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33章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33章

小说: 武家萝莉好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药酒,这可是不少钱哪!”村长媳妇李奶奶咂咂舌,乡下女人多少都能喝点,这么一会儿,她就喝了三杯,酒入喉,身子就暖了,还带着甜不几的怪好喝,谁承想还有个名头。

    “自家做的,不贵!”武暖冬拉了下要说话的武行舟,武夏至直接一块鸭胸脯肉塞进了他嘴巴里阻止他哥乱说话。

    罗掌柜眼眸闪了闪,没有戳穿孩子们善意的谎言,只是提醒着,“药酒补身,却不能多喝。”

    毕竟只是晚膳,没啥名目,几个大人都有分寸,浅尝即止。

    席散,罗掌柜微醺离开,武暖冬把多余的菜分给了帮忙做饭的村长家儿媳和李奶奶,宋家两个单身汉也拿了些,药酒也一户分了一坛。这药不全是空间产的,还有平时去药店买的几种滋补草药,合在一起药效就没那么惊人了,送人刚好。

    村长乐呵呵的走了,原本颤颤巍巍的身体居然有了几分精神,让李奶奶紧赶慢赶的追了过去。

    程子境更不会客气,和武暖冬约好时间,急忙回去收拾包袱准备早起出发。

    眼见武家关上大门,一辆马车才缓缓前行,罗掌柜坐在车中,取出怀里一方不大的画卷,缓缓展开。上面画着热闹红火的街道,一个面容精致、眉目传神的粉衣小姑娘站在街心,淡然自若的举着面人和风车,别看年岁小,可那气质却大气不凡,整幅画闹中取静,大有‘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告诉少主,人确定了,确是武家武暖冬,东西也已送到。”话音放落,一道人影从黑暗中迅速闪过,取了画卷又飞速离去,若非月光照耀,连他的衣角怕都是捕捉不到的。

第七十五章、出发

    草稿箱君替主人感谢大家给的礼物,咳咳,怕大家不好意思就不挨个点名了~~鞠躬抱抱~~~~

    ……………………

    一路畅行,出了平吉镇马车和牛车沿着大路向灵山县出发,路途中程子境一反安静的常态,叽叽喳喳的开始找武暖冬聊天。

    程家马车不算太大,却额外的小巧别致。

    车厢对称两排座,武行舟和程子境坐在一侧,武暖冬身形小巧坐在另一侧可以把脚搭上,半躺着还有富裕。中间是个固定的矮脚圆茶几,独特的造型和普通茶几大有区别,茶几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凹槽正好卡住茶壶和茶杯,茶壶底部可以放至小碳炉温热茶点,四周是小储物柜,搁了些小点心和书籍等。帷幕和幕帘皆是有些厚度的轻纱,这种轻纱有隔光的作用,微风一打,缓缓飘动带来几分清凉和幽静。

    这样的马车即便长途出行也不会枯燥。

    程管家、宋大噶和作为程子境书童的田深秋坐在后面的牛车里,这次宋大噶特意陪同武家兄妹出门,武家双胞胎在家中留守,宋二嘎则帮衬着监督短工种地。兄弟二人是打定主意想要拜武老爷子为师苦学武艺,对武家娃更是百般关心,主动请缨护送他们到贺州寻亲。而程子境恰好要回县上进学,才有今天的一路同行。

    “暖暖,吃这个,这个是前天管家特意从钦州城买回来的,余家小铺的酥皮点心,甜而不腻,香而不浓。”程子境把茶几里收的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脑的堆在武暖冬的面前,那双清冷的凤眸透出与之不符的炽热温度,撩得一旁的武行舟都有些热汗淋漓。

    武暖冬取过,细细打量一番,小点心金黄焦香,做成了弯月的形状,轻咬一口,里面是豆沙馅,外面是糯口酥脆的酥皮,总体来说味道有些淡,但是淡的恰到好处。

    “他家点心种类不算多,胜在外型新意,只是味道难免单一了些。”管家原是想买回来偷偷师,程家也有点心铺子,可惜不管糖用多少,味道总是差强人意。要不就拗甜不爽口,要不就淡而无味,客人稀稀疏疏,全靠着家传‘如意糕’才不算赔本也赚不了多少银两。

    “若是暖暖觉得好吃,我到余家小铺去偷师好吗?”程子境眼巴巴的瞅着武暖冬,不错眼珠的,随后见她没搭话,嘟嘴不甘的抱怨道:“暖暖为何不去县上入学,县上的书院比起平吉镇不知要好多少!不过灵山县离着咱们村确实远了些,当初若非是程老……爹爹亲自选的,我也不想背井离乡的在那上学。”他是不想离着武暖冬太远,虽说早该销假入学,可却任性的一拖再拖。而今他有种感觉,若是在不改变自己的观念,怕是会越来越跟不上暖暖的脚步。每时每刻武家娃都在不停的前进前进,短短时日,不光盖了大屋,还雇人种起了田,如果见过他们进村时孤零零的狼狈模样,怕是谁都不敢相信,这些事情是四个孩子支撑起的。他是终于想明白,才默不作声的销假,主动提出回到书院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增长见识。

    即便下定决心,还是舍不得暖暖。

    幸好暖暖尚小,不会有人借他不再趁虚而入。

    暖暖是他预定好的小妻主,这辈子唯一的妻主。

    “二二,放假回来找我玩,灵山县到咱们村百十里地,马车两个多时辰也就到了,等你再大些,学会骑马,两个时辰往返都没问题的。”武暖冬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原本是大门不出的闺秀,如今要独身一人去拜师读书,心里不发怵是不可能的,怎么跟同窗相处、怎么料理平日的生活都成了问题,递给他一块小点心,劝慰,“以后我学会骑马,也会去看你的。”

    接过点心,垂头久久未曾放入嘴中,再一抬首,那双好看的丹凤眸化去锐利,感动的泪眼汪汪,“只要暖暖不嫌弃我,不忘了我,让我做什么都行!”

    武暖冬一噎,这孩子怎么老说这些暖人心又暧昧的话,幸亏大家年龄小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武行舟挑了下眉,怨不得临行前秋止弟一再嘱咐他,盯牢程子境让他少拿甜话哄暖暖,当时他还嫌秋止弟过于敏感啰嗦,这不,现在竟是应验了。慢条斯理的喝了口温茶,他打断话音,那双虎眸微凝直视程子境,突然转了话题,“子境弟,这架车厢花费多少银两可还记得?”这一路他都在盘算着手头的银钱,想要在灵山县添置一辆马车,他苦些不怕,但暖暖是娇娇女娃,不能沿途受委屈。

    程子境有些羞涩的别开眼,捏指算了算,“车厢原是不值几个钱,后来我做主添的软垫、换的茶几和纱幕费了些银两,早先买来的这两匹好马得有一百四十两,总共二百出头。”

    “行舟哥哥是想买马吗?”武暖冬眼一亮,她早就有此打算,只是没有腾出功夫来。

    “若是有余钱,咱就买!”见小妹激动的小脸粉红,他便知道家里还有富裕,当下拍板决定在灵山县买辆马车赶路。

    武暖冬压下喜悦,装作闭眼休息,实则精神探到玉府里盘算剩下的银钱。

    买地花费了三百两,盖宅院最贵的是那些瓦片和青砖等主料花费了二千多两,光青砖就用了一百二十多万块,还不算报废的。特定的铁管价格不菲,一楼就要了百两,合起来也小千两,人工倒是小头了。本来她还打算用类似玻璃的花色琉璃做成窗户,可一打探那价格,直接吓缩回去了。这宅院全弄好也用了四千多两,过两天还要置办家具也要留出余钱。

    看来村里人多用石块垒搭是有道理的,至少不花钱。

    当初卖人参得到二万两还剩一万四千出头,而这次卖药得的银两还有上次大家摆摊的收入,武暖冬单放着,并不打算动用。

    昨天交货又得了二百两,总共六百两,她准备等爷爷回来让爷爷分配。

    等到接回他们,就要再买些人手,还要把家具备好,挖池塘、种莲藕、养鱼蟹,这些田也不能光种药材,要收拾出种粮的,空间里的玉米、土豆、红薯已经收获了两节了,正好做种。荔枝树、橘子树可以种在院里的过道两侧,西瓜和甘蔗也要开辟新地。

    这么算算,一千亩的地还是不够,要种的东西太多,尤其药品种类不够齐全是个缺陷,现在武暖冬已经逐步的在空间育种,每样种的不多,把种培育成优秀品种才好在外面种植。

    田地离着溪河不近,大宅里开的那口井正好用上,武暖冬每次抽空都会往井里兑上了空间水,并且留足了养地用的特殊‘药液’,她不在家的日子武秋止把‘药液’按天倒入井里,再由短工浇田即可。

    开始麻烦些,毕竟是些不好的田地,需要慢慢滋养。等收获几茬后,田便会有本质的上升。

    武暖冬还想着,等到种下种子,夜深人静之时,挖些玉府里良田的土,洋洋洒洒的铺在外面地上薄薄一层,应该也是有效的。

第七十六章、命脉

    “也不知道神虎峰能不能买?”武暖冬嘀咕着,“唉,银子要是再多些就好了!”

    久坐困乏,三个孩子早没了先前的新鲜劲,武行舟已经打起小呼噜,程子境正似睡非睡,听到话音腾的清醒,刚好听见最后一句感叹。

    “暖暖,银子不够了吗?”程子境悄声问道。

    程管家曾经念叨过武家大宅花费问题,简单算下来得有足足好几千两,虽说比起县上现成的宅院便宜了多一半,但四个孩子也极为不容易,小小的几个人,短短时间赚出一份家业,不是奇迹是什么。所以银子不够用,是情理之中的。

    “谁嫌银子够用呀!”武暖冬鼓鼓脸,并没在意程子境的问题,开始惦记起村里其它山头。神虎峰山峦连绵,附近有好几个村落,怕是不能奢求,但村后的小后山和铜铃山有没有可能买到手呢!

    小后山土地肥沃,就是因为翻过去挨着村中祖坟,祖坟多数建在铜铃山上,和小后山遥遥相望、相隔颇近,所以无人问津,而铜铃山岩石多,也不是能开种的好地点。

    也不知道小后山买下要用多少钱。

    程子境见武暖冬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挠脸分外苦恼的小模样,很是心疼,思忖片刻,坚定不移的说:“暖暖,不如武家和程家合作吧!程家有银子,你们出技术!”

    武暖冬惊讶的敛神,抬头望了眼那双晶亮的眸子,不解的反问,“二二,没想到你也挺有商业头脑的,居然连技术投资都明白?行呀!如果你愿意,又相信我,那就投资,咱们签合同!”

    待武暖冬露出笑意,程子境吁口气,原来暖暖为难之时,他也会百般的不痛快,像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难事,恨不得把自己所有送到她面前,让她开怀。

    很快灵山县到了,这事便没有深谈,几人先送程子境到了灵山学府,待程管家替他安顿好,叮嘱了书童几句,方才离开。

    难得一见的是程子境没有表现出丝毫不舍,反而兴高采烈的送几人出了学府,直到不见了马车的身影,笑意盎然的小脸慢慢平复,流露出些许的落寞。

    夕阳西落,把他消瘦的背影拉的长长的,更显几分萧索。

    身后的田深秋看着迟迟不肯转身的程子境,嘴角抽抽,这又不是生死离别,学府十五天便有四天归家假,半个月一见也没啥呀!记起管家的嘱托,他赶忙上前,“少爷,天快晚了,早些休息,明日还有早课呢!”

    “唉!”程子境未语先叹,依然倚靠门框未曾回转。

    “少爷,暖暖小姐可还等着您学成归家呢!落了那些天的课也不知何时能补完!”这话立竿见影,只见程子境心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精神大震的反拉起田深秋,直冲冲的往斋舍走去。

    田深秋大赞,老管家,还是您老摸得住少爷的命脉,简直神了!

    老管家直接带武暖冬他们来到灵山县最大的牲口集市,花了二百两买了两匹正值壮年的好马,一公一母,一黑一白,价格高些,但是养好了能生小马。

    车厢来不及定做,买了个现成的,考虑到爷爷四个大人的身量指定了个加大的,比起程家的大了一倍,坐下七八个大人完全没问题。同样为了省地,像是矮几便没有安置,再铺上柔软的软垫,换好轻薄的帷幕和幕帘,外表朴实的不起眼,内里可卧可坐很宽敞。

    牛车委托程管家存放在灵山学府,他们换上新马车趁着天还亮向郁林州出发,途中并未休整,是夜,马车便到了郁林州,路经三四个镇愣是没有停留,一百多公里的路走了二个半时辰,这可比牛车快了不少。

    在郁林州找了一间小客栈,因怕夜宿危险,索性要了一间中等房间,晚餐在客栈简单食了些,三人草草的洗脸漱口,两个小的睡床,宋大噶要了个木板搭在两张椅子上竟也累的一宿无梦,睡得香甜。

    第二天天蒙蒙亮,宋大噶便起了身,套好马车,武行舟也起了,不忍叫醒睡的小脸粉扑扑的小妹,直接把她抱到了车上。

    出郁林州之前,武行舟沿途买了些热乎乎的肠粉,和宋大噶交换着驾车,凑合解决了。

    武暖冬醒时,已快晌午,肠粉一直用暖碳炉温着,碳炉下面还垫着武秋止做好的馅饼,小锅里煮着骨汤。

    这是武秋止特意把熬好的汤放在水井里结成冻,唯恐在野外露宿时暖暖吃饭噎着……还有脱水晒干的蔬菜,等到烧开了骨汤直接撒进去即可。

    宋大噶不止一次感叹武秋止有颗七窍玲珑心,武行舟在这方面甘拜下风,不禁赞道:“只要涉及到暖暖,秋止弟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喝着温热鲜美的骨头汤,武暖冬更是感动涟涟,呜呜,三哥哥真是绝世好男人,谁嫁给他还不得幸福一辈子。

    郁林州是岭南的最为繁华的地带,风景更是秀美如画,早有岭南都会之称。

    可惜武暖冬一路睡了过去,即便现在的她武功算是不弱,可身体还属幼年,加上以往夜间全是练功度过,但凡一睡,便要睡个通透。

    长途最为疲劳,每隔一个时辰,三人会下车方便休息一盏茶的功夫,偶尔还会打上两三套拳活动筋骨。

    宋大噶随着武行舟正在学习武家入门基本功,正规的训练方式总比他纯粹会耍几套拳法要系统的多,反正宋大噶越是接触,越是有所觉悟,比如拳从腰际出发,力道更贯彻;五指握拳大拇指紧扣四指即好发力又不会伤到自己等。

    一路紧赶慢赶,错过了大城小镇,终是深夜到了梧州。

    自古梧州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两广咽喉’,是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梧州民风淳朴,良材好学,贵节尚气,总之是个繁华又不失真的地方。

    武暖冬没时间也没心情四处转,到了梧州,便能看到零零散散的灾民窝缩在某个角落成了乞丐,幸好此地人文和善,贫民也能靠水吃水,大大小小的流民至少不会饿死。

    三人心情沉重,随便找了间靠近城门的客栈打尖。

第七十七章、麻烦

    加更加更,今天是我家老爹老娘结婚纪念日,我居然不在家,太过分了,加更一章替他们庆祝!

    当然还要感谢xx1962亲、160222112618796亲和殿下的打赏,忍不住还是感谢了~

    ??

    在外出行本就不便,是以宋大叔主张一间房安全时,武暖冬并未多事,他们总归是孩子没什么可避讳的。只是习惯独床的武暖冬还真睡不着了,一大一小两个男人路上驾车累的躺床就呼噜上了,连绵起伏,跟管弦乐似的节奏感分明。

    无奈下,她只好干巴巴的躺在床榻上闭目运功,将万物博武、婧女心经和三千丈来回来去的在体内运转,亏得万物博武是个能把所有武功融汇贯通的心法,否则她这种胡乱练法早晚走火入魔。

    太阳初升,暖暖的光线照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