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559章

权驭大明-第559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有其才能降服朝堂上那些奸诈的文武官员,进而使得皇帝的政令顺利执行,确保大明的利益。

    说实话,如果崇祯皇帝身边有魏忠贤这样的宦官,那么局势不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可惜,崇祯皇帝不是天启皇帝,没有天启皇帝的心胸和魄力,更没有天启皇帝的眼光,导致了今日的危局。

    “传令下去,收殓魏忠贤的尸骨,好生安葬!”

    沉吟了一下,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向曹化淳吩咐道,他现在后悔杀魏忠贤,虽然魏忠贤是东林党口中的奸臣,但对皇帝而言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

    “奴才这就去办。”曹化淳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欣慰的神色,高声应道。

    “内外诸臣误我,内外诸臣误我!”崇祯皇帝随后望向了漫天的星辰,捶了一下胸口神色悲愤地说道,他是一个勤政的君王,可满朝大臣却不是治世的臣子,心中感到万分懊恼。

    两天后,李自成亲自率军抵达了北京城,下令围城的大顺军攻打北京内城的平则门和西直门,以及外城的彰义门。

    结果到了晚上,广宁门的守将为了能在大顺军谋得一个好前程竟然开城投敌,放大顺军进入。

    至此北京城的外城失陷,内城失去了外城的屏障,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打下外城后,李自成派了一名使者前去见崇祯皇帝,提出了停战的条件。

    这名使者是在昌平投降李自成的守城太监杜勋,给崇祯皇帝带来了李自成的条件,李自成要割据西北为王以及百万两的奖赏,这样一来李自成不仅退兵而且还会帮着明军消灭其他的农民军,甚至出关攻打后金。

    对于李自成的这个提议,崇祯皇帝一时间难以决断,能达成这个协议固然可以解了京城之围,但签署这种城下之盟他的天子颜面何在?大明的颜面何存?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答应杜勋,他毕竟是大明的天子,岂可做出那种有辱大明威严的事情来?

    如果李自成在居庸关外提出这么个条件,那么崇祯皇帝还可能答应,毕竟有居庸关挡着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台阶下。

    可如今李自成的大顺军都杀到了家门口,崇祯皇帝要是签了这个盟约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笑柄?

    李自成本以为崇祯皇帝会答应他的这个提议,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可惜他忽视了崇祯皇帝的自尊心,岂会签署这种颜面尽失的城下之盟?

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王陌路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就在崇祯皇帝拒绝了李自成提议的当天晚上,镇守京城内城正门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凌晨时分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城外的大顺军刘宗敏所部进城,内城正式失陷。

    大顺军进入内城后,立刻跟内城的明军爆发了激战,喊声阵阵,火光冲天,虽说现在局势危急但并非所有的明军都贪生怕死,有些人还是效忠大明的。

    崇祯皇帝此时刚刚入睡没多久,被内城的喊杀声惊醒,连忙穿上衣服领着王承恩出乾清宫查看。

    “皇上,不好了,匪军攻破了内城,现在正与守军交战。”刚出乾清宫,一名内侍急匆匆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向崇祯皇帝禀报。

    “****城破了?”崇祯皇帝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现在内城可是皇城的唯一屏障,一旦失陷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现在事态危急,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

    不等崇祯皇帝细问,那名太监向向他磕了一个头后转身就跑,王承恩见状连喊了几声对方也没有停下来,看样子是想办法逃命去了。

    “皇上,事态危急请皇上速速离京?”王承恩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神色紧张地向面无表情的崇祯皇帝躬身恳请道。

    “去煤山!”崇祯皇帝的眉头皱了皱,抬步向位于皇城北部的景山行去,煤山是皇城的最高点,可以一览内城的情形。

    等上了煤山,崇祯皇帝定睛向内城方向一望,顿时面露黯然的神色,只见内城火光冲天,喊杀声阵阵,炮声隆隆作响,一派激战的景象。

    见此情形崇祯皇帝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看来大顺军果真是攻下了内城,这意味着过不了多久紫禁城也会失陷,成为大顺军的地盘,京城这一劫是躲不过去了。

    随后,崇祯皇帝急匆匆回到乾清宫开始准备后事,亲手写下给内阁的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提督内外军务。

    换句话而言,崇祯皇帝把太子托付给了成国公,希望成国公能带太子逃出去。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把其余两子,即定王和永王托付给了京中的勋贵,并且亲自写下了谕旨,希望那些勋贵能护送他们离京,到南京继位,以延续大明正统的血脉。

    写完了谕旨后,崇祯皇帝命身边的宦官将谕旨送往内阁,由内阁下发给选定的勋贵。

    可让崇祯皇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前去送谕旨的内侍很快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说内阁已经空无一人,无人送传谕旨。

    崇祯皇帝心中顿时百感交集,想到之前文武百官前呼后拥,以及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的景象,再对比今日的凄凉,禁不住再度潸然泪下。

    既然连内阁的人都跑了一个精光,那么想必勋贵们也不会护送太子和永王、定王离开京城,于是崇祯皇帝唯有把三个儿子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毕竟双方之间有着血脉亲缘,肯定会全力确保三子的安危,延续大明正统。

    此时,定王年仅十三岁,而永王十二岁,对京城发生了什么并不清楚,由于被吓到了所以精神显得有些紧张。

    崇祯皇帝让太子和定王和永王换上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又对其仔细叮嘱了一番后让内侍把三人送走,送到他们的外祖父家。

    内侍送太子和定王、永王离开前,周皇后搂着亲身的太子和定王忍不住失声痛哭,后来又把田贵妃所生的永王也搂在了怀里,母子四人哭得一塌糊涂。

    “皇后,如今大势已去,你作为大明国母应当自尽,免受匪人羞辱。”

    等太子三人被送走后,崇祯皇帝望了一眼哭得双目通红的周皇后,面无表情地说道,要是周皇后被大顺军的士兵给玷污了,那么大明的颜面可就没了,他也不好向列祖列宗交代。

    “皇上,如果当日你听臣妾的一句劝南迁金陵,何至落得今日这般田地,天命难违,天命难违呀!”

    周皇后闻言擦了擦脸颊的泪水,向崇祯皇帝一躬身后说道,“今日臣妾能为大明社稷殉身,虽死无憾,皇上保重,来生再见。”

    说完,周皇后哭着回坤宁自缢,她乃大明皇后,就是死也要死在坤宁宫里。

    早在宣府明军投降大顺军时,周皇后就劝崇祯皇帝南迁,可被崇祯皇帝拒绝,倘若崇祯皇帝听了周皇后之言也不会落到如今这般要以身殉国的田地。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周皇后也挺多埋怨崇祯皇帝一两句,于事无补。

    “皇城很快就会被攻破,尔等身为大明妃嫔不能落到闯贼的手里,以保全名节和列祖列宗的礼制。”

    崇祯皇帝神色黯然地望着离开的周皇后,心中浮起一股歉意,暗自叹了一口气后让内侍拿来了一些白绫,向身边哭哭啼啼的袁贵妃以及诸妃嫔挥了挥手后说道,“自尽吧!”

    “皇上保重!”袁贵妃闻言哭着从内侍手里拿过一条白绫,向崇祯皇帝一躬身后捧着白绫离开。

    其余的妃嫔也都哭着捧着白绫走了,前去找地方自尽,她们是皇帝的女人岂能被匪人给凌辱了?

    “唉!”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随后双目寒光一闪,咬着牙向一旁的王承恩说道,“去,把公主们召来!”

    “皇上,公主们还小,不如把她们混在宫女中出宫,或许能保得一命。”王承恩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多年自然知道崇祯皇帝想要做什么,想要开口阻止。

    “她们身为皇家之人,是万万不能落入匪人之手,与其苟延残喘被人凌辱,不如死了痛快。”崇祯皇帝闻言脸色变了变,最终摇了摇头,抽出手里的宝剑神情冷峻地说道,“朕会亲自送她们一程。”

    王承恩见状知道崇祯皇帝心意已决,唯有在无奈地摇了摇头后吩咐内侍把几位公主带来。

    “对了,你派人告诉懿安皇后,皇城将破,让懿安皇后保全名节。”望着离开的内侍,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吩咐王承恩。

    他口中的“懿安皇后”指的是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崇祯皇帝登基后张嫣依旧住在皇宫里,是崇祯皇帝的皇嫂,崇祯皇帝对其尊敬有加。

    虽然张嫣已经年近四十但风韵犹存,是一位天下少有的美女,一旦落进大顺军的士兵手中后果不堪设想,故而崇祯皇帝必须要让张嫣去死。

    王承恩挥了一下手,一名内侍就飞奔着向张嫣传旨去了。

    半个时辰后,一身是血的崇祯皇帝换上了一身便装,领着王承恩与二三十名身穿便装的内侍骑马出了东华门,准备趁着夜色突围,此时此刻他能信任的人也唯有身边的内侍。

    崇祯皇帝身上的血是他的嫔妃和公主们的,为了不使得她们落尽匪军的手中他亲自杀了她们。

    考虑到镇守朝阳门的是成国公朱纯臣,因此崇祯皇帝决定从朝阳门突围,有朱纯臣率军护送的话更容易摆脱大顺军的追击。

    然而,令崇祯皇帝感到震惊的是,朱纯臣在得知他前来后竟然宣称他是假冒的,让城门楼上的明军士兵乱箭将其射退。

    崇祯皇帝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朱纯臣是有了投降大顺军的心思,这才不放他离开,如果不是朱纯臣心里还有顾忌的话恐怕要下令擒拿于他。

    见朝阳门无法出城,崇祯皇帝于是转向安定门,想从安定门出城。

    安定门的守军此时已经四处逃散,空无一人,不过他们没有打开城门投敌,安定门被用铁链牢牢锁住。

    虽然这样做使得大顺军无法攻破城门,但崇祯皇帝也没办法出去,内侍们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打开那些铁链,用斧头强劈也无济于事。

    经过这一番折腾后已经是拂晓时分,天边已经放亮。

    “回宫!”

    崇祯皇帝望了一眼天边的晨曦,知道大势已去,现在失去了夜色的掩护,就是劈开了城门那么只要他们一出城就会被城外的大顺军发现,因此神色黯然地下达了命令。

    王承恩也是一脸的失望,崇祯皇帝离开京城还有一线生机,如今被困在城里那么必死无疑,心中不由得恨起了成国公朱纯臣,崇祯皇帝待其可不薄,没成想其竟然断了崇祯皇帝的生路。

    “去太和殿!”

    进入皇城后,本来应该回乾清宫的崇祯皇帝路上想到了什么事情,一拉马的缰绳后掉头飞奔而去。

    “太和殿?”王承恩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不知道崇祯皇帝此举何意。

    等到了太和殿前,崇祯皇帝登上了景阳楼,亲自撞响了景阳钟,按照定制,景阳钟一响文武百官早朝议事。

    事到如今天启皇帝还有些不死心,想要召集内城里的文武官员前来太和殿商议突围的事情,说不定能逃过这一劫。

    然而,让崇祯皇帝感到失望的是,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也没有一名官员前来太和殿。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端坐在太和殿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知道没人会来了,神色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那些整日把忠君报国挂在嘴边的臣子们现在一个个躲在家里不敢上朝,想想就可笑。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是万念俱灰,神色茫然地走出了太和殿,漫无目的前行,沿途到处是四处逃散的宫女和内侍,带着从皇宫里偷来的大包小包的财物,见到崇祯皇帝后纷纷跑开了。

    虽然现在情势危急,但崇祯皇帝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天子,那些内侍和宫女自然心存畏惧。

    崇祯皇帝现在哪里还有心情管这种事情,踉踉跄跄地出了紫禁城,不知不觉地登上了煤山。

    当崇祯皇帝回过神时,他已经在煤山山顶的寿皇亭,长发披散,神色沮丧,狼狈不堪。

    此时,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人只剩下他的贴身内侍王承恩,其余人已经不知踪影。

    在寿皇亭举目远望,可以清晰地看见内城的战事已经结束,这意味着大顺军队已经控制了内城,这下他是插翅也难逃了。

    而且,尤为令崇祯皇帝感到讽刺的是,当年出于象征江山永固而堆筑的煤山,竟然成了他的葬身之地,恐怕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都不会想到。

    “你我君仆情义今日已经完结,逃命去吧!”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崇祯皇帝伸手解下了衣带,将它系在了寿皇亭下的一棵枯树的树枝上,然后向跟在身边的王承恩说道。

    王承恩闻言顿时跪了下去,老泪纵横,他自然清楚崇祯皇帝要做什么。

    崇祯皇帝望了王承恩一眼后摇了摇头,随即自缢而亡,如今京城已破他这个大明天子自然要以死殉国,难道要成为大顺军的阶下囚,他可无法忍受这份羞辱。

    “皇上!”

    等崇祯皇帝的身体逐渐不再动弹变得僵硬,王承恩哭着将其从树上解下来,平躺着安放在了寿皇厅里,然后在另外一棵树上上吊自尽追随崇祯皇帝而去。

    统治天下两百余年的大明王朝终于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 闯王进京

    六月二十五日,京城的文武百官齐聚正阳门外,恭迎大顺皇帝李自成进京。

    此时,京城已经被大顺军队控制,重新恢复了平静。

    不仅文武官员,京城的百姓们也纷纷涌到路边看热闹,欢迎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可是深入民心,使得大顺军队走到哪里都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至于失踪的崇祯皇帝,京城里恐怕已经没什么人能记得了。

    “来了,来了!”

    就在人们在那里七嘴八舌议论着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指着远处的路面高声喊道。

    “闯王,闯王,闯王……”百姓们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纷纷举起手臂欢呼了起来,仿佛看见了一个救星般。

    毕竟,崇祯皇帝执政这些年税务日渐加重,百姓们生活变得困苦,导致人心思变,把过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了李自称的身上。

    呼啦一下,城外的文武百官纷纷跪了下去,跪迎李自成的到来,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承认自己是大顺王朝的臣子,至于大明,早就随着崇祯皇帝的失踪而烟消云散。

    说起来也是可笑,由于京城的局势太过换乱,虽然大顺的士兵搜查了紫禁城的每一个房间和可能藏身的地方但还是没能发现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想到崇祯皇帝会去煤山,还以为他藏在了京城的某个人家家中。

    因此,京城现在被大顺军严密封锁,许进不许出,在没找到崇祯皇帝和太子、永王、定王之前禁止自由进出,以免其混在百姓中逃走。

    随着远处队伍的到来,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骑着马,在一众大顺将领的簇拥下骑着高头大马而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显得意气风发。

    他就是大顺皇帝李自成,不过人们通常还是习惯称其为“闯王”,这个称号在以前可是代表着叛逆,而现在则是百姓们的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