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59章

顺明(完结)-第59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血红。
    场面瞬间有些安静。李孟拍拍赵能的肩膀。低声笑着说道:
    “下不为例,没有我地命令。不能调动下面的一兵一卒,除非我事先就有类似的命令!”
    赵能心中一凛,连忙答应,忽然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左右一看,却发现后面那些土豪乡绅的子弟,显然都是腿软了,都是满脸惨白的跪在那里,眼神里面这次全是真正的敬畏。
    盐丁们却没有人在忙碌这些,有的人去那个小小正殿里去搬运神像,去挖金银,还有人继续把俘虏们驱赶到一起。
    吸骨榨髓地恶霸恶劣到什么程度,李孟从那些木然跪在一旁的奴工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那道士和爪牙被砍了脑袋之后,那些女人里面虽有哭哭啼啼的,可大部分都是有高兴的表情,甚至还有几个跑向跪在一边的奴工,不用说,这就是所谓地欺男霸女了。
    打掉这个三清观的观主,又是立了威风,又是给自己捞到了好名声,实际上是刚一回到胶州城,就知道了这件事,倒不是担心赵能个人会领兵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而是担心,毕竟围攻别人的宅院,这等敌守我攻的事情是第一次。
    李孟担心出现什么闪失,这才是顾不得休息领着人来支援,谁想到来到之后事情已经了结,顺利地很,自己过来地时候,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不过让他有些不满的是,赵能对待这些地主乡绅太客气了。
    又是安静一会,李孟扬声说道:
    “盐政是国家大法,任何人在我李孟地辖地私自贩卖,这犯了国法的道士就是下场,大家都是地方上大族大户,亲朋故旧众多,还请你们回去把李某的规矩传扬下,免得到时候出现今天的局面!”
    你就是胶州,莱州府,山东省最大的盐枭,尽管有人在那里腹诽,可看着那些无头淌血的尸体,这些人还是一个个的把头磕下去,口称知道了。
    盐丁们自有人去收拾战利品,也有人拿着地契文书之类的去找当地的知县衙门办理手续,赵能和李孟这边算是闲下来了,方才李孟说完那句话之后,两个人之间也有些尴尬,还是赵能开口说道:
    “李大人这次去河南可有什么收获吗?”
    一说起这个,李孟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要是一切顺利,每月能多六千两或者八千多两的净入,没有我预想的多,还带回来个麻烦……”
    三清观的这场战斗只能说是李孟军单方面的攻防演练,不过产生的效果却是十分的好,李孟的私盐体系建立起来之后,给了很多人发财的机会,同样也是断了许多人的财路,偏偏李孟势大,没有人敢于妄为。
    盐丁的队伍严整,和从前那些横行乡里的人不同,那些地痞无赖的有许多空子可以钻,可这些盐竿子却很难被收买。
    原来的盐丁队改为胶州营之后,从原来的类似私人武装变成朝廷的兵马,再驻守在各处查缉私盐,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很多心眼活泛的人都是想要行动,这次剿灭三清观的行动之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之中消息开始传播开来,盐丁们的战斗力和压倒性的优势不必说,血淋淋的几颗脑袋也是吓坏了不少人。
    稍微躁动的私盐体系又是变得安静下去,不过,让全山东那些家境尚可,却又不安分的年轻人激动的事情又是来了,盐政驻胶州巡检司在山东省内又开始招收盐丁,胶州营报上去的兵额是两千五百人。
    原来驻守在各处的盐丁都是要撤回来,但是其余地方的盐丁需要驻扎轮换,少了人也不行,所以开始招人。
    李孟目前每月差不多有一万五千两的进项,在盐丁的身上花费将近七千两银子,其余的银钱都是用作生产和生意、储备上。谁都知道人多力量肯定就大,问题是人多粮饷训练装备如果不跟上去的话,根本练不出来,兵多也不过是聚集了一群吃粮的流民土匪罢了。
    这次去河南,虽说青盐的生意做起来,可也没有预想的暴利收入,真正的收获是,知道了文如商行销售到河南的私盐市场,倒不是李孟要去抢对方这个生意,而是从前一直怕盐场和盐田的产量太大,造成这个市场饱和,把价格打低。
    这次去看到,这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自己这边加大产量销售也没有关系,产量加大,收入也就增加,自然也就可以新招收盐丁了。
    这些年盐丁在各处的驻扎已经是有了个颇为良好的标杆作用,是年轻人向往的目标,打完三清观之后,经过那些豪强子弟的宣扬,也有很多地主乡绅的子弟觉得去干这个盐丁也是很体面的。
    回到胶州城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月,李孟回家的第一件事却是把自己关进房中,又是通过人给颜知州小姐颜若然传递了一封信过去,内容无非是说说在这次河南之行的所见所闻,当然,李孟没有提遇见那个奇怪女孩的事情。
    六百担青盐在济宁州卖出了六千多两银子,也算是笔小财。
    离开两个月,距离胶州城五里路左右的胶州营的驻地建设的差不多了,此时是农闲时节,农户人家都是愿意趁着这个时候来做些活贴补家用,李孟的系统做什么事情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从不拖欠,现银结算,在民间已经有非常好的名声,人人都愿意过来挣这笔钱,所以一召集干活,都是很踊跃。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远方来客
    更新时间:2008…12…20 19:35:48 本章字数:3264

    老盐丁调回胶州营地驻扎,新盐丁招收训练,和各级衙门的手续办理,青盐运到济宁州的各项销售的事宜,李孟手下的人马都是忙碌的不可开交,相对来说,李孟这边可就清闲了不少。
    他每天就是在逢猛镇或者是胶州城两地练习马队和火铳,郭栋那边的火铳打造终于是上了些轨道,六十步可以找准头,九十步可以打牛的火铳已经是打造了三十多支,这也是因为李孟对质量的要求特别的严格,所以铁匠们不敢懈怠,在火铳交到李孟手中的时候,都要经过反复的检查。
    事实上这火铳的威力没有什么战场的检验,但效果不错,最起码在围攻三清观的时候,那名打手举起猎弓,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直接将人从墙头打了下来,事后检验尸体,发现火铳的铅弹并没有击中心脏之类的要害,但是整个胸腔的内脏都已经被打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
    尽管硝石火药的没有太多的存量,可李孟依旧是要求每名火铳手都要打几枪,他可是记得现代参加实弹射击的时候,曾经有新兵吓得够呛。
    相比于这些忙碌的人,跟着回来的那个女孩,日子可是很滋润,每天好吃好喝不说,还在盐丁的护卫下,到处的乱窜乱跑,似乎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新鲜,胶州城虽然是个小地方,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女孩的兴趣。
    好在众人对美丽的事物总是非常的宽容,有相貌,有能力,有钱财,这都算是杰出的点,大家对他们总觉得是应该高高在上。宽纵一些。
    胶州营这个编制既然已经是确定,负责这一块防务兵事的登莱参将就要把相应地任务布置过来,虽说城外已经是有大营,不过李孟依旧是在胶州城内的盐政巡检衙门办公。公文和使者把一件件的事情说的明明白白,大都是绥靖地方,防备某方向地局势和动向之类的任务。
    不过有个任务却让李孟有了点兴趣,说是胶州营地处海湾枢纽,理应有协助灵山卫和鳌山卫的防备海盗之祸的职责。
    这事情被使者读出来的时候,李孟觉得有些好笑,却看到身边的陈六王海等人都是满脸的凝重,这才是想起。从前那个昏昏噩噩将近二十年的李孟,就是因为父母死在海盗手中被惊吓而精神不正常。
    详细一询问才知道,虽说嘉靖年间动摇东南地倭乱被平息。但是海盗还依旧存在,此时的海盗大多是以明人匪寇为主,依旧是有倭人在其中,不过大多是被汉人海盗所雇佣的打手和炮灰。
    这些海盗在海防薄弱地山东,南直隶一带活动,抢掠过往的商船,或者是上岸打劫,让沿岸的官府颇为的头疼,不过登莱地方一贯是穷苦之地,就连海盗也不愿意过来打劫。其余地方的又和盐政牵扯不上什么关系,这才一直没有知道。
    既然是提到了,那就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在盐田盐场加重戒备就是了。
    在巡检衙门里面的那些师爷帐房之类的识字角色,都知道李孟的爱好就是阅读邸报。虽说大家心里面都是纳闷,一个军户如何认识字,认识字要想消遣不去看那些笔记小说之类的,却来看着无趣的邸报作甚。
    但是上面喜欢,下面地人自然是奉迎。李孟回到巡检衙门之后。立刻有人把各期的邸报汇总到这边来,而且还体贴的分段分句。
    李孟知道自己缺乏在信息里面综合出如今局势和有用的情报的能力。但是总归要跟上这个形势,努力去看,去吸收,一定能有些用处。
    “曹文诏战死在甘肃……“
    还在这里回忆曹文诏到底是谁地时候,听到外面一阵响动,轻快的脚步声朝这边靠近过来,不用说,肯定是周竹君…………她到现在也没有说自己的真名是什么,巡检衙门宅园里面的护卫都不知道这女孩和李孟的关系,只是知道双方很亲密,这是女孩,还这么亲密,又这么漂亮,和李大人什么关系,还是要尊重些。
    结果下面这些人胡思乱想,导致周竹君在李孟所有宅园里面畅通无阻,愿意去那里就去那里。
    李孟正在看邸报文书地时候,那有什么人敢过来打搅,也就是这女孩了,这女孩应该是十五岁左右地年纪,李孟也弄不清究竟,反正是让宁乾贵的婆娘领着去外面置办几身女孩子地衣服,谁想每天到处乱跑,无奈之下只好是由着女孩的意思,又是买了几身男装穿上,又给找了几个军户家的女人伺候着,倒也是大户人家小姐的模样。
    女孩很是美貌,结果在外面乱跑,那些盐丁小伙子虽然没有什么亵渎的想法,对李孟的景仰更是加深了许多,你看看咱们李大人李二郎,出去转悠一圈,带回来这么漂亮的老婆,这模样可不是胶州城能有,不,连莱州府都未必有。
    这种声望的增加,倒是李孟没有想到的。
    冲进来的果然是周竹君,他一进门,就听到李孟在那里小声的诵读“曹文诏力战身亡……”,李孟这边还在琢磨呢,那边的女孩倒先开口了:
    “曹文诏,哇,那不是最能打的战将吗?”
    女孩这么一说,李孟轻拍了下脑袋,想起来了,卫所的千户百户和指挥使也是看邸报的,在他们嘴里的评论和李孟这边又是不同,常常有些有用的消息露出来,张林从前就说过洪承畴手下最能打的将领就是曹文诏不过现在他和女孩的关系可是介乎于朋友和家人之类,说话也是随便了许多,听到女孩在哪里快活的插嘴,禁不住抬头询问说道:
    “这些事情就算是去知州衙门,知道的人都未必有,你一个姑娘家,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这女孩立刻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相处的熟悉了,却也不怕,只是做个鬼脸,就过来翻检那些邸报,每次李孟看邸报的时候,都是周竹君最高兴的时刻,每次她把邸报上各种典故说给李孟,李孟脸上的那种惊讶总是让女孩愉快非常。
    李孟也懒得理会,一边看着邸报,一边开口说着:
    “小孩子再和家里闹什么矛盾,你这么有家不回,你父母兄长不知道会着急成什么样子,住在我这里倒也没有大不了的,你告诉我你家在什么地方,让人带封信过去也好,总归是别无声无息的。”
    女孩的家里肯定是急死了,李孟不缺几个伺候大小姐的钱,但这件事总是不舒服,可这女孩也算是有本事了,富贵人家千金孤身出走,在外面也不想家。
    谁想到女孩一听他说这个,和往日一样,顿时脸就是拉下来,做出副生气的模样,狠狠的把邸报朝着桌子上面一摔,转身就跑了出去,临走丢下一句话“我不是小孩子”。
    李孟无奈的摇摇头,这女孩的胆子也真不小,李孟的巡检宅园里面来来往往的都是拿着刀枪的虎狼之士,她倒是一点不怕。
    正感概间,外面一名盐丁小跑着进来,也顾不得行礼直接凑到李孟跟前说道:
    “大人,老张的赌坊那边有个消息递过来,说是城南小白河边上的客栈那里住进了六十多个人,自称是要去登州的商人,可身上都是带着兵器,他们跟人打听咱们胶州最近有什么人去过河南,有嘴快的和他们说了,听赌坊那打听过来的,说都是河南口音。”
    “哦”
    李孟的眼睛眯了起来,来报信的这名盐丁是当日经历过屠杀锦衣卫的战斗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着急,李孟说起话来也是放心,冷冷的说道:
    “我等下给你写个条子,你拿着去调集人手盯着他们,可不要再有上次的事情,如今天冷,我不愿意再着了风寒。”
    听到这番话,那盐丁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住在小白河边上大车店的那六十多人带着好几船货物,都是河南还有陕西的特产,乍看起来还真是买卖人,只是这些人笑起来太假,看着就好像是硬挤压的模样,但大车店的老板和伙计谁也不会在乎这个,有钱赚就行。
    而且这大车店的掌柜,为了伺候好这些人,还特意的临时招了几个伙计,这些伙计人前人后的忙碌,还真是伺候的舒服。
    住了几天,这些客商就把货物装上了大车,要进胶州城居住几天,按照这些河南商人的说法,看看这些货物能不能在胶州城的商铺发卖,也省得跑远地方了。
    搬进胶州城内的当天晚上,天黑下来,看着四处的住户人家的***都是熄灭的差不多,有三十多人小心翼翼的走出了客栈,现在的他们穿着的已经是巡城士卒的打扮,手上拿着火把和兵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无能 无胆 无品
    更新时间:2008…12…20 19:35:56 本章字数:3258

    走在大街上,任谁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何况,在深夜上街,被巡城的士卒看到,那是要直接治罪拿问的,即便是碰上,都是躲避不迭,谁还敢去看这些士兵们的打扮到底是真是假。
    这些假扮的士兵看起来对胶州城的道路很是熟悉,走进到巡检衙门的宅院,一个个的就是熄灭了火把,朝着墙里丢了几块石头,里面悄无声息。顿时是几个人搭着肩头,朝着墙那边翻了过去。
    这三十多个人一看就是经过专业的训练,尽管手上拿着兵器,可落地的时候,却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很是轻微。
    先头落地的人都是紧张戒备,不过这盐政巡检的宅院看来都是陷入睡眠了,连***都看不到一盏,完全的漆黑一片,让这些人更是安心不少,大家的动作都是很快,迅速的全部跳进院子。
    “都进来了吗?”
    突然间有一声询问,这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院子外面就有人大喊道:
    “全进去了。”
    实在是太突然了,这三十多夜袭的人第一个反应居然是谁不知道规矩,居然大喊,让人发现了怎么办,接下来才醒过味来,被埋伏了。
    在没有任何室外光源,只能是依靠自然光的古代,黑夜比我们现代人想象的要黑很多,面对面不见五指并不是夸张的话,里外两声喊之后,看着不远处的黑暗中有人好像是扯掉了一块布,立刻是露出灯笼来,幽幽的散发着光芒。
    接着提灯笼那人把引火的东西塞进灯笼里面,点着了朝着边上一丢。“呼”的一声,一个大火堆顿时是燃烧起来,看来是木柴上淋了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