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宫谋:帝妃逆袭 >

第382章

清宫谋:帝妃逆袭-第382章

小说: 清宫谋:帝妃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榻上,青兰投入凤卿的怀里,哭泣着。

    “姨母,是皇上,皇上亲自喂我吃的药,可我,我却……竟不知那是一碗滑胎的药,并非养胎的药。”

    凤卿闻言,心下一惊,顿时在想,难道是知道了青兰是自己亲外甥女了?

    可再一想,不对,应该不是。

    “兰儿,不哭,不哭,你刚小产,身子虚得很,切莫再伤了身子。”

    青兰哭泣不已,她从这般伤心过,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让竟会这般狠毒的对待自己。

    凤卿无论如何安抚青兰,都不能让青兰停住哭泣,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这份心疼,让凤卿对又增加了一份恨意。

    回到寿康宫的凤卿,想起青兰那可怜的模样,就越发恨着。

    可当安德海将陆太医那探听的消息告诉凤卿后,她才开始慢慢地没有那么恨了。

    “你这消息可准确?”

    “是,主子,奴才手底下的人,绝对不会探错了。”

    “他的心思倒是惯缜密的,竟然让底下的人去京城周边一点点的带药材回来。”

    “这也是,若是直接从御药房配药,那太容易被人瞧出问题来,若是从京城配药,药量有太大,也会惹人嫌疑,这让府里的人去京城之外,一点一点的收集药材回来,那就安全的多了。”

    “他府上可还有人?”

    “府里的家眷都被送回了老家,奴才昨个出宫办差,去瞧了一眼,在他府上瞧见了皇上身边的人。”

    凤卿阴冷一笑,道:“看来,皇上还是对他不放心,想必,皇上的身子拖得差不多了,他陆太医必死无疑。”

    “主子,那咱们要不要做点什么?”

    凤卿摆摆手,吩咐着:“不用,皇上想要拖着就让他拖着,哀家早就看出他不对劲了,这也好,有些好事怕是要近了。”

    这之后,青兰的心里,恨透了。

    而每每侍寝过后的妃嫔,都让陆太医给准备着避子汤药。

    这避子汤药也不是百用百灵的,随后,姜贵人、嫔、嫔都先后有了身孕。

    可都是没过多久,孩子就没了。

    宫里便开始传了起来,说是得宠的兰贵妃没了孩子后不得宠了。

    这见着,宫里年轻的妃嫔都比自己得宠而嫉妒她们,所以让人给她们下了药害的她们没了孩子。

    其实,真正有幸有了身孕的只有姜贵人。

    那几个人为了争宠,想到之前兰贵妃有孕突然没了,紧接着姜贵人有了身孕又没了,便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演一出。

    只是不凑巧的是这嫔、嫔,竟然都同时假孕,又担心被人发现,迅速的前后脚假小产。

    再加上,有人故意在宫里散播谣言。

    这日,众妃嫔给贞显皇后请过安后,纷纷离开了钟粹宫。

    而禧嫔紧跟玫贵人身后,在一处来回宫人并不多的地方,禧嫔唤住了玫贵人。

    “诗琪!”

    玫贵人一听声音,便知道是禧嫔在唤自己,可她本想不予以理会,继续往前走,只是身边的宫人拉扯了她一下示意的摇了一下头。

    毕竟禧嫔位份比自己高,玫贵人确实也不敢太明目张胆的不把禧嫔不放在眼里。

    玫贵人转过身,深吸一口气,忍着心中对禧嫔的仇视。

    “嫔妾参见禧嫔娘娘,不知娘娘唤住嫔妾有何事?”

    禧嫔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动怒,只要问清楚为何她要在后宫让人散播兰贵妃加害妃嫔的谣言。

    毕竟,禧嫔并不知道青兰与康慈皇太后是一伙的,她知道是兰贵妃的人救了差点被暗杀的自己。

    禧嫔走上前,摆摆手,身后的宫人退后而去,她又瞪了一眼玫贵人身边的宫人。

    宫人吓得低头向后退了几步,玫贵人见势冷笑一声。

    “娘娘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想对嫔妾做些什么不成?”

第944章 一代红妆落归寂 十二

    “你为何要在后宫胡说八道,自兰贵妃没了孩子之后,她终日以泪洗面,哪有那些狠毒的伎俩。”

    “娘娘,您说话可得讲证据啊!可莫要凭空冤枉了嫔妾。”

    “你!”

    玫贵人笑得似有些得意,微微行礼道:“嫔妾还得去给康慈皇太后请安,先行告退了。”

    面对玫贵人的死不认账,禧嫔也是无能为力。

    乾丰六年九月,杏贞借由因小产而心情郁闷的青兰,而入宫看望。

    可这一进了长春宫,青兰还没有哭,反倒是她这个妹妹先哭了起来。

    “贞儿,你这是怎么了。”

    “姐姐,我的好姐姐。”

    “你可是为着姐姐小产的事伤心?不碍的不碍的,姐姐已经没事了。”

    那杏贞先是一愣,又赶紧继续哭着,她眼前压根就不是来说这事的,可青兰却以为她是在为自己伤心。

    “听说姐姐小产,妹妹伤心不已,一直想入宫看望,却被爷给拦着,妹妹一直不明白,爷为何不让贞儿入宫看望姐姐,闹了好些日子。”

    杏贞赶着在这说,赶着抽泣着擦拭眼泪,青兰当真以为她位子如此伤心,还不时地安慰着。

    “你好好说好好说,别哭坏了身子。”

    “这几日,爷仍旧不理会贞儿,贞儿实在拗不过,便说不入宫了,哄了爷,今个,爷才终于放了话,贞儿才得知,为何爷不让贞儿入宫。”

    “为什么?”

    这杏贞哭的更厉害了,喊着:“姐姐,姐姐可要为妹妹做主啊!皇上,皇上也不知是怎么了突然罢免了爷一切职任,也不许内廷行走了,只让爷重回上书房读书。”

    “什么?因着什么?可是你家王爷惹怒了皇上,否则,皇上不会平白无故的这般对王爷的。”

    “贞儿也不知道,姐姐,你可得帮着帮着妹妹!”

    “好好好,你放心,我定是会帮着你的,你且先回去,待我一会去养心殿瞧瞧。”

    而此时,寿康宫那,锦娣得了瑞郡王福晋入宫的消息后,便急忙回宫禀报。

    “主子,瑞郡王福晋入宫了,现下正在长春宫呢。”

    凤卿闻言,挑眉不悦:“就知道这丫头得来找兰儿。”

    “主子,兰贵妃的性子,必是会为瑞郡王福晋应下帮衬的事。”

    “你去拦着兰儿,告诉她莫要冲动,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若是罢免了睿亲王一切职认,必是因着什么,否则这个关口上,皇上不会担着任意妄为的骂名。”

    “是,奴婢这就去。”

    “唉,等等。”

    锦娣你转过身,看着康慈皇太后,凤卿顿了一下,吩咐着:“不要去她寝宫,直接去养心殿外拦着。”

    “是,奴婢明白了。”

    锦娣按照康慈皇太后的吩咐,急忙赶往养心殿外候着,生怕去晚了一步,会没拦住兰贵妃。

    也幸是来的及时,前脚锦娣到了养心殿那不远处等着,后脚就瞧见兰贵妃。

    这把康慈皇太后的话,一转达,青兰便没有去跟提及这事。

    其实,青兰急迫的想帮助自己的妹妹,可姨母既然吩咐不要去说,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随后,凤卿也派了人去瑞郡王府,一边安抚瑞郡王稍安勿躁,一边也提醒着杏贞福晋不要再因着这事入宫了。

    禧嫔那听说兰贵妃的心情好些了,便想去看望一下。

    这一进了长春宫,便见着安德海走了出去。

    “呦,奴才给禧嫔娘娘请安。”

    “安公公客气了,这是刚给兰贵妃娘娘送完赏?”

    安德海掩嘴一笑,回道:“今个皇上得了几件顶级的首饰,这不,让奴才给贵妃娘娘送来。”

    “皇上可当真宠爱娘娘。”

    “奴才内务府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禧嫔笑着‘嗯’了一声点点头,然后继续往正殿走去,远远的就见着明间那,兰贵妃拿着一盒首饰看。

    往前走着,听了句‘这个给姨母留着,姨母最喜欢这种点翠了。

    殿外的李进喜瞧见禧嫔来了,赶紧喊着好提醒兰贵妃。

    青兰抬头一看,正好禧嫔走了过来。

    “嫔妾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快起来吧。”

    “谢娘娘。”

    禧嫔起了身,扫了一眼蓝裳准备收起来的首饰盒,瞧见了那点翠极好的首饰。

    起初,她并没有在意什么,只以为兰贵妃口里的‘姨母’,是她胞妹瑞郡王福晋的额娘。

    可后来,有一日,禧嫔去给康慈皇太后请安时,竟发现那个所谓要给‘姨母’的首饰,竟然放在了康慈皇太后的梳妆台上。

    禧嫔顿时懵了一下子,这才恍然大悟似的,看透了一些事情。

    这兰贵妃是康慈皇太后的外甥女,她想除掉自己,可又怕被发现,所以就假装先救了自己,然后再让她的姨母派人来杀了自己。

    可,为什么又给自己了一条活路,让自己入宫呢!

    无论禧嫔怎么想,都百思不得其解,可她明显开始已经开始疏远兰贵妃了。

    再加上,兰贵妃比自己得宠,她更加对兰贵妃有些敌意。

    自己当年也是很得皇上宠爱的,一直受宠,一直备受恩宠,直到她兰贵妃的出现。

    才开始慢慢地发生了一些事情,禧嫔越想越开始胡思乱想,越胡思乱想,越加嫉恨兰贵妃。

    前脚瑞郡王那出了事,后脚忠亲王也跟着出了事。

    一日,心血来潮要出外狩猎。

    也不知怎么了,就惹的心生怨气,直接取消了狩猎回了紫禁城。

    忠亲王想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他一时高兴,想起了儿时与的种种故事,也是随口说了句不当听的话,没了面子,也可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咬着这事不放。

    便回了紫禁城,过了好几天后,才下旨将忠亲王被罢职军机处,同瑞郡王一起,回上书房读书。

    忠亲王得知后,压根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事,便前往养心殿求见皇上。

    可是,接连好几次,都避而不见。

    这几日,凤卿的身子有些不适,忠亲王担心自己的额娘得知后,会更加伤着身子,便未告知康慈皇太后。

    可凤卿的眼线众多,这事,怎么会不知道呢!

第945章 一代红妆落归寂 十三

    知道自己的儿子不说,必是为了自己的凤体。

    可自己这个当额娘的,不能不帮着自己的儿子吧!

    于是,便让人把自己病重的消息传去了养心殿。

    这一日,问太医康慈皇惠太后病情如何,太医回未见好转。

    次日又问,依旧未见好转,第三日再问,还是不见好。

    这才,先支会了小光子下去探望一下康慈皇太后。

    小光子带着东西进了寿康宫内殿:“奴才小光子,参见康慈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榻上的凤卿,刚喝下药,一边擦了擦嘴,一边冷冷的笑了笑。

    “真是有劳光总管了,怎么还特地带了这么多东西?”

    这话刚说完,凤卿便轻咳了几声。

    “太后,皇上这几日国事繁忙,所以未能来看望太后。”

    凤卿不屑的阴冷一笑,道:“忙!皇上忙什么?忙着看戏、忙着恩宠戏子!”

    说完,又咳了几声,冷哼道:“皇上也未免太过分了,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肯接见,忠亲王也太可怜了。”

    小光子见势,赶忙跪在那往前挪了两步。

    “太后,您不舒服,还是躺下歇息吧!奴才在这伺候着您。”

    小光子刚要上手搀扶一把,就被凤卿给甩开了。

    “哀家不敢老家你这个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了。”

    说罢,便在锦娣的搀扶下,躺了下去,且还把身子侧了过去。

    正这时,殿外的小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凤卿压根没有理会,依旧侧着身子躺着,纹丝未动。

    可她却冲着自己的宫人摆了摆手,吩咐着:“这里没你们的事了,都退下吧。”

    小光子见势明白了,赶紧行礼跪安了,锦娣等人也冲皇上行了礼后告退了。

    摆摆手后,缓缓地走到康慈皇太后榻前,凤卿又咳了几声。

    这时才上前行了大礼,喊道:“儿臣参见太后。”

    还真是新鲜了,从未见过给自己行大礼,今个竟还自称‘儿臣’了。

    凤卿没有理会,只当是自己压根没听见,又唤了一声‘太后’。

    凤卿还是没有吭声,也很尴尬,但也不能什么也不说,就这么僵着吧!

    “太后,觉得凤体怎么样了?”

    “哀家没事,皇上那么繁忙,还要劳驾来看哀家,太辛苦了。”

    咳咳咳!

    凤卿虽说了话,可却并未转过身,或是睁开眼看一眼。

    “儿臣不辛苦,太后有病在身,儿臣理应早些来看望的,又怎么会不来呢!”

    的眼神充满了试探,那身子仍旧跪在榻边。

    凤卿这才缓缓地转过身,在的搀扶下起了身,深吸了一口气叹道:“那就是说,哀家若是没有病,你便不会来看哀家了?”

    一听,急忙低头赔礼道歉一般。

    “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太后对儿臣恩重如山,儿臣怎么敢忘记呢!”

    “也算你还记得!”

    说完后,凤卿咳了两声,深吸了口气,唤道:“那么,你起来吧。”

    凤卿伸手召唤着,激动地伸手拉着凤卿的手起身。

    “谢太后。”

    “坐。”

    一边应着‘是’,一边坐在了榻边的凳子上,可这手始终没有松开,开始再次关系起康慈皇太后的病情。

    “太后,您还有哪里不适?”

    凤卿左手微微抚到胸前,伤心的说着:“是哀家的心不舒服。”

    闻言,心下咯噔一声,凤卿又咳了几声。

    “皇上,可有见过忠亲王?”

    似有些紧张的眼珠子左转右转,竟扯了慌。

    “有,有啊!前些日子儿臣狩猎的时候还见过六弟呢!”

    凤卿一听,没说实话,可也没揭穿他。

    “那么,是否是皇上对忠亲王有什么不满啊?”

    “没有啊!”

    有些担心,急忙不假思索的回着话。

    “儿臣,平白无故干嘛对他不满啊!”

    凤卿转过脸看着,淡淡的笑着:“那就好了,千枝万叶同根生,皇上与忠亲王名为君臣实乃兄弟,应该同心合力,不要让人有闲话啊!”

    “是,太后。”

    “忠亲王毕竟比皇上小两岁,入军机处必是要学上一段时日,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皇上还要耐心教导才是,毕竟,皇上也是期望这忠亲王可以好好辅佐皇上不是吗?”

    这话说的的确不知该回些什么话了,他看的出,自己没有说实话,康慈皇太后明明是知道的,却并未责怪自己,而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离开寿康宫后,回到了养心殿,他坐在那不由自主的琢磨着这事。

    渐渐地,那一刹想起了儿时的事。

    那一年他九岁,六弟才七岁,两兄弟在御花园你追我赶,甩开了身后跟着宫人。

    带着六弟跑到了,堆秀山上的御景御景亭,见御景亭下面的假山上有特别的小花,非要下去,忠亲王怎么劝,都不肯听,还甩开了忠亲王拉着自己的手,直接趴了下去。

    结果,脚底没踩稳,一下子滑了下去,幸好本能的抓住了假山石凸出的边缘。

    吓得只喊着‘六弟救我’,而忠亲王小小年纪,竟不顾自己的安慰,解下了身上的腰带,一头系在亭子栏杆处,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