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80章

权驭大明-第80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李宏宇单手支着下巴,凝神望着天空中悬着的一轮皓月,挂在号房门上的油布已经被他取下,这样可以更好地赏月,反正他已经作答完毕,闲着也是闲着。

    不知不觉间,李宏宇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虽然受了一些委屈但更重要的是他挺了过来,还结交了一些值得信赖的朋友,收获良多。

    说实话,李宏宇挺喜欢这种安逸和睦的生活,可惜这种日子无法长远,他必须要为二十年后的乱局未雨绸缪。

    “不知道明年的中秋节能否在京城过。”良久,李宏宇自言自语地低声说道,除非他明年能金榜题名否则留在京城毫无意义,即便是他再有能力也没人会看中一名小小的举人的。

    况且,由于时间紧急李宏宇唯有提高自己踏入仕途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乱局到来前使得他准备得更加充分。

    与此同时,李府后院的花园。

    李宏庆把家里的人召集起来吃团圆饭和赏月,除了李仁河外李家人悉数到齐,值得一提的是在座的人里还包括秦月这个李家三房未来的少夫人。

    虽然秦月还没有过门,但既然李宏宇为了她连张泉这个小侯爷都得罪了,那么在大家看来秦月的这个少夫人是十拿九稳了。

    “总管,这是张老板让人送来的何首乌,据说已经长了千年,送给秦小姐补身子。”就在众人谈笑风生时,一名下人走了进来,双手托着一个红色锦盒向李宏庆说道。

    李宏庆虽然是李宏宇同父异母的大哥,执掌着李家三房在武昌城的产业,但他毕竟是庶出,而且母亲出身低贱,故而无法成为下人口中的“少爷”或者“公子”,故而就成为了“总管”,表明他是给李宏宇看守家业的。

    “千年的何首乌?”李宏庆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于是伸手接过锦盒打开,里面有一株通体发紫的人形何首乌,有头和四肢,望上去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般,绝对年岁久远。

    “二小姐,这株何首乌即便是没有千年也有**百年,着实是大补之物,按照民间的说法有起死回生之效。”李宏庆在李家商号里磨练多年,自然见多识广,一眼就认出了那株何首乌的来,笑着递给了一旁的秦月。

    很显然,那个张老板是想用这株何首乌来讨好秦月,也着实花费了一番心思,这份礼物既珍贵又讨喜。

    “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接受。”秦月闻言连忙摆了摆手,张老板此次送礼很显然是有求于李宏庆,故而她岂能轻易收下这份厚礼?

    “既然他送来了那么二小姐就安心收下。”李宏庆看出秦月的顾虑,笑了笑后说道,“张老板这次从跟咱们的布料生意上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要想办法来讨好二小姐,以期与咱们长期合作。”

    “布料生意?”秦月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

    虽然她知道李宏庆在武昌城里有产业,但万万想不到初来乍到的李宏庆如此快就在竞争激烈的武昌商界站稳了脚跟,在被大布商把持的布料生意上分了一杯羹,而且看上去他的布料生意做得很大,否则张老板岂会送出这株珍贵的何首乌?

    “三弟依照西域秘法染出了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的布匹,在市面上卖得很好,那个张老板想跟咱们长期合作,故而送上这株何首乌攀关系。”

    李宏庆笑了笑,言语中不无得意地说道,“三弟希望跟张老板这样实力雄厚的商贾打交道,所以这份礼物咱们是一定要收下的。”

    “西域秘法!”听闻此言,秦月脸上的神色更加惊讶,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平日里看上去内向木讷的李宏宇竟然还有这种本事。

    “二小姐,三弟如果得以进京,需要花销的地方将很多,说不定这株何首乌能派上用场。”

    见秦月在那里发呆,李宏庆笑了笑后说道,他根本就不知道李宏宇对秦月颇为忌惮,故而理所应当地认为秦月将会成为李宏宇的妻子。

    至于那个与李宏宇订亲的神秘女子,李宏庆则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么些年对方都没有联系,早已经伤透了赵氏的心,就算对方肯来履行婚约想必赵氏也会找由头拒绝。

    “那小妹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秦月回过神来,向李宏庆微微一笑后让一旁的小兰收下了那株何首乌,正如李宏庆说的那样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与此同时,秦月心中暗自感到无比疑惑,先是在明月阁稀里煳涂地跟柔儿演了一出戏,现在李宏庆又出人意料地告诉了她布料生意的事情,她实在想不明白那个以前受尽欺凌看上去无比懦弱的李宏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感交集

    (感谢冒泡泡的鱼大大每天的打赏,感觉真是好极了)

    八月十八的上午,乡试终于结束,贡院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应考的生员们三五成群地从门内蜂拥走出,相互间谈论着三场考试的考题,乡试的经可是士人们最为重要的谈资。

    贡院的大门外已经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以及考生的亲戚朋友,亲友们见状纷纷迎了上去嘘寒问暖。

    值得一提的是,乡试与童试时不同,乡试的考卷要经过专门的人员誊抄一遍,然后把誊抄的卷子交给批卷官,批卷官无法接触到考生的考卷,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考生在考卷上作弊。

    不得不说,大明科举在确保乡试公平一事上做的非常到位,不仅对考生的考卷进行煳名,而且还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誊抄。

    尤为重要的是,考生的考卷并不是由一位批卷官批阅的,而是由一房的批卷官共同批阅,好坏由众人来裁定,这样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考试的公平,也防止了徇私舞弊的行为。

    由于乡试的考卷甚多,所以批卷官们要分为十几组来批阅考卷,由于每一组待在一个大房间里,所以又叫一房。

    先前提到,根据“五经”冷热门不同,湖广乡试《诗经》有五房批卷官,《易经》和《尚书》各四房批卷官,《春秋》和《礼记》各二房批卷官,一共十七房批卷官。

    乡试的“五经魁”首先要由这十七房批卷官选出本房“五经”文章的第一名,然后同经的文章相互间进行比拼,进而选出本次乡试“五经”各经的第一名,成为本科乡试的“五经魁”。

    当然了,乡试举子以及解元的选定最终由皇帝钦派的主考来决定,副考官以及批卷官从中辅佐。

    正是由于批阅考卷流程比较复杂,故而乡试的成绩要在下个月十五,也就是九月十五张榜公布,这个榜称为“乙榜”,由于这个时间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故而又称“桂榜”。

    这意味着考生们要在武昌城里等待一个月,期间通常都会寝食难安,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少爷!”秦月、柔儿和李宏庆等人在贡院门口的人群中等待着,见与赵欣、方云谈笑风生的李宏宇夹杂在生员中从贡院走出,柔儿立刻欣喜地迎了上去,这些天她可是无比担心李宏宇。

    秦月见状不由得面露羡慕的神色,虽然她是李宏宇的未婚妻但与李宏宇之间的关系还非常陌生,远远没有达到李宏宇与柔儿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

    “方兄,改天小弟设宴,方兄可要赏脸呀。”李宏宇望见了秦月和李宏庆等人,于是笑着向方云说道。

    “在下荣幸之至,届时一定前去赴约。”方云闻言笑了笑,向李宏宇一拱手后跟着几名长沙府的生员离开了。

    “父亲!”李宏宇也想方云拱了拱手,刚准备走向秦月和李宏庆,冷不防身旁的赵欣惊喜地喊了一声,快步向一旁的人群走去,只见赵德义立在那里含笑望着她。

    “赵叔叔。”李宏宇见状连忙走了上去,微笑着向赵德义一躬身后喊道,虽然他跟赵德义只见过寥寥数面,但由于赵欣的关系自然要上前来打招唿。

    “贤侄,这些日子来欣儿都住在你那里,多谢你的照顾了。”赵德义打量了李宏宇一眼,笑着说道,笑容里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意味,既欣赏又惋惜。

    说实话,赵德义现在对李宏宇着实是刮目相看,很显然李宏宇并不是先前他所认为的那个胆怯的书呆子,毕竟能打伤张泉这种小侯爷又能全身而退的人岂是等闲之辈!

    他可不认为李宏宇这次能脱身是运气好,毕竟当天临江楼里的那种压倒性的气势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

    况且,赵德义已经打探了李宏宇的案子,不仅知道了临江楼发生的事情,同时也知道了楚王府介入案子的事情,这令他倍感震惊,无论怎么看李宏宇都跟楚王府没有瓜葛,但是却能惊动朱盛昌这个郡王,实在是不可思议。

    赵德义越是打听李宏宇的事情就越是觉得李宏宇的身上笼罩了一层他所看不透的神秘,包括襄阳城里发生的事情。

    看似李宏宇在襄阳城又挨打又入狱好像吃了亏,实际上在白河学院表现不如李宏宜的他却出人意料地考中了童试小三元,而陷害他的牛丰也落得一个丢官罢职判处了死刑的下场,说到底他才是最后的赢家。

    因此,社会阅丰富的赵德义隐隐约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和其余的人以前好像都被李宏宇懦弱的表象所蒙骗,实际上李宏宇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竟然连他都被蒙骗了过去。

    赵德义相信,李宏宇在解元赔率的盘口中高居第三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李宏宇真的考中了解元,就算李宏宇考不上解元而考上“五经魁”,乃至只是中举都会让心中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况且,赵欣与李宏宇之间的关系令赵德义倍感尴尬和担忧,他先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赵欣会跟李宏宇走得如此之近,竟然不惜陪着李宏宇进大牢以及联合湖广生员到衙门生员李宏宇,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如果赵欣真的对李宏宇一往情深的话,那么赵德义毫无疑问将陷入两难之中,现在李宏宇极有可能中举,因此他根本就没办法开口告诉外界赵欣曾经与李宏宇订亲的事情,这样的话肯定会受到外界的嘲讽,说他趋炎附势,届时他的颜面何存?

    寒暄了几句后赵欣就跟着赵德义离开了,毕竟父女俩这么长时间没见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李宏宇跟一些认识的生员闲聊了几句后也走了,准备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这几天在贡院里一直吃面条,现在一闻到面条的味儿就想吐。

    “打探出来了,李案首五经选的是《春秋》。”就在李宏宇走后不久,一名生员急匆匆赶到了与几名武昌府生员谈笑的沈伯诚身旁,笑着回答。

    听闻此言,沈伯诚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他可不希望李宏宇也选《诗经》来答题,毕竟李宏宇能考中襄阳府童试小三元意味着有很强的实力,万一李宏宇来跟他竞争的话那么他入选“五经魁”的概率就减少了许多。

    “这李案首还真怪,听说他以前在白河镇选《易经》作为他的本经,可院试的时候却选《诗经》的题目答题,而这次更怪,竟然选了《春秋》。”

    边上的一名生员闻言不由得有些诧异地说道,要知道通常考生们会选一门“五经”作为自己的本经,最多学两门,精通三门者可谓寥寥无几,毕竟一门“五经”就已经足够学一辈子了,更何况三门!

    “《诗经》有沈兄,《易经》有方案首,我看李案首是自知实力不济故而避开了沈兄和方案首。”这时,又有一名生员笑着说道。

    沈伯诚闻言笑了笑没有言语,眉头却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皱,他并不觉得李宏宇是为了避开了他和方云,否则可以选“五经”中另外一个热门《尚书》来答题。

    要知道襄阳士林在“五经”中最精《尚书》,《易经》其次,否则杨仁孝也不会选《尚书》作为其本经。

    故而,李红云既然不考《易经》的话那么应该选《尚书》的题目,毕竟这可是乡试,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当然要选第二熟悉的“五经”科目来考。

    “难道他是胸有成竹所以有意避开了我们,算是还我们到武昌卫衙门声援他的人情?”经过最初的疑惑后,沈伯诚的双目不由得浮现出了震惊的神色,他想到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可能。

    “襄阳府的那个赵鑫选了哪门经的题目?”沈伯诚不相信这个世上有人能精通三门“五经”,更不相信李宏宇在乡试这种重要科举考试的时刻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因此沉吟了一下后问道。

    “我跟他在同一个号舍区考的第三场,出来的时候问了他,他跟李案首一样选的是一个冷门,不过不是《春秋》而是《礼记》。”一名与人谈笑的生员闻言笑着回答。

    实际上,赵欣的本经就是《礼记》,不过她又学了《诗经》和《易经》,有着非常高的天赋。

    山西地处边陲,教育资源自然比不上中原和江南等地,因此在热门的《诗经》、《易经》和《尚书》上的成就远不如中原和江南,故而唯有专精冷门的《春秋》和《礼记》。

    沈伯诚的双目顿时闪过一丝愕然的神色,如此一来他先前的推测极可能就是事实,李宏宇和赵欣为了报答他们的人情故而避开了热门的“五经”科目,进而选择了《春秋》和《礼记》这两个冷门。

    可湖广也有地区专门研究《春秋》和《礼记》,李宏宇和赵欣跟那些地区的考子相比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

    “简直是疯了!”

    良久,沈伯诚的喉结不由得蠕动了一下,忍不住吞下了一口口水,心中暗自想到,如果不是疯了的话谁会那自己的前程开玩笑,要知道考上“五经魁”不仅是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意味着可以直通京城参加会试。

    乡试里最重要的就是前六名,因为前六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名称: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是“亚元”,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是“经魁”,第六名是“亚魁”。

    以后与人交往的时候,乡试前六名可以报出他们的名号来显示地位和身份,例如两名举人相遇,先比考中举人的时间,先考中者为尊。

    但如果后考中者是乡试的前六名,而先考中者不是前六名,则后考中者为尊。

    而且,举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乡试前六名可以在名帖上写上“某科经魁”或者“某科亚魁”,而其余人则只能在名帖上写上“某科举人”,这样一来就有了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自然受到对方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因此,沈伯诚完全无法理解李宏宇和赵欣这样做的动机,在他看来为了偿还人情而这么大的险实在是愚蠢至极。(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真相

    “大伯呢?”回到李府,李宏宇发现李仁河没在家里,于是不动声色地问向了李宏庆,看来李仁河一定是为了李宏宜的事情在外奔走。

    “族长为了宜少爷的事情这些天一直都在疏通武昌府大牢的关系,想要见宜少爷一面。”果然,李宏庆闻言摇了摇头后说道,“为此族长可是花了不少钱,不过还是没能见到宜少爷。”

    单单从李宏宇和李宏庆对李仁河的称唿上,就足以看出两人在李家的地位差别,虽然李宏庆是李宏宇同父异母的大哥,但他由于母亲身份低贱只能喊李仁河“族长”,称李宏宜“少爷”。

    李宏宇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地方大族的等级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故而唯有接受这种身份等级上的差异。

    “唉!”李宏宇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