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134章

大明官-第134章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谁?”袁凤萧兴趣十足的问道。方应物含含糊糊的答道:“成不成还不知道,是个姓李的。”

    花魁娘子的交游不一般,对本省官场也颇有几分知晓,当即就猜出了一个人选,“提学副使李士实李大人?你与李大人关系很密切?”

    随即她又迅速点评起来,“唔,不错不错,这李大人我是见过几面的,相貌儒雅,行止也颇为稳当。如今位居四品清要提学,将来必还会受用,在官场也是站得住脚的人物。

    现如今大宗师还在外督学,未回到杭州城罢?你的意思是等李大人回了省城,再替贱妾去撮合?”

    方应物惊讶的望着花魁娘子,自己才稍微透漏出点口风,她就兴奋的自动补充上了这许多?

    沉默片刻后,方应物才道:“其实。。。。。。我说的这个人选不叫李士实,叫李义。”

    李义?袁花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此人是谁,脑中转了一圈,还是没有想到,本省官场中,有这么一号人么?

    方应物很不好意思的补充道:“当然,他的名字很少有人提,江湖人称镇守中官李太监或者李公公。你要嫁给这人我还是有把握的。。。。。。”

    袁花魁登时杏眼圆睁,很失礼很不淑女的将手里团扇砸向方应物,“你去死罢!”(未完待续。。)

    ps:  艰难码字中,第一更

第二百三十六章 镇守太监府前

    次日午后,方应物正在读书时,好友项成贤突然匆匆到访。“今天那邵琛在青云街广发传帖,邀请同道明日到镇守太监府讨公道,而且邵琛将署名上书!”

    看着项公子急哄哄的模样,方应物忍不住打趣道:“项兄!你不认真读书,怎么天天有闲心关注这些身外之事?如此怎么取得了功名?”

    项成贤摆摆手,“并没有刻意去打听和关注,只不过午间在酒楼用膳的时候,亲眼见到有人为邵公子煽动同道,到处都有,想不知道都难!

    做出这么大的阵仗,不知道他能纠集多少人,但百十人总是有的,多了说不定会有数百人。”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方应物在邵琛面前说过,将在三日后上书,原本估计邵公子会趁着自己“不注意”,故意抢在自己前面拔得头筹,然后大张旗鼓的宣扬邀名。

    却没料到邵家居然事先就大肆宣传,制造噱头,难道就不怕打草惊蛇,让他有所警惕么?

    随后方应物就想明白了,这是邵家拥有足够的自信。同样一件事情,有包装宣传与没有包装宣传绝对是两种结果,在邵家这地头蛇开足马力,不惜成本为邵小公子张目情况下,根本不怕自己去和邵公子抢这个风头。

    不得不说,邵家的动员能力的确很强,也有可能是这几个月做这种事做熟练了,居然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在城中读书人里制造出偌大的声势。

    方应物细条慢理的思考着。但项成贤则有点和尚不急太监急,“如今那邵琛声势大张。你心中就没点主意?你不是也想当本省新一代的旗帜人物么?

    如果他这次真敢冒险上书责问镇守太监,那么名望必将陡然大涨。可比拟为朝中大臣犯天颜死谏那般!若无另外机遇,至少几年内你就很难再望其项背了。”

    方应物大笑几声,口中吟出四段似诗非诗、似谒非谒的句子:“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哦,告辞,回见!”项成贤拱了拱手,转身就要离开。方应物连忙叫道:“哎,你怎么说走便走?”

    项成贤扭头答道:“瞧你这装蒜的模样。我就知道又白担心了,还留在这里作甚?”

    又次日,一大早便在镇守太监府门前大街上聚集了不少读书人,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架势。

    到了辰时,差不多已经有数百人了。只用一天时间就能鼓动如此多人到场,还都是读书人,已经称得上很难得的大场面了。

    围聚在此地的众人并不多话,并没有出现人声鼎沸的现象,只是偶有几句细碎私语。略显冷清的气氛中带着几分悲壮。愤懑。

    当今天子宠信太监,地方镇守太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凶名赫赫,横行霸道的事迹时有耳闻,连官府也是束手无策。犹有甚者。地方官因得罪镇守太监导致被天子治罪的事情也有不少。

    别的不提,就说镇守浙江太监李公公也有一桩非常出名的霸道事情。大约在数年前,有个姓马的指挥使触犯了李公公。结果被李公公当场拿下施以杖刑,结果把一名堂堂的指挥使打死了。

    针对这件事情。最后天子只批了三个字:“且宥之”。李公公本人屁事没有,继续当镇守太监。指挥使虽然是武官。但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能这样白白被李太监打死,他们这些连举人都没有中的士子又算什么?

    若不是真存在这种实实在在的危险,早就有无数人上书去责问镇守太监了,还用等到几天才出现第一个么?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胆量像邵公子这样,冒着巨大危险署名上书为已逝者讨公道,那付出的代价也许会大到难以承受。但是心中的正义和良知驱使他们今天到这里来,为勇者送上一份鼓励和支持。

    镇守太监府的门官有点见怪不怪了,这些日子时不时的就有读书人成群结队来门前晃悠,但今日情形还是叫他感到氛围不同寻常,好像要发生点什么似的。

    不知道有人叫了一声“来了”,众人便齐齐随大流向街口望去。却见有个非常年轻的士子缓缓步行走来,不过才十六七岁。许多人已经认出了,这正是近日在省内士林名声鹊起的邵琛,大概也是今天的主角。

    邵琛手持一封文书,用很普通的信封装着,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特色。但众人都知道,在场数百人中也只有邵琛才有这个胆量上书镇守太监府。

    走到镇守太监府大门外的街心上,邵公子对着散布在周围的人群拱了拱手,很谦虚的说:“前日有同道罹难,深感痛惜,如今公道不存,小子不才,今日斗胆先行一步了。多谢诸君到场为在下送行,若仍有它日,愿与诸君在春风楼痛饮。”

    人群中有人答道:“我等为邵朋友壮行!”

    随后,邵公子的目光依次扫过人群,却没有发现方应物的人影。他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如果能看到方应物气急败坏的出现在这里,那才叫解气。

    自己抢了他的创意和风头,那又怎样?如今话语权在邵家手里,方应物就算跳出来做一样的事情,那也将被别人看做东施效颦,自己半点不受影响。

    若方应物因不忿而出面指责自己,或者说什么诽谤之语,那也要有人相信才是。看现在这个样子,谁会信他?

    但不知怎的,没见到方应物到场,邵公子同时还感到松了一口气。这大概说明方应物死了心,至少可以避免什么不受控制的意外发生了罢。

    心里计较已毕,邵公子“毅然”、“决绝”的转身,在众人崇敬的目光里,大步向镇守太监府大门行去。

    门官已经从门房中走了出来,横拦在当中,对邵公子呵斥道:“来者何人!”

    邵公子双手奉上文书,高声道:“在下杭州府府学生员邵琛,特来向镇守中官上书!”

    门官表情阴晴不定,知道今天这事小不了,不是他能决定的。便收了文书,迅速闪进大门,向自家主人禀报去了。(未完待续。。)

    ps:  靠,有事耽误了,第二更这时候才写完。第三更还会有的,只是12点前肯定搞不定了,所以只能熬夜写,也许3点也许4点更新,再次请大家见谅。还有,口腔溃疡有什么治法能迅速见效啊,今天疼的吃饭和受罪一样。

第二百三十七章 伪君子与真汉子

    邵琛的手书递了进去,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如今在镇守太监府门前,这几百号人完全没有聚众鼓噪的热闹,反而摒心静气的极其安宁。

    众人都晓得,动真格的时候到了,目光都死死盯着大门口,不知道片刻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万一出现手持凶器的大队人马,那还是开跑比较好。。。。。。不求跑得有多快,只求跑的比别人快几步。

    唯一心态比较轻松的只有主角邵公子了,他当然不担心,五百两银子都花出去了,还能有什么问题?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几通鼓响过,府邸中门大开,当先走出两列仆役,其后有位保养的当的白皙中年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虽然外面围聚人群里大都不认识此人是谁,但见他头顶三山帽,身穿绯红袍,胸前绣着不知是什么动物的华丽图案,外罩一袭薄纱衫。这样的穿戴,除了镇守中官李太监还能是谁,在杭州城里只怕找不出第二个。

    邵琛站在门下,猛然见到李太监,心里陡然晃了晃,有点紧张起来。

    邵公子毕竟年纪不大,刚才他一路过来的言行举止,那都是昨晚演练了无数遍的,所幸只需泛泛而谈。而且今天演的很投入,仿佛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其中,便没有出纰漏。

    但是再怎么演练,也无法取代面对面的实际接触经验,特别是与李义这种高高在上大人物的实际接触经验。所以这时候,邵琛居然愣住了,呆呆望着李太监不言不语。

    李义皱了皱眉。但却哈哈一笑,对邵琛道:“当面的这位可是邵秀才?”

    邵公子猛然惊醒过来。连忙答道:“正是在下。”

    李公公赞道:“果然是声名渐起的少年才子,叫我忍不住特意出来相迎。”又伸手道:“还请入内一叙!”

    其后邵公子便随着李太监。进入了镇守太监府。

    周围众人看到这一幕,无不目瞪口呆,如梦如幻。他们事先或许有千百种预料,甚至最坏的打算都做了出来,但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付情景。

    这高高在上的镇守太监看了上书,居然亲自出来接见?而且态度不但不恼羞成怒,而是十分和气,甚至可以说很放低身段、刻意结好读书人,简直不可思议。

    想至此。众人不由得有些兴奋,莫非冥冥之中真的有浩然正气,能迫使堂堂的镇守太监礼贤下士,向读书人低头?邵公子威武!他们同样作为读书人,与有荣焉。

    大门再次关闭上,但这次门外众人不复紧张了,议论纷纷谈论着今天可能的结局。如果能迫使太监让步,他们这些参加了今日盛会的,自然也个个脸上有光。以后也是一种资历。

    这时候,又从街口那边走来一人,众人议论的正入巷,谁也没有注意到。但此人慢慢的走到了镇守太监府的大门里。还是引起了注意。

    有几个人已经认出了来者是谁,交头接耳的介绍道:“如看得不差,此乃淳安方应物也。上个月很是出名的。诗词极好,也曾献策朝廷。当时人称小国士。只是不知道他今日要作甚。”

    众人拿眼看去,却见方应物也掏出一封文书。对门官朗声道:“在下听说有市舶司中官当街殴死读书人,人神共愤也!但李太监却包庇人犯,使案情迟迟不能了结,与同案犯有何异哉。。。。。。少不得要此等劣迹上书朝廷,弹劾不法!”

    众人顿时明白了,这情况与邵公子一样,也是来署名上书的。没想到有勇气的人不止一个,还有第二个!

    只可惜,已经有第一个了,真所谓第二个虽然也很值得敬仰,但相对就不显得出彩了,方应物还是晚来了一步。

    又一个蹬鼻子上脸跑过来寻死的?门官极其不悦,但看到方才自家主人的态度,他也不敢怠慢,拿着方应物的书信,再次去里面禀报了。

    众人倒是不为方应物的安全担忧,毕竟有刚才邵琛的例子在前。相反,还有羡慕方应物运气不错的,刚好能赶上这个节点,毫无风险的表现一把。

    说实在的,方才邵琛被礼贤下士的请进去后,围观人群里很多人也都跃跃欲试,产生了若干念头。但人在外面站着,写文章实在不便,就算现写也难免会遭到东施效颦之讥,所以众人只好暂时放弃了这个心思。

    而方应物上书,显然也是提前准备好的,一样的有勇气去问责太监。只可惜时机差了些,不能收到最大效果。

    众人一边闲谈着,一边用余光瞥着大门,猜测着李太监会不会还要出来迎接?

    这时候,镇守太监府忽然门户大开,随后立刻冲出来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兵丁,团团围住了方应物。

    “你就是方应物?”兵丁头目上下打量着问道。

    方应物面无惧色的答道:“正是在下!”

    “啪!”那小头目忽然猛然伸出一只巴掌,狠狠拍向了方应物的脑门。方大秀才躲之不及,一顶儒巾被打落在地方,发髻也被打散,不是披头散发也差不多了,着实狼狈不堪。

    “多管闲事的东西!你简直吃了雄心豹子胆,胆敢责问李公公,还敢要上书朝廷弹劾李公公?”那头目咬牙切齿的骂道:“今日不给你点教训,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众人又一次的没想到了,而且再一次的目瞪口呆,怎么这次又和预料的不一样?

    还没反应过来时,却见那边兵丁已经动了手,毫不客气的三拳两脚把方应物按倒在地上,并使了牛皮绳困住方应物双手。其后又极其粗鲁的将方应物从地上扯起来,拖向镇守太监府里。

    兵丁一边动手拖着,一边骂骂咧咧:“不知好歹的小酸丁。进了府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方应物也毫不软弱的破口大骂:“天日昭昭。尔等这些走狗爪牙胆敢如此横行,简直就是城中豺狼!我乃有功名之人。李太监真敢再毙了我不成!”

    砰!大门又紧紧地关闭上了。却从里面传出几句放声高歌:“少保坟前说英雄,不负青衿不负生。从容取义非难事,犹记当年此日情!”

    众人亲眼目睹了活生生的这一幕,心里不由得同仇敌忾。斯文扫地,简直斯文扫地!

    可是,邵公子与方应物同样是要上书弹劾,但两人的遭遇反差竟然如此之大,大的令人难以理解!

    一个是被好言好语,捧着进去商议了;一个却是简单粗暴的连打带骂的绑了进去。很可能在里面还要遭遇酷刑。

    这是怎么一回事?

    众人集体陷入沉思了,不知怎的,他们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一刻从恍然间从梦中跌落到现实里。

    之前李太监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好像只是个不真切的、编织出来的美梦,而刚才横暴凶残的这一幕,才是冷冰冰的现实情况。

    邵公子上书时,大概是结果太过于震撼和美好,叫他们陷入了一厢情愿的兴奋情绪中,导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谜团。现在回想起来。果然有很多破绽。

    就算是杭州城里最高级的文官巡抚到这里来,镇守太监也未必愿意出来迎接,邵公子有何德何能,可以担得起镇守太监亲迎和吹捧?

    若论起功业成就。方应物不知比邵公子强到哪里去了,身后还有巡抚的背景,但却惨遭羞辱。这李太监是分不清好坏的傻子么?

    之前邵家大张旗鼓的提前宣扬邵琛上书,难道就不怕彻底激怒李太监么?莫非是邵家有把握不会出问题的缘故?那么邵家有什么把握?

    他娘的!哪有什么浩然正气震慑宵小?有的只是双簧。有的只是不择手段吃人血馒头!有的只是虚伪至极!

    天下万事就怕认真琢磨,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真相。但暂时没有人宣之于口。或者说,他们不甘心承认自己的正义和良知被利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