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田韵 >

第35章

田韵-第35章

小说: 田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渡口上交了一人一文钱的过河费,三人便站在码头前等候。不一会便聚集齐一船的人,船夫撑着长长的竹蒿,只听得一声欸乃,船夫唱起了唐代诗人元结所著的《欸乃曲》。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嗨,欸乃一声山水绿哎……”

    水声淋漓,歌声醉人,犹如一张立轴的山水长卷,清风一推,橹楫扬起,荡开波浪层层婆娑细纹,行舟缓缓驶向北岸,乘客脸上带着笑,不由自主跟着唱了起来。

    歌声清缓舒畅,从南岸飘到了北岸。

    “真美……”雪梅站在北岸,回过头看着河水缓缓向西。平静如歌。心中犹如缓风习习,闲适悠然。

    敬民左右看了看,没看出一点美感来,只看到喧杂行人带着早起的迷茫。争抢着往渡船上挤。不由得嘟囔道:“三人来回就得六文钱,有啥可美的?”

    雪梅白了他一眼,当先往自己田地处走去。

    敬民挠了挠脑袋,不知哪里得罪妹子,看到雪梅走远了,急忙跟上去。

    雪梅这二十亩地,和李玉贵家剩下的那三十亩挨在一起,中间就隔了一条田垄,而刘承志买的五十亩又在那三十亩的对面,因现在那五十亩还不归刘家人所有。刘承志只是偶尔过来看看,也算是监督着李家不要使坏手。

    刘承志和刑氏也知道明珠送给了雪梅二十亩地,俩人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让雪梅好好的种地,千万不要辜负了明珠的一番心思。俩人私下也商量过。等到这二十亩秋收后卖了粮食,再凑点钱把这二十亩的钱还给明珠。

    俩口子是明白人,不愿意让大女儿拿了婆家的钱贴补小女儿。他们却不知道,这田的利润却有是明珠的一部分,这也是当初雪梅和明珠说好的。明珠出钱雪梅敬民出力,然后利润三人平分。

    俩口子不知道,他们二房那五十亩的产出也没有这二十亩地高。后来。三房和四房更是把自己的那十亩地全委托给了雪梅种,他们只收利润,甚至后来三房四房出了钱买地交给雪梅。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李家一家几口此时正在田里除着草,看到这三人,便直起身子打招呼。

    “玉贵叔。毛婶,丽妹,早啊!”雪梅嘴甜甜的,挨个打了招呼。

    李玉贵长相忠厚,因常年干农活脸色黑黑的。看到了雪梅如此礼貌,便咧开嘴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敬民和重山也打了个招呼,李玉贵话不多,问起来就是嗯一声或是点个头,和刘承志差不多脾气,倒是毛氏话比较多。

    李家的小女儿李丽,一直低着头,认真除着手边的草。

    雪梅和李家的人打过招呼后,这一片地的大小和重山仔细的说了一遍,拿出调好的骨粉一人分了一点,往根苗处细细的埋去。间中若是遇到有杂草的便随手除掉,顺便松整了一下土地。

    重山虽不知道为啥要往根苗处埋这些粉末,但是昨天就和雪梅说过了,要一切照她说得去做,便也不追问,只是往身上套了一个竹篓,自己选了一块地,开始洒肥料。

    黑夜悄悄向西隐退,东方的天空一指一指透出光亮。早起的朝阳跳出云层,调皮地看着在做农活的几人,将触手好奇地往这几人身上伸去,刹那间,几人身上便被镀了一层金黄。

    雪梅敲了敲腰眼,直了起腰,手搭晾棚看了看大亮的东方,将事先背在背后的竹笠草帽戴到了头上。无意中转过头,只见远处阡陌纵横,鸡犬声隐隐约约从村庄中传来。

    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前世也是这样,老师会在天还没有亮时将他们这些技术员全从宿舍中轰出来。一人背着一个竹篓,拿着采集器,趁着还黑着的时候采集试验田中茎叶样本,然后做各种记录,分析麦叶和稻叶在清晨时生长力度和吃肥的力度。

    如果是新的品种,老师更会要求他们承包的试验田,每隔一小时都要出一次数据。这个时间段是最难熬的,经常会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队,才可以保证睡眠。

    一想到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宿舍中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和对老师的诅咒声,雪梅就会觉得万分的怀念,那是她的少年和青春,也是她对前世仅剩的美好记忆。

    她低叹一声,从回忆中走了出来。从麻袋里用勺子舀出一勺子肥料,耙开地表,埋进了根苗附近的土中。

    太阳缓慢的升起,温度悄悄地上升,空气中传来灼热的感觉。

    雪梅知道,这时应该休息了。回过头一看,敬民和重山也将工具放进了背后的竹篓中,准备往田边走去。

    “喝口水吧!”敬民将放在垄边的水壶递到了雪梅手边。

    “哥,你也喝口。”雪梅往自己的碗里倒了小半碗,又递回给了敬民。

    重山默默的走到自己放吃食的地方,拿起水壶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水壶虽然是放在田垄边的树下,水的温度还是有些高,喝进嘴里温温的,解不了多少的渴。

    重山不知为什么,心里微微有些焦躁。他‘啪’的一下将水壶塞紧。敬民坐在他的身边,拿出一壶水递给了他。重山道了声谢,说自己有水。

    敬民便笑道:“我们这水里是掺了盐,雪梅说补元气的,你喝口。”

    重山将信将疑的给自己倒了小半碗,一口倒进嘴里,便觉得淡盐水缓慢的滑进口腔,所到之处,是那么的顺畅舒滑。

    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笑容。

    ps:

    此章节为感谢那些为中国粮食做出努力的所有农技员。中国有了你们,我们才吃得饱。感谢你们!你们是伟大的,无私的,令人敬佩的!在此隆重的感谢袁大大!

第59章 细教重山

    李家的人也走上了田垄休息,李丽往这里看了看,走到了雪梅的身边。

    “雪梅姐,你们中午咋吃饭?”

    “我们带的有干粮。”雪梅笑盈盈地举起了手边的荷叶包,露出了里面的馒头夹肉和几块咸菜。

    “我一会要回家做饭,帮你们带点稀饭过来。”李丽看到雪梅带来的食物中没有稀饭,便说着。

    “不用,不用,太谢谢丽妹了,丽妹真不用管我们。”雪梅急忙道谢。李家和他们家只是买卖关系,不敢劳累他们。更何况事先准备的饮水够多,中午不用喝稀饭也可以。

    李丽咬了咬嘴唇,犹犹豫豫的看了雪梅一眼,最终还是低垂下了头,似乎觉得愧对他们一般。

    “晚上让我爹给你们搭个棚子,再垒个灶台,你们可以中午在那里做饭。”

    声音低如蚊蚋,雪梅若是不细听根本就听不到。

    雪梅微微有些明白,李丽这是因为把她家那有麻烦的地卖给了刘家,所以心生不安,希望能通过示好来弥补一下。

    遂嫣然一笑,道:“我们早上过来的时候带得有饭,而且大夏天的也不怕饭菜凉了。真的不用玉贵叔了!”

    李丽抬眸看了看雪梅,见到她双眼清澈明亮,言辞诚恳,悄悄叹了口气,又退回了父母身边。

    “她说啥了?”敬民刚刚看到李丽过来时,就从雪梅身边走开了,看到她走了便过来问道。

    雪梅就将她的话重复了一遍。

    敬民若有所思,“她这是觉得过意不去?”

    “我看李家像是实诚人,不象是那等耍奸弄滑的。”雪梅想了想道。

    敬民颇为同意,遂也点点头。

    一会,就到了正午,三人就着水壶里的水开始吃喝了起来。刚刚吃了几口,李丽果然送来了一罐白眼稀饭。雪梅推辞不过。便道了声谢,将罐子接了过来。

    作为回礼,雪梅将自己的馒头夹肉递给了李丽一个,李丽说什么也不肯要。将稀饭倒到他们碗里后。便如飞般的跑了。

    正午的时候太阳比较强烈,是不用在田里劳作,雪梅便和俩人说了一会话,说着说着意识便迷糊了起来,靠着背后的大树打起盹来。

    一觉醒来,已到了半下午,三人又背上了竹篓,继续埋起了肥料。整整干了一天,才不过是上了三四亩的肥。

    “要是有机械就好了。”前世一般像这种上肥料,都是可以机械操作的。有时农科院里还会派遗无人机协助。象这样完全依靠手工,一点一点的往田里埋肥料实在是太累人了。

    可是,没有辛勤的农动,哪里能体会到未来收获的喜悦。眼看着自己一点点埋下去的肥料,转变成各种微量元素协助作物生长。雪梅就觉得累也值得。

    快到吃晚饭时,和李家的人道了别,三人便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李玉贵挥手示意,看着他们走远,随即又深深的叹息一声。

    “我今天知道咋干的了,明天你们就不用过来了,这天天来回也不便宜。”坐到渡船上后。重山看着雪梅和摆渡的船工商量好了价格,说好一个月一结帐后,说道。

    一个人来回三十天,就需要六十文,雪梅和船工讲好一个月五十文,一月一结帐。如果是别人。船工是肯定不答应的,可是雪梅一说自己是刘承志家的孩子,船工立刻就笑着同意。

    其实要说最方便的还是家里那十亩地,可那是刘老爷子分家分出来的,和家里的一百多亩挨在一起。雪梅不想被大房的人看到她是怎么种地的。所以宁愿天天摆渡过河到李家村种地,也不愿意在那十亩上耗费精神。

    “我和我哥这几天还是天天过来好了,这块地不是肥田,咱们上了这种肥后,还得洒其他的肥料,要不然话的产量就会降低的。”雪梅今天趁着洒肥料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了一下麦田里的茎叶情况,发现这些只是普通的低产小麦,和后世那些上千年的高产小麦完全不能相比。

    然而她也注意到,由于现在的小麦没有经受过什么化学的污染,一旦上足了肥料,产量也会非常高的。等到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再寻找那些茎粗早熟、抗伏倒力强、麦粒优良的小麦做为良种进行培育,第二年第三年时,小麦的产量便会成倍的增涨。

    相信在五年之内,就可以培育出来亩产八百斤的优质小麦。

    所以,听到重山说明天不用他们来时,雪梅立刻摇头表示不同意。

    重山见到雪梅坚持,便不再说话,只是坐在敬民的身边默默想着心事。

    敬民向来是妹妹说什么就是什么,倒也没有反对意见,就这样把明天的事情给定了。

    进了村子后就往家走去,远远看到刑氏和井奶奶搬了凳子坐在院外槐树下闲聊,见到他们回来笑着迎了上来。

    “累了吧?”刑氏看着两个孩子,只觉得无比的心酸。

    雪梅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多少农活,在家里不是闲着绣花,便是摆弄着后院的青菜。刘老爷子不管怎么说,这一点也比其他人强。刘家的姑娘,会让她们识字,也会教她们针线活,偶尔饶氏还会教她们规矩。就光这一点,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她和芳兰。

    所以,刑氏看到了劳动了一天脸色晒得通红的雪梅,深深的内疚了起来。

    “不累!就是困的厉害。”雪梅笑嘻嘻的和井奶奶打了个招呼。

    “让孩子赶紧进院吃饭吧。”井奶奶见到三个孩子也确实是累的很了,便说道。

    “对,对!”刑氏反应了过来,急忙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进了院。让他们先梳洗一番,招呼了在院子里编竹篾的刘承志开饭。

    两个孩子第一次单独出去做农活,刑氏特意将饭菜做的非常丰盛,不仅有肉有菜,又一人给煎了一个荷包蛋。这样的饭菜,以往在老宅的时候,那是根本别想的。就是有肉,那也是先紧着男人们吃。媳妇们都吃不上,孩子就别提了。

    更何况还是女孩子……

    以前的雪梅在老宅里根本就没有吃过几回肉,也就是逢年过节时,才跟着刑氏吃点肉星,又或者是随着她回娘家才吃上一顿。

    看到雪梅和敬民吃的香,刑氏和刘承志互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往孩子们碗里多挟了几筷子肉。

    “慢点,吃慢点,家里还有呢,你们姥爷今天派人送过来了半扇猪肉,都是薰好的。以后天天都有肉吃,别急,别急……”

    ps:

    求各位朋友的粉红票,有票票的朋友投个保底月票吧!谢谢了。

第60章 四房私话

    “姥爷啥时送过来的啊?”雪梅嘴里吃着肉,含糊不清的问道。

    “上午叫你大舅家的宏表哥送来的,说是往咱镇上送两头宰好的猪,送完后就拐到了咱家。本来你宏表哥还说要在家里等你们,我说你们怕是要天擦黑才回来,你宏表哥这才走了。”刑氏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给说了一遍。

    又用勺子挖了满勺的花生放到了雪梅的碗里,“你姥爷上次来,知道你喜欢吃花生,这次特意让你宏表哥给捎过来的。对了,还带来了一些不能吃的猪下水和猪毛,骨头我煮了汤等不能吃了我就晒上。还有,今天你爹在咱家后院挖了个粪坑沤那些下水和猪毛,正好可以弄个厕所……”

    刑氏说的宏表哥,是雪梅大舅刑时的儿子,因是长子长孙,便只能继承杀猪的行当。刑家就只让他在学堂里识了几个字,便让他到猪案上管着称肉。

    “娘,吃饭呢,说这干嘛?我胃浅……”雪梅看着手里的馒头,颇有些难以下咽。

    刘承志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自从刘老爷子拒绝见刘承志之后,他的精神便处于颓废状态,已经好几天没有笑容,今天因为雪梅一句话笑了起来。家里的人,放下了一颗心。

    雪梅急忙挟了一筷子最肥的五花肉放到了刘承志碗里,谄媚的看着他,“爹,你尝尝我挟的肉好吃不好吃?”

    刘承志笑着挟起了这块肉,嚼了两口就道:“好吃,我闺女挟过来的就是好吃。”

    敬民也急忙挟了一筷子,摆出一副求表扬的表情。

    刘承志来者不拒,只要是孩子们挟过来的都会干净的吃完,不一会便说自己吃撑了。

    院子里顿时笑了起来。

    四房院子里,苗氏强撑着病体做好了晚饭,叫了刘承礼过来吃饭。

    吃完饭后,苗氏让翡翠领着弟弟敬泰在院子里玩。她拉着刘承礼进了堂屋。

    “他爹,这家里的钱,你有安排没?”苗氏盯着刘承礼,问道。

    “按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地!可是你也知道。二哥家有一个好亲家,又有一个好娘家。他能说是从娘家借的钱,咱家不行。所以我就想缓缓,等以后有了机会再拿出来置地。”刘承礼仔细的想了想,说出的话颇有条理。

    苗氏微微有些失望,轻轻的垂下了头。

    “咋了,你有想法?”刘承礼看到媳妇腊黄的脸,颇有些不忍,将她的手拉过来放在了腿上。

    “我看到二哥家都种上了地,以后日子怕是越过越好。咱们家明明有钱。却不敢拿出来用。就是吃个饭,也不敢往丰盛里吃。今天要不是二嫂送来一斤熏肉,孩子们连口肉都吃不上……”苗氏双眼通红,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刘承礼叹了口气,将妻子轻轻搂在怀里。

    妻子的心思。他不是不明白。可是这些年都忍下来了,又何必在乎再忍几年?

    “要不,咱买十亩地?先种着,反正大伯也知道咱家有二十两银子!”

    “再说吧,”苗氏也有些担心,刘家的几个兄弟挨着个的买地,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刘承礼就拍了拍妻子的肩膀。俩人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些年,咱怕是恨错人了。”刘承礼长长的叹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