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323章

顺明(完结)-第323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是直接地散掉。或者是向对方投降。都是完全有这个可能。不若调集他们来阵前。下马步射。一来是用密集地远程火力来阻挡对方骑兵地前冲。二来是满蒙八旗都是骑兵。这些下马地蒙古牧民。就算是想要逃跑。也不用担心了。

    阿巴泰的命令一下,满蒙八旗的士兵立刻是行动起来,把蒙古射手和火铳兵朝着中军这边赶,这时候可不讲究什么满蒙一家,稍有些反抗的,直接就是拿刀砍翻,单凭肉搏,这些牧民可不是这些武装强盗的对手。

    不多时,人已经是被驱赶到预定的位置,这时候对面的重骑兵已经是在汤二地命令下开始前冲。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的镇定表现,还是给周围的满蒙军将吃了个定心丸,总归不像是先前那么慌张了,阿巴泰回头看看,因为步卒当在身前,稍微镇定了些许的前锋营和骁骑营马队,禁不住心中叹了口气,但表面上还是镇定无比,开口大声的下令道:

    “各八旗马营后退百步,若是步射阻碍敌军骑兵前进,则前突痛击之!!”

    这倒是一个战场上节奏的把握,对方的骑兵势头再怎么猛,被这么一大队的弓箭和火铳迎头攒射,肯定势头会有所减慢,到时候,对方的势头一掉,自己这边以静制动地发动冲锋,说不准会有奇效。

    至于挡在前面地蒙古牧民和汉军士兵,炮灰就是炮灰,没人去考虑他们的死活……

    胶州营地骑兵统领汤二口中一直是在低声的数着数,差不多数到一定的数字,他手中的长矛就向前倾斜一分。

    随着长矛倾斜的幅度逐渐的增大,重骑兵和轻骑兵的速度也是慢慢的加快,实际上何时应该加速,何时应该突击,这都成了骑兵军官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汤二之所以在这里默念,无非是一种习惯罢了。

    面颊有一道一指半宽的缝隙,是留给双眼向外观察的通道,视野并不宽广,只能看见面前的敌阵,对于重骑兵来说,这就足够了,按照李孟对铁骑兵训话时候的讲述:

    “你们的任务就是前方的敌人,你们的侧翼有你们的战友保护,冲过去,去把你们面前的敌人冲垮,这就是你们的任务和天职。看着前面,全神贯注,不要管别地。”

    汤二把这些话牢记在心中,铁骑兵目前的敌人就是鞑子大军的中军,铁骑兵就是要来冲垮敌人的阵型。

    作为骑兵,比起步兵来还是要多了一丝浪漫和遐想。汤二总是想着自己率领着大批的骑兵和同样的大批骑兵进行冲撞,那才是威风凛凛,此生不虚度。

    当然,没有那么多理想化地战场和战事,本来汤二还想,鞑子骑兵天下闻名或许能和自己的铁骑兵来次针锋相对的对冲,双方公平的挥舞着刀剑砍杀,就像是古代那些将领叫阵一样。

    不过现实的战场可要比他的理想枯燥很多,铁骑兵这等一往无前的架势。对方当然不敢直面其锋。

    看见对面被驱赶而列阵的蒙古射手和火铳兵,汤二自然知道对方到底要干什么,禁不住心中冷笑了一下。把手中的长矛又是向前倾斜了一些,他地动作,被身后的铁骑兵看到,纷纷的跟着加快了马步。

    现在地铁骑兵已经是开始小跑,战场上隆隆声变得密集起来,那些蒙古牧民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站在外围的有人直接是把手中的弓箭丢在地上,不管不顾的就要逃走,满八旗和蒙八旗的马队此时心惊胆战是一回事。可督战队还是当得中规中矩,凡是有丢下弓箭跑的,立刻是纵马追上下,在后面一刀砍下。

    这么杀下去,任谁也不敢动弹了,乖乖的在那里列阵,在这些列阵准备用弓箭和火铳打击的步卒边上,也有负责指挥地军将,这些军将对敌军骑兵和本阵的距离估算的相当准确。始终是在哪里大声的报数。

    这也是为了弓手和火铳手在自己的射程之内发射,才能实现最有效的最大化的杀伤,鞑子大军,在步卒方阵周围的军将都是在哪里死盯着前面,扯着嗓子大喊报数。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二百步!!”

    喊道二百步的时候,就有地军官愕然的转向自己身边的本阵,扯着嗓子的大声骂道:

    “敌人还没有到跟前,不要着急开火发射,还不快重新准备!!”

    方才不知道谁紧张万分。先是打响了火铳。这二百步的距离,火铳能有个鬼的作用。这边才大声的喝止,却听到嗖嗖连声,密集的箭雨居然也是射了出去,把阵线四五十步的距离射地好像是突然长了许多地枯草。

    所有的鞑子督战军官都是大声地喝骂,督促他们快些拉弓或者是装填弹药,越是这等紧张的时节,越是乱子太多。

    “一百五十步!!”

    这句话刚刚喊完,又是火铳响起,弓箭射出,正红旗的几名佐领和参领都是大怒,拿着刀剑直接走进弓箭和火铳的阵中,砍了几个倒霉鬼的脑袋,挥舞着刀剑在那里大声的吆喝说道:

    “压住,压住,谁要是再乱射,砍了他的脑袋!!”

    以往敌人远在射程之外,就是乱发乱射,导致枪管发热或者是手臂酸麻,结果敌人进入射程之后,反倒是没有弹药,或者是没有力气继续的向前攻击,这样的情况,是清军对明军的认识。

    向来是鞑子兵马取笑明军的典故之一,而且他们觉得自己根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如果是满蒙大军和敌人交战,弓箭手和火铳兵一定会沉着的应战,压住了打,他们和明军的几次交战,也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今天的表现却证明,他们不过是没有见识过真正强军的部队,被胶州营铁骑兵这般的压迫,不管是蒙古步弓手还是汉军的火铳兵,同样是犯了这个毛病。

    光是用砍头来威胁,已经是不管用了,蒙古的步弓手和汉军的火铳兵在一百五十步到一百步的距离上,足足打出了两轮火铳,射出了三轮弓箭。

    这可真是难得的高效率,只是这样的高效率对敌人没有丝毫的作用,站在那里的步兵们看着对面那势不可挡的魔神一般的重骑兵,心中的那根弦已经要绷断了,只有把手中的兵器发射出去,这样才觉得稍微缓释。

    想必当日明军面对鞑子骑兵地冲击的时候这是这般感觉,只是风水轮流转,终于是转回来了。

    不过相比于连在阵线列队都没有这个勇气的满蒙八旗来说。这些被威逼在阵前的士卒,似乎还稍微的强了一些。

    在距离敌阵一百五十步的时候,汤二勒住了马匹,手中地长矛完全的放平,在他身后的铁骑兵方队开始加速,从汤二的身边呼啸而过。

    冲进一百步的时候,铁骑兵的坐骑已经可以说是跑了,但并不是跑的太快,这个距离上,火铳已经是可以打到。

    但方才还高速装填弹药,不管不顾的向外射击的汉军火铳兵们,现在却一枪都打不出去了,距离在百步之内,这些火铳兵们甚至能感觉到地面都在颤抖。铁骑兵地形象他们也能看清,脸上只露出双眼的铁骑兵那种肃杀之气极为的骇人。

    不光是汉军地火铳兵,就连蒙古的步弓手也是如此。他们都是浑身在颤栗,火铳装填稍微费事,倒还有情可原,他们不过是拉弓射箭就可以,可也是害怕的做不出完整的动作,在他们两侧的满蒙八旗军将扯着嗓子在喊,在叫骂。

    但是在铁骑兵冲过来的浩大声势之中,什么也听不清楚,只是铁骑兵甲胄部位碰撞的咣当声音。还有马蹄践踏在土地上的那种轰鸣。

    一支箭嗖的射出,准确无比地钉在一名铁骑兵坐骑的眼睛上,那坐骑吃痛,偏偏身上压的沉重,根本跳不起来,只是身体斜着直接是翻到,把马上的骑兵也是带到在地,好在是外围,轻骑兵可以闪避。

    这支箭不知道是谁射出来的。不过这是重骑兵冲到三十步内,蒙古步弓手和火铳兵对重骑兵造成的唯一伤害。

    也不是就这一支箭射了出来,稀稀落落凌乱的射出了好多箭支,但能造成杀伤的也就是这一支箭,更大的可能不是准确无比,而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火铳甚至没有一支能在这个是时候打响。

    弓箭射在铁骑兵地铁甲上,马匹的毛毡遮挡上,根本没有造成一点的伤害。

    最先逃跑的不是蒙古步弓手。也不是汉军的火铳兵。而是周围督战的满蒙八旗的骑兵队,他们直接的朝着周围跑去。他们这么一跑,那些已经是心胆俱裂的步卒们哪里还有支撑地住地能力。

    所有人都是要转身逃跑,可为了保证射击的密集,火力地强度,这些人都是排列的很紧,怎么可能散的掉。

    “啊的一声凄惨的喊叫,这仅仅是个开始,长矛斜向下,全速冲刺的铁骑兵们冲进了这些队列之中。

    趟开一条血路,或者是快刀切豆腐,还有来自西方的热刀切牛油,所描述的都是这种顺畅的,没有一点阻碍的切割,这样的势头,甚至比所谓的势如破竹还要顺利和畅快。

    这就是铁骑兵冲进步卒阵列的时候情景,骑兵、马匹、骑兵铁甲,马身上的遮挡,还有马具和兵器等等的加在一起,配合上马匹前冲的速度,所构成的动量是极为巨大的,面对这样的冲锋,就连胶州营也只有所谓的老兵方阵才能阻挡,更不用说这些手持弓箭和火铳的步卒了。

    一根长矛往往能穿透四五个敌兵的士卒,这样的状态,长矛是无法抽出来了,这帮人直接丢下了手中的长矛。

    下面已经是吓破了胆子的蒙古鞑子和汉军士卒们,每人还理会骑兵们已经是丢下了长矛,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来占点便宜,或者是发动反攻,每个人都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逃跑,跑的越远越好。

    丢掉了长矛的铁骑兵们从马鞍的一侧抽出了挂在那里的大剑,单手举着,狠狠的向两边劈砍,下面是乱成一团的败兵,每一剑下去,都能带走一条两条的人命,没有什么人敢于正面的对敌。

    每个人都是把背面卖给了敌人,胶州营的铁骑兵就是这么挥舞着大剑砍杀,这样的杀伤速度很快。

    在前面的那些步弓手和火铳兵这么被人砍杀,部,换句更准确的话说,这是在屠杀。方才还是颇为密集的队伍,就在这短短地时间内,已经是被砍杀的稀稀落落,当然这大批的士兵在外围的更多是亡命的溃逃。

    铁骑兵在前面的两个方队,冲进步卒队列地也就是有三排左右的铁骑兵,没有想到对方是这样的不堪一击。

    如果是步卒坚强的阵型和队列。铁骑兵第一线的冲撞还无法摧毁,这时候,第二波和第三波的骑兵就会冲上。

    方才的加速过程中,每一排的铁骑兵,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是拉开,而且除却第一排是全力冲锋之外,其余地排列都是在控制着自己的马速,预备着在第二波,第三波的冲锋之中开始加速冲阵。

    不过这步卒方阵实在是太不堪一击。并不是随便一支部队就能有胶州营这般地勇悍和严整纪律。

    看见第一排的士兵已经是冲开了对方的军阵,第二排第三排的铁骑兵也都是放缓了马速,丢下了骑矛。抽出带着的大剑和铁骨朵跟着进去大砍大杀。

    但不管如何,明军重骑兵前冲的速度的确是被这些步卒挡住了,这就是对方骑兵冲阵的低潮,是力量最薄弱的时候,重重地打击上去没准就可以反败为胜。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和岳乐等人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各队的军将相继的下令,早就是后退在百步之外的满八旗马队开始发动。

    此时被夹在中间的蒙古步弓手和火铳兵还没有完全的逃散,让他们叫苦的是,前面这些杀神还在砍杀。后面的自己人居然又跟着杀上来了。

    满八旗地马队从发动到冲锋用的时间不长,毕竟是百步之内,这么短促的时间,让在前面列阵的这些步卒也是无法的完全散去。

    不过满蒙八旗的马队丝毫没有在乎自己的战友,也是那么不管不顾的撞了过去,满蒙八旗的马队和胶州营地铁骑兵好像是两个大锤,在拼命地击打被夹在中间的步卒方阵,谁先打穿这些步卒,谁就能提早地加速击穿对方的队伍。

    拿着大剑移动砍杀的铁骑兵们也是看见了对方的动向。沉重无比的甲胄和兵器让他们没有太快的移动速度,失去了机动力的重骑兵可是运动中骑兵的盘中餐,现如今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加速对撞过去。

    可胶州营已经冲进来的铁骑兵却做出了让鞑子不理解的动作,冲进来的铁骑兵始拨转马身朝着两边散去,根本不管自己身边身侧还有没有杀掉的步卒,直接是离开。

    被夹在中间的步卒不管前面还是后面,都已经是散开,满蒙八旗的马队,如果加快速度。还可以追击那些缓慢朝着两侧而去的胶州营铁骑兵。

    满蒙八旗还击的马队速度同样是被步卒们稍微阻碍了些。但追还是能追得上,可方才冲进来大砍大杀的铁骑兵不过是前面两队的半队而已。

    等到满蒙八旗的反击骑兵出来。却看见差不多已经是停住的铁骑兵开始缓慢的向前动作,这次没有那么长的过程,已经是跑热了身子的马匹很容易就可以加速起来,看着放平长矛的重骑兵朝着自己这边冲来。

    鞑虏的反击马队真是心胆俱寒,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迎头对撞,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些铁罐子的对手,可这要被冲散了,虽说是阻碍了对方铁骑兵前进的速度,但被冲散是难免,可自己身后那有什么再打反击的队伍。

    迟疑的仅仅是军将而已,下面的鞑子士卒可都是骑马精熟,此时也顾不得什么中军本阵,朝着两边呼啦一下子散开,鞑虏大军的中军,阿巴泰精心布置的阻隔和反击的阵势,瞬间就变的空了。

    而跟在铁骑兵两边的轻骑却没有一同的冲过来,直接的朝着大军的两翼转了过去。

正文 第四百章 长矛 火铳 杀不停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用兵聚散为常以为上。

    这两句话都是形容主将用兵调度从容,如臂使指,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那都是百战百胜,因为这两句话常常被人来形容两宋最著名的大将岳飞的指挥能力。

    但在今天的战场上,这两句话却要用来形容鞑子的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了,冲出来的满八旗马队看见对面的后队铁骑兵,开始还稍微矜持了下,可能想着对方发动或许要比自己要慢,先冲起来或许有便宜。

    可当铁骑兵跑起来之后,刚刚冲出来的满八旗马队迅速的判断明白了形势,齐刷刷的朝着两边散开。

    要说这满蒙的骑兵毕竟在马背上的时间要比关内的汉人多很多,控制马匹的技术很强,距离不长,时间很短,他们居然能在这么狭小的空间之中,控马散开,避开铁骑兵的锋锐,这或许也应该让人赞叹一下。

    铁骑兵就好像是一名大力士举起了大锤狠狠的砸下,要是砸准了,自然可以一下接下一下的砸下去,要是砸空了,几下之后就要脱力。

    铁骑兵的第二波次冲锋实际上已经是把鞑虏大军的阵型完全的打穿,冲到了鞑虏兵马的背后。

    本来在两翼的轻骑兵在重骑兵冲乱满蒙兵马的队列之后,可以顺势在两边跟着掩杀,但为了封死鞑虏兵马的侧翼,轻骑兵却是指东打西的,名为冲锋实际上却是去两边堵住路,而这铁骑兵不管是怎么冲,鞑子的骑兵散开闪躲就是。

    原本还算是严整的满蒙军阵,被铁骑兵的方队冲了两个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