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37章

大明官-第37章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只要确认提学官不会露面,本地士子就会放松下来。便趁这机会打着提学衙署的旗号,纠集了几个杂役在花街柳巷附近巡逻,专门敲诈勒索刚从青楼楚馆出来的士子。

    本来他这个主意不错,被敲诈的人碍于羞耻心,也不会傻到把自己倒霉丑事乱传,就像今天准备花钱消灾的项公子一般。等随着大宗师离开后,更不会暴露,计划几乎天衣无缝。

    但是很可惜,王书办却不料遇到了一个欲见大宗师而不得的怪胎。。。。。。

    他原本只是想搬出大宗师吓唬吓唬方应物等人,满足自己报复快感的同时,顺便多赚一点好处。谁想到方应物会如此死皮赖脸的主动请见大宗师!

    面对三个本地土豪的,被戳穿了虎皮的王书办欲哭无泪,无奈道:“你们到底想怎样?”

    方应物正气凛然斥道:“不是我想怎样,是国法学规该怎样!做错了事情,触犯了规条,你便不要心存侥幸!随我去见大宗师!”

    他又补了一句,“当然,放过你也可以,总之你要想法子让我见到大宗师!”

    对方应物的心思,众人洞若观火,在考试前能见一见负责出题判卷的主考官,好处而不言而喻。(未完待续。)

很认真的求月票!

首先今天三更已毕!

    有书友对咱抱怨说,求月票太不认真,有气无力的,没激情。咱就从善如流了。。。再开个单章求月票!

    看了看月票榜形势,虽然本书确实和白金大神有差距,这必须承认,实力确实不如人。

    但咱也不能轻易认输吧!更不能第一天就输到裤子都没了吧!想必书友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吧!

    所以,还请大家支持一把,尽力缩小差距,尽力战到最后!我所能做的,就是明天继续保持三更了!

    再稍微贪心点,月票之余,也不要忘了推荐票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潜入县学(求月票!)

    目送王书办唉声叹气的离开,洪松略带迟疑的向方应物道:“莫非方贤弟要趁机钻营么?”

    方应物确实有趁机拿下一个秀才名额的意思,毕竟糊名考试谁也没有把握,但能这样如实回答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啊,深有感悟的方应物答道:“在下奉商相公之命,与大宗师谈一些事情而已。与朝政时局有关,不便与别人说,还请见谅。”

    洪松和项成贤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景仰神色,没有再多问什么,朝政大事啊,当然是他们两个秀才只能仰视的。

    此时天色已晚,三人又回到城中。上辈子俗语云,人生四大铁,方应物与两位公子几乎要完成三个。

    今天一起喝过花酒、虽然虚惊但也险些一起被提学衙门处分、将要成为县学同窗,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之间关系更进了一层。

    洪项二公子都是县学生员,也都不耐烦住在学舍里受拘束,同时也不便和妻子同住。所以两人都在城中有宅子,而且相去不远。

    在方应物今晚去谁家住这个问题上,两人小小的议论了片刻,项成贤道:“我还指望方贤弟轻摇三寸不烂之舌把贱内说服,故而必须要去我那里。”

    洪松便没话说,只能对方应物道:“项氏大妇凶悍,此行殊为不易,方贤弟保重!”

    如此方应物便跟随项成贤走了。到了家中,项公子吩咐仆役收拾外院厢房,将此作为客房安排方应物居住。

    项公子指着厢房道:“用具我就不撤走了。都给你留着。下次道试来了后,你继续住在这里。不须再另找别处了。”

    忽然项成贤又悄悄塞给方应物一个锦囊,里面有几锭银子。分量不轻。方应物吓道:“如此厚赐,小弟何敢受之!”

    “噤声!”项公子悄悄道:“你先拿着,一会儿就说是你借给我的。”

    方应物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项公子见不得光的私房钱,想要通过他的手洗白了。自己今天不但要说媒,难道还要充当洗钱角色么?

    方应物谢过。两人又上了正厅,项公子去把妻子请了出来,与方应物见面,这也算是两人关系极好的表示了。所谓通家之好也。

    方应物与项氏娘子互相见过礼,一个称“方家兄弟”,一个称“项家嫂子”。

    他虽不敢过多的端详,但草草打量过,见这项家娘子相貌端庄、面如满月、齿白唇红,待人笑容可掬,并不像是凶悍妒忌的女人。

    洪公子有点言过其实罢?方应物想道。

    项成贤站在自家娘子看不到的视线死角,对着方应物挤眉弄眼,暗示方应物去说纳妾的事情。

    劝人娶妾这种事情。方应物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做。任他口才好,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这话怎么开口才好?

    在项公子再三用眼神催促之下,方应物只得硬着头皮,斟酌词句对项氏娘子道:“在下知道有女子仰慕项兄。情实可怜,以致相思成病。在下不忍见其伤心薄命,想在其中做个说合人。”

    项公子站在自家娘子背后。伸出大拇指赞了一下。从这里说起,角度选的甚好。首先引起同情心就好办了!

    项氏娘子听到这里收起待客笑脸,轻哼一声。“方家兄弟小小年纪,说媒拉纤倒是很纯熟么?”

    方应物大窘,前段时间有县里甚至邻县的十八路媒婆轮番登门。耳濡目染之下,当然也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了。

    项氏娘子瞥了夫君一样,又对方应物道:“你们读书人,不去认真精研经典、讨论学问,整日里都琢磨些什么歪门邪道?难道四书五经上,教导你们纳妾么?”

    方应物心思转了转,连忙辩道:“项家嫂子所言不错,《孟子》有之。《离娄章句下》这篇云:齐人有一妻一妾。正所谓齐人之福也,项家嫂子敢说圣人不教人纳妾?”

    项氏娘子愣了愣,项公子大喜过望,在身后又给方应物竖起了两个大拇指,不愧是善于解释经典的小才子。若认真钻研,将来会成为大师级人物的!

    呆了片刻之后,项氏娘子却不服气道:“若照方家兄弟这说法,根据经义妾身也要再纳一夫。”

    方应物还没说什么,项成贤先跳了出来,怒斥道:“胡言乱语!经义上怎么会有一女二夫!”

    项氏娘子冷冷道:“岂不闻朱子为《大学》作序,序中云:河南程氏两夫。朱子都说过,为何妾身不得如此?”

    我靠!方应物和项成贤暗暗吐血三升。朱子原句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被项夫人一口截断成了“河南程氏两夫”,真真是好截断!

    项公子高声驳道:“哪有你这般胡乱截取经义!”

    项氏娘子咄咄逼人道:“你们写八股文,题目不就常常截搭经义词句么?为何妾身就不能?”

    这话倒也没错,八股文题目为了防止猜题和不重复,经常随意截断经书句子,或者再随便前言不搭后语的组合起来,形成怪异偏门的题目。

    方应物悄悄擦了擦汗,可以断定这项氏娘子必然也是出自书香世家,竟然堵得他无话可说。

    果然十分不好惹,难怪洪公子也铩羽而归躲之不及,自己不明内情才来当这个冤大头说客。

    所以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罢!方应物趁着他夫妻二人说话时,转身就要走人。项成贤眼角瞥见找来的盟军打算临阵脱逃,连忙喊住道:“方贤弟慢着!”

    方应物无奈立定,又听到项前辈对自家夫人说:“你执掌家用,只管推脱家中无钱,但这不成问题。方贤弟古道热肠,愿借给十两使用,今日他把钱都带来了!”

    险些忘了还有这件事。。。。。。方应物只得回来,从怀里掏出装着银子的锦囊递给项公子——正是先前项公子偷偷塞给他的那个。并豪气干云、十分大方的说:“何须挂齿,不用急着还!”

    项公子手持锦囊,对着夫人摇了摇,“钱不是问题了,还有何话?”

    “给妾身看看。”项氏娘子伸手道,项公子便把锦囊递给了她。

    项夫人打开锦囊口子看了几眼,果真是白花花的银子,又轻轻在手中掂了掂,重量确实约摸十来两。

    看完之后,她将锦囊收进自己的袖子,白了项公子几眼,忽然柔声道:“既然夫君真想纳妾,那么妾身情愿做小,这银子就当是买了我罢!”

    方应物瞠目结舌,不由得对项前辈产生了万分同情。娶了这种妻子,怎么可能斗的过。他这辈子就死心罢。。。。。。

    今晚他方应物和项前辈两人齐上阵,居然也彻底惨败了!项前辈不但没有说服夫人,还将私房钱十两搭了进去,实在偷鸡不成蚀把米。

    项夫人又转身面对方应物,再次笑容可掬,“方家兄弟,既然你视夫君为兄长,那妾身也算你长嫂。

    忽的想起一门好亲事,嫂嫂欲在此为你参详参详,想必小兄弟不会驳掉嫂嫂这份脸面罢?

    这家女子,只是相貌差了些。但也没关系,娶妻娶德,至于门户绝对配得上解元府第。。。。。。”

    方应物苦着脸,连连作揖道:“小弟我方才饮酒头晕,不能周全事情,先下去睡觉,两位就此告别。”

    说罢,他便急急忙忙逃出了前厅。再不走人,连自己也要搭进去了!

    次日,方应物起了床洗漱过后,便来到县学侧边小门所在的巷子里。昨天与那王书办约定好在这里见面,然后王书办想法子将他送进县学去。

    等到了半个时辰,果然看见王书办悄悄过来,塞给他一套衣物。“换上这杂役短衣,一会儿让你冒充杂役进去,免得被别人注意到,惹出闲话就不好了。”

    王书办这话在理。这次道试不仅仅是淳安县一个县,听说大宗师让南边邻县遂安的童生也过来一起集中考了,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县学附近,必须小心。

    方应物只得换上粗布短衣,又将发髻弄得稍稍松散,勉强掩人耳目而已。

    然后随着王书办加入了送菜的队伍,一直到了县学侧角小门外。

    只能容纳单人通过的小门从里面打开,王书办等人却不进去,将几大框蔬菜放在了台阶上,随即送菜杂役走了,而王书办和方应物退后到十步外等待。

    其后便有几个杂役从里面出来,抬着菜筐向门内走去,王书办看看周围无人,趁机推了一把方应物,示意方应物跟上去。

    方应物会意,连忙上前几步,抬起另一个菜筐,跟着前面人进了县学内部。

    这几个杂役大概是提前得过打点的,没有对方应物表现出丝毫讶异,就好像方应物本来就是他们当中一员似的。

    如此这般,方应物混进了已经被用作考场的县学。在县学内部,都是许入不许出的杂役和文吏,相对就松散的多了。

    任由方应物转来转去,没人盘问检查。一刻钟后,他找到了位于后堂的提学官临时公房。

    守在房门外的,是提学官长随,上次也随着李提学去过上花溪村。他见到方应物突然出现在面前,吓了一大跳。

    方应物唯恐节外生枝,抢先低声道:“速去禀报,在下为商相公的事情前来拜见大宗师,误了事惟你是问!”

    那长随张了张口,却没有说什么,转身就进了公房禀报。(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第二更预计下午两三点。

第六十七章 名利双收

    目送这长随进了屋,方应物颇有感慨。原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周折,却不料这长随如此痛快便去通报。

    天下人里,门子、长随这种人可恶归可恶,吃拿卡要的事情不会少做,但同时也绝对是最有眼力的人群了。这种职业若是没有眼力,那是做不长久的,主人家也不会让你做长久的。

    不多时,长随出来对方应物道:“老爷有请。”

    方应物便进了房间。屋子是外面书房、里间卧室的格局,提学官李士实坐在书案后方,面无表情的看着一身短打扮的方应物进来。

    在别人的主场,当然不可能随便摆山人高士的谱,这太招人烦。于是方应物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上前见礼道:“淳安童生方应物,见过大宗师!”

    李提学微微颌首,冷淡的问道:“你费尽心思潜入县学来见本官,想说什么?”

    方应物解释道:“商相公托付在下,与大宗师说几句话,怎奈大宗师已入试院,故而不得不冒险犯禁,还望大宗师海涵。若大宗师降罪,此事责任全在小子一人身上,不必牵连他人。”

    “罪责先不谈,商相公有何话要说?”听到“商相公”几个字,李提学虽然仍不动声色,但却悄悄把耳朵提了起来细听。

    他不去府城,却定要按临淳安县,督学考试是本业,窥探商阁老动静才是主业。

    当然商阁老有没有心思起复,有没有就此而搞活动,实际上和他一文钱关系也没有。首辅变动影响不到他这个层面。那是首辅万阁老该操心的事情。

    他只不过是为了当浙江提学官,表过忠心要替万首辅充当耳目。打探消息而已。但就是打探商相公的消息,也要靠谱才行。不好胡乱捏造,否则若导致万首辅误判情况,必然要迁怒于他。

    这就是他真正犯愁的地方了。商相公深居简出,除了回乡时候,与外界公开交往很少,而且又拒不见他,导致简直完全摸不清状况,更没法上报消息。

    这位大宗师说到底才三十二三岁,远远称不上老奸巨猾。面对这种未知状况,很有点不安。

    如果有方应物这种类似于商相公关门弟子角色的人前来谈话,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悟过道的方应物胸有成竹,对大宗师略显冷淡的态度毫不在意,不急不忙道:“商相公曾经在私底下称赞道,大宗师纲纪严明,督学有方,涤净风气,立身持正。堪为天下学官表率!”

    李提学那本没有表情的脸上,微微颤动了一下,下意识出口反问道:“商相公当真如此说?”

    他在淳安治学,也知道自己触犯了乡绅大户的利益。压力不是没有。如果名望卓著的本地老大人物商相公能站出来为自己鼓吹几句,当然他就变得轻松许多。

    不过李提学大概也觉得自己激动失态了,有点自降形象。便又咳嗽一声,恢复了无动于衷。

    冷静下来后。李提学便想道,方应物说这些话是商相公私下之言。那有何用?若是商相公公开赞扬,传的人人都知道,这才值得自己激动一番。

    方应物答道:“说是说过的,不过不为人知而已,在下也以为,大宗师当得起这句话。”

    刚才说话之间,方应物暗中观察,再结合自己先前的分析,发现这提学官果然是心思很多、瞻前顾后的。从他身上,能看出两种矛盾交织。

    第一是,这位大宗师只有三甲末尾功名,原本是不可能坐到浙江提学官位置,但靠着首辅万安强力支持却坐上了。

    为了服众,也为了预防性保护自己,所以行事比一般提学官更容易走极端,就怕别人说他不行,从他在淳安的严厉手段可见一斑,一口气黜落十几个秀才的举动可不多见。

    李大宗师几十年后,政治斗争失败致仕回家还不肯老实,非要帮着宁王造反,大概也是这种执拗性子的一种反应罢。

    第二是,此人内心还存有几分羞耻感。万首辅是靠着拍万贵妃马屁起家的,行事一味谄媚逢迎天子,所以在士林里的口碑不怎么样,和商相公这种德高望重的士林领袖比起来差的太远。

    李提学虽然是靠着万首辅提拔才有今天,但并不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