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奇术之王 >

第184章

奇术之王-第184章

小说: 奇术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向阴影里走了几步,坐在法国梧桐树下的长椅上。

    “天石,不管别的,看这个。”连城璧把手机递给我。

    手机屏幕上展示着一幅壁画,壁画中的内容非常复杂,人物众多,至少有百十位,全都握着各种冷兵器。这些人都在画面左侧,而右侧空旷之处伏着一只巨大的怪物。

    壁画是西洋画,那些握着武器的人都是高鼻凹目的西洋人,而其衣着打扮,则全都是二十世纪初期的服饰。

    西洋画注重写实,当我放大图片时,所有人脸上的惊恐之色看得一清二楚。

    我还注意到,壁画不但有左侧的人和右侧的怪物,这些统统是作为近景处理的,而且,画中还有远景,全都集中在中间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山、泉、湖,山即是千佛山,泉即是趵突泉,湖即是大明湖。三个地方的风景全都画在一起,每一处都用石碑文字作为注解,灰底红字,把济南的三大风景标得清清楚楚。

    所以,这西洋壁画画的是济南——准确说,画的是发生在济南的一件事。

    我再看那怪物,除了身体稍短之外,其它部位全都符合“龙”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一条缩短了的比较“肥胖”的龙。

    这样一幅西洋壁画出现在今晚,真的是应景之极,再没有比此时此刻出现在洪家楼教堂外更合适的了。

    “天石,这西洋壁画的图片来源可靠,岳不群说——噢对了,我的超级黑客朋友没有名字,只以金庸老先生《笑傲江湖》一书中的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为网名。阿达是岳不群的家仆,本姓雷,曾经是江南霹雳堂的外戚弟子,后来痴迷于互联网黑客技术,遂弃霹雳堂*之术而皈依于岳不群门下。”连城璧解释。

    我有印象,在咖啡馆的时候,她向阿达解释时,曾提到过要打电话给一个叫“岳不群”的人。当时,我懒得解释,才走到广场这边来。

    “说主题。”我苦笑着提醒。

    现在,我们最大的困惑与弊端就是信息太多,任何一条信息都能岔开话题去演绎出洋洋万言,很大程度上,这样做就会湮没主题,让我们变成没头苍蝇抑或是多头苍蝇。

    “岳不群说,这壁画是他入侵了长江的核心机密服务器才得到的,保存在极深的加密文件夹之内,而且标着十个无限期绝密符号,等于是跟长江生死共存,永世不得解密的。壁画已经有系统的解读文字,大概意思是说,济南有龙形怪物,很多外国人联手,数百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它控制住,就是为了维护济南人民的平安生活。”

    我等连城璧说完,即指正她话里的谬误:“画面中总共一百零八人,并非数百,远没有那么多。”

    稍有中国古典文学根基的人一遇到“一百零八”这个数字,都会联想到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文化对人的思想影响之深,在此可见一斑。

    我在最短时间内数清楚了西洋壁画中的人物,心里也有一些困惑。

    画家作画,画中任何元素都是认真铺排好的,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增减,那就会破坏画面的平衡,使得作画的、看画的都感到不舒服。

    所以,一百零八人就是画家设定好的数目。

    我再细看画中洋人手里握的冷兵器,并非西方武学系统中的西洋剑、重剑、长戈、长矛、腰刀、月牙弯刀之类,而是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正因为我脑子中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念头,所以,很多冷兵器一过眼,立刻跟梁山好汉所用的兵器联系起来。

    梁山好汉中,比较奇特的两样兵器是鲁智深的月牙禅杖和秦明的狼牙棒,这是冷门兵器,西方并不常见。可是,我仔细搜寻之后,看到角落里有两名洋人使用的正是这两样武器。更奇特的,梁山好汉解珍、解宝两兄弟都是山中猎虎出身,使用的武器是两齿猎叉,也是西洋兵器中不可能出现的;黑旋风李逵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西洋人的武器序列中。现在从画中看,猎叉、板斧也赫然在列。

    西洋人自有各国传统武器,八国联军进京时,中国人民已经见识到了英国剑、意大利刀之类,全都是直刺斜砍的大路货,乏善可陈。

    相反,一部《水浒传》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的展示会,将老百姓、说书人、编纂者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我有种感觉,这幅西洋壁画与中国的梁山好汉有直接的关系。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直接匹敌的是开封府北宋天子。在这壁画里,一群人面对的怪物是“龙”,于是“龙”和“天子”之间又直接划上了等号。

    “真是一幅好画,引人深思。”我喃喃地说。

    连城璧没有卖关子,而是平铺直叙地说:“岳不群说,按资料显示,这幅画曾经挂在旧政府济南主政者韩主席书房的墙上,日寇南下后,画被雪藏,重新出世,挂在旧政府办公厅的墙上。后来,它又挂在了教堂的迎门厅壁炉的正上方。再以后,就不知所踪了。长江的人正在找这幅画,他们认为画里藏着一个大秘密,是冥冥中对人类的一个警告。找到画,找出警告的意义来,才能实现这幅画的最大价值。”

    “画在哪里?谁画的?最早出自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你的黑客朋友显然没有意识到,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而不是去试着解答我们的困惑。”我有些无奈,也有些光火。

    每个人都在提出问题,每一个问题被解决的同时,马上派生出一大堆新问题。

    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成了一锅浆糊,早就忘记了最初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他们是黑客,黑客只做事,不分析问题。”连城璧说。

    我无语了,负气陷入沉默。

    当下,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必须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新的问题。想得越多,看得太广,只会令人裹足不前。

    这幅西洋壁画有着深远意义,但它是半天空掉下来的,等于是意外插曲,不该在这时候出现。

    连城璧伸手过来,握着我的手,柔声说:“生气了?”

    我摇头,但并不转头去看她,而是在广场上搜寻着那女孩子的身影。

    令人欣慰的是,她果然搭上了张运和孙华子,正在跟两人抽烟对聊。

    “希望她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把张、孙二人脑子里想的东西全都偷出来。”我低声说。

    连城璧笑着:“天石,你现在也赞同我的决定了?”

    我长叹一声,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一般流程,那女孩子搭上孙华子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是找个钟点房,完成最后的交易。

    我看看表,时间是晚上八点二十分,距离姓万的与张、孙二人约定的凌晨一点钟还早。

    远远望去,女孩子与孙华子相谈甚欢,几分钟后就到了投怀送抱、勾肩搭背的热络程度。

    “天石,你应该知道‘探骊取珠之术’吧?”连城璧问。

    我点头,那是盗墓贼常用的一种很巧妙的远距离盗物之术。简单来说,就等于是打孔窥探,然后从孔中伸入镶嵌潜望镜头的钩杆,攫取墓穴中一些体积小但价值高的物件。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贼已经将各种钻穴取物技术研究到极致,现代盗墓贼无需继续钻研,只要能照本宣科,然后把现代化的摄像头技术融合进去,就可以独步天下了。

    “我对旧运兵道已经实施了那种内窥技术。”连城璧说。

    她从我手中取回了电话,把画面放大,看着那群面目惊惧的西洋人。

    我不知连城璧要表达什么,遂回过头,目不转睛地望着她。

    阴影中,她的眼中闪烁着湛湛的光芒,仿佛深空中的星子。

    “秦家是盗墓世家,我在大学里又专门研究过钻探技术,所以只需一台钻孔机、一只软钢内窥镜、一支带网篮的钩杆,就能完成几个人团队协作的复杂工作。于是,吕丞相发现教堂下地道里的秘密之后,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独自进入地道钻探,提前勘察了运兵道里的情况。我爷爷、我爹都教育过我们,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在大规模爆破清场之前,我必须知道岩层那边的情况。结果,我发现了这个——”

    连城璧用右手食指在屏幕上一划,向我展示了另外一幅图片。

    “天石,你看。”她把手机第二次递过来。

    奇怪的是,她这次给我看的,仍然是那幅诡秘的西洋壁画。

    我盯着屏幕看了一分钟,并未看出它跟上一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奇怪吧?如果我说出给你看相同的两幅画的原因,你会更感到奇怪。其实,当岳不*给我这幅画的照片时,我已经……我已经——”她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举起右手,在额头上重重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嘿,你做什么?有话好好说,有话慢慢说!”我立刻抓住她的手,攥在掌心里,免得她再做出这种自伤的举动来。

    这一拍,实实在在的,已经拍“疼”了我的心。

    我凑近去看,她的额头上已经红了一块,留下半个掌印。

    “有话慢慢说,不要这样。”我心疼得连连倒吸凉气。

    “天石,现在大概也只有你还会在乎我了。”她幽幽地说。

    我叹了口气:“连小姐,你……遇到事,如果都这么拍来拍去,把*都拍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恶心,好恶心!”她扑哧一声笑起来,靠在我肩上,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

    笑够了,她温柔地补充:“叫我阿璧,不要叫我连小姐。从小到大,只有我爹可以这样叫我,你是第二个。”

    我仍然攥着她的手,不肯放开,生怕她情急之下,再伤到自己。

    “好,告诉我,两幅画有什么不同?”我说。

    “前一幅,是从岳不群的电脑中传到我手机上的;后一幅,是我在通道尽头实施‘探骊取珠之术’时获得的结果。不过,我见到两幅画的时间顺序要颠倒过来,前一幅是我今晚才见到的,而后一幅早在十日之前我就见到了,就在甬道尽头的坚硬岩层后面。”她说。

    我登时一愕,脑子里急速转了几圈,才听懂这段话的意思。

    “阿璧,你的意思是,打通岩层后,先看到这幅壁画?那么运兵道呢?壁画在运兵道里?”我问。

    连城璧略想了想,才以不确定的口吻回答:“内窥镜通过岩层后,观察到一个类似于祈祷室的房间,长度、宽度、高度都在三米左右,等于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空间。壁画挂在左手边的墙面正中,其它几个面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白的石墙。我看不到运兵道,再向前去,也是石墙。我试着用钻孔机向前冲击,进入岩层半米后,无功而返。”

    她的描述很详细,从这些话里,我就能想象到她看到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钻孔内窥的时候,因为内窥镜探头会造成景物畸变,与现实情况会有所偏差。

    如果甬道尽头仍然是石壁,那么姓万的等人就白忙活了。

    “你确定前路不通?”我问。

    连城璧点头:“没错,是这样。在收到岳不群的消息之前,我一直以为,地底的那个空间是为了这幅西洋壁画而建造。这让我非常困惑,但并未跟吕丞相透露。他安排姓万的凿壁而入,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个——”我实在猜不透这个谜,只说了两个字,后面已经无话可说。

    远处广场上,女孩子坐在孙华子大腿上,身子像缠蜜一样,跟孙华子扭在一起。

    “别看了,儿童不宜。”我拉着连城璧起身,坐到另外一个背对广场的长椅上。

    只有纯洁无瑕的女孩子才会让我心疼,既然纯洁,自然就不该看这些污秽腌臜的东西。

    “我不是小女孩了。”连城璧抗议。

    我看着她的眼睛叹气:“眼不见为净,对不对?”

    即使在跟她开玩笑的时候,我脑子里那种“头大”的感觉也须臾不离。

    这幅西洋壁画令人大惑不解,而且是被密封于那样一个古怪空间里,再加上长江的资料明确表示,该画的历史名声一直不怎么好,几乎是在哪里出现就给哪里带来灾患。

    这一次,秦王会凿壁而入,与它不期而遇,它会不会给秦王会带来大灾难?

第253章 吸人为皮(1)

    不管怎么样,几小时后就要见分晓了。这时候,最该在场的人应该是吕凤仙,因为整个前进方向是他拟定的,他应该对秦王会负责。

    “天石,情况已经糟透了。”连城璧说。

    同样意思的话,我记得韩夫人也曾说过。

    老济南人有句俗语,有多大皮就包多大馅儿,有多大粽叶就包多大粽子。意思是,人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否则就会弄得一塌糊涂,根本成功不了。

    我劝韩夫人之时,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青岛韩氏的实力,怎么可能跟长江、秦王会、燕王府等人对抗?及早清盘出局,才是上策。

    现在,也许我该用同样的话劝连城璧才对。

    秦王会势大,但却大不过长江,更大不过地下旧运兵道里这种种诡异莫名的东西。

    妄入禁地,死期即至。

    我心疼连城璧,不想眼睁睁看着她走向毁灭,就像当日的楚楚、明千樱那样。

    楚楚之死,是我心上的楔子,每一忆及,痛彻肝肠。

    “是啊,但不至于糟透。”我宽慰连城璧。

    “言先生是军师,吕先生是丞相,一直都是爹的左膀右臂。昔日在陕、甘时,他们当着各路英雄的面,亲口承诺,要辅佐我爹一统江湖。至今不到三年,他们两个就变了。我曾劝过爹,既然时过境迁了,就要更改原先的计划,不能无限拉长战线,要把战斗局限于可控的陕、甘两地,切勿到太行山以东来。爹自负,不听劝,倾巢而动,直抵济南,并且派出文牡丹、火烧云为先锋……济南是中原大城,不是陕、甘蛮荒之地所能比的,这里的水太深,英雄太多,就连岳不群都劝我,立即止损后撤,回老家去……”连城璧刚刚转晴的脸再度阴郁下来。

    身为济南人,我绝不盲目自吹,但自隋唐以来,天下英雄一致公认,幽燕以南、长江以北的所有城市中,济南是得天独厚的一方宝地,地养人,人养地,地利人和,相得益彰。所以,这里招英雄,也灭英雄,既是凌烟阁,也是封神台。

    从今日之局势看,秦王盲信言佛海、吕凤仙,实在是选错了前进方向。

    “等吧,今夜能见分晓,是进是退,都会明了。”我说。

    幸好,张运、孙华子、姓万的能够在前面探路,间接抵消一部分危险,成为秦王会的另一道挡箭牌。

    不知不觉,夜过九点,出去逛街的青年男女都陆陆续续返回山大,这老旧的门口变得熙熙攘攘起来。

    我再回头看,广场上已不见了张运等三人,肯定是被那女孩子一起勾走了。

    “真是——”我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那女孩子果然没说错,勾搭陌生男人的本事真的是一流。

    我希望她能得手,那样的话,我和连城璧得到情报,她得到酬劳,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天石。”连城璧轻叹,“刚刚看到西洋壁画,我才想到一件事,我爹教给你的那一路庖丁解牛刀法是不完整的,我再班门弄斧,补齐剩下的部分。”

    在家乐福前的过街天桥,幸好有秦王向我演示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