊廷弼则要承担丢失辽西走廊的罪责。

    除非朝廷同意,否则王化贞和熊廷弼就是死也要死在关外,两人身为明军的两大主帅绝对不能退到山海关内。

    实际上,后金军曾经派人追击后王化贞,但是没有跨过大凌河就退回去了,根本就没有染指辽西走廊的意图,毕竟后金兵兵力和国力有限,努尔哈赤不会把战线拉得太长,实在是无力占领辽西走廊。

    这就使得熊廷弼退守山海关的战略显得非常尴尬,在外人看来他是被后金军吓破了胆子,白白地把辽西走廊丢给了后金,其解释不过是为了活命罢了。

    主持对熊廷弼审判是东林党大佬之一的左都御史邹元标,与陪审的众官员很快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熊廷弼的解释却有可取之处,但军法有严令“失土者死”,国法如此罪无可遁,故而判处其与王化贞一样都是死刑。

    当然了,熊廷弼和王化贞是不会坐以待毙的,虽然两人身陷囹圄,但他们有着不少同僚故友,纷纷想办法营救二人,只要天启皇帝不下旨处死二人那么就有翻盘的机会。

    总体说来,明朝的皇帝是对朝臣们最为宽容的,就算是被顶撞也不过是廷杖一顿罢了,不会像后世的清朝那样直接砍了人的脑袋。

    所以,有些官员即便犯错下狱后,皇帝也会给其机会让其重新踏入仕途,有些本应被处死的官员也在大牢里关上几年后从轻发落。

    因此,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故交亲友们在两人被判死刑后纷纷活动了起来,想要走通朝堂重臣的门路。

    对于王化贞而言比较方便,他本身就是东林党的人,虽然这次被判了死刑但东林党肯定会保他。

    要知道判处死刑和执行死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朝中那些天启皇帝面前的重臣肯说话,刑期会一拖再拖,说不定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就可以免除一死。

    熊廷弼的事情就比较难办,毕竟天启皇帝宠信的是东林党的官员,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已然失宠,为此熊廷弼的故交好友自然就找上了汪文言这个掮客,给了他十万两银子疏通,希望能救熊廷弼一命。

    有史料传言,熊廷弼与汪文言沟通后拿出了四万两银子,而汪文言从中贪污了两万两。

    不过从现实情形来看,广宁大败后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下了大牢,被严加看管,哪里有机会接触到汪文言?这种事情通常而言都是他身边的故旧在奔波。

    而汪文言纵使再贪婪也不敢捞这种大案的昧心钱,至少不敢暗中贪一半那么多,这里面的风险太大,故而传言不可信。

    说起来,汪文言也够倒霉的,拿到熊廷弼的钱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找东林党人帮忙,而是天启皇帝身边的内侍魏忠贤,要想留熊廷弼一命的话自然是能与天启皇帝关系越密切的人越好,而魏忠贤首当其冲。

    因此,汪文言托人给魏忠贤送去了一大笔钱,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魏忠贤竟然拒绝了这笔钱。

    万般无奈下,汪文言只好把目标对准了东林党的大佬们。

    不管这里面的隐情如何,历史上,熊廷弼直到判刑后三年才被杀,传首九边,而王化贞更是活到了崇祯五年。

    如今,魏忠贤这次抓了汪文言以熊廷弼的案子为突破口,打了汪文言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他当时是让别人给魏忠贤送礼,可这点儿小把戏岂能瞒过魏忠贤?只要魏忠贤稍一查证就能知道是汪文言送来的钱。

    所以,当汪文言从吕行那里听闻他是因为涉及到熊廷弼的案子后被抓进诏狱后,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如果说别的事情他还能否认,可这件事情牵扯到了魏忠贤他就是想赖也赖不掉。

    “汪大人,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吃些皮肉之苦不如早早交代,这样还能争取宽大处置。”吕行见汪文言的神色无比惊恐,知道汪文言已经意识到出了何事,于是笑眯眯地望着他说道。

    汪文言见吕行笑着的样子不知为何忽然感到不寒而栗,自己好像变成了吕行眼中的猎物,看来如果吕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那么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下官……下官有罪!”

    因此,汪文言在经过左右权衡后叹了一口气,神色无奈地向吕行说道,他可不是那种硬骨头的人,故而岂能受得了诏狱里的那些酷刑,不如早点给自己谋一条退路。

    吕行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只要汪文言一认罪,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所谓风水轮流转,东林党的人风光了这么些年如今也该倒霉了,否则的话天理何在!

第七百八十二章 反击开始

    司礼监。

    “总管,汪文言招了,他收了熊廷弼故旧十万两银子,分别送给了杨涟、左光斗和顾大章等人。”

    魏忠贤正在翻阅朝臣们奏章的时候,吕行快步走了进来,把手里拿着的供词笑着放在了魏忠贤面前的桌上,他这次可谓不辱使命,顺利使得汪文言招供。

    至于汪文言招供的东西是不是事实,有几成是真的,吕行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把杨涟和左光斗这些东林党激进派的大员给牵扯了进去,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魏忠贤最想看见的东西。

    “很好!”魏忠贤瞅了一眼供词上的内容,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冷笑,有了汪文言的这份供词他就可以向东林党下手了。

    东林党这些日子来对魏忠贤是大加抨击,好像魏忠贤是大明十恶不赦的罪人一样,这使得他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一直以来,处于京城政局旋涡中心的魏忠贤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东林党发难,如今有了机会他自然会全力以赴把向东林党发动反戈一击。

    “总管,要不要把杨涟他们给抓起来?”吕行知道魏忠贤对东林党无比厌恶,认为那是一群伪君子,见供词得到了魏忠贤的首肯于是沉声问道。

    与魏忠贤一样,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非常痛恨对他们赶尽杀绝的东林党,故而自然也希望看见东林党倒霉。

    “这份供词先留着,明天是皇上召集各大部院衙门主官到乾清宫议事的日子,等徐大人他们先动了后咱们再动手。

    魏忠贤摇了摇头,端起一旁的热茶品了一口后有条不紊地回道,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等着明天向东林党动手。

    第二天,乾清宫正殿。

    天启皇帝按例召集了内阁阁员和五府六部主官议事,商讨朝廷的军政大事,自从杨涟弹劾东林党以来,每次议事东林党和反东林党阵营的官员们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