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230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230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刘琨的话,卫朔这才搞清楚二人来意。暗自寻思:看来《汉奸录》发挥作用了!河北世家已有了几分松动,这对辽东日后攻略河北、中原大为有利。

    他面上露出几丝为难之色道:“刘公与道儒应该很清楚,辽东编纂《汉奸录》主要是为了警示世人,同时让那些民族败类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若轻易将崔氏罪行揭过,那《汉奸录》不就成了一纸空文?”

    “这……”这下连刘琨也无言以对,作为《汉奸录》主编者之一,他深知卫朔编纂《汉奸录》的真实意图,其中就是要通过血腥惩罚,让世人引以为戒。若辽东不能严惩汉奸,其推出的《汉奸录》也就没有意义。

    “那……那能不能以功赎罪呢?只要能洗刷身上的污名,清河崔氏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闻言卫朔身形一顿,意味深长得打量了一下崔悦,玩味儿道:“崔氏真愿以功赎罪?”

    见卫朔态度松动,崔悦忙不迭道:“愿意,愿意,主公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清河崔氏一定尽力去完成。”

    其实卫朔根本就没有覆灭清河崔氏的意图,且不说崔氏本身是天下顶级世家,他还得考虑一下刘琨、温峤、崔悦三人的想法。至于杀鸡骇猴的对象,卫朔早选好了,没错就是晋阳郭氏,没有比郭氏更好的选择了。

    “好!只要崔氏在日后辽东攻略河北时立下殊功,我可以考虑减轻崔氏身上的罪名。另外,日后当辽东在河北推行均田制等政策时,我希望崔氏能带头接受。”

    “真的?谢谢,谢谢主公宽宏大量,臣一定将主公厚爱告知家族每个人。”

    至此崔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于所谓接受均田制,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在辽东待了这么多年,崔悦早看得分明,辽东世家压根儿就不是靠土地收入来维持家族发展。大多数家族已从传统的大地主,转变为大海商。

    每年世家从海贸上获取的利益远远超过土地产出,因此将土地交出来由辽东推行均田制已不再是让世家大族难以接受的条件。

    ……

    一部《汉奸录》让整个襄国风波不断,胡汉双方之前的矛盾愈加尖锐对立起来。其中羯人担心晋人迫于压力暗中首鼠两端,而晋人在各种压力下,内部不可避免出现了分裂。

    其中以程遐、郭殷、郭敖、郭太等人为首,他们自知难逃辽东惩罚,也无法洗刷身上背负的骂名。因此在破罐破摔之下,众人只好死心塌地为石勒效死力。

    相反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部分世家大族,自认造孽不深,就想着在未来帮助辽东收复河北立下大功,进而洗清污名,重新做人。

    还有一部分是以徐光等为首的部分读书人,这部分人既不愿背负千古骂名陪胡虏死无葬身之地,又不愿暗中首鼠两端违背做人的原则,只能暂时选择观望。

    在襄国内暗流涌动之际,张宾却秘密拜访了冉瞻。原本作为石勒谋主,张宾一向很少与军方大将有交往。此次拜访冉瞻,主要是为了完成卫朔之托。

    自《汉奸录》发布,张宾就知道辽东已着手开始谋取襄国。也就是说到了他大展身手的时候,考虑到自身目标太大,缺少人帮忙,经过再三考虑张宾选中了冉瞻。

    冉瞻作为石虎麾下大将同样名列《汉奸录》,以张宾对冉瞻的了解,对方一定不会甘心背负汉奸之名,他有信心将冉瞻争取过来。

    张宾来到冉瞻府上时,冉瞻正独自一人喝闷酒。得知自己被辽东列为汉奸,冉瞻就在想办法洗清头上污名。但思来想去冉瞻发现除了直接投靠辽东外,别无其他出路。

    如果是在前几年,说不得冉瞻早单枪匹马跑到蓟城去。可眼下他一家老小十几口,哪能说走就走得了?就在冉瞻喝闷酒发愁时,张宾上门了。

    “不知长史驾到,有失远迎,望讫恕罪!”

    冉瞻知道张宾乃石勒心腹,虽不知对方来意,但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将张宾迎入府内。

    对于冉瞻的紧张,张宾毫不在意,自顾自道:“宏武客气了,某今日到访不为公事,咱们只叙私情。自去年蓟城而回,你我二人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张宾的突然热情,让冉瞻心惊胆战,忙收敛心神小心翼翼道:“先生乃主公股肱谋主,每日都有数不清的军国要事处理,瞻不过是一小小将军而已,哪里有资格与军师同坐聊天。”

    “呵呵呵,将军过谦了,某正好有一要紧事需将军帮忙,不知将军可愿助某一臂之力?”

    “哦?是吗?”

    冉瞻没有冒然答应张宾,一边与张宾虚与委蛇,一边在心中不断权衡利弊。能让张宾为难的事一定不简单,可看张宾的样子,显然就没打算让他拒绝。

    “不知军师所言为何事?是主公吩咐的吗?”

    “我不是说了吗?今日你我只谈私事,与公事无关,这事与主公无关。”张宾不耐烦道

    “请军师吩咐,末将照办就是。”既然无力反抗,冉瞻只好选择屈服。

    “很好,以后你就是我的代言人,日后会有人到你府上拜访我,你不用管其他的,只要做好中间人即可。我必须提醒一下冉将军,这事事关重大,务必不能让任何人发现,明白吗?”

    最后冉瞻忍不住内心好奇问道:“诺!请军师放心,我一定不负军师之托,将此事办好,只是在下能打听一下军师要跟谁联系吗?”

    “冉将军,你可知历史上有多少人是因为好奇而丢掉性命的吗?你只需好好做事,日后自然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另外,等时机成熟了,我自会告诉你其中内情,眼下你只要好好做事就是。”

    张宾并没有冒然上去告诉冉瞻实情,只是暂时逼他充当与辽东联系的中间人,等日后时机成熟再将冉瞻争取过来。

    而今整个襄国都在为石勒称帝做准备,谁也没想到在小小的冉瞻府上,襄国支柱张宾已做好了出卖襄国的准备。(未完待续。)

第479章 青州之争

    祖氏兄弟相继败亡,曹嶷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正是由于他的暗中观望,石勒才能无后顾之忧南下征战。

    原本青州上下还曾沾沾自喜,但自从辽东将邵续、李矩、祖逖等人尊为民族英雄,却又单单落下了他后,曹嶷就意识到大事不妙。

    “诸位,最近外界局势不妙啊,襄国与辽东两大势力连连碰撞,而青州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老夫为此感到心憔力悴,苦不堪言啊。”

    田华、高粱、徐邈、李茂等青州文武见曹嶷大倒苦水,亦是心有戚戚焉。

    青州弱小,原本就是夹在两大势力中间艰难存活。而今随着襄国与辽东之间矛盾愈发尖锐,已越来越容不得像青州这样左右摇摆的势力存在。

    “主公,实在不行您就像李矩学习,交出地盘到辽东做个富家翁。”

    “凭什么让主公到辽东做个富家翁?不如投靠石勒,说不得主公还能混个侯爵。”

    “侯爵有什么了不起?你没见到辽东刊发的《汉奸录》吗?投靠石勒不是明摆着让主公当汉奸吗?这要是戴上汉奸之名,日后主公不得遗臭万年?”

    “还是投辽东靠谱,大司马已经削平草原,不日将南下中原平靖四海,这个时候我们不赶紧投靠过去,还等着日后被清算吗?”

    面对吵成一团的幕僚,曹嶷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仅仅只是稍稍抱怨一下罢了,竟惹出这么大风波。却也由此看出青州上下已是人心惶惶,既有人看好辽东,又有想继续跟胡人同流合污者,总之没有人看好青州继续割据存在下去。

    曹嶷同样没有信心继续守住青州,近十年来他虽然执掌一州之地,但从未精心去经营过地方,所收缴上来的税赋大多数被他用来维持奢靡的生活,而他的雄心壮志也渐渐消磨在风花雪月之中。

    另外,祖逖之死也给青州敲响了警钟,让曹嶷意识到天下形势进入新的阶段。日后青州再也无法在辽东与襄国之间左右逢源,最终命运只能被辽东或者襄国吞并。

    如果让曹嶷选择一方投靠,他还是看好辽东。除了迫于辽东军威名外,辽东是晋人势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曹嶷虽是盗匪出身,但他同样不想背负汉奸之名。

    而且经过这些年与卫朔接触,曹嶷深信对方是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他投靠辽东不担心日后被牵扯到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

    而若是投靠襄国,即便一开始石勒开出的条件很好,但未来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让已没了争强好胜心思的曹嶷望而却步,眼下曹嶷最大的愿望是带着这些年搜刮而来的财富,找个安稳的地方颐养天年。

    “别吵了,我意已决!田內史你替某跑一趟蓟城,转告大司马青州愿依司州例。”

    “主公!”有些不甘心便宜辽东的人纷纷劝说曹嶷改变注意。

    曹嶷双眼一瞪呵斥道:“尔等在打什么心思,以为我不知道吗?不就是担心辽东开出的条件太低,你们不能保住眼前权势!哼!尔等也不仔细想想,像我们这样曾经与胡虏效力过的人,哪里有资格谈条件?”

    “你们不会真想背上汉奸的骂名吧?”

    “臣等不敢!”见曹嶷发怒,众人忙跪下请罪。

    “哼!别怪老夫没提醒你们,尔等都是跟随老夫多年的心腹,我还能害了大家不成?这汉奸的名声千万不能背,不然会遗祸子孙。”

    “而今眼瞅着辽东即将一统北方,我们不赶紧趁着眼前机会靠上去,难道等着日后被清算吗?去了辽东固然没了权势,但起码可过上安逸的富家翁生活。老夫厮杀了大半辈子,早已厌倦了这一切,而今有机会离开这是非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青州上下在曹嶷坚持下,终于定下了投靠辽东的决策,很快田华就前往蓟城拜见卫朔。

    ……

    青州文武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原匈奴汉国,不少人与襄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青州这边刚有异动,襄国石勒就获知其中细节。

    对于曹嶷舍弃襄国一事让石勒极为震怒,最近他一直在忙着登基称帝,试图营造一种襄国众望所归的情景,以此来抵消《汉奸录》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没想到他这边还没发力,那边曹嶷就当头给了一闷棍。

    在石勒看来,如果他刚宣布登基称帝,曹嶷就公开表示投靠襄国,那就太完美了。只可惜曹嶷不识好歹,在此关键时刻选择投靠辽东,让襄国陷入被动。为了教训一下曹嶷,同时向外界炫耀武力,石勒打算派兵夺取青州。

    “主公想打青州?”众幕僚得知石勒的打算后十分震惊。

    “嗯,曹嶷在这个时候投靠辽东,对我襄国影响极为恶劣。若不作出反应,恐让外界以为襄国怕了辽东,会引发进一步混乱。”

    “主公想法是好,可就怕这样一来会惹恼辽东,襄国可还没打算与辽东全面开战啊!”

    程遐的话让石勒身形一滞,刚刚他光想着要教训曹嶷,竟忘了考虑辽东反应。显然辽东绝对无法坐视襄国攻打青州,其一定会插手其中,到时襄国要面对的就不再是青州兵,而是精锐的辽东军。

    这时张宾忽然道:“主公,你不觉得这是襄国与辽东决战前摸清辽东军实力的机会吗?”

    “襄国与辽东早晚得为北方霸权大打出手,但说实话我襄国上下从未与辽东军正面交手过,对辽东军缺乏直观的了解。未来一旦开战,很有可能因不能准确预估辽东军实力而做出错误判断。”

    “而今青州之争正好给了襄国一个直接了解辽东军的机会,此次主公完全将战事控制在青州境内,将其定位为一场有限制的局部战争。既避免了过早与辽东发生全面冲突,又能进一步了解辽东军实力,为日后决战打下基础。”

    石勒闻言若有所思道:“控制战争规模自是最好,可辽东愿意吗?”

    “主公,以宾愚见,辽东刚刚结束草原大战,肯定不会这么快就卷入另一场大战。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在河北一带集结重兵,让辽东知难而退。”

    ……

    “主公大喜呀,没想到曹嶷也要效仿李州牧,举青州而投辽东。不过,襄国亦对青州虎视眈眈,种种迹象表明石勒很有可能出兵干预,辽东要做好在青州与羯族大战的准备。”

    “青州局势复杂,不可能像接收司州那样轻松,这一仗看起来似乎不可避免。”

    高瞻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道:“只是辽东刚刚结束大战,粮草、军械都不足以支持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事,最好是将战事定为一场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就局部战争,正好利用这一场战事锻炼一下新人。朔听说武备学堂内出现了好几名天才学员,将军府大可将青州战事交给学员们负责。”

    “这……这样行吗?”对于卫朔的建议,高瞻有些瞠目结舌。

    “有什么不行,若是景前不放心,大可将阳鹜、谢艾两人派过去坐镇,另外我再让陈安领一千陌刀手坐镇,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既然青州之战注定不会大打,卫朔就想到了用来锻炼新人。正好武备学堂内出了几位天才学员,让对方早一点儿接受实战考验,也可尽快让他们成才。

    “若是有士秋、世节坐镇,那臣就放心了。”

    听到阳鹜、谢艾也会参与青州之战,高瞻彻底放下心来。这两名后起之秀表现不可谓不出色,几乎是目前公认的辽东军方新一代领军人物。(未完待续。)

第480章 大战在即

    在蓟城内有一家只对军方开放的园林,深受辽东各级将领欢迎。由于在这里游玩的都是军方人物,保密性较高,一般情况下将领之间的聚会都会选择这里。

    这日,在园林某个包厢内坐着四位武备学堂的学员,案几上虽摆满了食物、酒水,但四人的兴趣显然不在美味佳肴上,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

    贾坚神秘兮兮附身低语道:“诶,几位你们听说了吗?青州曹嶷欲投我辽东,惹恼了羯胡石勒,大司马担心胡人进犯青州,特意点将谢艾、阳鹜两位学长前往青州。”

    薛涛闻言叹息道:“此事早在军中内传遍了,大家都说这是大司马有意栽培阳鹜、谢艾两位学长,也不知你我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像两位学长那样,有机会亲自上战场独当一面。”

    自草原大战结束,立下大功的谢艾与阳鹜已成为武备学堂学员们的偶像,众人无不以超越谢艾与阳鹜为目标。

    “我说的不是这个,听说大司马有意在学堂内挑选几名学员到青州接受锻炼!”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

    正当贾坚、薛涛、姚益生、姚兰四人围绕着青州讨论不休时,突然包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随着门打开,走进两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

    四人抬头看清来人后,忙起身热情道:“二位兄长可算来了,小弟恭候多时啦!”

    谢艾与阳鹜对视一眼,笑着回道:“不好意思我等刚从参军司出来,让诸位贤弟久侯了,”

    四人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其中薛涛脸上带着笑意问:“二位兄长,是不是事情有了定论?”

    “呵呵呵,难怪主公常说,大家都是属狗鼻子的,什么都瞒不了。”

    “兄长说笑了,这事早在前几天都传遍了学堂,不少学员都盼着上战场。今日我等四人一接到兄长邀请,就猜到青州之事**不离十。”

    待谢艾、阳鹜入席,气氛比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