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314章

顺明(完结)-第314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是消沉下去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而那惊慌则是一扫而空。

    主将身先士卒,这是下策,因为一军的主将应该去指挥和调度,但主将身先士卒,同样是可以让下面的士兵士气振奋,在这么危险地场合中,一军的主将都是和我们在一起,面对危险,士兵们都可以很坦然。

    “全体立正!!”“目标敌军炮阵,向前齐步!!”

    赵能斧枪放平,大声的下达了命令,用来控制步伐节奏的鼓声也是跟着响了起来,火铳兵们按照平日间行进的要求,把手中斜端在胸前,大步的向着前面行进。这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名的火铳手,在列队行进的时候拍成了四排,就在鼓声的节奏下,大步的朝着前面走来。

    步伐很稳定,每步迈出都是差不多地距离,队列以那面战旗和稍微走在前面地赵能作为基准,保持着整齐。

    虽然只有一千五百人的阵列,可这时候却给人千军万马般地感受,就这么一往无前的向着鞑子炮阵的方向走去。

    除却登州军的骑兵和这个火铳兵保持着一段距离之外,后排的长矛方队和残存的那些火铳兵已经是开始整队撤离战场了,面对骑兵的游动威胁,步兵应该保持不动才是稳妥之道,可胶州营的长矛方阵发现自己即便是在运动中,对方的骑兵也未必能把自己如何,对方弓箭的射程、登州军严谨的队列训练,都可以保证在受到骚扰之后,随时可以稳住阵型去和鞑子的骑兵进行搏杀。

    在登州军后面游弋的蒙古骑兵因为兵力的调整已经无力阻止转向的登州军大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大队的步卒聚拢整队之后,开始朝着南边撤退。

    匀速的默数从一到六十,鞑子可以打出一轮炮击,从一默数到一百七十,对方一共打出了两轮,差不多从一轮炮击,赵能要数八十下到九十下,这是胶州营一种简单的测量单位时间的土法子。

    这六十个数肯定比六十秒要快或者慢,但总是有个测算,面对这样惊天动地的炮击,登州军居然有这么一支军队压了上来。

    是不是疯了还是傻了,鞑虏那边的炮阵稍微迟疑了下。

    “按照正常的训练,匀速数六十个数,胶州营的步卒大步行进可以走七十五步,但因为战场上的尸体和障碍,六十个数应该可以走六十步到六十五步,此时距离对方的炮阵大概是五百步左右,应该会经受六次或者是七次的炮击。”

    赵能心中在默默的算着这么齐步走地距离和时间,以及可能承受的伤亡。但脚步却是丝毫不停,依旧是大步的向前走着。

    第四轮炮击又是轰鸣起来,惨叫就在赵能的边上发出,赵能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上又被溅上什么湿乎乎地碎渣,他也没有去理会。斧枪仍然是坚定不移的指着前面,看见他的表现,鼓手也是心思安定,鼓声的节奏不变。

    火铳兵们按照平日间的操练,保持着齐步走的姿势,倒下的同伴没有人去顾得,只不过他们倒下的缺口,却有人默默地补上。

    “这伙明人疯了吗?”

    在阿巴泰地本阵那里。所有人都把“明狗”“汉狗”这种称呼变成了明人和汉人。几次都要把对方打的崩溃,几次这明军都是反过劲来。要知道满蒙大军地人数要比对方多不少,而且大多是骑兵,可却如此的难打,心中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把对方的地位和评价抬得很高了。

    本来众人都是抱着玩笑的态度来看冲上来的这支部队,心想正对面的被炮阵轰击,倒要看看你们在什么时候垮掉。

    可是在第五轮炮击的时候,阿巴泰和身边的诸将脸上都是变色,对面地鼓声节奏不变。队列整齐不变,士兵们前进的速度未变,就这么大踏步的越靠越近。

    鞑子带来的火炮是攻城炮,在野战中不是那么适合,几轮炮击,虽然是声势惊人,可对于面前不断逼近的登州军火铳兵队列,每一轮炮击仅仅能杀伤不到百人,因为火铳兵队列单薄,这个阵线正对的火炮也就是十门而已。

    鞑子的十二磅炮筑起炮台和炮与炮之间的安全距离。二十门炮的阵线可是不短。而且有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这炮很难调整方向。炮座差不多是固定在哪里地,要不然这炮怎么会主要用于攻城而不是野战。

    第六轮炮击……

    那些不停装填弹药地乌真超哈也就是三顺王带来的火器炮兵,都是在那里手忙脚乱地装填火炮,他们没有胶州营的那种操练制度,自然谈不上效率和一板一眼,而且面前那逐渐接近的队列和越来越大的鼓声压迫,愈发的慌张起来。

    他们想用这个他们以为威力最大的武器来压过那个鼓声,摧毁这个队列,可这时候看起来好像是没有一点的用处。

    鞑子的炮兵愈发的慌乱,发炮的速度却越发的慢起来,第六轮炮击之后,在赵能的估算中,距离炮阵差不多还有三百步左右,人的目测总有误差,实际上已经是快要走进二百五十步的距离了,而对方的火炮才打了两轮。

    事实上走进二百步之内,火炮就有个问题了,炮座都是有个仰角的,走进二百步或者再靠近一些,炮弹只能从他们的头上掠过。

    第七轮炮击……

    看着还是默默向前的登州军火铳兵队列,那名炮队统领连滚带爬的跑到了阿巴泰的马前,连连磕头,惊恐万状的哭喊道:

    “大将军,大将军,再让他们上前走,奴才的火炮就打不到他们了,再说,这炮也……”

    “快开炮,这不是还能打吗!!”

    脸色铁青的阿巴泰口中大骂,手中的马鞭狠狠的抽了下去,这种牛筋和铁丝绞在一起的马鞭抽在人身上立刻是皮开肉绽,那炮兵头目脸上顿时被抽开了一道血口子,心里也有数,知道自己再说恐怕就要被砍脑袋。

    炮兵头目又是屁滚尿流的跑了回去,边跑边是带着哭腔发令:

    “开炮,开炮……”

    轰然大响,声势却比方才小了很多,但这声音却不是开炮的声响,一门将军炮在炮阵上走火了,为了确保发射的威力,而且这是在攻击对方前进的阵列而不是立在哪里的城池,发射频率过快也让装药不是那么均匀,而且发射的速度,对于鞑子在关外铸造的火炮来说,太快了。

    过多的装药和过快的发射速度,在这第八轮的炮击之中,终于是到了极限,装填进火药之后承受不住。火药在炮膛内直接就是燃烧起来,迅速爆炸。

    直接是把用来送弹药的棍子给顶了出来,把面前那名装弹兵穿个了通透,那装弹兵被粗棍穿透上身,活是活不了了。可一时半会又死不了,被穿透地那个血洞流血不止,那装填手在炮口前打滚,疼的大声惨嚎。

    炮膛内部的温度过高,火药被填放进去就要着火爆炸,这和对面登州军遇到的事情一摸一样,只是登州军打了十炮才出现,而这边发射频率不如登州军。发射的轮数也不如登州军。却早早地发生了这个事情。

    尽管都是手工作坊,但高下的分别却完全不同。武器的质量当然也有巨大的不同。

    距离炮阵有一定距离的阿巴泰看到这边的不对劲,回响在耳边的步点鼓声越来越让人焦躁,预料中的火炮声没有响起,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甚至没有让亲兵来查看,只是冷声地下令说道:

    “谭泰,带人去冲这些疯子,打散他们,扫清了他们。咱们才能继续打他地大阵,要不然就跑了。”

    正黄旗的都统谭泰听到命令在马上一点头,就要掉转马头去领兵出去,却想到了件事情,回头闷声闷气地说道:

    “大将军,这可是咱们大清的国族儿郎,你可别不分青红皂白拿炮去轰。”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眼角一跳,脸色却还是平静的很,挥挥鞭子骂道:

    “但去就是,哪来这么多的废话。”

    谭泰这边把话挑明。倒也不担心阿巴泰会不顾两黄旗子弟的死活。带兵自去了,阿巴泰则是自己纵马来到炮阵之前。那先前被抽的脸上破相的炮队头目,在地上连连的磕头,口中求饶说道:

    “大将军,大将军,不能再开炮了,不能再开炮了,炮膛太热,要是在装药开火,怕是整个炮都要炸了。”

    阿巴泰愣了下,手中地马鞭举起,却没有落下。反手却把挂在马鞍处的刀抽了出来,猛地甩了下去,从那炮队的统领后背扎入,挣扎了几下之后活不了了。

    “能开炮的时候,立刻开炮,耽误一分,回去灭了你们九族。”

    阿巴泰对炮阵上那些吓傻的炮兵冷冷的说了一句,然后纵马回到本阵,举起马鞭挥动几下,开口大声说道:

    “咱们八旗的老少爷们,原来没有什么火器,可一样是把明军打的落花流水,太祖皇帝和当今皇帝都曾经带着兵马冲那明军的火器大阵,以一当十,杀的明狗大败,那是何等威风,今日咱们身上有铁甲,手中有利刃,为什么还要畏缩在炮地后面,冲上去,彻底地杀光这些明狗!!”

    他中气十足,虽说稍有点沙哑,可却人人听的清楚,士气却被他这几句话瞬时调动了起来,一直在后面地女真骑兵人人举起刀大呼,高喊着:

    “冲上去,冲上去,出战!!出战!!”

    一时间人人双目赤红,心想当年打的明军抱头鼠窜威风八面,他们行我们也行,凭什么这么窝着受气,冲出去打垮他们,回去以后也是风风光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觉得自己会失败,从起兵开始到现在的胜利,已经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

    阿巴泰对自己的鼓动很满意,刚要下令出击,所有的大呼都被一阵急促响起爆响淹没……

    十二磅炮的炮台之间的空隙对于骑兵来说足够宽敞了,正黄旗都统谭泰率领的骑兵顺着这个空隙冲了出去。

    面对对方拿着火铳这么密集的阵型,方才那种冲击长矛阵列的密集骑兵方队自然不会在这里使用,借着炮台的空隙,正好是把这骑兵队分散开来,变成散兵的阵型,正黄旗都统谭泰也是打老了仗的军将,也是多次入关的,自然是明白这样的调度,谭泰冲出火炮的地方,立刻是和亲兵队伍收住了马匹,让身后的骑兵们撒着向前冲去,他却不肯,阿巴泰会不会在身后开炮,他可是不敢保证的。

    此时的赵能率领的火铳阵列已经走进了两百步之内,方才大炮轰鸣夺去队列中战友的性命,赵能率领的这支阵列尚且稳步向前,此时火炮半天没有打响,火铳兵们的脚步更加的稳定。

    出了本阵,女真骑兵猛地分散开来,催打着向前跑来,骑兵们已经是挡住了火炮,赵能眯着眼测算这距离,又是向前走了十步,把手中的斧枪立了起来,猛地插在地上,大声的发令道:

    “立!”“检查火铳,目标前方!”“轮射,等待命令!”

    他的每一句话,鼓声和旗手都是做出相应的动作,火铳手们此时都是全神贯注的,对赵能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

    检查挂在鸟嘴勾上的火绳是否还在燃烧,检查通条是否已经被抽出了枪管,检查自己的铅弹袋和火药袋是不是在固定的位置上。

    能看到对面的骑兵已经是快要到射程之中,赵能拔出插在土里的斧枪高举起来,高喊道:

    “预!!”

    火铳兵火铳放平,对准前方,鞑子的骑兵跑进了射程之中,赵能手中的斧枪狠狠的向前挥下,几乎是要把肺部的空气全部借这个命令吼了出来:

    “开火!!!!”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听到的那阵爆响,就是火铳队伍第一排火铳打响,这是在女真骑兵进入胶州营火铳射程最大值边缘时候的开火。

    很多鞑子骑兵都以为会安然无恙,因为明军开火太早了,方才那些战斗,火铳兵都是在进入八十步六十步的时候开火,这让他们错误判断了火铳的射程。

    爆响之后,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纷纷身子一颤,从马上直接的翻倒来,没有被打中的鞑子骑兵也都是疯狂的催打马匹,要趁着空挡冲到跟前。

    第二排的火铳打响了,骑兵的前锋冲进到九十步,第三排火铳打响,八十五步,第四排火铳打响,八十步。

    四排火铳轮射打完,在火铳八十步的距离之外已经是躺到了一地的人马尸体,可对于鞑子来说,机会也来了,拼命的抽打马匹。

    距离七十步的时候,第一排的火铳重新打响……

    在这个战场上,在这个时刻,登州军的火铳兵打出了胶州营,甚至是整个东方,轮转频率最高,速度最快,火力最密集的排枪。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往无前 铁血洪流
    “向前十步,装填弹药,准备射击!!”

    “开火!”

    鞑子的骑兵在冲到火铳队列七十步的时候,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鞑虏骑兵们再怎么疯狂抽打马匹,也无法前进了。

    他们向前填补空间的速度已经是赶不上被火铳打倒杀伤的速度了,整排整排的骑兵在这密集的弹雨下人仰马翻。

    在最大射程的边缘,很多满清的骑兵还以为自己身上穿的棉甲、锁子甲能够抵挡住对方火铳的轰打,谁想到还是被铅丸毫不留情的穿透。人和马的惨叫声音交织成了一片,后排的骑兵已经是开始下意识勒住坐骑减缓速度。

    鞑子骑兵的马匹也都是因为身边人和马的死亡而狂躁不安,本能的想要转向,不想向着前面冲锋。

    杀伤和因为他们的速度慢下来,骑兵前锋已经是在赵能的火铳阵列射程之外了,此时赵能和他率领的火铳兵达到了他们这一生中或许不能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全神贯注,这时候登州军的这些死士们未必是热血***,但是他们都极为的冷静,每个战术动作都是完美的完成,而且是用比平日里快得多的速度。

    装弹,瞄准,扣动扳机,不断的重复这些程序,本来在平日的训练,甚至就是在刚才的战斗之中,登州军的火铳兵都做不到这么快的射速和轮换频率,如果说平日里强要达到,恐怕什么通条没有拔出,装药却没有装弹的情况都是会发生。

    可此时,不光是速度,还有惊人的准确性,在掩护战友和自己近距离的面对死亡面前,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是达到了一种最佳的情况。

    种种结合起来,就打出了犹如狂风暴雨的排枪,将面前的鞑虏女真骑兵彻底的轰打崩溃。一千五百人的四排阵列,每排将近三百人,这个宽度加上密集地射速,火力密度极为的可怕。

    鞑虏的骑兵尽管排着疏散的队形冲出来,但正面的宽度,甚至还是赶不上火铳的队列。被对方无死角地射击前排。

    近乎百步之外。靠近不了对方。却被对方狂风骤雨一般地痛击。而且四排打完第一排重新开枪。又是重新轮换。在前排那些骑兵看来。这些明人地火铳好像是无穷无尽。不会有间断地打来。

    在这样地枪林弹雨之下。呆在前面也是送死。而且是白白送死。谁还愿意继续地面对。方才不少地鞑子骑兵都是看到面前这单薄、横面过于宽地队列不畏将军炮地轰打。迈着整齐地步伐逐渐靠近。

    这种气势已经是让这些自诩“天下精锐”地女真骑兵心生惧意。现在接战。对方所表现出来地威力那一往无前地气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早晨开始地大战。几次反复都没有把面前地这支明军打垮掉。明明几次已经是抓住了决定性地机会。明明对方这些汉人地伤亡比自己要打。整个战场上。到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