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女鬼哪里跑 >

第162章

女鬼哪里跑-第162章

小说: 女鬼哪里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再怎么委屈求全,也是为了保全青城剑派。可若是一旦答应了这两个条件,我剑派立即会土崩瓦解,那这样,我们还求什么全,还委屈个屁!”

    “此事绝无可能!官兵真要强求,他们攻上来便是。数千官兵而已,若是边军,我剑派还怕不敌。州府的那些兵嘛,哼,别说数千,便是上万又如何?”

    一时六位长老,个个义愤填膺!

    许掌门伸手,止住了喧嚣。他皱眉说道:“各位长老说得在理,可是官府那怎么办?”

    这话一说,众人沉默。

    迟疑了下,大长老说道:“要不,我们去谈谈吧?”

    六长老一听大怒:“谈,还有什么好谈的?真是反了,我剑派还不一定覆灭。就是灭了,也能争得偌大的名声。可要是答应官府,我剑派不说马上消散,便是苟活了下来,也不过是个躯壳。别说众弟子,我老六第一个就会离开!”

    “哼,大师兄,你说此话,怀的是什么心思,真当老六我不明白?大师兄不就以为这掌门之位本应是你的,二师兄去了后,自然会由你来持掌青城。”

    “我老六是个粗人,说话向来耿直,这事,我不服!”

    大长老一听怒极,可还没待他发火,许掌门就喝道:“老六你说得什么话?大师兄向来宅心仁厚,这二十年来为我剑派付出极多。你说得这是诛心之言,实在太过,还不向大师兄赔礼?”

    说着,许掌门正色一拱手:“大师兄,我等几个兄弟相交几十年。你也知道老六的脾气,这火要是上了头,嘴上就乱屁。还请大师兄大人大量,饶了他这一回。”

    大长老冷冷地说了句“好说”,恨恨坐下。

    许掌门打圆场道:“某知大师兄的意思。大师兄是想要剑派动用关系,向那都总管大人施压,请他收回成命。大师兄,是也不是?”

    大长老说道:“还是掌门知我。我的想法是,先师在世时,曾与朝堂中多位大人交好。我剑派又在青城立足数百年,在本地士绅中声望极高,就连川中官府,向来也甚是敬重我派。那都总管大人再怎么嚣张,也是外官,还是武官。只要我剑派舍得,发动朝堂里的关系,请动那些知府大人,那都总管想来也会做些让步。”

    “只是掌门向来思虑周详。我能想到的,掌门定是早已想到。既然现在还没动静,此路怕是不通!”

    许掌门叹道:“是啊!自消息传来后,某就骑快马,带上重礼,三日之间连续拜访了川中多位大人。可这些大人,或者避而不见,或者避而不谈。竟是,竟是没一个肯为我剑派出头。想来是这潭浑水,实在深得很,那些大人不敢下去,怕被淹死。”

    “至于朝中的关系,剑派是有些,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这次,只有靠我们自己。”

    一众人商议良久,终究下不了决定。

    起兵谋反,自是不愿,也不敢。可若是答应官兵条件,也是不愿,更不能。

    这真真是,左右为难!

    最终只能商定,先不理那鬼屁都总管。待到官府重兵压境,剑指青城时,再阵前定夺。

    若是官府肯稍做退让,许掌门便自入军中,随官兵离去。

    可若是官府一味强硬,那说不得,只能,拼上一拼!

278 甲光向日金鳞开

    青城山下青城县,县衙中。

    “总管大人,”一门武将推门而进,抱拳叫道。

    “张都监前来,不知有何贵干?”高踞长案后的成都府路副都总管赵德言一见来人,皱眉说道。

    成都府都监张立犹豫了下,说道:“末将听闻,大人命人向青城剑派投书,不知可有此事?”

    赵总管冷冷说道:“是有此事。不知张都监有何指教?”

    张都监一咬牙,说:“以末将愚见,此事怕是会激怒青城剑派。要知江湖中人最好颜面,所谓‘生死事小,面子事大’。若是逼之过及,末将实在担心,事与愿违啊!”

    赵总管将身子靠在大师椅椅背上,淡淡地说道:“本官听闻张都监未从军前,是半个江湖中人,对江湖中诸事颇为熟悉。正因如此,朝廷才将张都监调在本官麾下,命你我二人主持此事。”

    “本官本是文官,因不得上进,才转为武职,所以对军中之事不甚精通,对江湖之事更是不甚了了。张都监又是武职,又出身江湖,不知有何教本官?”

    此时文尊武卑。在文官眼中,江湖中人出身草莽,惯会以武犯禁,实在个个该杀。所以他这话虽然说的客气,但内里的意思,不过是用他曾经的文官身份,来压张都监这现在的武人,曾经的江湖人。

    张都监自然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当下脸上怒气就是一闪。可此事非同小可,他忍了又忍,终于还是说道:“总管大人腹中自有谋略,末将岂敢说指教?只是末将当年的确在江湖中厮混过一段时间,所以深知,青城剑派实力雄厚,绝对容不得小觑。”

    “其派中仗剑之士上千人,分散各地的门人两千人。凡剑派弟子,数十年如一日,个个苦练剑法。单论博杀之术,我大宋的普通士卒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再一个,其派中掌门许不二,一身剑术出神入化。虽自称‘天下第三剑’,但实力实是有望问鼎‘天下第一剑’。更了不得是,此人思虑周详,处事公允,虽是侠客,却有君子之风。所以在剑派中,声望卓隆,极得敬服!”

    “许不二持掌青城二十年,剑派实力此时正处于巅峰之时。别说川蜀一地,便是整个天下武林,能与之并肩的,怕也没有啊!”

    “所以依末将愚见,我等此行,只能缓缓图之,却切忌操之过急!”

    赵总管冷着脸听着,听后冷冷一笑:“青城剑派派中仗剑之士上千,这个本官信。外在门人两千,呵呵,我大军围山之时,怎地不见一人回山来救?”

    张都监答道:“这是因为我等是奉朝廷号令而行,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师。许掌门为人机警,断不敢在这个时候召集门人,正面与我大军相抗。”

    “说得好!”赵总管一拍长案,长立而起,大声说道:“我等奉朝廷号令而行,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师。青城剑派若不想犯上作乱,起兵谋反,那只能大开山门,束手就擒。本官请问,他许不二敢造反吗?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敢造反,青城剑派数千人,敢跟着他造反吗?”

    张都监答道:“当今我大宋在圣天子治理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青城剑派身处天府之国中,民众富庶。真若起兵谋反,谁敢附从?所以他许不二不敢反,剑派众人也不敢反。”

    赵总管坐下:“即是如此,那张都监担心什么?哼,有朝廷大义名分在,漫说本官麾下有五千官兵,便是本官只带五人前去,他孙不二、他青城剑派一样也只能俯首帖耳,乖乖地让本官处置。”

    张都监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谋反大罪,谁敢担当?”

    “可是大人有所不知。江湖中人过得是刀口喋血的日子,向来生死为小,义气为重。江湖中因为一时意气,拨刀相向,闹出血雨腥风的事,那是层出不穷。所以对付这等江湖大派,切记要保全他们的颜面,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此次大军围山,青城剑派中人已大是不满。若再要拿去深得他们敬重的掌门人,这不满再加三分。若是还要拿去在年轻弟子心中,威望无以复加的青城女侠许若雪,这不满加得岂止是三分?这样以来,剑派弟子便是再不想反,一时激愤之下,怕也会拨剑而起,力抗官军!到得杀戮一起,青城剑派不想反,也只能真的反了!”

    “大人,如今我大宋周边不宁,我成都府路虽不直面金国,但旁有蕃部,下有大理,内有蛮夷,其实身处众敌环伺之中。好在我川蜀一地,地形复杂,如此成都府才得以平安。可若是青城剑派数千弟子真的起兵造反,这天府之国怕是会由里到位捅个稀巴烂,到时引得外敌入侵,这便是一场足以倾覆大宋的弥天大祸!”

    “大人,此事不得不谨慎,不得不三思啊!”

    张都监拜伏于地,说得情深意切,让人动容。

    可赵总管脸色丝毫未变,他说道:“张都监怕是杞人忧天吧!”

    “漫说官兵压境,青城剑派诸人绝不敢反。便说他反了又如何?本官手中有五千虎狼之师,还怕他小小的一个江湖门派。”

    “他不反还说,反了,呵呵,不过是为白白为你我送上一份天大的功劳!”

    一听此言,张都监猛地抬头,大惊失色到“啊”地惊叫出声。

    怎地这般沉不住气,亏得还是武将?赵总管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教训道:“本官虽是文官出身,但转了武职后,也是狠读了一通兵书。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官问你,青城剑派诸人有甲胄不?有弓弩不?”

    张都监答道:“朝廷律令,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私藏不成副的铠甲杖五十七,私藏枪或刀弩者够十件之数的处死,私藏弓箭十副者处死。朝廷严令之下,青城剑派强弓或有一二,便劲弩却绝无、甲胄更绝无。”

    赵总管拍手笑道:“正是如此!我手下兵士有皮甲一千,铁甲四百,步人甲五十。有强弓八百,劲弩五百。我以盾牌护于前,以甲兵护住盾牌,盾牌中布以长枪阵,阵后再以强弓、劲弩疾射。青城剑派弟子武功再高,可身上无甲,手中只有剑,以区区肉身来抵挡我的强弓劲弩,任他个个武功盖世,能挡得了几个回合?”

    这番话说完,赵总管极是自得,想来自认自己这番兵书,实在没白读。

    却不料张都监苦笑道:“大人刚刚上任,军中有些龌蹉,大人不是很清楚,想必被那奸吏给骗了。”

    “到到如今,未将只能实话实说。大人若看帐册,兵员自然是足数的,兵备自然是齐备的,但实际上,呵呵。”

    “五千官兵,其实足数最多不过三千。除去老弱病残,可用之兵最多不过两千。其中能战之士,估计也就数百。”

    “再是,皮甲一千,铁甲四百,步人甲五十。强弓八百,劲弩五百。这些不过是帐上的数字,库房中真正能拿出来的,最多不过半数。而这其中,又有一半,老旧绝不可用。真正完好,可算精良的,怕是十中无一!”

    一听此话,赵总管大惊,失声叫道:“怎会如此?某早知军中龌蹉,却想不到不堪至此。哎,武夫害国啊!”

    张都监脸上一抽,终忍不住,不咸不淡地说了句:“大人,军中武职向来只负责行军打仗,这管军籍、管后备的,要么就是文职,要么就是上头文官硬塞进来的人,他们十个里面,倒有九个不曾舞过刀兵,却是算不得武夫吧。”

    “大人雄心壮志,欲一雪军中宿弊,末将深感敬佩。末将愿不惜此身,将那些蛀虫硕鼠,从军中清除干净,以还我军本来面目。”

    发了一声感叹后,赵总管对张都监的话却不置可否,他淡淡地说道:“此事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眼下的事。”

    张都监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应道:“是!”

    赵总管正色说道:“哪怕我军军备不整,但其实力,也远非区区一个江湖门派所能望其项背。挟朝廷正义名义,以数倍兵力,以优势兵备对付数百江湖草莽,这样都不能胜,那可是天大的笑话!”

    “张都监,本官就跟你说句实话,想我等兴师动众,调动了一路精兵,费了诸多心力,花了无数银钱,若只是提了许不二一人的人头回去复命,这不是大功,这是大过!”

    “许若雪和张天一现在杳无音讯,急切之中,找寻不得,所以要将这大过变成大功,那必得借青城剑派数百反贼的人头一用。”

    “于川蜀腹地,剿灭隐藏已深的青城乱贼,将一场足可动荡社稷的大祸消弭于无形,张都监,这份功劳送上去,你我可不止加官一级啊!”

    原来,他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竟是想生生逼反青城剑派,借以成全他的“大功”。

    张都监急急劝道:“大人,切莫小看敌人啊!青城剑派弟子与别派不同,素来研习剑阵,绝非单打独斗、只顾逞个人之勇的乌合之众。正面对决,其实力怕是不比当年岳爷爷的‘背嵬军’差啊!”

    “好教大人得知。去年因许若雪之故,青城剑派与当时川蜀黑道总派把子,川西祝家庄火拼一场。那次大战,黑道中死三百人,伤六百多人,可剑派自身损失极轻,据说甚至无一弟子战死!”

    “大人,青城剑派可是猛虎,绝非病猫。人若戏虎,虎可噬人啊!”

    “末将肯请大人三思!”

    见自己连心底深处的隐秘心思都直言相告了,张都监还是不听,赵总管终于大怒,再没耐心和这个武夫耗下去。

    他冷冷说道:“张都监从前行走江湖时,想必与青城剑派交好。后来出任都监,镇守成都府时,想必与青城剑派也来往的也不少。”

    “张都监,你需知,你现在是官,可不再是贼。请你认请自己的身份,莫要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事!”

    这话,诛心至极。张都监听了盛怒,额头青筋直冒。他手捏拳头,握得咯吱直响。可终究不敢得罪顶头上司,张都监只能一拱手,说道:“多谢大人提点,末将知道了!这就告退。”

    说完,他转身离去。

    身后,赵总管一声冷哼!

279 一派敌一国

    “且慢!”赵总管忽然出声叫道。

    张都监头都不回,冷冷地说道:“大人还有何指教?”

    赵总管却从案后走出,过来牵住他的手,满脸笑容地说道:“你我共负重责,同领大军,有功同赏,有过同罚,正该齐心协力。若是你我之间都起了嫌隙,那未战这败局已定。某刚一时失言,还请张兄切勿见怪!”

    张都监心中冷笑,好个“有功同赏,有过同罚”!

    你等文官,稳坐中帐,或高居后方,可争起功夺起利来,那是个个奋勇上前、不择手段。只看那嘴一说,笔一写,十成的功劳就能变成十五成的功劳,然后落入自己口中十二成。剩下的三成,才轮到我们这些拼生拼死,冲杀在前的武官!

    可要是有过,呵呵,你等文官却又是个个逃之夭夭、避之唯恐不及。再嘴一说,笔一写,十成的过错就能变成四成,其中三成错是我们这些舍生忘死、流血流汗的武官,最多再有一成才轮到你们文官。这都算是好的。若再遇到心狠的,那一成过反倒会变成三成功。至于错吗,关文官什么事?全是武官的错!

    “有功同赏,有过同罚”,我大宋什么时候有过这玩意儿?

    可正因如此,张都监却不敢真个翻脸。赵总管虽然现在是武职,可出身文官。冲锋陷阵是不行,排除异己、拉帮结派、耍手段、搞阴谋的本事,甫一上任便让大家见识的真切。自己今天若是真一走了之,以后的苦头,可就吃到天上去了。

    于是借坡下驴,张都监坐了回去。

    赵总管亲自倒了一杯茶,笑道:“张兄,我麾下数千精兵,虽然领军的人是我,可其中大半将士,倒是出自成都府的禁军,所以此次,你我二人还得同心同德啊!”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鸟人,竟对一个我这么一个“武夫”,低声下气。

    成都府路名义上的禁兵、厢兵、土兵是不少,可别的州府吃空饷吃得那叫一个厉害,兵员十不存三。便是拉过来的这些人,其实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