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504章

权驭大明-第504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此言现场顿时一阵骚动,一名将领不由得诉苦道,众人自然知道觉华岛的重要,可其位于海上而后金军队又没有水军,对其是无能为力。

    “如果搁在平常,觉华岛自然无法被咱们攻下,可今年是老天相助,冬季天气特别寒冷,海面上结有厚冰可供咱们踏冰而行!”

    努尔哈赤对此自然早有准备,向下按了按双手,等现场平静下来后高声说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可就再也没有了!”

    “大汗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拿下觉华岛献给大汗!”一名将领闻言用力一拍胸口,高声向努尔哈赤说道,其余人也都跟着开口附和。

    如果海面上冰层的厚度真的可以支撑士兵和战马在上面前行,那么后金军就克服了攻克觉华岛的最大困难,届时有很大机会能攻下觉华岛。

    “四贝勒,来一下。”

    议事结束后,后金的将领们三三两两地谈笑着离开,代善快走几步追上了与人说着话的皇太极,沉声说道。

    皇太极闻言跟说话的人打了个招呼,然后跟着代善离去,来到了一个僻静的院落的凉亭里,两人的随从远远地站着警戒,阻止外人靠近。

    “四贝勒,父汗为何要把明军留下来?”

    进了凉亭,代善沉吟了一下后转身问向了跟在后面的皇太极,由于努尔哈赤并没有解释故而他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缘由,只是知道把明军拖在关外对后金有利。

    “大贝勒,咱们大金资源不足以维持那么多的军队,必须要从大明获得补给,一旦明军收缩进山海关,那么咱们与大明的联系就要被完全切断。”

    皇太极这下没有再藏私,闻言向代善微微一笑后说道,“表面上看起来,咱们可以兵锋直指山海关可却无力将其打下,要想进入大明的话只能从别处绕道,只要大明守住那几个入关的关口,咱们可就无能为力了。”

    “原来是这样!”

    代善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他光顾着在战场上打败明军了,并没有意识到大明对后金既是一个威胁,同时又是不可缺少的物资来源地,一旦失去的话对后金极为不利。

    故而,与空荡荡的辽西相比,努尔哈赤自然要选择把明军拖在关外,防止与大明的联系断绝。

第八百零二章 孤城

    天启七年正月十二,努尔哈赤亲统八旗兵约七万人,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在沈阳誓师后挥军南下,两日后西渡辽河,直扑锦州。

    得知着努尔哈赤率领着后金大军来袭后,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军顿时就慌了起来,谁也没想到后金军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面对后金大军的压力,原本那些要坚守关锦防线的明军将领纷纷选择后撤山海关,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凭借一城孤军无法与后金军相抗衡。

    石门山一战不仅使得李宏宇扬威,同时也使得关外的明军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后金军队的可怕。

    现在锦州和右屯等地的将领很多都是当时随着娜仁托雅从锦州增援石门山的人,目睹了石门山战场的血腥,他们可没有水师和禁军那样骁勇善战,又没有李宏宇坐镇稳定人心,故而谁又会固守城池?

    再者说了,撤往山海关是高第的命令那些明军将领并无后顾之忧。

    只是,由于先前他们消极应对高第的撤退命令,故而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大量粮草辎重来不及转移,分布在周围的百姓也有许多没能及时撤走。

    所谓兵败如山倒,虽然明军并没有跟后金军交战,但这种不战而撤的行为已经跟战败没有什么区别。

    故而,撤退途中明军士兵和百姓们相互拥挤,乱成一团,形势无比混乱,到处都能听到悲惨凄苦的哭声,这使得军队士气很快就降到了谷底。

    后金的将领们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战事才能攻占锦州和右屯等城池,毕竟当地的守军都还没撤离。

    可谁成想锦州和右屯等城的明军竟然不战而撤,犹如当年的广宁城一样,使得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那些城池以及里面囤积的大量粮草。

    这使得后金军的将领们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就在两三年前明军还发动了锦州之战和石门山之战,凶悍的战斗力使得后金军吃了大亏,没成想现在明军竟然连交战的勇气也没有,白白将城池拱手于人。

    其实,后金军这次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如果不是明军仓促之间换帅并且改变了既定的经营关锦防线的方针,那么锦州和右屯的明军又岂会轻易撤退。

    由于高第早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军令,一旦他们固守城池的话就等于违抗了军令,毕竟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官员和将领没有袁崇焕的底气和魄力,即便是他们全部战死恐怕也会落得一个不尊号令的下场。

    再加上后金军此次来势汹汹,而主张撤防山海关的高第并没有跟后金作战的额经验,故而为了稳妥起见很可能不会派兵前来救援,这就使得锦州和右屯等城的明军将领哪里还有斗志。

    当锦州和右屯等城的军民狼狈地经过宁远城南下山海关时,镇守宁远的袁崇焕和祖大寿手中的士兵不到两万。

    高第得知后金军来袭后,已经两次给袁崇焕发去公文让其率军撤回山海关,凭借山海关之固抵御后金军。

    并且,高第明确告诉袁崇焕他不会派援军去救援宁远,以免被后金军路上伏击。

    虽然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异常险恶,不过袁崇焕却没有理会高第的命令,而是下令整军备战,这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同时也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命运而战。

    显而易见,一旦明军退回山海关的话,那么关外的大量明军都会被裁撤,这样一来不少将领就会返回原职,无法再建功立业。

    袁崇焕相信,只要他们能坚守住宁远城抵挡住后金军的几波攻势,那么高第迫于压力肯定会派兵前来救援,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两万明军在宁远跟后金军血拼耗光?

    尤为重要的是,袁崇焕与李宏宇谈论过关外的局势,故而认为努尔哈赤没有对宁远城的必得之心,以努尔哈赤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一座无关紧要的城池去让后金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之所以说宁远城“无关紧要”,并不是说其不重要,而是目前对后金没有用处。

    不仅宁远城,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已经空荡荡的辽西对后金没有什么价值,后金如果将其攻取的话反而是个累赘。

    显而易见,以后金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来维持宁远乃至广宁驻军的军费,再加上路途遥远,一旦明军出动攻打宁远等城池的话后金军根本来不及救援。

    因此,袁崇焕决定孤注一掷搏上一把,既是为了关外明军的名誉,为了大明的颜面,同时也是为了关外明军将领和士兵的前程。

    石门山,战死将士陵园。

    努尔哈赤在四大贝勒等后金高官显贵的陪同下前来祭奠在石门山之战战死的后金军士兵,现场的气氛显得肃穆而萧杀。

    望着石碑上用汉字和女真文字记载的石门山一战的经过,咳嗽着的努尔哈赤觉得石门山之战仿佛就在昨天似的,如果当时能攻破石门山除掉李宏宇的话那么后金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努尔哈赤很清楚,如果镇守关外的人是李宏宇,那么那些明军绝对不会弃城而逃,李宏宇肯定会在锦州与之决战。

    幸运的是,李宏宇是大明的朝之重臣,有很多别的事务要忙碌,故而没有留下来坐镇,否则后金将会遇到不少麻烦。

    “父汗,这上面写的东西简直就是一派胡言,石门山一战咱们大金的勇士岂会比明军战死的多!”

    就在努尔哈赤望着石碑出神的时候,莽古尔泰走上前向其一躬身后说道,“儿臣这就让人把石碑砸了,重新书写。”

    按照石碑上的记载,石门山一战,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后金军一连数天没能攻下,在锦州明军来援后撤走,双方此战损失惨重,后金军战死者超过了明军。

    “别打扰战死的将士们了,他们能在这里战死是一种荣誉!”

    努尔哈赤闻言沉吟了一下后向莽古尔泰等人吩咐道,“不得擅动这里的一切,本汗要用此地告诫我大金子民,明国并没有咱们所想的那样容易对付,为此万万不可有轻敌之心!”

    “谨遵汗令!”现场众人闻言纷纷向努尔哈赤躬身行礼,对他的这个决定感到颇为意外,按理说石门山之战后金吃了亏,应该重新记载美化后金军的表现才对。

    可努尔哈赤说的也对,石门山之战使得后金的将领们警醒,虽然他们在关外打了许多胜仗,但大明可不是任由他们待宰的羔羊。

    终其原因,还是因为李宏宇让人如此记录了石门山一战的经过,把双方的局势和处境都说的非常可观。

    当锦州明军驰援石门山后,后金军迫于逐渐逼近的蒙古援军故而选择了撤退,并不是被明军所击败。

    这就使得努尔哈赤认可了石碑上的内容,毕竟在他与李宏宇的这番较量中他并没有落于下风,也并不是后金军敌不过明军,而是忌惮林丹汗所率领的蒙古援军。

    离开石门山的时候,努尔哈赤特意下令,让人不得为难那些在陵园里守墓的守墓人,他们不仅照顾着明军将士的英灵,而且也守护着那些战死的后金军将士。

    有了努尔哈赤的这道汗令,以后无论辽东的局势如何演变,石门山的战死将士陵园都没有受到过骚扰。

    此事被视为李宏宇的高瞻远瞩之举,用真实的史料保住了石门山的这座陵园。

    宁远城。

    “大人,建奴已经把咱们围了好几天了,为何迟迟不见其攻城?”

    议事厅里,袁崇焕召集了城里的将领布置防守任务,一名将领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不知道后金军在耍什么花样。

    原来,后金军数天前就来到了宁远城,但只是在城外驻扎,并没有攻城的意思,这使得宁远城笼罩在一股紧张的氛围中。

    “或许他们是在等待时机。”

    袁崇焕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围城比攻城对城里守军的心理压力更大,随后沉声说道,“不管他们搞什么鬼,咱们只要全力守城即可。”

    “诸位,宁远是咱们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座坚城,一旦被建奴夺去,那么关外之地将尽属建奴,我等可就要成为大明的罪人!”

    说着,袁崇焕语峰一转,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后举起右拳高声喝道,“本官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与宁远城共存亡,忠君报国,留名史册!”

    “与宁远城共存亡!”现场的将领们见状纷纷举起右拳齐声高呼。

    这些将领里有不少人都参加了锦州之战和驰援石门山,虽然也知道后金军的厉害但宁远城的城防可比锦州要强上太多,而且距离山海关也近容易得到山海关明军的救援,再加上主战的袁崇焕,自然会留下在宁远城与后金军决一死战。

    在关锦防线里,宁远是整个防线的中枢,同时也是明军防御的重点,很显然明军不可能严守关锦防线上的所有城池。

    孙承宗主政的时间里修复九座大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锦州和宁远,如果把关锦防线比喻为一条横卧在辽西的长蛇,那么锦州是蛇头而宁远是蛇的七寸。

    不过,由于孙承宗在关外主政时间只有两三年,故而对城池的修建也有重点,宁远城是修建力度最为强大的城池,对城墙进行了加高高厚。

    值得一提的是,宁远城还配备了十余门红夷大炮而锦州却没有,有十门来自李宏宇后来给孙承宗所买的那二十门,这些都是袁崇焕镇守宁远城的底气。

    原本孙承宗想着等锦州城修建完毕后再把红夷大炮调过去,结果时间上没来得及,不过也幸好是这样,否则的话那些红夷大炮就要落进后金的手里。

第八百零三章 宁远战事

    宁远城外,后金军营地。

    袁崇焕召集明军将领议事时,从锦州赶来的努尔哈赤一行人被营地的后金将领们恭迎进了帅帐。

    努尔哈赤既然到了那么对宁远城的攻势即将展开,为了担心后金的将领贪功全力攻打宁远特意挑选了四大贝勒中行事稳重的代善来指挥这次攻城之战,李永芳为副将辅佐代善。

    此次攻城自然以后金中的汉军为先锋,共一万五千余人,努尔哈赤可不希望女真兵死在攻城这种事情上,女真兵的优势可是野外作战。

    况且,汉军士兵在攻城上比女真兵有经验和心得,这样也能避免更大的伤亡。

    第二天,代善和李永芳在营地里举行誓师大会,然后气势汹汹地向宁远城发动了攻势。

    在这次攻城之战中,后金第一次动用了火炮,当年从沈阳、辽阳和广宁缴获的火炮派上了用场,努尔哈赤准备看看这些火器的威力如何。

    当然了,在开战之前少不了心理上的较量,努尔哈赤故意派一名此次南下时俘获的汉人百姓带着他的书信进城劝降,结果袁崇焕看都没看就放在烛火上烧掉,誓与宁远城共存亡。

    努尔哈赤知道袁崇焕肯定不会投降,于是示意代善和李永芳开始攻城,汉军士兵推车、运钩梯,蜂拥攻城的西南角。

    城墙上的明军明军见状立刻以火炮和箭支等远程武器迎击,一时间箭如雨下,汉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了下去,但后面的汉军则趁势冲到了城下开始攻城。

    守卫宁远城西南处的是明军的参将左辅,率领军民依托坚城死战不退,战况激烈。

    袁崇焕于是命令祖大寿率军前去支援,由于关锦防线是用来地狱后金的进攻,故而城中有许多防守武器,例如药罐和雷石等物,随着祖大寿的到来攻城的汉军死伤惨重。

    努尔哈赤见状于是下令攻打宁远城城南,在火炮的支援下,以车作掩护猛攻城门角两台间守御薄弱处,结果竟然凿开五六米宽的大洞四处,宁远城的局势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

    袁崇焕等宁远城的将领万万没有想到努尔哈赤竟然会动用火炮,一时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为了堵住城门处的缺口,袁崇焕亲自前去增援城南,全力堵塞缺口,督率军民缚柴浇油并掺火药用铁索垂至城下燃烧,并用棉花火药等物将抵近城下的后金战车尽行烧毁,利用防守的优势成功堵上了城南的四处缺口。

    在城外督战的努尔哈赤原本担心那些汉军会冲进去城去,那样的话他的计划可就要前功尽弃,不过后来见城里的明军增援后堵住了被凿开的缺口,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对努尔哈赤而言,他不能让大明的那些官员看出他的计划,因此这次围攻宁远城必须要真的攻城,这样才能让人们相信宁远城的明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来势汹汹的后金大君,这样一来明廷就无法放弃关外的那些地盘。

    宁远城的激战一直持续了三天,参与攻城的汉军死伤高达六七千人,城里的明军也有了数千人的伤亡,战况的惨烈可见一斑。

    虽然扛住了汉军三天的猛烈攻势,但袁崇焕却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注意到攻城的都是汉军,而后金里面的蒙古兵和女真兵根本就没动。

    那些汉军凶悍的攻势令袁崇焕大吃了一惊,原本他以为那些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谁知道打起仗来竟然一个个悍不畏死,拼命攻城,给守城的明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袁崇焕对此感到有些难以置信,据他所知后金的汉军以原先俘虏的明军士兵为基础组建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