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207章

兴唐-第207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两个小萝lì,还有从草桥关与龙驹寨购买回来的一些土特产,当然,皇宫里什么好东西都有,不过略表心意。

    接见了,李治正在午休,武则天冲李威摆了一下手,将他们带到偏殿。没有理儿子,而得看着官婉儿与韦月,说道:“你们俩个,长大了不少。”

    两个小家伙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好奇地看着武则天,但官婉儿终究长大了一些,立即说道:“天后这些年还是如此年轻美丽。”

    武则天大乐,笑完后指着眼角道:“本宫老了,让你们这个殿下气得,这里……你看,每天长了许多尾线,也一天天地深了。”

    这个好象与殿下没有多大关系,纵然官婉儿机灵过人,又不知如何回答。

    武则天这才看着李威,问道:“裴侍郎调回朝堂,你是如何看?”

    “儿臣不知,除了两渠是儿臣毛遂自荐,向父皇请命的,朝堂,儿臣不该过问。”

    “本宫知道你不满,可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但母亲说他是君子就是君子,这个杠不能抬的,答道:“是。”

    “本宫知道你不甘心,说一件事给你听”,武则天将裴炎的那一番话说了出来,又说道:“大臣犯了错,就要弹劾。互相监督,重臣才不会专权,群臣才不会包庇,不然朝廷为什么会设立台阁,又于三省另设言官?”

    “是。”

    “弹劾你与徐齐聘、杨思俭,是他应当做的。就是你父皇有过失,群臣都可以进谏。不让大臣进谏,这今后果你可以想一想。或者只进谏自己喜欢听到的,不喜欢听的就不让群臣进谏,后果你也可以想的。”

    威又答应一声。脑海却在思考,原来如此。大约在杨敏他们离开之时,裴炎已得知自己要调回京城的消息。然后又分析了一下局面,母亲至少现在还没有将颓势扭转过来。这时候修复与自己的关系,对母亲有利,因此进了这个谏。

    武则天又说道:“裴侍郎之所以如此说,也是让你不讲理吓怕了,即使他担任黄门侍郎,还怕你为难他。”

    “儿臣那敢?”

    “别人不敢,可你敢。”

    “……”

    不回答了,怎么办呢,是母亲,只要不雄心勃勃,那怕踹自己几脚,也得忍着。不过还在想,虽然进谏,让几女回来,可他话中却有几层意思。以后翻讲起来,可以这样演变,又可以那样演变。又提前通知了狄好她们,是不走向自己表示,咱们讲和,讲和了,我能想办法,让你几个喜欢的女子得入东宫。所以谨见后,立即委婉规劝。但不与他讲和,那么不客气了,有可能会立即相助父母亲,甚至关健时候推一把,将自己推到悬崖下面去。

    隐隐地,觉得此人确实很难缠。不象许敬宗,为了功名,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把柄多,此人行事,如蜻蜓点水,又如飞来之仙,一掠而过,然后再无踪迹。就如此事,还没有传扬出去,传扬出去,甚至有人会认为裴炎是无辜的。毕竟当年之事,是父亲下的旨,他也不想与自己鱼死网破的。

    武则天又说道:“难不成真如裴侍郎所说,为了几个女子,而怨恨你父皇与本宫?”

    “冤枉啊,母后。”心里却说道,为何如此,别人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可你老人家的智慧,难道不知道?

    “不是本宫与你父皇不准,不然也不打算让那两个粉头入宫。可事情张扬了,言官的弹劾你也看到了,如何再入东宫?再说杨家的小娘子,自大市侩,是看到你病好了,才对你扭转态度。如果你病不好呢?这样的女子,本宫宁肯让那两个粉头入宫,也不愿意让她入宫。徐家的那个小娘轻佻,不知礼数。弘儿,你若是普通的皇子,倒也罢了,可你是太子。东宫将是以后天下的后宫。”

    “……”

    “但她们岁数也渐渐大了。”

    “是。”

    “可你们藕断丝连,委实不好。本宫其实心中有一个想法,不如将这几个女子许配给良家子。对国家,对她们,对你,皆有好处。”

    :这三四章纯过渡,可不写,下接连不起来。一到这里就卡,昨天夜里到现在,才码出这一章,为了不断更,大家将就一下,就此传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乾坤乃大(一)

    “是”

    听到李威答是,官婉儿急得要拽李威的胳膊肘儿。

    但武则天则咽住了,她眯缝着眼睛,悚然惊醒,这个儿终是大了,不好糊弄的。于是采取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粗暴的方式,说道:“弘儿,虽然你时常在耍小聪明,那是你父皇在忍耐,这个终有极限。”

    一次李威答得却是十分软弱。

    “好了,去。”

    走了出来,官婉儿才急切地说道:“殿下啊,难道你准许天后将杨姐姐她们嫁掉?,;官婉儿与杨敏没有什么来往,可听过她许多的事,毕竟人家为太子等了许多年的,于心不忍。

    “这只是母后的一个比喻。她们是孤的女人,孤没有放口,试问天下那一个人敢娶她们?”世事如博弈,自己还没有输,就是输了,能保住太子的地位,未来就有希望。可以对自己使阴谋阳谋,那是争,就象魏征帮助李建成对付李世民一样,各为其主。但娶了自己的禁脔,等于公开向天下人宣布与自己作对,就是名门世家的弟子,也没有这个胆量,他们可以高高在,可以藐视,却绝对不敢公开宣布走到自己对立面。裴炎、明崇俨他们,亦是如此。

    “那么天后为什么这么说?”

    “你不懂的,母后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告诉孤,她可以将杨敏她们召回东宫,也可以不召回,要看孤如何去做。”这是条件,也许裴炎当初就料到了母亲不会就此轻易的答应,所以向秋好说了那句话。嗯到这里,讥讽道:“居然当作奇货!;

    官婉儿眨着大眼睛,终于想明白,道:“殿下;天后正有此意。

    还是小,后面那句话才是李威最看重的,这唤回了他许多的记忆,想到了后来唐朝的一个人;太子李亨,有人说李亨后来对李隆基太薄,却不知道李隆基让几个儿子仙仙欲死,数子被杀,李亨的两个太子妃为了自保被废,就是王忠嗣之死,都隐隐是与太子亲密有关系。就到与李隆基相比,父亲对自己已经仁厚了。换作李隆基,自己做了这些小动作,休说几个女子,就是自己早就被废了,甚至几名少女早就杀呃……

    想到这里,心中一寒,回头看了看父亲午休的宫殿。

    “但她是天后,殿下让一让不妨,杨小娘子她们在扬州好可怜。”婉儿眨着大眼睛又说道。

    “婉儿,孤怎么敢与母后争……以前只是自我保护,切记,这句话你以后不能乱说。”东宫中有父亲的眼线,一直没有找出来,即使是婉儿,若是让母亲误会,后果也很严重。

    “可她们不能留在扬州一辈子。”

    “不是你所想的。”

    管家对裴炎低声说:“阿郎,太子已经回东都。”

    “某知道了。”扭头看着管家一脸的忧色,又说道:“阿翁,一切皆在我掌握之中。”

    老管家跟随他很久,对他忠心耿耿,年又高,因此用了阿翁的尊称。毕竟是裴家子,平时很重礼貌的。

    老管家还是担心;说道:“阿郎,你正是当年之时,前途远大。太子年方长,多有作为,不然皇不会容忍如此。当今还在皇掌控之中,可是皇的病……几年后……”

    “为什么大臣们皆相帮太子?”

    “是太子有作为。”

    “错;相帮太子,有你这样想法的大臣十不足二。”

    “那是?”

    “你都认为太子几年后就能顺利继承大统,其他人会不会这样想?朝中各个尚宰相,同样也会这样想。到了他们这地步,不一定要求太子,可总得为将来的子女着想。”

    “是……如此。”唐朝择官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科举,可择的官员并不多,一年平均只有十几人录取进士,唐朝一年更替多少官员?第二个就是从官宦子女中择取,这是最多的一种择取方式。第三个也多,从各地录取一些人才,或者因为战功一步步佐迁来的,比如刘仁轨或者薛仁贵。还有就是胡将蕃臣,那个只是笼络,不算的。所以无论姜恪或者阎立本,在临终前,皆分别向太子试好,正是为后代留下一份情份。

    “但是皇会不会喜欢?”

    “大约不会。”

    “只是皇有病,种种的掣肘了他,因此做事犹豫不决,不及早年果断。但别忘记了,这段时间皇病渐渐好了些。”

    不是好,开春是病了一场,病得不轻,可让儿子气了一下,病情反而气好了。开始能正常处理朝政,裴炎的召回就是得益如此。裴炎继续说道:“接下来皇还会有举措。若是太子机灵,会门求我……”

    说着,将签插在中合,信心十足地站了起来,走到院中看渐渐圆起来的明月。

    管家只好替他将嘶宁微拾,九意中将他看的打开,正是《汉》中的至莽梅为搁

    就是一个亚健康的李治出手,也不会简单。

    前段时间争议很大,不能出手,那时就后悔了。先是调回裴炎,接着调张文灌为侍中,郝处俊为中令,李敬玄为吏部尚同中门下三品。当然,在百姓看来,这是对这几位老臣的佐迁。

    侍中与中令是真相不错,可官做到这份了,也做到顶了。而且数年下来,权利逐渐从真相转移,使相为贵。唯独区别就是使相罢废容易,今天给你披了一个同中门下三品之职,就是使相了,明天将你同中门下三品皮一扒,就不是宰相了,该是侍郎的还是侍郎,该是尚或者是其他,还是其他。

    中令与侍中贵,可多有虚赏养老之嫌。

    还有两个宰相,刘仁轨调到郑州;戴至德与李敬玄一样,不是以侍郎代使宰相,而是以尚代使宰相,作为六部,尚也做到了顶,又有宰相之职在身,行事只能更低调,用来避嫌。

    只是一道升迁令,朝堂权利立即挪空。

    还有,等于朝堂最少差了两个使相,才能使宰辅备齐。这两个使相谁为担任,这牟时候就颇让人回味了。

    李治又怕大臣进谏,于是又将另一牟名臣许圉师调回,担任户部尚。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举动,皆是李治出面,没有武则天的影子。大臣会意,可作声不得。

    其实正如李威所想的,大臣们力保他,是力保李氏宗室,反对的不是李治,是武则天。

    裴炎对自己老管家道:“不久,太子要找我了。;

    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但这一次裴炎又算错了,无论是武则天,或者是裴炎,认为李威急切地想将几个女子调入东宫,毕竟一分别就是许多年,几个少女都长大了。其实不然,李威没有急,在扬州很委屈,可因为远,不引人注意,还能保住安全。除非自己不惜一切代价的争,才会让母亲动杀机。

    调入东宫,母亲不喜,自己地位又不稳,不是为她们好,有可能会害了她们。可还是派人打探了一下裴炎,金内侍回来禀报道:“其人回京后,独来独往,清高自立,因为为官清廉,家无余财,仅居洛阳一处简居,四壁唯空。;

    “倒是一个清官。;

    “至少许多人评价是这样的,殿下,奴婢听闻了一些事……既然他保举杨徐小娘子回东宫,殿下……是不来……,…?;

    “此人心志,非是你所能看透的,孤有一种感觉,他是在下一盘棋,孤只是其丰的棋子。;

    “殿下,这个不会。;能将太子做棋子来下;是何等的心志,说句不好听的,他除非想做王莽曹操司马昭之辈。

    “不来,孤就是这种感觉。;

    不要说裴炎说那些高深莫测的话,就是没有,凭着这种感觉,李威也不会与他走近。其实时至今天;看待人或者是物,不是当初的小讲师,只有黑与白之分,是人,总有复杂的一面,清臣也有一些肮脏的念头,媚臣同样也可用。只是看如何去用,可是裴炎这种人,永远是不能用的。

    裴炎没有考虑;因此有母亲的法眼。

    只是考虑父亲这道旨意,当然,眼下几个月还不会有动静,可几个月后,风波必然又起。难怪秋仁杰说一年之期,不是一年后才有举动,自己还只是一个太子,是一年后才会有台面的大举动。父亲会怎么做?

    逐磨了好一会儿,忽然脑海浮现出一张儒雅的脸孔,叹了一口气道:“这个兄弟还是没有法做了。;

    李治的神来一笔,许多百姓看不透,倒是洛阳有了一种议论。刘仁轨与李谨行到了鄯廓二州后,只是训练人马,加强巡逻。有可能吐毒同样顾忌,有可能有其他的考虑,边境开始平静下来。

    但刘仁轨看到边卒的一些问题,比如战斗力不足,还有物资不足,向朝廷讨要。李敬玄颇有不满,写信责问,你也是担任宰相,需知道朝廷的用度。只是警备,已经耗费大量钱款,若想要,洮河道有数万人马,为什么只作防守之态,不敢反攻?难道你也怕了吐蕃人不成?

    吐蕃那么好攻打的?李敬玄这是居心不良,刘仁轨接到邸报大怒。两个人又起了龌龊;可民间开始有议论,说刘仁轨与李谨行空有百战百胜名头,却不如太子,太子南诏一行,以少胜多,将数倍敌人打败,其中就有一万多吐蕃的直嫡军队。两人在青海表现有些懦弱。

    李威还没有想到更多的,反而大笑,自己比刘仁轨与李谨行还要强?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乾坤乃大(二)

    下雪了,如果我们不撑伞。一直走下去,是不是可以一路到白头

    秋临长安,满城的桂花飘香,魏元忠到了狄仁杰府,落座后立即说道:“不好啊。”

    “发生了什么事?”

    “我听闻皇在雍王府设宴,邀请来恒、张大安与薛元超作陪。”

    来恒就是隋朝大将来护儿的儿子,三个哥哥与父亲来护儿在宇文化及谋乱时皆被杀,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来济,永徽二年拜中侍郎,因为反对武则天为皇后,坐褚遂良贬为庭州刺史。是文官,不懂军旅,没有穿盔甲与突厥人交战,没于军中。来恒此人沉默寡言,不过年已高,资历很深。

    张大安则是唐朝开国功臣张公谨之子,文名颇著,为人耿直。这也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唐朝开国功臣多有武将,因为李世民说过,以文治天下,于是皆让后代弃武修文,子承父业为将者很少。

    薛元超来头更大,乃是河东名门薛家弟子,又是李世民心腹谋臣薛收之子。薛收因病去世,只有三十三岁,李世民曾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令处之。另外还有两个闻名的堂兄,薛德音,薛元敬,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鸑匆阅曜钚∥g雏。这个薛元敬一直替李世民执掌翰林,很得重用。因此,薛元超虽然早年失父,可在这种环境下,也等于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李世民重之,许以李元吉女和静县主。

    但不能以为不重,李世民玄门武政变后,虽击杀李元吉与其五子,内心同样自责,让儿子李明为李元吉继子,对李元吉几个女儿下嫁比对自己女儿下嫁还要看重。所选的皆是一时人杰,寿春县主嫁杨师道子杨豫之,文安县主嫁名臣段俨。又让薛元超为李治的太子舍人,因此李治一即位,就授给事中的高职,时才二十六岁!五年后迁为黄门侍郎,三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