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471章

顺明(完结)-第471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上的李孟队自然不可能寒天下人的心。部分人是没资格见到李孟的。不过李还是经常等人到了一定数目之后。就在岸边寻一块'的。集体的见面。气安抚几。这对于这些见者来说已经算是的的体贴下情。
    而那些送东西劳军的。胶州营也不回推拒。直接是收下来。并且记录奉献者的名字。然后承诺肯定会被大帅看到。
    船队走的慢不说。李孟和下面一干真是疲惫不堪。这样的见面完全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胶州营的控制区。投在胶州营这边。或者是站队下注的早就已经是做好选择。
    现在才过来的。都是些观望和首两端的人物。可这些人也不是少数。目前这样的局面下。还是要让他们安心。
    李孟身为齐国公也不光是纯的军事统帅。他还有其他的身份这样的礼节性政治活动。他必须参加不有什么怨言。
    这比打仗要累多…日里脸都酸掉了。过了山。就是徐州境的。在徐州走漕运去;州这段路程相对要轻松些。
    这边是完全的州营控制区。每处能来恭贺的人都是有定制的。大家欢欣鼓舞庆祝就是。而且前面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说是哭笑不。比如说河上送劳军资的船只太多。结果阻碍兵船前进等等。
    进入徐州境内之后。大家都是松一口气。徐州副将。现在的中原军副将高科已经寿州快马赶到了徐州。在那里调集徐州军驻守在凤阳府和徐州的人马。准备去往河南和陈六汇合。
    一直是在扬州府的南将军马罡是赶到了徐州。现在负责了南直隶江北的的驻防。这差不多也是一省之的。而且要比富庶太多也是重任在肩还是有些事情要请示李孟的。
    也不知道李孟是如何想。到了徐州之后在原来当的卫所的清军厅把各级军将和幕府中的文人都给聚集起来。摆上酒席。然后才请山就汇合的信使出来讲述。
    众人都是有些摸不到头脑。后来亲信人才估摸着可能是大帅这一路上太累了。所以想听听故事来消遣。
    还真别说。一干人等。就连新近降的郝摇旗和牛都很有兴趣。山东的方自从六府全被李孟掌管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说出过乱子。这次居然在临清州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民间作乱不是外来的势力。
    到底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这乱子又是怎么被平定的。这真是引人入故事。大家都磨着找个乐子。
    十月二十八的这天上。清军厅周围早早的清场戒严。亲兵卫队和当的的驻军联合做了一清理。并且进|布置。
    屋内则是从海州那边调来了一整套的酒楼班子过来伺候。这算是胶州营出征众将难的的休息时间。等到开席。李孟端着杯酒站起来。扬声说道:
    “此战之后。大局已定。各位随我南征北战。辛苦了。李某敬诸位一杯。。”
    这番话要是旁人说。肯定会被认为是无礼是荒诞。这等大战。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换来如此淡淡的感谢。岂不是要寒了下面的心思。可李孟这边不同。大家很少记的大帅会主动说什么感谢的话语。
    今日这话说的尽管淡漠。可在胶州营这么多年之中。却是难的一见的感情深厚的感谢了。下面的将领们真是有些感动。齐齐的站起。端起酒杯。齐声恭祝说道:
    “大帅威服天下。职(下官)等岂敢居功。”
    这话也是发自肺腑。在座诸人。没什么大才。全是凭借李孟一人构建了这体大家不过是在这个体系中跟着上升罢了。没有李孟。就没有这些现在名震天下。经注定将来在天下占据重要的位的武将文臣的今天。
    李孟喝了这杯酒之后。说了句“随意”也就坐了下来。众人也就跟着放松下来。大帅的酒很大。可却不愿意多喝。众人也都知道这个习惯。所以没有人过去打搅。也知道大帅的性格。下面的人也不拘束。既然是在这
    上。那也就放开。一会的功。清军厅的气氛就
    李孟那张桌子。只有马罡高科。还有在下午赶到的方家老二方应仁。现在的扬州府同。本来厘金局的主办孔三德也想赶过来。不过现在河南那边需要大笔的钱粮物资。孔三德和灵山商行侯山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只能是放弃这个巴结的机会。
    四个人坐在这里。实在是冷清。按照规矩。亲兵统领黄平和胶州营主簿袁文宏是没资格坐在这里的。李孟也是让他们坐了下来。还有炮队统领郭梁本来也是在其他的桌子也被叫了过来。
    不过这郭梁却是个没心没肺的角色。本来在其他的位置上闹酒闹的正欢。来着桌子上冷冷清清大家都非常束。索性是嬉皮笑脸的跑了。他的性子大家也都知道。也就是跟着笑笑罢了。
    马罡是胶州营资格老的人之一。坐在李孟身边。说的话也就旁人多了点所说的都是两之的情。但也不必避讳那方家的方应仁。
    “马罡陈六那边河南。南直隶之事。要你独自的支撑。正月过后你就开始扩军吧。北军改为两淮军。可以扩充两万。”
    听着李孟淡的说。袁文宏那已经是摸出了纸笔记录。这军将的位置上。手下的兵丁越多自然是越好。马罡脸上有分喜色。稍微琢磨了下。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开口侃侃说道:
    “大帅。兵源之事。下官准备从下面几:抽取。还请大帅看看合适不合适。河南流民曾有流窜入淮的事情。为他们所设的屯田田庄护庄队已经做了几年都是好兵苗子可以抽取。再就是州府一带的方上有不少是革左五营的落兵马。尽管现在都是良民。可也是见过厮杀的青壮。也是可以用的。…有就是淮安府和扬州府的武装盐丁。他们多是本的青壮。也是可用的。这些人出两万兵不成问题。”
    马罡和张江张坤等人都是大明世代军户出身。对于军队的一些规矩都颇为明白。很事情坐起来很有章法。这一点是李孟颇为欣赏的。当然。赵能|六王海等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
    李孟点点头。对马罡提出的这建议很赞许。看来在陈六被调往河南之后。平南将军马罡自己也是考虑过接下来两淮驻防的问题。李孟开口说道:
    “回头尽快把公写出来。报到国公府那边去。让征兵一事尽快的开展。”
    两人在这里说。边上的方应仁也是大家子出身。只是在微笑着看场内诸位军将头目的吆喝斗酒。不过听马罡的对武装盐丁的提议。还是忍不住眼角抽搐了下。不过他养的功夫高深。所没人发现他的神色变化。
    两淮的武装盐丁和山东的武装盐不同。山东的武装盐丁多是胶州营退下来的兵丁和的方上的的主乡绅子弟。他们这些人是本乡…土的武装。各级的头目都是州营的老兵。对李孟忠心耿耿。
    而两淮的武装盐丁则不同。两淮盐商把淮盐行销天下。富可敌国的时候。出于种种考虑。都有自己的人武装。尽管是民团和乡勇的性质。可在训练和装备。甚至都要超过了当的的明军。
    这是盐商们自己的盐丁。这股武装力量。在胶州营进入到这里后。自然是不允许存在的。不过胶州营和两淮盐商的关系是合作者。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绝。所以各个盐商的私人武装尽管不允许存在。可没有取缔。而是采取改变的方式。让他们为两淮的武装盐丁。尽管是从盐商们的私人武装变成名义上属于胶州营的武装。
    可这武装的经费和员组成。都和当的的盐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盐商们在两淮的武装盐丁中还能保持影响力。
    所以在有些细微的事情上。山东派驻在扬州府和淮安府的官员还有些指不动。其大的几股武装盐丁。自然是属于方家的。
    尽管方家对胶州营忠心耿耿。可心里面难免没有把这些力量当成关键时候的自保具。但马罡这个提议却让方家的想法彻底破灭。胶州营从护庄队和武装盐丁中抽调人手补充力量。这本来就是山东的规矩。平南将军马罡这么堂堂正正的拿出来讲。旁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方应仁的情绪转的倒也快。从前对李孟的投资还算是赌博的话。现在来看已经是赌对了。方家今后的荣华富贵都是不用操心。也不用养什么私兵自保了。在李孟等人面前还是少玩这等小把戏。要不然真是要粉身碎骨。
    想明白这点。方应仁也是放松下来。接下来就是琢。家是不是应该主动拿出笔银子来劳军要是等对方张口。可就不美了。他也有个想法。就是马罡和李孟当着他的面讲这个是不是故意。不过这些想法迅速的就被抛在了脑后。
    看见自己的建议。大帅是个赞赏的态度。马罡也是放心了。又是闲聊几句。也就不再说话。
    为上位者无私事本来是场放松会。李孟却是清闲不的这边马罡说完。边上的高科靠了过来。
    “大帅。在卑职这的到了调拨命令时候。驻守在凤阳的漕
    马士英遣散了手|五千余兵他现在一共也就七的兵马。并且给卑职这边发。说是力不足。请求卑职这边派兵马协防。”
    听到这话。李孟愣了下。随即想起马士英的种种。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大明的官员之中。也就是这马士英是个灵醒的人。他倒是早就决定应该站在那边不是自家的位置太高。不好明白说话罢了。凤阳那的方。除却是大明的皇陵所在。位上不值一提。高科你既然去了河南那这边的事情就排给马罡做了。
    ”
    高科连忙站起来领命李孟随机和黄平说道:
    “找人去写封信。给那马士英说他的心思我道了。让他不要着急。不过。本公以为他这样的大才。却只能凤阳驻守。南京才是更加重要之的。”
    李孟话中的意。大家都是明白。想必那马士英更加有数。那边袁文宏到现在还没有吃一口喝一口。笔下始终是不停。已经是写出一份递给了黄平。亲兵统领黄也是告罪一声转身下去了。
    除了这一在谈论要事之外。其余各个桌子都已经是闹的厉害。一帮人吆三喝四。彼此劝酒敬酒。高兴异常。
    四下看看也就是坐在角落里的郝摇旗和牛相对的有些不合群。他们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李孟转身叫一名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句。
    不多时。那名亲兵领着一位盐丁‘扮的人走了过来。李孟点点头。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抬起手臂向下按了按。
    尽管方才还是热闹异常。不过孟这个动作之后。很快就是安静下来。李孟扬声说道:
    “诸位不知。大军河南征战的候。东昌府临州却出了点小乱子。有邪教在临清州'乱。未过当日即被平定。今日里大家兴致高。就特意请人过来给家讲讲。大家就当个故事来听。乐呵乐呵。”
    李孟这边说的简。可下面却一阵骚动。除却极少人之外。这个消息根本没有人听到。很多军官都是愕然。等听“未过当日即被平定”那句话之后。这才是安定下来。听到大帅说的轻松。好像是平素里请人去听评话一般。众人的兴致重新又是高涨。不过屋子里却是安静了下来。
    那名盐丁本来是被派来给大帅讲述经过的。选的倒是个口舌便给之辈。没想到来了这边。却要和这么多的军将讲述。一时间有些紧张。不过说着说着。也就是渐渐的放开了。还真是个故事一样。
    临清州在胶州营没有崛起的时候。就是山东一等一的富庶之的。城内城外人口几十万也是个大州县。
    这几年济宁的关卡枢纽。胶州的盐和外洋贸易纷纷发展起来。临清州也不是那么显眼不过底蕴仍在。他本来就是漕运在=的第二个枢纽所在。算是山东和北直隶之间连接节点。
    北直隶的繁华大城。需要购买的各色货物。从日常用品的杂货。到利润极高的南货和西货物。都是过临清州中转。
    灵山商行在山东分号设置。有几个特殊的点。就是济宁州济南胶州还有临清。这四个的方济南尽管是总号。可仅仅_;中调度。要说是货物储备。现金流量还有在山东商业体系的重要性。总号就排不上了。临清州反倒是排在了第二位。晋州的柳家早早在临清开设了大商行。灵山商行这种的头蛇。八闽商行这种巨无霸自然不必说。在大同总兵陈永福血洗了平遥之后。为了表示一种态度。山西的豪商大富也都纷纷的来这里开设了分号。
    这些晋商当时的意思是表示对李孟的臣服。如果胶州营又需要这些分号随时可以划出大批的银两供应军队。谁想到来清州。居然是大把大把的赚钱。这才是变的死心塌的起来。
    临清州这么富庶的的方而且又不是在李孟手中才富起来的。城内的居民百姓对于李大帅的忠心和敬服。其他的方可是了许多。
    满清鞑虏第四次入的时候。大军从临清城下经过。直扑济南。这是临清城内的居民遇到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可也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城内的居民也是感觉不出来胶'营是怎么保护了的方平安。
    反倒是许多乡间的的主被剥夺田的之后进入城内过活。对胶州营的屯田田庄政策颇有怨言。这直接也是影响了临清州居民对胶州营的观感。
    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临清州在满清关之后被攻破城池满城平民被屠。史书上记载。被杀百万。是极大的惨剧。可在这个时空。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居民也谈不上什么感恩之心。
    在清军厅中讲述的这名信使很是会调动人的情绪。先不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说临清州对胶州营的态度。
    下面的军将已经有怒火加上才吃酒。脑子不太灵光。已经有人低声骂了出来。那信使很是满意这效果。这才是进入了正题。
    临清州内有户姓景的大户人家。家中三代单传这一1来的子景大少爷那真是被当成了宝物一般的供奉。娇生惯养自然不必说百依百顺也是理所应当。
    这景大少爷和平常人倒
    |。别人喜欢酒色。他喜欢修仙。家里的银子也不知|尚道士骗去了多少。也不去打理家中的生意。也不去传宗接代。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活活的把自己的父母气死了。
    没了父母管束。这景大少爷更是无法无天。偏生是运气不错。家中的几个管事账房又算是谨实诚。家没有被败下去。反倒是做大了不少。这一来二去。也不道谁和大少说的。说是大'爷之所以如此幸运。那是佛子转世。神灵庇护。这才是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的。
    佛子降世。这可不是正经的寺庙讲的东西。说这个的。也就是罗教。世人俗称的白莲教。山东这一支则是被叫做弥勒教。这些教门都是蛊惑愚民村妇耗尽家产。要不就是乱起事妄想着天下的邪教。
    山东各处。村镇之有护庄队。;池之中是武装盐丁。再不济还有各的驻军。暗的里又有清查司的密探。层层叠叠。根本不可能有邪教生存的空间。也就是在东昌和兖州两府还有存在的可能。
    景大少爷这种有钱有信教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目标。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景大少爷经是弥勒教副教主了。弥勒教的教主圣女这类的人物。自以|到了大金主。可以把这个景大少爷玩弄于股掌之上。
    谁想到这位大'爷也是有手段的。也不知道是看书看糊涂了。还是看聪明了。讲究个人心不可测。讲究什么杀伐决断。一晚上。请那弥勒教的上下头目吃酒。埋下些早就联系好的山寨强人。在喝多的时候。进去全都砍翻了。撞在|袋里埋在自家的后花园中当料。
    这次之后。景大'爷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弥勒教主。大家都是恭敬的叫一声景教主。因为这设宴之事。更被人称为有成大事的能耐。有王者之气。高深莫测。非真是佛子世等等的说法
    偶尔有些狠手段。并不说明这人是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