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95章

水乡人家-第95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总结这两日对清哑的观察,觉得她实在太单纯了。

    江明辉的犹豫让她伤心绝望,才写下退亲文书。

    大哥的行径气得她无法可想,所以吐了他一脸。

    她觉得大哥是坏人,所以见了他就讨厌。

    这次见面她连讨厌的神色都没有了,更证明她单纯。

    他看着她,她的才能令他好奇,她的安静更吸引他,想进一步探知她的心性和其他……

    严氏受不了小儿子看郭清哑的目光,站起来告辞——她怕弄巧成拙,让郭清哑以为她这个儿子是白痴!

    “郭姑娘,改日有空闲,和未央去伯母那。伯母虽然没有你的巧手,也会做几样好点心,你尝尝。”她笑道。

    “姑姑家的点心最精致了。”严未央急忙捧场。

    “谢方伯母。”清哑没说去,也没说不去。

    不过,她把方夫人改方伯母了。

    严氏笑眯眯地看着她,对这结果很满意。

    他们离去后不多时,也就到了散会的时辰。

    众人纷纷起身。

    因谢家要和方家一起,就没那么快动身。

    而郭家早没事了,所以略收拾就出来了。

    于是在通道内,郭家就和谢家碰头了。

    当着方家人,谢吟月对清哑微微一笑。

    清哑安静如常,毫无回应。

    她从不见人就笑,对着谢吟月也不想笑。

    谢明理为女儿的气度喝彩,嘲笑郭家女小家子气;郭守业嗤笑谢吟月装模作样,自己闺女那才叫镇定自如;方瀚海觉得二女各有千秋;方初垂眸不忍看,脑中浮现去年这时候郭清哑含泪的双眼,并想起一句俗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时候,强撑着未必就是坚强!方则迷惑地打量二人……

    当下,郭家人在前,谢方两家人在后,向外走去。

    谢吟月一如既往从容优雅,向周围人含笑致意。

    郭清哑一如既往安静,周围人纷纷对她招呼。

    ……

    沈亿三和严纪鹏等人又邀请郭家人去醉仙楼,只郭守业和郭大全答应去了,郭大有推说家中还有人事等安排,带着郭大贵和清哑等人告辞。

    回到槐树巷,吴氏迎上来接着。

    清哑就笑了,“娘,我饿了。”

    吴氏急忙道:“饭好了,就端来。有你爱吃的藕尖。”

    郭勤和郭俭郭巧扑过来喊爹叫娘叫姑姑,顿时吵嚷起来。

    清哑牵着巧儿的手,才在椅子上坐下,就有郭五大爷引进来一个婆子,手持一粉色精致帖子,说是夏府夏姑娘差遣来的,给郭姑娘送帖子,邀郭姑娘参加七巧节的聚会。

    ******

    晚上还有更新,求抓住榜尾!(未完待续。。)

第180章 拒亲(三更求粉红)

    细妹忙上前接了,递给清哑。

    阮氏请那婆子坐下喝茶。

    清哑打开那请帖,看了一会,对那婆子道:“谢你家姑娘青目。请回复夏姑娘,就说我到时准时赴会。”

    那婆子喝了一口茶,才笑着告辞了。

    清哑就将请帖交由细妹拿回房中收了。

    吴氏忙问这乞巧会怎么回事,是不是所有商家姑娘都去。

    清哑道:“夏织造的女儿办的,有些脸面的都会请。”

    吴氏听了满面风光,喜不自胜。

    正要说话,门口又来了人。

    这回却是媒人。

    是来为清哑提亲的。

    对方是二流锦商,家世相对郭家来说,算好了。

    然吴氏自打郭家买卖做起来后,交结的是九大锦商,眼界自然不同;再者,如今郭家自己也成了皇商,心气更高一层;还有,她想着闺女怎么也要嫁个织锦世家,不能比那谢吟月差才对,再加上清哑说过暂不考虑亲事,所以她便作主婉拒了。

    媒人很惋惜,却也没意外。

    原本她受委托前来,就是因为那家在织锦大会上看出郭家前景,估计郭清哑接下来肯定大受青睐,想趁着别家还未行动时抢先上门提亲,也许郭家担心女儿终身,说不定就应了亲事。

    谁知到底没成!

    送走了媒人,吴氏来到里间。

    清哑和哥嫂等人正吃饭。

    吴氏就坐到闺女身边,一边帮她打扇。一边笑看她吃。

    清哑对她笑一笑,继续吃。

    等吃过,五大娘和一个媳妇来收了碗筷。阮氏和细妹泡了茶来大家喝,一边说闲话。

    吴氏就将媒人来的事对清哑说了。

    她还是有些动心的,就想问清哑想找什么样的人,她往后也好留心。不然总不能来一个就拒一个,真错过了她可失悔不来。——她做娘的当然想看到闺女出嫁。

    郭大有和阮氏便看向清哑。

    阮氏斟酌道:“小妹,咱们打听……”

    清哑不想和他们说这个。

    不是不愿跟他们谈,而是大家观念不同。不好沟通。

    她的心思一两句话说不清,她又不习惯长篇大论地讲原因。

    可是家人都关心她,不说清楚也不好。

    她便对吴氏道:“过两年再说。”

    吴氏很纠结:“过两年你都十八了!”

    清哑也很纠结:“十八很老吗?”

    吴氏道:“不是老。到时候就找不到一般大的男娃了。谁家儿子不是早早定了亲的!没定的年纪都还小。可是女孩家比男子大两三岁还成,大多了就不成了,人家也不乐意。”

    清哑已经被这理论拐过一次,这次不肯再上当。

    她努力解释道:“娘。来求亲的不是看中我。是看中我会织。咱们对他们不熟。等两年,把他们底细都摸清了,谁好,谁不好,看准了不吃亏。”

    郭大有立即道:“就依小妹!”

    他隐晦地对娘使了个眼色。

    阮氏也及时道:“娘,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你想为什么?咱们当然不能跟公主比,也不能跟当官人家比。可跟以前也不能比了!去年坊子才开张的时候,不是有好些人上门求亲?那是乡下的。现在来的都是城里的。娘你想,只要郭家出头了,小妹又这样能干,还怕找不到好人家?那严姑娘也不小了,她也没急;谢大姑娘也比小妹大几岁,虽说定了亲,也没急着成亲;咱小妹比她们都小,咱们根本不用着急。小妹说的对,仔细挑才把稳呢。”

    说着递给吴氏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清哑佩服地看着二嫂,觉得她就是会说话。

    这还是她没读过书,不然说得更深刻。

    她刚才话意虽然直白,但清哑领会的却是:若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外加将来潜力升值,嫁人年龄不是问题,过往背景也不是问题!

    阮氏见她神情,生怕她从此就不把亲事当回事了,赶紧又补充道:“不过小妹,咱们也不能耽搁太多了,总要在二十岁前把亲定了。”

    清哑争取到这结果很不容易,急忙点头。

    吴氏醒悟,就道:“娘就依你。往后有人来提亲娘都回了。”

    清哑就微笑起来,接过她手里扇子,反帮她扇风。

    吴氏享受闺女的贴心,心里很满足,因搂着巧儿感叹:“嗳!娘真是做梦都没想到,郭家能有这一天——”低头叮嘱巧儿——“巧儿,你要好好跟小姑学。咱老郭家的闺女要比人强……”

    巧儿脆声道:“奶奶,我天天学!”

    郭勤不满道:“奶奶,还有我呢!”

    郭俭也出声道:“还有我。”

    他觉得自己存在感太弱了,也很不满。

    吴氏等人都呵呵笑起来,道:“你们还用人说!男娃子就是要顶门户的。奶奶不说你就不争气了?不用人说自己争气那才有出息!”

    郭勤瞬间觉得自己高大起来,自强之心坚硬如铁。

    众人说笑,只有郭大贵闷闷的不大快活。

    郭家好了,他找媳妇容易了,小妹却难嫁了。

    这世道男女就是不公!

    这时,冬儿和郭盼弟来了。

    吴氏忙带出几个娃,让他们说正事。

    冬儿向郭家兄妹回禀了城西作坊的情形,道织造衙门和县衙插手后,推广公开机器的事更顺利了,百姓们对郭家既信任又感激。

    郭大有问:“招工的话可传出去了?”

    郭盼弟抢着道:“传出去了。好些人当场就要报名呢。”

    郭大有和清哑对视一眼,眼里都有笑意。

    郭大有就道:“叫她们别急。说我们没准备好。”

    其实是在等朝廷对专利的批复。

    这件事定下来,郭家的经营才更便利。

    冬儿点头应了。

    大家又商议些琐事,日暮时分才散。

    冬儿和另外两个女管事随郭大贵回去城西坊,盼弟却留了下来,说要跟清哑姐姐说话。

    过后几日,曾家、刘家、卫家等一批人家纷纷向郭家提亲。

    曾家是为曾少爷、刘家是为刘少爷的弟弟提亲,卫家则是为卫昭的族弟提亲,其他都是二三流锦商,均被郭家拒绝了。

    然后,方家隆重登门!

    严纪鹏和沈亿三亲自为媒,为方则提亲。

    郭家照样婉拒,只说清哑一心钻研织布,暂无心婚事。

    众人明知是托词,也无法可想。

    这几日,众商家都忙得如火如荼。

    方家园内,自从方瀚海夫妇来之后,拜访者络绎不绝。

    七月一日织锦大会后,更是人流如潮。

    七月六日傍晚,主院又在招待客商。

    方则却没出席,而是缩在自己院内。

    ******

    掉榜了,求粉红支持!(未完待续。。)

第181章 刺眼(一更求粉红)

    一条水流从北边流入方家园林,绕了半个圆圈,经东流向南,然后穿过园子流向景江。方则住的小院在上游,在东;方初住的小院在弟弟下游;主院在正南。

    方则靠在水轩的窗前,看着对岸闪烁的灯火出神。

    郭家拒绝亲事,他感觉有些不适应。

    也不是说他对郭清哑一见倾心,再见失魂,非卿不娶,只是上次来霞照听大哥要与他做这门亲、他吓得当场逃跑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大哥的话也言犹在耳“人家看不看得上你还不知道呢”,竟一语成谶了。

    他眼前闪过那个少女的面容,有些发闷。

    自己在她眼里,就真的一无是处,比不过江明辉吗?

    身后响起脚步声,他回头,原来是大哥来了。

    “大哥,你怎么来了?”他奇怪他没在主院陪客。

    “嗯,来看看你。”方初在弟弟身边坐下。

    方则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的逃避,只好不吭声。

    方初也没问他,就这样沉默着。

    直到外面天色全暗了,水边草丛中的虫声此起彼伏。

    “我原先起这个念头,并非想用你和郭家联姻。就想叫你来看看,就觉得你可能会喜欢她,她……有可能会喜欢你。我觉得她是个特别的女孩儿,很好,就想为自己弟弟谋求……”

    方初很突兀地就说起话来,且很没头没脑。

    但是。方则却知道他说谁、说的是什么事。

    他静静地听着,没像平常那样话多地问这问那。

    大哥从来都真心关照他,他居然怀疑他用心。真是不该!

    “……我之前就对爹说,暂时别上郭家求亲,没用的。——若不能打动她,她是不会随便许人终身的。可是爹……不肯听我的。”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为什么对江明辉那样深情?他们又不是青梅竹马。”

    方则忍不住问道。

    “他们虽然是媒妁之言,却相交于贫贱之时;又都年少单纯,怀着一腔期望努力做事……这种丝毫不掺杂利益的感情,是很美的。可惜。凡美的东西容易经不起风雨……”

    他说起江郭两家退亲的内幕,声音里带着丝丝惆怅。

    李红枣的报复是起因,谢吟风的暗恋和占有欲是主因。谢明义夫妇的护短推波助澜,江明辉的善良单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江大娘对郭清哑的偏见雪上加霜,最后方初和谢吟月出面……退亲成定局!

    方则这才恍然大悟。

    跟着又疑惑地问“既如此情深。郭姑娘为何要退亲?”

    为什么?

    这问题之前方初也困惑。以为她不甘屈居妾位。后来有一天,他豁然开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君既无情……我便休!”

    方则便明白了,也沉默了。

    他没见过江明辉,不知他什么样的人。

    可是,他听过太多贫寒之家崛起的故事。

    跟那些比起来,郭江两家的故事根本不算什么新闻。

    但郭江两家的故事却是特别的:郭清哑当场写下退亲文书就无人可及;郭家对谢家的强势反击更是令人瞠目;现在郭家更有后来居上之势……

    “大哥。你说郭清哑真有那么厉害?”

    “厉害?算是吧。其实她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手段,而是……面对她的时候。你就像对着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污点,从而不安,想擦干净。越擦越模糊……”

    “呵呵,这话太过了!我对着她就没这感觉。”

    “因为你本来就是干净的。”

    ……

    兄弟就像鸣蝉一样,叫了一阵忽然都歇了下来。

    过了一会,方初伸出一只手搭在弟弟肩膀上,轻声道:“咱们方家不需要你联姻。你且看着,若真喜欢郭姑娘,就去争取。记住,要用你的真心!若对她不是很在意,就别去招惹她……”

    正说着,回廊那头过来几盏灯笼,有低低的女声传来。

    “妹妹来了。”方则猜测。

    等人到近前,他们才发现,不但方纹,还有谢吟月。

    方则忙起身叫道:“月姐姐来了!”

    谢吟月答应一声,看着他们兄弟笑问:“说什么呢?”

    方初轻笑道:“没说什么,就是闲聊。”

    一面让谢吟月坐,又命丫鬟上茶。

    方纹则打趣道:“我刚还跟月姐姐猜呢,肯定是二哥哥为了郭家拒亲的事心里不好过了,所以我们特来安慰。”

    方则不好意思了,道:“瞎说!”

    谢吟月坐了,歉意道:“郭家未必看不上方家,郭姑娘更不会看不上则兄弟。这件事的源头在谢家。说起来则兄弟是被谢家牵累了。你哥哥又曾经帮过我,所以郭姑娘对方家敬而远之也就难怪了。”

    提醒方郭两家之间横亘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方初淡声道:“没什么。姻缘自有天定,岂可强求!”

    谢吟月听了“姻缘天定”几个字,心中一动。

    她疑惑方初这话另有所指。

    想起谢吟风和江明辉的姻缘,她一时无话可说。

    幸好方则这时问道:“月姐姐怎么有空来?肯定不是玩的。”

    方纹笑道:“那当然。月姐姐是来签单的。”

    谢吟月就道:“是史大哥,我们签单后,他要来方家找你大哥,正好我也有些琐事要来,所以我和父亲就陪他来了。”

    方初见她神情同前几日大不相同,很诧异。

    因问道:“那棉布都处理了?”

    谢吟月点头,微笑道:“都降价给史大哥了。又签了些新单。”

    着重“新”字。

    方初疑惑地看着她。

    她不等问,主动解释道:“谢家出了两种棉布新品,所以和史大哥签了约。”顿了下又道:“要说郭家公开机器这一招确实惠民,百姓直接受益不说,也给了潜心钻研的人提示启发。谢家便侥幸获得突破。原还想着如何保密,后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