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冠盖六宫 >

第426章

冠盖六宫-第426章

小说: 冠盖六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恩出京城那日,杨云溪命王顺送了一个小匣子过去当做送别之礼。
    说起来刘恩这些年来,倒是也帮了她不少。所以这份礼,她也是准备得分外要厚重一些。
    小匣子里头装的是一万两的银票,和联系薛家商铺的信物。
    苗疆那地方,真需要帮助的时候,或许薛家的商行比起衙门倒是更管用一些。
    朱礼给刘恩准备了什么东西杨云溪是不知,不过她却是看得分明,知道朱礼其实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再忧心忡忡不过。朱礼担忧的不只是刘恩的安危,更是担忧他想做的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将来到底是个什么结果。
    杨云溪知道宦官把持朝政的坏处和隐患,可是面对朱礼如此执意的作法,却也是理解朱礼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心——固有宦官把持朝政以至于王权衰落的事儿,却也是有那些忠心耿耿的宦官护持主子的例子。
    就好比朝臣里有那私心为权的,却也有那些忠心耿耿的。
    不过宦官不同朝臣,比起朝臣,宦官更容易得到皇帝的青睐,继而掌握更多的权力,从而把持朝政。
    “只要有恒心,事情总能办成的。”杨云溪如此宽慰朱礼一句,又叹了一声:“刘恩是个有能力的人,只盼着他能办成了此事儿,莫要辜负了你的托付。”
    朱礼轻笑一声:“刘恩必会拼命的。我是怕他太过拼命罢了。说起来,最近墩儿如何?小虫儿也吵闹着要进学,我还想着是不是让他和墩儿一同——”
    杨云溪一听这话便是连忙摇头否定了:“还是算了吧。这事儿却是有些不大靠谱,墩儿是太子,小虫儿却也不过是个公主。就算是长公主,又受宠,却也断然是没有这样跟着太子一同进学的道理。我如今也没什么事儿,便是我先与她启蒙罢。等到有合适的先生,再请进来教别的皇子皇女们。”
    朱礼听了这话,深深的瞧了杨云溪一眼,似是看穿了她心头所有的想法,不过最后他倒是什么也没多说,最后只是应了一声:“也可。小虫儿还小,也别累了她。若是有兴趣便是让她多学,没兴趣且让她再玩几年。”
    朱礼说这话的时候,满满的都是宠溺。
    杨云溪听着,心里既是替小虫儿高兴,又有点儿无奈——按照朱礼这么宠下去,就怕将小虫儿宠坏了。倒时候可怎么办?

  ☆、1091。第1091章 不识抬举

李太后这么一去,昭平公主和薛治的婚事自然也是耽搁了下来。
    作为李太后的亲生女儿,昭平公主是要守孝三年的。
    可是薛治的年纪却也是不小了。再等三年……
    徐氏便是有些着急,进宫将这个想法与杨云溪说了一说。
    看着徐氏这样的想法,杨云溪沉吟片刻之后,便是又这般问了徐氏一句:“那舅母的意思是什么?总不能是叫他们在热孝里成亲罢?”
    徐氏叹了一口气,自然也是知道这样是不妥的。可是难免私心作祟:“可是这再拖三年……”
    再拖三年的确是有些长了,可是昭平公主的身份摆在那儿,热孝里成亲的话着实是有些太过了。就算是昭平公主自己答应了,朱礼也是觉不可能答应这件事情的。
    杨云溪看着徐氏,轻声问道:“那舅母到底希望我怎么做?是与皇上提一提,还是和昭平公主提一提?”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为了薛治,到底还是鼓起勇气道:“要不咱们和昭平公主商量商量这件事情?”
    徐氏有些扭捏和迟疑,杨云溪轻叹了一声:“舅母,你明知这事儿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大家都不会应,你又何必叫我去走这一趟呢?还有,这个事儿你与表哥说过没有?表哥又是个什么意思?“
    徐氏必然是没跟薛治商量过的。只看她的面上神情,杨云溪便是能够轻易的知道。
    徐氏被这样一问,倒是有些支支吾吾的。
    杨云溪便是心知肚明,摇摇头轻声与徐氏商量:“舅母先回去跟表哥商量商量,若是表哥也这样想,我再去问问昭平公主的心思。”
    仓促成亲,薛治必是不愿意的。且不说会不会委屈了昭平公主,只说朝中人的想法,薛治就必定会顾及。
    徐氏见杨云溪不同意,倒是也没再多说什么。最终只是勉强笑了一笑:“既然是这般,那我先回去问问。“
    顿了顿,徐氏又问了一句:“听说太子和娘娘起了嫌隙?却是不知怎么回事儿?”
    杨云溪倒是没想到徐氏会突然问这么一句,而且这话……却是从何而起?心中诧异了一下,面上却是神色不动,只是笑了一笑:“舅母这话却是叫我诧异了。这话是哪里听来的?”
    徐氏听杨云溪这样一说,倒是猛然松了一口气:“没有这事儿?那就好。之前听人说起,倒是有点儿担忧。太子毕竟是将来的……娘娘还是得想法子和太子殿下交好才是。”
    徐氏说这话,自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想来必是有人在其中说了什么,所以徐氏才会特特的说起这个话。
    杨云溪心头揣测着,面上却丝毫不露,最后笑道:“舅母别胡思乱想了。我与太子又有什么可交恶的?就算真不亲近,那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我又不是太子的生母,也没养在跟前过,哪里又能够亲近得起来呢?”
    徐氏讷讷道:“毕竟是嫡母呢。”
    “就算是嫡母,也没谁规定了太子要和我亲近不是?”杨云溪笑笑,不甚在意的如此说了一句。末了看着徐氏一脸担忧,便是又隐晦的提点了一句:“就算太子与我不亲近,我毕竟是皇后,将来太子还能亏待了我不成?再说了,我还有阿石和阿木两个儿子,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徐氏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送走了徐氏,杨云溪便是微微眯了眯眼睛。徐氏虽然没说那话是哪里听来的,可是不管如何总归是宫里流传出去的。
    她和墩儿不和睦,这话传出去,会对谁不利呢?
    杨云溪叫了王顺过来,叫他去跟宫中的那些御前侍卫打听。末了又这般提醒了王顺一句:“如今皇上重用宦官,看看刘恩就知道了。你好好把握着机会,等到将来能出宫办差的时候,此时打下的这些门路便是能派上用场了。”
    王顺听了这话登时一愣,随后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杨云溪的意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一言不发的跪下磕了个头,再是郑重不过的。
    杨云溪摆摆手示意王顺去办差,倒是半点也是不避让的受了王顺这一礼,心安理得不过。她这般提点王顺一句,一则是为了让王顺好好办差,二则却是为了让王顺有个心理准备,将来好知道该往哪里使劲儿。
    王顺在她跟前服侍也这么几年了,办差也是不错。虽然偶也犯些小错,不过却也是不至于抵消功劳。所以能提醒一句的时候,她自然还是乐意提醒一句的。
    再说了,王顺争气了,将来才能更好的帮她不是?
    杨云溪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事儿纵然让王顺去打听了,横竖也就那么几个可能性。不是和徐家有关,就是和秦家有关。
    秦沁么……现在是看热闹有点儿不嫌事大。而徐熏么……纵然是经历了这次的事情,只怕心头还是十分在意墩儿的。为了墩儿,她自然还是豁得出去的。
    说实话,她心头其实是有几分后悔的。若是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果,她倒是宁可将墩儿给别的人,也不给徐熏。
    徐熏这般下去,她和徐熏总有一日是要站到对立面去。
    到时候……
    光是想想那样的场景,她便是只觉得心头追悔莫及。
    王顺打消息的功夫一贯是不错的,所以也不过是一个下午的功夫便是有了消息。
    这个消息果然是从徐家里头传出来的。说起来倒是好笑,竟是徐家的一个姨娘传出来的。那姨娘跟娘家人说闲话的时候说起了这件事情来,只替墩儿惋惜:“皇后娘娘到底不是和太子生疏,如今这般的情况,可不是太子就难办了?所以,当初这立后的时候,就该立咱们家的惠妃娘娘,皇后娘娘虽说深的宠爱,可是到底心胸却是狭窄了一些。”
    这话原封原样的被王顺打听了出来,这头与杨云溪一说,王顺自己倒是有些气得不轻,难免说话有些难听:“这徐家的人也太不识抬举了些,竟是敢在背后妄自议论主子。”

  ☆、1092。第1092章 变化

王顺气得义愤填膺,杨云溪却是微微一笑并不放在心上:“不过是几句话罢了,再说了,一个姨娘罢了,上不得台面,也没有什么可计较的。真要计较,那也是要去找该计较的人计较才是。”
    杨云溪这般说着,王顺倒是也想到了。当即略一沉吟,倒是一下子就道:“一个姨娘知晓这个消息,必然是听徐家某位说的。那么惠妃娘娘——”
    杨云溪竖起一根手指,轻轻的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而后便是笑而不语的摆摆手,让王顺退了出去了。
    这事儿传出去,自然是对她没什么好处的的。她和墩儿不甚亲近的事儿传出去,别人自然是会觉得这是她的过错,而不会想着是墩儿的错。
    如此一来,她这个刻薄的名声可不是就传出去了?对其他妃嫔刻薄也就罢了。可是墩儿是太子,那自然是和别人又不一样。她对其他人刻薄了,大臣们也不会往心里去,可是墩儿这个……
    她已是能够预料得到,等到这些流言传得更厉害的时候,那些大臣们必然是坐不住。
    到时候,那些弹劾她的折子便是要堆满朱礼的整个案头。
    所以……杨云溪想了一想,随后便是叫了兰笙过来。
    兰笙一听杨云溪命她去给墩儿送东西,倒是愣了一下:“主子不是一向不送吃食过去吗?”
    “所以我才叫你亲自去,不叫别人去啊。”杨云溪笑了一笑,进了内室换了一身更为轻便的衣裳,然后便是往小厨房走去:“而且这个还得我亲自做。等到做好了,也给小虫儿和阿石尝尝。”
    自从她伤了手之后,她倒是很少再下厨了。所以既是要做,最后便是多做一点,也让自家的孩子也尝尝,只当是专门做给他们吃的,给墩儿不过是附带罢了。
    说实话,这般讨好一个孩子,她心里是不大痛快的。
    可是现在她总归是要做一做面子上的事儿,至少要堵住旁人的嘴不是?
    杨云溪想了一想,最后便是做了一些青团——这个简单不说,如今这时候吃却也是正合适不过的。青嫩的糯米团子,里头包上馅料,便是看上去就叫人垂涎了。
    这个做起来简单还是其次,最要紧的,其实还是这个用料简单,不容易叫人做手脚。
    杨云溪准备了好些馅料。核桃和杏仁花生碎的,红豆沙馅儿的,还有蔷薇花香露的,林林种种凑了四五样。待到做出来,除了几个孩子那儿的之外,剩下的她便是装进食盒里,亲自往朱礼那儿去了。
    墩儿那是兰笙去送的,不过送的时候,她却是嘱咐兰笙别说是自己亲自做的。但是等到墩儿吃了之后,出来了之后,却是可以四处宣传一番。
    这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过墩儿那头,杨云溪倒是不甚在意。朱礼那头她倒是更上心一些。
    她一去,朱礼自然是欢喜非常。两人又是腻歪了好一阵子。
    不过等到回了翔鸾宫,一看兰笙脸色,她倒是忍不住挑了挑眉:“这是怎么了?瞧着这个神色,是不顺利?”
    “太子殿下一听是主子送的,倒是不肯吃了。只说要做功课,让我放在一边儿等到回头再吃。”兰笙满脸的不痛快:“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主子这般特意做了送去,他却是这般……”
    若不是墩儿身份摆在那儿,只怕兰笙是能说出不识抬举这个话来。
    杨云溪看了一眼兰笙,倒是觉得她这般义愤填膺的样子有些好笑。伸手弹了一下兰笙的额头,而后笑了:“不吃也就算了,横竖东西送过去了,咱们的心意也是到了。旁人挑不出错来就行了。”
    横竖其实也不是特意为墩儿做的,所以她心里倒是不在意。
    “小虫儿和阿石喜欢吗?”想着朱礼一连着吃了好几个的架势,她便是忍不住笑了一笑。而后才又想起另外两个孩子来,她便是又这般问了一句。
    小虫儿和阿石倒是喜欢,岁梅抿唇笑道:“长公主很是喜欢,每样吃了一个,不过璟姑姑便是没敢再让她吃了。二皇子殿下吃了一个,云姑姑知道是糯米做的,怕回头钉在了胃上不克化,所以就没再给了。”
    “喜欢就好。”杨云溪抿唇直笑:“你看,这不就是够了么?总归是有人喜欢的。”顿了顿,才有叹了一口气:“墩儿这个气性却是有点儿太大了。而且他这般做,倒是明显是有点儿记恨我的意思。又或者,是谁在他耳边说了什么……”
    想着这些,杨云溪好半晌都是没再说话,只是心头慢慢的想着这些问题。
    兰笙和岁梅看着杨云溪这般,倒是也都没再说话,悄悄的退了出去。
    出去之后,岁梅低声问兰笙:“你去送东西,可故意叫人看见了?主子的意思,你可做到了?”
    兰笙点点头,压低声音道:“主子的意思我却是再明白不过的,不管是去送东西,还是回来,我都招摇过市了,不少人都看见了。还有不少人问我呢。”
    岁梅点点头:“那就好。对了,太子殿下是个什么态度?”
    兰笙低声叹了一声:“太子殿下的脸色可不好看。说实话,我倒是觉得,太子殿下自从当上了太子后,这态度一****的变化倒是大得很。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
    岁梅倒是一副再明白不过的样子:“嗯,这站得高了,自然也就是看得远了。自然也就是瞧不上咱们这些了。再加上有些人也是在太子殿下耳边上说了什么罢,倒是也不奇怪。“
    岁梅没说在墩儿耳边吹风的谁,不过兰笙却是心领神会。轻声啐了一口,兰笙忍不住鄙夷的说了一句:“真真是不要脸。”
    两人在那儿嘀嘀咕咕的,杨云溪出来的时候瞧见了,便是笑骂一声:“你们再不去小厨房,点心可是都被吃完了。”
    两人这才哄笑着散了,杨云溪看着两人的背影,倒是忍不住笑了一声。随后摇摇头,“墩儿如今……怎就成了这样了?”

  ☆、1093。第1093章 阴寒

杨云溪这头正在感慨,那头徐熏却是知道了杨云溪叫人送吃食去东宫的事儿。
    第二日墩儿去给徐熏请安的时候,徐熏便是问起了这个事儿:“听说皇后娘娘与你送了点心?我还听说,那是皇后娘娘亲手做的。”
    墩儿看了一眼徐熏,慢吞吞的捡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最后便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皇后娘娘是送了点心过来。”只看这个神色,倒是和平日里的样子大相径庭。
    徐熏倒是半点也不觉得意外,反而是看了墩儿一眼,低声的问道:“那你可用了?”那态度,倒不像是对个孩子。
    经过了上次的事情之后,徐熏自己纵然不想承认却也是不得不承认:她和墩儿相处的时候,倒是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了。不由自主的,便是少了一些随意,也不再将墩儿当做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
    而且,两人都是默契的没提起那日的事情来。
    面对徐熏的疑问,墩儿倒是一脸平静的回答道:“又有什么可吃的?”
    徐熏微微松了一口气,垂着眸子,遮挡住了眼底的那点光芒。最后她轻声言道:“虽说是皇后娘娘的心意,不过这宫里除非是自己的人做的吃食,不然都小心着些好。皇后娘娘叫人送过来的东西,中间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
    墩儿应了一声,将捏过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