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496章

权驭大明-第496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地方官吏们肯定不会承认“擅立牙行、私抽税钱”,而是把所有的污水都泼向了那些税监,说其如何如何扰乱地方和欺压百姓等等。

    然而其根源,还是地方官吏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京城官员的利益被触动,故而进行的反击。

    “唉!”

    虽然李宏宇早就知道天启皇帝会拿牙行和税钱开刀,但亲耳听见了天启皇帝所下的圣旨后还是不由得暗中叹了一口气。

    可以想象的是,地方官吏和豪强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一定会想办法进行反抗,在万历年间地方上抗税的事情并不鲜见。

    但现在的情形不同,地方官吏和豪强所依仗的京城文官大员们在经历了京察和封疆案后被天启皇帝收拾得服服帖帖,无法再像万历朝时给予他们帮助。

    尤为重要的是,这次来执行天启皇帝诏令的首脑不再是文官,而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魏忠贤,他忠于的可是天启皇帝,故而自然不会对那些抗税的人客气。

    换句话而言,李宏宇现在已经嗅到了腥风血雨的味道,当朝廷的政令无法在地方上推行后,如果朝廷不退让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肯定是要扫荡地方上的反对势力。

    面对这种情形李宏宇没有什么好办法,要想动地方豪强的利益可不容易,那些地方豪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就算让他来执行这件事情也免不了刀口见红。

    更何况,天启皇帝也不会让李宏宇介入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来,单单方方面面的人情关系就足够李宏宇头疼,反而是魏忠贤等宦官没有这方面的顾忌。

    因此,明朝后期明帝向地方上派税监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了应对国家越来越大的钱财消耗,仅凭矿税无疑是杯水车薪,而田税又是大明的根基所在,故而唯有向商税开刀。

    大明文官集团的官员即便不是商税的受益者也都与之关系密切,这也使得宦官们被意外地推上了税监的舞台,其中的是非曲直可谓是一言难尽,难以评说。

第七百八十九章 离别

    新年过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重新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各衙门的事务逐渐步入了正规,封疆案的余波正在逐渐消散。

    虽然京城的官场日趋平复,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封疆一案使得东林党元气大伤,在各大部院中的不少职务被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所取代,东林党再度处于被打压的境况。

    不过,这已经使得东林党的官员们感到非常庆幸,至少在天启皇帝的干预下魏忠贤不能对他们赶尽杀绝,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随着东林党盛极而衰,一举将其打倒的魏忠贤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官场的新贵,不仅执掌司礼监而且麾下还聚集了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并且一些原东林党的官员也见风使舵前来投靠。

    可即便是这样,东林党在朝堂上仍有着不小的势力,而且对魏忠贤和投靠魏忠贤的官员恨之入骨,双方可谓水火不容。

    李宏宇很清楚,这正是天启皇帝所希望看见的局面,东林党和反东林党的人斗得越厉害天启皇帝就越容易驾驭朝臣。

    天启皇帝新年后施行的新政并没有越到丝毫的阻力,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这在以前简直就是不可想象之事,文官集团的人会闹个天翻地覆,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对,好像天启皇帝是要祸国殃民般。

    二月中旬,石门山。

    明军阵亡将士陵园的纪念石碑前摆满了贡品,李宏宇和孙承宗肃穆而立,久久不语,现场的气氛显得颇为萧杀。

    李宏宇这次回京的名义是为了关锦防线的事宜,故而当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宏宇自然要出关走一趟。

    转眼间,已经距离李宏宇上次出关有两年的时间,可李宏宇觉得仿佛是不久前的事情,一切的记忆都是那样的清晰和深刻。

    既然来到关外,那么李宏宇肯定要到石门山的陵园来祭拜当年战死的明军将士,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护卫了大明的疆土,也使得他得以加官进爵。

    守护陵园的是十来名在石门山之战中致残的士兵,在李宏宇的帮助下已经纷纷成家,他们不仅要看护明军的阵亡将士陵园,而且也看护后金军战死将士的陵园,与战死者相伴。

    李宏宇并不担心着写看护陵园老兵和家人的安全,想必努尔哈赤和后金的将领们不会为难这些同样守护着后金兵坟墓的平民百姓。

    事实正是这样,当后金军夺取关外的土地后,石门山陵园的这些看护陵园的人受到了满清皇帝皇太极的礼遇,禁止任何人去滋扰他们。

    回锦州城的路上,孙承宗与李宏宇并排骑着马,边走边聊着。

    “李老弟,听闻京城现在有不少人在弹劾我,看来我就要离开这儿了。”

    忽然,孙承宗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向李宏宇说道,“如今关锦防线刚具雏形,也不知道继任者会如何修建。”

    “孙兄多虑了,孙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如今关锦防线乃我大明现在一等一的大事,皇上不会轻易换帅。”

    望着神色颇为不甘的孙承宗,李宏宇开口安慰道,他知道孙承宗并不是贪恋兵权,而是担心后金军卷土重来。

    与京城的官员不同,孙承宗对关外的情形非常了解,知道后金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连李宏宇都不能率军进攻辽东,更何况其他人?

    而假以时日,如果不把后金消灭的话,迟早会对大明的安慰构成严重威胁,他可不认为长城能阻挡后金军南下的步伐。

    山海关虽然宏伟坚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山海关是死的,一旦后金绕过山海关的话那么就可以从容进攻京畿。

    这也是孙承宗为何要极力打造关锦防线的原因,只要扼守住辽西走廊,那么后金就无法南下对大明京畿地区构成威胁。

    孙承宗本想着操练出一支部队后率军北上收复辽东,剿灭后金,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明边疆的这个祸患,可如今他连关锦防线都未建好却受到了朝中远齐楚浙等派官员的弹劾,为此心中颇为苦闷。

    其实,当东林党在朝堂上被魏忠贤打了个落花流水的时候,孙承宗的这个蓟辽督师就已经做不安稳。

    显而易见,孙承宗不但是东林党的一个党魁,而且还在关外手握重兵,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自然不愿意看见孙承宗掌控如此大的权力,就像东林党得势后撤了熊廷弼换上袁可立担任辽东经略一样。

    因此,新年后,朝堂上那些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孙承宗,想要把他从蓟辽督师的位子上给拉下来。

    李宏宇很清楚,虽然天启皇帝信任孙承宗,但为了朝堂上派系关系的平衡天启皇帝不能留任孙承宗,即便是不派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来担任此要职,那么也要派遣一个中立派的官员前来。

    “内忧外患,着实可悲!”

    孙承宗自然知道李宏宇是在安慰他,叹了一口气后神色黯然地说出了八个字,只是不知道他说的“着实可悲”指的是自己还是大明。

    “孙兄,皇上英明睿智,朝局会一天好过一天。”李宏宇闻言正色回道,算是对孙承宗的安抚。

    在他看来,如果天启皇帝能像万历皇帝一样执政四十多年,那么大明肯定会中兴,社会矛盾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启皇帝的心智要更胜万历皇帝一筹。

    可惜历史上天启皇帝英年早逝,这使得李宏宇的预测化为了泡影,或许这就是明朝的宿命。

    “李老弟,关外的事务以后还要你多多关照。”孙承宗意识到他的这个话题太为沉重,随即语峰一转与李宏宇谈起了关锦防线。

    作为东林党的一名首领,孙承宗可能很难再执掌比你高全,故而唯有把关锦防线托付给李宏宇。

    作为两次击败后金的大明英雄,无论哪个派系上台执政都要依仗李宏宇来对付后金,不至于像孙承宗这样黯然出局。

    “如果孙兄真的回了京城,那么小弟定会尽力而为。”李宏宇自然是一口就应诺了下来,由于石门山之战,他对关锦防线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并不希望它垮掉。

    “唉!”

    孙承宗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叹了一口气后望向了前方,他原本想要率军收复辽东,结果却因为朝堂上的党争而下台,心中的不甘不言而喻。

    二月底,李宏宇返回了京城,刚进城他就听见了一个不愿意听见的消息,天启皇帝准备在三月初一斩了“不战而逃”丢失国土的熊廷弼,将其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李宏宇当即进攻觐见了天启皇帝,请求送别熊廷弼一程,两人不仅是湖广同乡,而且还一起在辽东共过事,既然他有这个条件那么于公于私都应该去见见熊廷弼。

    天启皇帝知道李宏宇的心事,因此恩准了李宏宇的请求,也算是给熊廷弼一个恩典,让其趁机见见家人。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乃是大明最为顶级的大罪,故而一直关在诏狱里,没有天启皇帝的首肯任何人不得见两人,故而王化贞和熊廷弼的家眷自从两人兵败被抓后还从未见过两人的面。

    于是,李宏宇领着熊廷弼的夫人、儿子和孙子等家人一同去诏狱探监,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自然不敢阻拦,负责北镇抚司事务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亲自作陪。

    虽然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封疆案由熊廷弼而起,但熊廷弼却并没有牵涉进去,原因很简单,封疆案发生时他已经在诏狱里,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外界,就是向追究他的责任都追究不到。

    至于后世有传言说有人进诏狱与熊廷弼密谋什么的,那可真是笑话,诏狱相是大明当时最为顶级的监狱,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岂能随随便便贿赂个牢头什么的就能见到人的?纯粹就是毫无根据的想象和杜撰。

    因此,单独住一个单人牢房,与世隔绝的熊廷弼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官场因为他的事情能闹得鸡犬不宁,诺大的一个东林党在魏忠贤的攻势下说倒就倒了。

    当李宏宇和熊家的家眷出现在神色憔悴的熊廷弼面前时,熊廷弼知道他的大限已到,李宏宇带着佳人来送他最后一程。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的罪责特殊,不是贪污受贿等罪行,故而两人在诏狱里倒没吃苦头,只不过这种囚禁的日子实在难熬。

    或许是早就想到了这个结局,熊廷弼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对家人进行了安抚和嘱托,气氛凄然令李宏宇不由得感到颇为唏嘘。

    熊家的人给熊廷弼准备了一顿他喜欢的酒菜,李宏宇与熊廷弼对坐而饮,聊着两人在辽东时的一些往事。

    熊廷弼在辽东时与李宏宇合作得最为畅快,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共事的时间不长,在熊廷弼看来李宏宇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从来不会给他找麻烦,不仅尊重他这个辽东经略,而且遇到一些难题时都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进而不用劳烦他。

    其实,不单熊廷弼,大明其他官员也都想跟李宏宇这样的精明干练的后起之秀合作,那样的话将会轻松惬意,坐等立功受奖。

    “李老弟,以后我的家人还望老弟能关照一下。”

    酒局到最后,已经喝到有几分醉意的熊廷弼迟疑了一下,神色有些尴尬地向李宏宇说道,他并不是那种喜欢求人的人,但为了家人也唯有拉下面子。

    “熊兄放心,此事小弟责无旁贷。”李宏宇闻言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这个要求对他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干!”熊廷弼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端起酒杯敬向了李宏宇。

    李宏宇与熊廷弼碰了一下酒杯后一饮而尽,一切都在不言中。

第七百九十章 夜刺

    三月上旬,李宏宇告别了天启皇帝启程返回海城,如今京城的事务已经步入正轨故而他没有必要再待着,难道让他目睹魏忠贤是如何修理朝堂上的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又或者去看一些官员巴结魏忠贤的丑态?

    随着东林党元气大伤,手握东厂和锦衣卫的魏忠贤成为了京城风头最盛的人,不少官员都前去投靠,希望能谋一个好前程。

    令李宏宇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以为投靠魏忠贤的是那些中低级官员,可万万没想到朝堂上的有些高级官员竟然也对魏忠贤进行了堪称厚颜无耻的巴结,令他感到颇为意外,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不过,李宏宇也能理解那些官员的心理,经过封疆案后谁都看出来备受天启皇帝信赖的魏忠贤要在朝堂上崛起,这个时候官员们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之对抗,另外一个就是投靠了。

    对于朝堂上的高级官员来说,要想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的话非常不容易,需要有贵人相助,而能在天启皇帝面前说上话的魏忠贤无疑就是那个贵人。

    李宏宇如今已经是大明士大夫阶层的一个领袖,自然不愿意看见那些官员对魏忠贤阿谀奉承,丢了文人应有的气节,所以选择离开,眼不见心不烦。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走得时候不仅京城的高管权贵悉数前来给他送行,连魏忠贤也赶了过来。

    这使得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有些人对魏忠贤笑脸恭迎,而有些人则怒目而视,双方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

    魏忠贤这次来并不是为了炫耀,内侍和外臣勾结可是皇帝最为忌惮的事情,因此他这次前来受天启皇帝的口谕给李宏宇送行,以此告诉外界李宏宇的重要,也算是对文官集团的一种安抚。

    作为大明的天子,天启皇帝自然善用刚柔并济的手法,在魏忠贤崛起的同时不忘了抬高一下李宏宇,再怎么说李宏宇都是文官集团的中流砥柱。

    李宏宇自然清楚魏忠贤不会无缘无故地来给自己送行,十有**是天启皇帝的意思,故而从容不迫地与魏忠贤寒暄,恐怕天启皇帝也想用此举来增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能相互配合为天启皇帝效力。

    通常,内侍和外臣之间的往来深受皇帝们的忌惮,但李宏宇的情形非常特殊,不仅深受天启皇帝的信赖而且没有在内阁和六部担任职务,自从踏入仕途来一直在外奔波,现在更是执掌远在江南的海关司。

    这样一来,李宏宇与京城官员的交集就非常少,天启皇帝自然也不介意让魏忠贤与李宏宇多走动一下,反正两人都是知道分寸的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这天午夜,京杭运河,济宁码头。

    一艘大船静静地停在码头上,码头上有不少当地的差役和士兵在值守,阻止任何人靠近码头,因为李宏宇在船上休息。

    为了能尽快赶回海城,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宏宇并没有下船,食宿都在船上,这使得沿途的州府不敢怠慢,派人严加看守码头,生怕出什么乱子。

    如果让一个伸冤的人跑到李宏宇的坐船面前下跪上告,那么当地州府衙门可就要倒霉了,像这种撞上来的案子李宏宇身为大明少傅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运河沿途各州府衙门的官吏纷纷严阵以待,把码头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避免那些伸冤上告以及心怀不轨的人靠近。

    吧嗒!

    睡梦中,李宏宇忽然听见了一声铁器撞击木板时发出的轻微声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李宏宇的眉头皱了皱,如果他没有听错的话应该有铁器集中了船身上的木板,否则不会发出这么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