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525章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525章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三思取得了李显的保护,他也一点点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这时的他已经位极人臣,可也正是是因为他的位极人臣,正是因为他和韦皇后之间的感情,让他对李重俊大肆出手,让他大肆打压李氏皇族。

    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即便婉儿不断地在劝武三思,让他收手,让他不要去招惹李重俊,可婉儿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武三思听从了她的话,正是因为武三思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他才死了,他才死在了历史原本的时间中。

    虽然这两天一直昏迷,但李显一直都陪在了婉儿的身旁,这也让昏迷中的婉儿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这次景龙政变的过程。

    九月初的景龙之变,因为武三思的突然收手,逼得李重俊提到了七月初。。。。。。。呵呵呵,呵呵呵,这到底是什么?难道这就是历史吗?

    我想让他活下去,结果竟是换来了他的提前身亡。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不论怎么变,怎么出手干扰,它都会回到自己原有的轨迹。。。。。。。

    她想救他,然而,却让他死的比历史上还要惨。

    更让婉儿痛不欲生的是,武三思的死跟她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关系。

    如果,那晚,武三思的死士都陪在他的身边,他也许就不会死的那么快,李重俊也不会得手的那么轻松。

    是她,是婉儿害死了他,是婉儿害死了三思哥,如果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武三思是可以多活两个月的,而且历史上,他的梁王府没有被烧,如果梁王府没被烧的话,又岂会像现在这样,连武三思的尸骨都找不到。

    躺在床榻上不愿醒来的婉儿,眼角无时无刻不在滑落泪珠,其实她早就醒了,应该说她无时无刻不是醒着的,但她不愿意醒来,不愿意面对外面残酷的世界。

    三思哥,这就是你要为婉儿做的事吗?这就是你想要告诉婉儿的吗?

    婉儿不能再有任何侥幸的心理,是吗?婉儿也不能在继续徘徊了,是吧?

    婉儿。。。。。。知道了。

    第二天傍晚,最后一滴泪珠顺着婉儿紧闭的双目滑落,下一瞬,她睁开了那双遍布血丝的双眼,瞳孔深处涌现出了一抹决然。

    武三思的死,让她彻底坚定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武三思的死,更是让她明白了那个残酷的现实。

    上一次黄小伟的到来,让婉儿的心有了摇晃,让婉儿有了些许的侥幸,可现在,那些侥幸都随着武三思的身死而烟消云散。

    好,躲不过了是吧,那我就走,那我就继续走下去!

    一直走,一直。。。。。。。走到最后!

    。。。。。。。

    婉儿昏迷的这两天里,李显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

    此刻,子时将近,靠在床榻边的李显经受不住席卷而来的困意,脑袋一下一下的点着,上下眼皮更是早就睁不开。

    这时,李显似有所感,他向着床榻上一直昏睡的婉儿迷迷糊糊的看去,一看之下,李显瞬间清醒了过来,原来不知何时,一直昏迷的婉儿竟是醒了过来,正双眸漠然的盯着自己。

    “婉儿,你醒了,你别急,朕就叫太医进来,”李显此时顾不得婉儿看自己的异常目光,站起身,冲着殿外高喊,“来人,来。。。。。。”

    李显的话顿住了,因为一双手拽住了他的衣角,李显回头看去,他看到婉儿那双苍白的玉手轻轻的拽着自己的衣角,而此刻的他也正好和婉儿那漠然的眼神相对。

    不知怎的,瞧着床榻上的少女,李显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也就在这时,少女冰凉的声音自他的耳边响起。

    “太子谋反,杀我大唐重臣,不知陛下是如何处决的?”

    李显心头一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坐回了婉儿的床边,长叹一气道:“那个逆子被自己手下的人砍了脑袋,朕命令将他的首级放到宗庙前,让这个孽畜自己去面对列祖列宗。”

    面无表情的婉儿,拽着李显衣角的玉手陡然加重了几分力道。

    “不够!太少了,陛下的惩罚太少了,若是日后人人都效仿太子该如何是好?”

    “这,”李显面露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婉儿,只得道:“那依你看该如何是好?”

    婉儿松掉了揪着李显衣角的手,淡淡道:“很简单,杀太子全家,诛魏元忠九族,杀尽一切太子谋逆案的重犯要犯,亲人家眷一并流放岭南,另外,梁王武三思,为我大唐忠烈,不幸殉国,陛下当追封他为我大唐亲王,且,将李重俊之头颅放于梁王墓前祭奠。”

    “轰!”婉儿那饱含杀意,充斥着血腥味的话语,吓得李显蹭的从床上站了起来,李显瞪大了自己那浑浊的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躺在床上那面无表情的少女。

    杀,杀太子全家,诛魏元忠九族,杀尽一切太子谋逆案的重犯要犯,亲属一律流放岭南。。。。。。天呐。。。。。。这,这是要死多少啊!

    真正让李显震惊的并不是要死多少人,而是婉儿那句杀太子全家,杀尽一切太子谋逆案的重犯要犯。

    要知道,要知道,李重俊是李显的儿子啊,杀了他的全家,那不就是再杀自己的亲人吗,还有。。。。。。这次的谋逆案,除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外,其他的几乎全是李氏子孙,全是平日里被武三思竭力打压,最后被逼反的李氏子孙。

    那些人中有很多人见面都该喊自己一声叔叔或者伯父,现在,他要。。。。。。他。。。。。。。

    这,这不就是杀自家人吗!

    “婉,婉儿,这是不是牵连太大了?还是不要这样了,你也知道,母后登基的时候,朕的兄弟姐妹就死了不少,现在,现在要是把这些皇室子孙也杀光了,那我李唐,李唐岂不是不剩下多少皇子皇孙了吗?”李显满脸苦涩的在恳求上官婉儿,希望她不要下如此狠手。

    这也正是李隆基日后登基的时候,为什么那么轻松,为什么没有引起那么多反对的原因,因为那时的李唐子孙几乎都被杀光了,也没有人有资格能跳出来反对。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杀了一批嫡系亲王郡王,现在武三思死了,婉儿要为他报仇,这一下子又是死了一大批的李唐子孙,而且这一次的李唐子孙被牵连者非常多。

    听到李显的求情,婉儿只是冷峻的看了他一眼,随即闭上了双目。

    “如果我一定要呢?”

    “如果我一定要那些人死呢?”

    “莫不是你以为少了你,我就杀不掉他们吗?”

    “莫不是,你忘记了你的父皇,你的母后,曾经告诉过你什么吗?”

    刹那间,李显的脸庞再无半点血色,他无力的坐在了冰凉的地板上,浑身好像被人抽去了所有的力气般。

    这一刻,他的脑海里终是浮现出了李治去世时叮嘱过他的话。

    这些年,他几乎是早就把那死去了二十多年的父皇所淡忘,但今天,再婉儿的提醒下,他又回忆了起来。

    沉默,长久的沉默降临。

    终于,过了不知多久,疲惫的李显踉跄的从地上站起,据搂着自己的脊背,无奈而又哽咽的留下了一句话。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朕,朕这几天累了,需要休息。”

第两百一十章隐藏民间

    景龙之变后,太子一系人马遭到大肆清洗。

    太子李重俊全家被杀。

    兵部尚书魏元忠被判凌迟,其全家老小尽皆被发配岭南,李唐皇孙更是被牵连数十人,算上朝中一并被牵连的大臣,这一次景龙之变,光是被砍头的就有数百人,还有上千人被发配岭南,光是路上就死了近八成。。。。。。。

    血雨腥风的大唐朝堂,人头滚滚的大唐刑场。

    这一次,少女彻底站在了李唐皇室的对立面,莫看这些人都是已韦后的名义杀掉,但实际上,韦后也想给武三思报仇,可她却没想过牵连这么多人。

    尤其是李重俊,他死后,他的人头也被摆在了武三思的坟前,风吹日晒数十天,直到最后头颅腐烂,少女也没有让人给他收尸。

    看的一众侥幸活下来的李唐臣子是敢怒而不敢言,有许多人实在不忍心,见李重俊死后也不能入土为安,群臣们纷纷上奏李显,想要他将太子葬下。

    毕竟人死为大,毕竟他也是您的儿子,他也是大唐的太子啊,怎么能连死后都不入土,还要在世间受这般耻辱。

    那些日子里,李显已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见所有臣子,而一向隐居于后宫的婉儿却是自武则天身死后,第一次站在了朝堂上,站在了群臣的面前。

    冷若寒铁的婉儿当着一众朝臣的面,亲手撕碎了那些求情的诏书,并且将所有上奏的人每个拉出去打了三十大板。

    结结实实的三十大板,惨叫声响彻大明宫外。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文臣啊,他们怎能经受的住三十大板啊,有六人当时没顶过去,直接被活活打死,剩下的也是被打的几个月都不能下床。

    杀李唐皇室,斩忠臣良将,乃至于仅仅是看不过去李重俊身死后还要遭受侮辱的大臣们,也是被冷酷的少女打死了六人,打伤了十几人。

    满朝文武,满朝对李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们,心中的怒火已然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婉儿在他们眼中也彻底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妖女,祸国殃民的妖女,若有朝一日有人肯拨乱反正,我等定要你付出血的代价!”

    臣子们暗暗发誓,他们发誓要杀掉婉儿,他们发誓要除掉这个妖女。

    可以看到,自从武三思身死后,婉儿似乎又变了,变得更加冷酷无情了,其实她完全没必要做的这么绝,她本来就已经很遭到臣子们的不耻,结果现在。。。。。。那上千条人命更是将她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

    正常来说,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她的理由,如果婉儿仅仅是为了帮武三思报仇就杀这么多人。。。。。。这个理由很明显站不住脚,现在的她更像是在求死。

    不错,求死。

    她祈求天下人都与她为敌,她祈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骂她,都骂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都骂她是一个肆意出卖身体的表子。

    她要这么做,她一定要这么做!

    。。。。。。。。

    自从上一次从大唐回来后,自从上一次听到了武三思口中吼出的那些话后,黄小伟整个人好像就变得沉默了很多。

    一天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在一个人发呆,就那么坐在沙发上发呆。

    蒙恬和秦始皇来找他聊天,他简单说几句,然后就回楼上发呆。

    霍去病蹦蹦跳跳的来找他要零花钱,说要带楚梦瑶出去玩,他一改往日的八卦,直接给钱了事。

    甚至是东方晴让他带一带黄小天,他都不理会,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总是一个人暗暗的想事。

    他在想什么?很简单,他在想婉儿,他在想武三思跟他说过的那些话。

    “你不懂,你根本就不懂!”

    “混蛋,你就是个混蛋!”

    回到现代的两个礼拜里,黄小伟的耳中,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些话,这也是他思考的东西。

    我不懂?我到底不懂什么?是婉儿吗?那个家伙是在骂我不懂婉儿吗?

    难道。。。。。。。难道我所看到的真的不是真的,难道眼前的婉儿真的不是我所看到的吗?

    这些日子里,黄小伟一直在琢磨,如果是以前,他可能根本不会想这么多,因为他直接就会相信,婉儿就是婉儿,怎么可能会是他现在认识的那个恶心的女人。

    可现在。。。。。。。亲眼看着少女的改变,亲眼看着少女一点点变得陌生,变得令人作呕,哪怕黄小伟再怎么相信,哪怕是武三思把真正的事实挑明,放在了他的眼前,估计。。。。。。他也很难相信。

    因为婉儿给他的打击太大了,大都他都不敢轻易的再相信这个被他一手养大的孩子。

    不过。。。。。。。。再经历了十四天的思考后,黄小伟还是决定,去唐朝看看,去唐朝亲眼见证一下。

    纵然不敢真的相信,但他的心中总还存了那么一丝的侥幸,总是还对少女抱有了那么一丝的希望。

    他希望现在的婉儿不是真的婉儿,他希望婉儿没变过,从来都没变过。

    而且这一次,黄小伟学聪明了,他不会再去直接见少女,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去见她,不然这个丫头说不定还会演出什么别的戏给他看。这一次,他选择暗中探访,他选择在暗中打探少女的消息。

    他不会让少女知道他的到来,他要瞒着她,他要用自己的眼睛,耳朵,亲眼去看看大唐,亲眼去看看少女。

    可惜啊,可惜,如果黄小伟能早一点去,那时的少女说不定还会对你袒露心扉,说不定还会打算把自己的未来全都交付给你。

    但上苍就是这样的无情,十四天,现代的十四天后,大唐那里不过是过了一个月多六天。

    很不可思议的时间流速,不久前,大唐的二十年,才不过是现代的一年而已,可现在。。。。。。。仅仅是快了一倍。。。。。。。

    也就是说,黄小伟到达大唐的时候,正好是景龙之变刚刚结束,也正好是婉儿。。。。。。。下定了全部决心的那一刻。

    。。。。。。。。。

    说干就干,搜集了一套大唐的服饰,又从刘备曹操的手中拿了一些金块后,黄小伟踏上了唐朝之旅。

    说不定是老天爷都想让他被婉儿发现行踪,因为黄小伟的骑着自行车穿越后,竟然是直接出现在了大明宫外。。。。。。。身旁站了很多的御林军将士以及宫女太监,所有人呆呆的看着突然出现的黄小伟。

    那辆车圈都漂了的破自行车,每次穿越都不会直接出现在目标的眼前,而是出现在目标的附近。

    这也就是黄小伟每次来大唐不是出现在大明宫外,就是出现在婉儿的寝宫外,去霍去病那里也是一样,黄小伟每次穿越,就从来没有直接出现在霍去病或者婉儿眼前的时候,每次都是直接穿越到两人的附近。

    这一次也是同样,黄小伟出现在了大明宫外,不过他很速度,为了避免被婉儿发现自己的到来,他凭着逍遥侯的身份,快速被跑出了皇宫,隐藏到了大唐民间。

    但。。。。。。。说来有意思,他前脚离开皇宫,后脚就有人把他的出现告诉给了婉儿,因为很不巧,有人认出了他。

    毕竟黄小伟也是婉儿的朋友,虽然来大唐的次数比较少,但他最近一次来大唐的时候,就在上个月,宫里自然很多人都见过他。

    都不用那个人出手,婉儿便得知了黄小伟到达长安,但却没有来见自己的消息。

    一切都已清晰,婉儿杀那些人,其实是杀给黄小伟看的。

    。。。。。。。。

    拿着手里的金块,黄小伟安安心心的躲在了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一间酒楼里,再他到来的第一天,他就听说了景龙之变发生的事情,同时,他也知道了武三思不幸死在了景龙之变的那个夜晚。

    纵然黄小伟了解历史,纵然黄小伟知晓历史上武三思的下场,但他还是没有想到,不久前还跟他打了一架的人,现在居然已经死了,还是连尸骨都没有能剩下。。。。。。。。

    当天,黄小伟就去了武三思的梁王府,不过那里已经化成了灰烬,并且四周有很多御林军将士把守。

    穿着一身唐代富豪人家才穿得起的锦袍,黄小伟站在一群同样是看热闹的老百姓中间跳脚张望。

    他看着眼前那被烧得残片断瓦梁王府,看着一顶大轿,落在了凌乱的府门前,看着一名四十多岁,满脸泪痕,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