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人皮面具 >

第41章

人皮面具-第41章

小说: 人皮面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桌子上摊放着一个本子,手里拿着一根钢笔,轻声问道:“你是自己一个人住吗?我的意思是,还有没有其他人和你一起生活?”

    芊芊摇了摇头,说:“没有,只有我一个人。”

    她秀气的脸上涂了很多化妆品,呈现出一种惨白的颜色,嘴唇上的血色也很淡,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胆战心惊,就像是面对着一个毫无温度的人偶。

    我又问:“那你有没有朋友?那种可以说一说知心话的朋友,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闺蜜?”

    “没有。”

    “为什么不尝试着找一些朋友呢,是因为你不喜欢和朋友相处吗?”

    “不是,我觉得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感情,再好的朋友最后也会分开,与其到时候因为舍不得而痛苦,还不如没有。”

    她的回答是生硬而且冰冷的,但是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伪装。

    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了第一个词,“面具”。

    我让芊芊做了一次沙盘。

    沙盘疗法,又名箱庭疗法。需要参与者在沙盘中摆放各种器具,可以是人、物或者其他任何东西。沙盘中摆放的东西往往代表某种意象,反映了参与者内心深处的意识和无意识,从而达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上一次陈兵母子曾经使用过它,得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信息。

    在沙盘室里有很多道具可以选择,但是芊芊什么都没用。她只是用手轻轻的在沙盘中央堆起了一个小土丘,然后又把土丘周围一圈挖深。

    看起来就好像她建了一座山丘。

    我试探着问:“要不要在沙盘里面再添加一些东西?”

    她在柜子上找了一圈,最后拿了一个小女孩,把它放在了土丘上面。

    我问:“它代表你,是吗?”

    芊芊点头。

    我又问:“这个土丘代表什么?”

    她说:“这是一个小岛,与世隔绝。”

    在沙盘中,芊芊表现出了孤僻的一面,她塑造了一个岛屿让自己藏身。

    我说:“可以再往里面添加一些东西吗?咱俩轮流进行,每次只能放一样东西。”

    芊芊同意了。

    第一轮,我在“岛屿”上面放了一棵树,她在上面放了一匹马。

    第二轮,我在土丘外侧被挖深的地方放了一个小桥,她在岛上放了一栋房屋。

    树是我的试探,我想知道如果我往她的岛屿里面放一些东西,会不会得到排斥,答案是不会。

    马代表的意象非常丰富,它健康、自由,但是小岛对于一匹马来说,还是显得太小了。这或许代表她对外界的向往。

    小桥代表岛屿和外界的沟通,也是我的试探,芊芊对此并没有表示排斥,这说明她虽然很孤独,但并不排斥和外界交流。

    房屋代表家,安全感,小岛上的房屋代表她在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时候,会觉得安全。

    沙盘告一段落,最后芊芊为自己的作品取了一个名字。

    我在本上轻轻写下第二个词,“孤岛”。

    芊芊的脸上涂着厚厚一层化妆品,几乎看不出她原本的肤色是什么样。

    这让我想到了一种症状,它是社交恐惧症的一个子症状,叫做赤面恐惧症。意思是患者害怕脸红,一旦脸红就会觉得心慌气短,必须一个人才能冷静下来。

    或许她是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脸色,以免被人发现自己脸红了。

    她说社交恐惧症不仅影响了她的工作,还影响到了她的感情生活。有位长相帅气人品也不错的同事曾经向她表白,但是她的反应却是呼吸困难,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结果让对方以为自己是不好意思拒绝,就此作罢。

    从那之后,社交恐惧的症状变得更加明显,表现为不敢与人对视,无法当众发言,甚至是害怕异性,说话口齿不清等等。

    除此之外,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柜架上的道具种类繁多,都是按照分类整齐摆放的。而芊芊在观察沙盘的时候,始终都没有靠近过其中一个分类,是交通工具。

    我猜测她会不会对交通工具感到害怕,可能是害怕其中的某一种。

    当我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芊芊表示自己现在没法独自过马路,必须要走地下通道或者是跟着人群移动才行。

    我感到有些困惑,为什么社交恐惧却表现出了对交通工具的恐惧?

    还是说,她害怕的其实是飞速行驶的车辆?

    她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有时候她不愿意说的事情往往就是症结所在。

    在第一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和苏郁这个案例。

    苏郁虽然不明白社交恐惧的发病原理,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社交恐惧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幕后黑手。

    苏郁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社交恐惧的对象肯定不单纯只是陌生人,而应该和过去的经历有关联。她可能是因为经历了某些不愉快,所以才会害怕与人交流。”

    我说:“你说的有道理,或许交通工具对她来讲就是一个特殊的意象。”

    她说:“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社交恐惧肯定有导致恐惧的认知要素,你必须找出这一点,她为什么会害怕和人沟通交流。”

    我说:“是的,她的‘面具’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真实面目,而‘孤岛’则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藏身之处。”

    在和苏郁探讨之后,我决定对芊芊施展催眠,尝试着让她坦露出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催眠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让芊芊坐在舒适的催眠椅上,身子倚靠着柔软的椅背,全身放松。

    催眠的第一步是“放松”,我说:“深呼吸,感受空气在你体内的流动,就像是温暖而缓慢蕴动着的水波……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头部、躯体、胳臂、手指……”

    针对不同的来访者,放松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人可以迅速放松,然而有些人却要重复多次才能成功。

    大约十分钟后,芊芊几乎是瘫软着躺在椅子上,呼吸沉稳缓慢。

    催眠的第二步是“暗示”,我说:“现在,你觉得自己的右手很轻很轻,仿佛是在手腕上绑了氢气球,带着你一点一点的飞了起来。”

    随着我的暗示,芊芊的右手缓缓抬起,虽然只有约莫十厘米的高度,但这表示她的受暗示性很强,催眠成功的几率非常大。

    我继续说:“在你的面前有一个按钮,当你按下它的时候,你就出现在一个十字路口处。你不需要害怕,因为我会一直陪着你,好吗?”

    芊芊微微皱着眉头,看起来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回答说:“好……”

    我说:“我数到三,你就按下按钮,好吗?”

    催眠的指导语分为很多种,针对不同情况有着不同的变化。我发现自己近来尤其喜欢“按钮式”催眠指导语,它对于一些受暗示性强的人来说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抬起的手臂和按下的动作,也能迅速让他们进入催眠状态。

    “一。”

    “二。”

    “三。”

    我看到芊芊的右手落了下去,重新回到了椅子上,就好像她按下了按钮。

    我说:“你看到了什么?”

    她说:“是一个十字路口,周围全都是车,它们……开的好快。”

    我问道:“除了你之外还有人吗?”

    “有……我看不清她的脸……她就站在我旁边……医生,我好怕,你在哪里?”

    我说:“别怕,我就在你身后保护你,只是你看不到我而已。现在放松你的情绪,深呼吸,看一下你身边的人,看一看她是谁。”

    芊芊深深吸气,随后突然发出了一声惨叫。

    我被吓了一跳,赶紧问道:“发生了什么?”

    “刚刚突然有一辆车开过去,把那个人撞飞了!”芊芊激动的说道。

    我说:“你呢?你受伤了吗?”

    “没有……但我的身上都是血……”

    芊芊的情绪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催眠,无奈之下我选择将她唤醒。

    她醒来之后神色疲惫,浑身无力的靠着椅背,嘴唇的颜色都有些发青。

    我问:“还记得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

    她虚弱的点了点头。

    我又问:“那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芊芊回答说:“不是……虽然我真的很害怕十字路口,但是我没有经历过车祸,也从来没有看到过……”

    我继续问道:“被撞飞的人是谁?”

    芊芊摇了摇头,“我没看清。”

    催眠到此结束,我在本子上写下了第三个词,“车祸”。

第六十七章 孤岛(下)

    催眠结束后,苏郁问我:“为什么要让她想象自己置身于十字路口,这太危险了。;”

    我说:“我必须鼓励她面对自己不敢面对的事物,这样才能挖掘出背后的东西。”

    苏郁问:“那你挖掘出什么来了?”

    我回答说:“她说除了自己之外,身边还有一个人,不过这个人却被车辆撞飞了。但是在她醒来之后,我和她确认过这件事情,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车祸,所以催眠时看到的景象完全都是臆想出来的,应该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

    我分析说:“最一开始我以为她会不会是亲眼见过朋友出车祸死亡的场景,所以才会惧怕交通工具。但是这和她的社交恐惧没有丝毫关系,所以我认为不对。联系起她第一次咨询时候说过的话,‘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感情,再好的朋友最后也会分开,与其到时候因为舍不得而痛苦,还不如没有’,我在想,她会不会因为某些缘故失去过朋友,所以才会形成这种错误信念。”

    苏郁忽然“啊”了一声,用一种恍然大悟的语气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会不会十字路口的车辆代表流言蜚语,她身边的人代表她的朋友。后来她的朋友被车撞飞代表,现实中朋友因为流言蜚语而疏远了她?”

    我挑起眉毛,赞叹道:“你其实适合做个编剧,我这个小小的心理咨询室还真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苏郁不要意思的笑了笑。

    我不知道她的推测是否正确,因为如果把车辆也当成意象来看未免显得太过大胆。不过苏郁的直觉向来准确,所以我对此持保留态度。

    第三次咨询是谈话治疗。

    我问:“在你患上社交恐惧症之前,你有没有朋友?或者说,那时候的情况和现在一样吗?”

    芊芊的表现和我料想中的一样,一旦谈起过去的事情就会变得沉默起来,这是一种阻抗,她在用沉默拒绝我。

    其实人的心结往往是简单而纯粹的,但是“阻抗”才是最难对付的地方。她隐瞒了太多信息,却想要让我治好她的社交恐惧。

    我试探着说:“你以前的生活应该很丰富的吧,有很多朋友……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才会导致你变得孤单起来,是吗?”

    她有些惊讶的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

    我也有些惊讶,没想到助手的猜测竟然会是真的。我说:“你说过再好的朋友最后也会分开,既然会有这种感悟,应该是经历过才对。不过,我想朋友应该不会轻而易举的离开才对……”

    芊芊再度陷入了沉默。

    我继续试探着说:“会不会其中有一些误会?比如外面有一些关于你的不好的传言?”

    她突然开口说道:“不是误会,是背叛。”

    她终于打开了话匣子,我仔细听着她说的每一句话。

    “以前有一个同事和我关系很好,我把自己的秘密都告诉了她,包括公司老总追我的这件事情……后来公司里就到处传我和老总**,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就当上了销售经理……”

    芊芊滔滔不绝的说着,我仔细梳理着她话语中的信息。

    她把秘密告诉了好友,随后就传出了有关她的负面消息,于是她认为是朋友背叛了自己。

    我问:“你确定是你的朋友传出了消息吗?”

    她摇头,回答说:“我后来找她谈过,可她只是说‘没想到你是这种人’。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知道从哪里就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恶意中伤,从而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综合了三次咨询得到的资料,我已经知道了芊芊的错误信念在哪里。

    第一,她不信任朋友。

    第二,她惧怕流言,而且不敢面对。

    这才是导致她社交恐惧的根本原因,她害怕朋友的背叛,害怕外界的流言蜚语,于是选择戴上面具生活,把自己的心放在一座孤岛里面。

    那三个关键词,“面具”、“孤岛”和“车祸”,也终于联系到了一起。

    针对她的情况,我选择了一个比较具有冲击力的疗法,实际施展起来类似满灌疗法,即冲击疗法。

    我让芊芊蒙上眼睛,带上耳塞,然后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我和她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周围有车辆不断呼啸而过。

    而苏郁则负责搞定路旁的交警,尽量拖延时间。

    我先是摘除了芊芊的耳塞,能感到她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这个十字路口比较混乱,每时每刻都有车辆几乎是擦着你的衣角飞速掠过,让人觉得害怕。

    她颤抖着声音说:“这……这是哪里?”

    我说:“你最害怕的地方,但是现在请你努力抑制住恐惧。”

    随后,我取下了她的眼罩。

    瞬间,芊芊发出了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一把将我抱紧,反复喊着:“不要!我要离开这里!”

    “不要逃避,请面对现实。”我将她从怀里推了出去,让她背对着我,面对着车辆形成的洪流。

    我一只手扶着她的肩膀,另一只手蒙着她的眼睛,说:“深呼吸,保持深呼吸。”

    她的确很害怕,已经吓得哭了起来,眼泪沾湿了我的手,也擦花了她脸上的妆,露出了里面最真实的肤色。

    我说:“现在你面前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句句的恶意中伤,它们都在说你的坏话,而你被它们吓得瑟瑟发抖。”

    芊芊颤抖着说:“我不要呆在这里……”

    我继续说:“面对无缘无故的伤害,你应该怎样做?逃避,还是面对?”

    她重复说:“我不要呆在这里……”

    我说:“你无路可逃的,四面八方都是它们,你就算不呆在这里还能去哪儿?”

    听到这句话,芊芊忽然变得冷静了许多,她哽咽着问:“那我……只能面对?”

    我说:“是的。”

    这就是现实,你经常会遇到无缘无故的困难,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知难而退,二是迎难而上。大多数人会选择“一”,最后只能得到遗憾。但是如果选择“二”,或许得到的结果和“一”一样,都是失败,可是至少自己不会后悔。

    我又说:“记住,你面对的是无数流言,但是你是坚强的,只要你不害怕,它们就无法伤害到你!芊芊,你必须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并不会因为流言蜚语而做出任何改变,你就是你!如果让它们真的伤害和改变了你,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说完,我松开了双手。

    芊芊看着面前飞驰的汽车,脸上的妆已经花了,她泪眼朦胧的说:“我该怎么办?”

    我说:“穿过它们,不要理会它们,就这么简单。”

    她深深吸气,可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