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田韵 >

第137章

田韵-第137章

小说: 田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时在想,此生此世能寻到这样尊重自己的丈夫,也算是她穿越最大的福利了。

    所以,当她收到了姜恒中进士后写的第二封信时,心情已经平静了很多。

    叶秋鸿中了探花郎,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直接免考入了翰林被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而姜恒是二甲第一名,由圣上选馆也入了翰林任庶吉士。

    有明一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翰林庶吉士便是未来的相公。

    既是任了庶吉士,那么便只能留在京中先学习三年。

    今年是迁都之年,南京城里正在轰轰烈烈的大搬家。姜恒特意写信来问雪梅,家里准备在哪里举办婚事,是在洛阳还是在南京或是送亲到顺天府。

    姜恒在京中认了一个表妹的事情,洛阳早已经知道,大家担心的是这件事情对姜恒会不会有影响,没有想到姜恒已经处理好,让宁紫嫣认了柳鸣做父亲,从此以后改名柳紫嫣。

    这样一来,姜恒便和宁紫嫣再也关系,倒也不会受她身份连累。

    看到姜恒将此事完美处理好,叶哲光和董宜人也松了口气。

    叶秋鸿和姜恒是他们俩人的眼珠子,那是断断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当初叶哲光接到姜恒信件时,气得差点要派人过去杀了映安。幸好后面查出来映安并不是姜恒真正的表姐,他这才作罢。

    犹是如此,叶哲光也没有放过映安。映安被叶府的下人送回教坊司后,便有人悄将她买走,送到了最低贱的私寮中日夜受苦。

    映安容貌被毁,早已不复当初的艳容,在私寮中的日子过得生不如死。

    映安如何,叶刘两家自然毫不关心。现在最重要的是姜恒和雪梅的婚事。

    四月初八,在姜恒不在场的情况下,叶刘两家过了三书六礼,由叶哲光和董宜人主持着完成了过嫁妆的仪式。

    如此一来,剩下的便是完婚了。

    刘家人也在紧张的准备中。

    经过一番讨论,刘承礼想留在南河村,毕竟这里离敬泰和翡翠近些,再加上也需要有人看守祖宅。刘承礼一家就留在南河村看守祖宅和田地,三房刘承贵也不愿意走,丽质将来嫁到洛阳,敬山的学习正在紧要关头,这一去顺天府几年后还得回来送嫁丽质,敬山将来也只能在洛阳赶考。商量了半天,就只有二房领着刘老爷子和敬东一起去顺天府居住。

    早在一年前,二房便在雪梅的示意下,在顺天府买了宅子和地,只是家中没有人过去,一直由董宜人派管事的帮着照看。王秀儿后来知道雪梅在置地,便也拿了千两银子出来,请雪梅帮着买了十几顷田地和一套宅院。

    如今这田地和宅院价格都飞速的往上涨,只要刘家人肯往外卖,必是能大赚一笔。

    刘承志为什么非要刘老爷子去顺天府,其实是有私心的。

    现在二房已经知道刘承业就在刘广德手下做事,他失踪这一年来处处找二房的麻烦,李娟更是因为他而失了清白。如果某天刘承业回来,以刘老爷子对他的溺爱,还不知将来会做出什么事来。

    干脆先将刘老爷子哄走,将来刘承业就是回来,家里人都不在,他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再加上已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敬民也要去顺天府……

    以后,敬民和雪梅都去了顺天府,就只剩下刘承志和刑氏两个人孤零零的,还不如和孩子们在一起。

    刘家二房既是准备离开,便将粮长的职务转到了刘承贵身上,由他负责南河村的两季税收。

    众乡邻都知道刘承志一家准备离开南河村,都是依依不舍的来告别。

    其中犹以重山和顾二虎最为难受。

    他们俩人生受了刘承志的恩情,学会了高产粮食的种植办法,现在家里都置起了田地和宅院。

    刘承志要走,他们着实舍不得。

    顾二虎一连好几天都徘徊在刘家二房院外,眼中露出犹豫之色。

    直到刘家已经决定好了日期,他才下定决心去找了雪梅。

    “二虎哥想跟着我们一起去顺天府?”雪梅讶然。

    明朝交通不便,而且有路引限制,很少有人愿意离家乡,更别说千里迢迢的从中原去北边了。

    现在的顺天府可不是后世的北京,而是明朝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北边就是建奴,只要他们铁蹄一动就可以跨过山海关直掏顺天府。

    听到顾二虎想跟着他们离开,雪梅不仅吃惊,还有佩服。

    顾二虎用力点了点头,似乎在肯定心中的想法,“我和重山商量好了,总得有一个人跟着师父侍候他老人家。重山家有奶奶,不方便远游,我却不一样,我家里没了我还有两个兄弟呢……”说到这里,又怕雪梅不支持他的话,急忙道:“这话我也和爹娘还有奶奶都说过了,我奶奶的意思也是让我跟着师父。”

    顾二虎所说的奶奶就是马婆婆,马婆婆算命一向准,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

    今年叶哲光的任职就满了,必须要回京述职,刘家准备和他们一起买舟南下,一来省事二来安全。两家人出行的日子也是马婆婆帮着算好的,就定在今年的六月初一。

    听到马婆婆都同意了,雪梅笑了笑,柔声道:“二虎哥,既是马婆婆已同意,我身为小辈的自然没有反对的话。只是这一来一去怕是要好几年不能回家,你能忍受得离乡之苦?”

    刘家人虽是离乡背井,可是一家人都在一起,顾二虎却是独身一个,将来若是想家,心中必是凄苦。

    “敬民以后不是也会去顺天府吗?”顾二虎说到这里抬起头,看着雪梅的目光里全是期盼。

    雪梅眨了眨眼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瞬间明白了顾二虎的心思。

    他是看到敬民出去后有了出息,心里有了想法。

    想到这里,雪梅调皮的一笑,语调也欢快了许多,“行,我和我爹说一下,你先回家去收拾行李去吧。至于路引你不用发愁,如果我爹同意你跟着,自然会帮你办好。”

    顾二虎得了雪梅的话,欢欢喜喜的出了门。

    当晚,雪梅就将顾二虎的话转述给了刘承志。

    刘承志一向喜欢两个徒弟,见到顾二虎愿意跟着他,当即允诺。第二天又特意跑到了顾长生和米氏的家里,和顾长生大醉了一场。期间拍了胸脯保证,以后必会给二虎一个前程。

    顾长生和米氏相顾而笑。

    马婆婆早就给顾二虎算过了命,算出了他的运道在北方。这可不就应了吗?

    重山知道顾二虎跟着师父一家远行,心里虽是难受,可是井奶奶还在,他身为孙子必须侍奉奶奶归天以后才可以远行。他舍不得师父,若不是刘承志肯提携他,他家里现在还家徒四壁呢,更别说娶柳花了。

    即是不能随身侍候师父,他便每天早上都来刘家应卯,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办,他必是第一个抢过来,只盼着能多帮师父家一点忙。

    到五月时,叶哲光的述职公文已经递到了南京城,五月中,上京述职的行文下到了洛阳府。与此同时,接任者也在往洛阳府赶的路上。

    叶哲光接了行文,便派人去叫刘承志过来,指着公文上的名字对他说道:“派来接我任的是郑家大公子,郑奇友,此人乃是郑书容之父,你叔父刘广德的大舅子。”说着话,眼中闪过一丝讥笑之色。郑家还是不死心啊,眼见得不到刘家高产种子的秘方,便派了大公子过来。想必郑奇友过来后,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刘家。

    可是刘家要跟着他一起离开,何惧他哉?留下十几顷地在洛阳,其中还大半都是刘广德的。反正刘家二房这两年也就只置了一两顷地,倒也不怕郑家折腾。

    只是,苦了洛阳的百姓喽……

    听到刘广德的名字,刘承志的手不由得紧紧攫在一起。

    万幸刘老爷子要跟着他们一起离开,如果不离开的话,将来家里还不知道被祸害成什么样。

    郑奇友做了知府,想必刘承业就要从登封回来了……

    “说起来你叔父今年也会动一动,他原本在登封做主簿,这次怕是要到开封做县令了。”叶哲光又道。

    “那……”刘承志嗫嚅着动了动嘴角,却到底没有问出来。

    叶哲光像是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淡然一笑,“你家现在在村子里不过是一两顷地,而且由四房看着,四房和刘广德是亲父子,他纵是再恨你也不会往亲儿子那里伸手。你只管放心好了……就是你家老三嘛……他身上有粮长的职务,也能护住自己。”

    刘承志得了这话,回去和刑氏雪梅一说,刑氏当即就嚷开了。

    “这还是自己亲叔叔呢,可是他有一天拿你当亲侄子看吗?就因为没把高产种子的秘方给他,他就下黑手整治咱们家。如果不是他,李娟好……”刑氏说到这里突觉得不合适,赶紧拐了话题,“你大哥也是,明明是投奔你二叔去了,可是却不和家里打个招呼,害得我们寻了他足足一年。这花银子倒是次要的,他就没想想家里人会多担心?”

    刘承志被刑氏骂得讪讪地笑,将头垂得低低的。

    幸好雪梅机灵,赶紧将话题岔到了其他地方。

    一转眼,六月将至,叶刘两家人收拾了行李,领着家小和众仆妇登上了往南京而去的大船。

    站在大船的甲板上,雪梅的心情颇有一些激荡。穿越来了两年,自己还是第一次离开家。

    二十天后,她就要站在南京城的土地上,这艘船会在南京逗留数日,叶哲光述完职后会留在南京城,她会跟着董宜人和刘承志刑氏一起再次驶向顺天府。

    等到秋天,叶哲光会和叶秋鸿姜恒敬民一起跟着朝廷往顺天府迁移。

    明年的正月初一,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

    南京城中,姜恒坐在柳荫深处,读着雪梅写给她的信,脸上露出宠溺的笑意。

    “原来,你还会吃醋……”

    旁边,清柳……哦不,柳紫嫣着下人服饰,静悄悄地站在一旁。看到姜恒面前的茶盏里没有茶水了,她轻提裙角走了过去,提起水铫子注满了水。

    然后又悄无声息的退回原地。

    ……

    ……rs

第223章 相见时欢

    从洛阳而来的大船是在一片锣鼓喧嚣声中停靠在码头上。

    叶家这次不仅仅是举家迁徙,还有送嫁叶飞霜之意。而与此同时,也会替姜恒和雪梅举办婚礼。

    所以在半个月前叶府就开始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码头正中站着俩人,一个身着探花服一个身着传胪服,头插帽翅,身披红花,脸带期盼之色,看着往来的船只。

    围观的人群不免有些诧异,便相互询问,待问明白一个是探花郎,一个是二甲一等传胪郎时,都露出了敬佩之色。人人都知道这俩人自中探花和传胪后就没有回家乡,等着父母回京述职。

    见到他们特意穿起当日游街夸官的官服来迎接父母长辈,无不称赞探花郎和传胪郎纯孝。

    雪梅和叶飞霜是姑娘家,不能抛头露面,还未到南京城码头时便被董宜人和刑氏连声嘱咐了好几次,不许她们开窗,不许她们向外张望,更不许大声喧哗,免得有人听到了她们的声音。

    俩人都是事先接受过礼仪教育的,也都知道南京城比洛阳城更重规矩。在洛阳时叶飞霜还可以自己独自一人去白马寺乱逛,可是到南京时却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一路上,叶飞霜和雪梅日夜处在一起,感情自是比以前还要深厚。眼见得下了码头后极有可能就要分开,心中无比悲凉,坐在一起抱头痛哭。

    “等到霜儿成了亲,以后还是要去顺天府的,将来你们姑嫂不就是又能见面了?”董宜人见到这一对小人哭成了泪人,不免好笑。

    雪梅擦了擦泪水,透过窗户上的花棱窗纸看着南京城厚重的城墙,心情颇为激荡。

    她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南京,倒是北京去过几次。没想到时隔五六百年,她居然来到了明朝的南京。

    虽然她可能只在这里住上半月余,可是心里这份感慨,却是莫名其妙的令人伤感。

    叶飞霜也擦了擦泪,紧紧握住了雪梅的手指。

    “等到上了岸,我就要离开爹娘,以后爹娘就要靠嫂子奉养了,嫂子要记得多替我尽份孝,我这里先谢过嫂子了……”叶飞霜说着便弯下了双膝,裣衽一礼,珠泪不停的掉落。

    雪梅听了这话,本来已经收住的泪水又往外涌去。

    她就要嫁到姜家为妇,以后也不能奉养双亲,敬民的婚事现在还不知怎样。李娟虽是跟着大船一起来了,可到底将来身份所限是不能靠她孝敬爹娘。

    一想到刘承志和刑氏以后孤零零的住在顺天府大宅里,虽然上有老爷子和饶氏,下有敬东和王秀儿,可到底没有贴心的孩子在旁。

    她的心犹如刀割般疼痛,便也曲膝向着刑氏一福。

    董宜人和刑氏擦了擦泪,看着面前的这对小人,长吁短叹。

    雪梅和叶飞霜都要留在南京城,等着将来和她们的丈夫同去顺天府,而她们则会在几天后便随着大船先行北上,为孩子们打点宅院田产,买卖仆妇。

    原来都说好,俩人举办了婚事就跟着大船一起走。可是董宜人和刑氏不舍得两个孩子如此辛苦,又怕她们新婚燕尔就与丈夫分离被人钻了空子,便忍痛让她们留在南京城,等两个月后随着圣驾一起行动。

    刑氏早已红了眼圈,拉着雪梅起身,一把搂在怀里,哽咽道:“我的梅,我的梅,打小就没离过家……娘不求别的,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将来夫妻和睦,莫要让我担心就好。”

    旁边的董宜人,早已一把将叶飞霜拉在怀中,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饶氏坐在俩人身边,看着她们母女四人好一通抱头痛哭,心里也是酸酸涩涩的,拣了一块帕子轻轻按着眼角。王秀儿叹了口气,轻轻拍打着饶氏的后背。

    李娟垂着头,站在王秀儿身后,不敢抬头看。她现在的身份只比婢女高半截,连刘忠媳妇的地位都不如。

    谁叫她自己不争气,好好的日子过成了这样。如果她能聪明一点……

    父母跟着她随船北上,以后刘家会养李玉贵和毛氏一辈子。不仅如此,还送了顺天府一套小宅子给他们安身。敬民虽不能喊李玉贵为岳父,可是愿意这样奉养也是相当不错了。

    想到这里,李娟咬了咬唇,将头垂的更低了些。

    只求将来的主母不苛刻她就好,以后生个一男半女,这辈子也好有个依靠。

    帘外坐着姜太医、刘老爷子、叶哲光、刘承志等人,听着帘内董宜人和刑氏的哭声,微微叹了口气。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直到感觉到船身轻轻一震,叶管家笑着挑帘进来。

    “见过两位老太爷,大老爷,二老爷并几位少爷,船已到码头了,小人仔细瞧了瞧,两位公子已候在码头上了……”

    几人脸上露出喜色,不约而同的站起身,透过打开的窗户望去,果然看到两个身穿朱红官袍的年轻人站在码头正中,正是叶秋鸿和姜恒,身后穿着青色吏员服饰的是敬民。

    姜恒三人站在码头上,看到一艘大船缓缓靠岩,船上高高飘扬的旗帜上写着大大的叶字,不由得动容。

    去年三人从洛阳来了南京,就没再见过家里的人。这会终于盼到相见,脸上皆露出激动之色。

    等再看到船上的船夫将踏板搭在码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