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田韵 >

第123章

田韵-第123章

小说: 田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若是你把麦种全卖了,等到秋天就只能种以前剩下来的,那又得再培育一年才可以当种子。”

    刘承志听了这话,叹了口气,“可是看到那些买了种子的人,我心里不落忍……”

    雪梅摇头,刘承志就是这样善良的人,最是见不得别人哭求。可这也是他的软肋,只要被人抓住这个弱点,他就只能一次次吃亏。

    “爹,你不落忍不假,可是你得想想,今年咱家就只剩下二十亩的种子。若是你为了填大伯的坑,把种子送给那些人。咱们家亏钱就不说了,想想咱村子里的乡邻们会怎么看?怕是爹今年的夏粮都不好收……”

    刘承志性子软,雪梅就从其他方面开导他,他今年才升的粮长,若是收粮时村民都抵触他,看他拿什么收?难道他真的得雇佣一些地痞流氓们来强收粮吗?

    果然,刘承志立刻醒悟,本来说好能多卖些种子给村民们,可是现在每家只能分到一两亩。村民本来就心生不满,只是见到大家都是这样分的,便也罢休。如果全给了别人却不卖给村民,只怕村民要造刘家的反。

    刘承志想到这里,出了一身的冷汗,也更恨刘承业了。

    “孩子他大伯只要是有银子就行,他才不管别人的死活。这倒和芳兰一样,真是亲爷俩。”刑氏生怕刘承志再软下来,在旁边刺了一句。

    听到芳兰的名字,刘承志脸色变了,猛地站了起来,和刑氏交代了几句,便掀起竹帘出了上房。

    看到刘承志出去了,母女俩人相视而笑。

    到了下午,老宅那边传来了话,说是敬东愿意出钱买刘承业打出去的收条,并且愿付三分高利贷的利息。

    “这算下来,敬东哥一下子就要花出去百来两呀。”雪梅算了算收条,大为吃惊。

    “可不是,”刑氏哼了一声,“有个这样只顾得自己快活却不管别人死活的老子,可苦了敬东喽。不过呀,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雪梅叹了口气,想起了敬东刚刚过来时话里透露的意思。

    敬东道:“这次我们大房可是伤筋动骨了,这些银子拿出来后,我们就没有什么钱了,以后怕是全家人都要受苦。今年就不说了,我们也知道二叔的种子去年就定好了人家。只是希望明年二叔能卖给我一百多亩的种子,好让侄儿也挣些钱。还有,这些钱一出去,怕是找我爹的人手要减少些,毕竟这些人在十里八乡的找人,也花了不少的银子……”

    刘承志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敬东一直派的有人在外寻找刘承业,现在都过去半年了也没找到,也是时候收拢人手了。其实现在家里已经不报希望,总觉得刘承业可能在哪里遇害了。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没有谁敢把话说出来。

    其实敬东倒觉得刘承业失踪是好事,如果他没失踪的话,就光这些欠债就足够摘掉他头上的童生帽子。可是现在一提起刘承业就是唏嘘,觉得他不明不白的就失踪不见,很是可惜,倒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他在时做过的恶事。

    倒是无形的让敬东逃过一劫,毕竟他和刘承业是亲父子俩,父亲被革了功名,他能逃得掉吗?

    敬东也觉得奇怪,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损人而不利已。

    可是好的是,他不在了,以后省得麻烦。

    不知道刘承业知道了儿子的想法后会不会抓狂,然而整个刘家因为他不在,都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一转眼,五月已至,到了夏收的时间。

    今年的夏收和往年不同,往年不过是自家看自家的田,可是今年大家都把目光投入到了刘家的麦田里。早几天起,就有衙役日夜吃睡在刘家的百来亩种麦田旁边,就是生怕有人偷偷割走。

    叶哲光更是着急,不仅派了衙役,更是把叶管家和师爷都派到了南河村,要求他们严防死守,不许漏掉一粒麦种。

    夏收的日子是雪梅掐着指头算好的。

    转眼就到了这一天。

    为了丰收时能在现场,叶哲光提前一天便到了南河村,就住在刘承志家中。

    辰时,整个南河村都开始沸腾了起来。在叶哲光的带领下,先是祭祀了天地,然后祭祀先农神农氏。一套仪式完毕后,由叶哲光先割了第一刀,才由在四里八乡选出来的百十个青壮们开始收割。

    因用的全是青壮,到了中午时百来亩地便割了一小半。下午时,已经割了一半有余。

    每收割一亩,便由有衙役组织着人立刻过秤,然后再运到晒场进行晾晒。

    叶哲光顾不得天上的日头,坚持站在田垅边看着别人收割,最后还是师爷看不下去,找了刘承志借了把伞,由一个衙役替叶哲光撑着。

    每过秤一亩,便能听到一阵惊诧的议论声。直到最后,村民们都觉得麻木了,哪怕就是听到了五石的收成也引不起太大的惊呼。

    只是都用哀怨的目光看着刘承志。

    若是他明年再把高产种子的事情告诉给官府那该多好?这样都能买上高产种子了。

    “禀大老爷,现如今一共收了五十五亩,上田均是五石左右,中田均是三石半左右……”师爷拿着盘算,笑得嘴角直抽。老爷今年的考绩一定是优等,连他这个当师爷的也是与有荣蔫。纵是叶哲光升了官不带他走,凭着叶哲光今年的考绩他的薪金也能涨上一倍。

    “好,好,好……”叶哲光连声叫好,只觉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

    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任谁也抢不走的。

    经过去年的雪灾,粮食的产量依旧这么高,就足证高产种子确实能高产。

    尤其是这个秘方现在已经在手里了。

    他转过头,看着和师爷站在一起,正认真做着记录的刘承志,笑得越发和煦。

    脑子里闪过了姜恒的影子。

    是时候给老师写信了……

    等到种子炮制好,将种子和信一起给老师送过去。顺便再提一下姜恒这个学生……

    若是明年他能中进士,岂不是双喜临门?

    “托赖今上的鸿福,方有了这高产良种,从此后我大明将再无饥民矣……”叶哲光哈哈大笑,开心至极。

    一番话说完身后的众人都点头附和。

    刘家二房中,刑氏看着叶管家送来的三张地契,错愕不已。

    “这是我们宜人给二姑娘的添妆,马上姜公子就要和公子一起参加科举,等到明年就是姑娘的婚期。宜人想到姑娘没有铺子,便觉得很是不合时宜,特意在嫁妆里选了三处铺子送给姑娘。一处是卖成衣的在京城里,一处是卖糕点果子的就在政学街,另一处也是在京城中,是卖布匹生意的……”

    叶管家虽说这些是送给雪梅添妆,可是刑氏哪里不明白,这些是打着送给雪梅旗号送给刘家的。

    刘家将来就是不在雪梅的嫁妆里添上这三处铺子,姜家也绝对不会说什么。

    叶管家又拿出一匣子首饰来,递到了刑氏面前。

    “我们宜人知道大姑娘才生了一个小子,本来是想亲自去,只是想着平时就没有来往,冒然走动怕会惊了大姑娘。这些是送给大姑娘的满月礼。若是太太不嫌弃,等到大姑娘的小子抓周时,宜人若是还在洛阳城,那定是要亲自去的。我们宜人还听说大姑娘有一间商铺空着半年了,不知大姑娘愿意不愿意做皮货生意?若是愿意,可以随时找外事管家去谈。”

    刑氏更是愕然,这叶家是真的准备和刘家当成亲戚走动了?

    雪梅在一旁听得明白,怕这些首饰是为了年前明珠家粮铺关门而送的。

    年前,叶哲光下狠手整理了一下洛阳城的粮铺生意。将那些投机倒把虚抬粮价的商人都给狠狠敲打了一下。本来商人们还准备把赵家抬出来,可是赵家早早地就把粮食给卖出了,挂出回家过年的牌子。粮商们找不到出头的人,便只得死扛。

    叶哲光是什么人?那可是大学士的亲传弟子。背靠大树,根本不惧几个粮商的手段。

    直接派衙役将几个捣乱的商铺一封,里面的粮食平价卖出。手段虽不光彩,却极有效果,吓得其他的粮商不敢动弹。

    经此一役,叶哲光的名声在民间更上了一层楼。而在朝堂上,谁会在意他封了几间小小的粮铺?几个大佬们的商铺都早早得了消息,避开了锋芒。

    叶哲光也不想做的难看,只是想杀鸡儆猴罢了。若是明珠家的粮铺不关,那么赵家就是要杀的那只鸡。

    闻弦歌而知雅意,现在是时候给明珠家回报了。

    ……

    ……rs

第201章 芳兰亲事

    叶哲光又在刘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启程回了城。

    他虽然走了,可是叶管和师爷都留在南河村,监督着青壮们晾晒种子,又怕有人趁夜色来偷取,几处晒场中都留了衙役把守。

    等到叶哲光走后,刑氏和雪梅将叶管家送来的地契给刘承志观看,刘承志沉默半晌,嘱咐刑氏这些全留给雪梅做嫁妆。

    在他心中想的,这种子本来就是雪梅搞出来的,叶府给的东西也理应给雪梅。

    现在,刘家因为这个种子得到的东西已经够了。

    刘承志能当上粮长,靠得全是种子之力。现在刘家有了这个高产种子的秘方,是足以恩惠子孙后代的东西,这三处铺子还是让雪梅带走吧。

    将来姜恒为官,也是非常需要银子的。

    一想到刘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刘承志就觉得心中充满了斗志。

    两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夫婿,除了儿子……

    一想到儿子,刘承志叹了口气,只觉得心头堵得慌。

    怎么就看上李玉贵家的闺女了呢?

    李玉贵不是不好,只是他到底受了伤,以后只能卧床不起。

    刘承志并没有瞧不起他家的意思,作为邻居和朋友,是很愿意接济他的。可是一想到将来作为亲家,又替儿子憋屈。

    可是眼瞧着敬民的意思,是非娶不可。

    刘承志和刑氏一样,只要孩子们喜欢,他们就愿意支持,只要对方的人品好,家世好,做为父母他们就高兴,绝不会拦阻。

    相对而言,他们比这同时代的父母要开明的多。

    只是,一想到李玉贵家的情况,刘承志就莫名的觉得不舒服,就好像自己的儿子被李娟占便宜似的。

    刘承志甩甩头,把这想法撇到一边。李娟是女孩子,哪里能占敬民的便宜?

    他此时还在为儿子的事情心烦,可是转眼间却遇到了更让他心烦的事情。

    黄家派人来下聘了。

    刘承志和刑氏一听到黄家下意识的以为他家定是为雪梅而来,可是再一听到是对芳兰下聘,不由得惊呆了。

    去年,刘承业为了替敬东娶王秀儿,把雪梅卖给黄家冲喜,后来黄家也来抢过一次人,只是被秦夫子和姜恒叶秋鸿三人给惊走了。后来黄秋成第二次来抢人时,正遇到姜恒在场,就是那一次当众说出了雪梅是姜恒未过门妻子的话,从而确定了他和雪梅的姻缘。

    怎么现在黄家派媒婆来下聘了?

    刘承志只觉得脑子不够使了。

    还是刑氏说了一句,“这事你别去,我领着敬民和雪梅过去,万一就是有什么,你不出头,还有一个转寰的余地。”

    刘承志点了点头。

    无邪和雨燕一左一右跟在雪梅的身后,刘忠家的则是跟在刑氏身后,敬民走在最后面,刚刚走到老宅门口,就看到一辆青灰布面的马车停在外面,一个车夫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手里的蒲扇。看到有人往老宅而来,连忙坐直了身子,特意往雪梅身上瞅了瞅。

    雪梅垂着头,头上又戴着帷幕,车无看不大清楚,惋惜地叹了口气。

    敬民讨厌他看妹妹的目光,便几步走到那车夫面前,恶狠狠地瞪了一眼。

    车夫也不怵敬民,嬉皮笑脸的作了一个揖。

    刑氏厌恶的皱了皱眉头,招呼着雪梅进了老宅的门。

    春天的时候,因查出来王秀儿有孕,老爷子便将老宅的院子又重新修整了一下,分成了前院和后院。老爷子和饶氏住在前院,敬东和王秀儿住在后院,服侍的仆役们住在跨院中。

    本来王秀儿怀孕是不能轻易动土的,可是马婆婆过来看了看,说是敬东今年命里有异,让家里最好动土破一下邪。果然,今年就出了刘承业私卖高产种子的事情。

    进了院子,里面的仆妇见到二房一家来了,忙笑着迎了上来,围着刑氏问起了安。

    刑氏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王秀儿嫁来快一年,不仅她本人安份,带来的仆妇也是很守本份,而且又孝顺刘老爷子。刑氏待她一向不错,连带着对这些仆妇也是极为礼遇。

    仆妇们请完了安,胡养娘就排开众人走到了刑氏面前,躬身施了一礼。

    刑氏知道此人是王秀儿的贴身婆子,王秀儿一向是喊她妈妈,便笑着颌了颌首,眼睛往堂屋那里看了一眼。

    胡养娘点点头,笑着将刑氏往堂屋请,往雪梅那里看了一眼道:“黄家来的人是城里的王媒婆。”

    雪梅就微微皱了皱眉,这王媒婆是替姜恒说过亲的人,黄家怎么把她给请来了?

    走近了堂屋,便听到王媒婆的声音传来,“……说起来我与刘家也是有缘,先前你们家三姑娘的媒还是我说的。这不,黄家知道后,定要我替黄少爷来说媒……老身却之不恭,就只好涎着脸来了。”

    刘老爷子笑了笑,没有往下接话。

    王媒婆有些尴尬,她也知道这门亲事怕是不好成。可是黄家是大户,让她过来她不敢过来。她虽是官媒不假,说起来也是有身份的人。可是也得看对谁,若是平民百姓,她自然不放在眼里,可是黄家她实在惹不起。

    见到刘老爷子不接话,便又面向饶氏说话,“老太太真是好福气,家里的姑娘各个教养的极出色,就连娶来的媳妇也是一等一的好。”

    饶氏讪讪地笑笑,抬眼往刘老爷子那里看了一眼,又垂下头去。

    王媒婆尴尬极了,脸色涨得通红。她当媒婆几十年了,可还没有遇到这种事情,正准备开口说话,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胡养娘的声音,说是二太太到了。长出了口气,急忙站起了身子,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些。

    刑氏笑着进了屋,先领着雪梅向刘老爷子和饶氏施了一礼,又和两个弟妹互见了礼,才向王媒婆说话。

    “王妈妈好,这一转眼得有小半年没见了吧,妈妈身子可好?”

    “托二太太的福,老身的身子一向硬朗,我看二太太这红光满面的,想必是好事已近。”王媒婆见到刑氏主动和她说话,急忙展开三寸不烂之舌,将姜恒的学问大夸了一通。

    刑氏见到刘老爷子和饶氏都不答话,便知他们心里不满这件事,就笑着应付王媒婆。

    说了一会话始终不见刘老爷子和饶氏接话,王媒婆心中叹了口气,只觉得今日的差事怕是难办了。

    又略坐了一会,便提出告辞。

    刘老爷子脸上依旧淡淡地,撩起眼皮看了王媒婆一眼,拿手指敲了敲桌子上的礼单,“这个,还请王妈妈拿回去。”

    “哎哟,老太爷,这可使不得呀。”王媒婆脸上立刻变了色,只差哀求刘老爷子了。

    “我家虽穷,可是志不能短,黄家是啥人王妈妈又不是不知道,芳兰嫁过去,能有好日子吗?”刘老爷子正色道。

    王媒婆愣了愣,脸上露出异色来,过了一会才讪讪地道:“这……老太爷说得也是这个理儿。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