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165章

征战五千年-第165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支魏军或许比京城的那些强一些,但终究不能与我北国勇士相比,来日再战胜利的一定是我们,到时候我定要取下方才那名使枪小将的头颅以洗今日之耻。

    “再快些,后面就要追上来了!”回头一看,李悠正不紧不慢的追赶着他们,落在队伍后面的零散士兵不断死在他的枪下,千夫长再次加快了速度。转过一道河湾,溃逃的北虏大惊失色,前面那如同黑墙一般的是什么?

    “北虏休走,今日定要你们见识见识你家周爷爷的厉害。”周伯符手持陌刀,率领陌刀队堵在了他们的前方。(未完待续。)

第431章 退兵

    此战,夷列刺的万人队被李悠全歼,一万兵马仅有数百人逃回京城,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北虏收拢了自己兵力并严禁小部兵马外出劫掠;京城四周的勤王军从李悠的这次大胜之中收获了勇气,也开始向着北虏发起试探性进攻,虽然依旧败少胜多,但却也让北虏的压力大了起来,他们在南下之后第一次感到了被动。

    消息同样传到了内城之中的大魏朝廷耳朵里,太后闻讯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担心起北虏大营中李冲的安危来,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无法约束勤王军,只能在此派出陈静庵向袁章请求早些达成议和。

    阿鲁布也将袁章叫来商量对策,“我决定率军南下,彻底扫除李悠的勤王军,不知国师意下如何?”虽然此前略有分歧,但袁章现在依旧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大可汗万万不可。”袁章没有拿此前的一月之约说话,他知道李悠根本不会在乎这些,“若大可汗带的兵少了无感歼灭这股魏军,而要是带的多了则京城又有危险,此时京城四周的勤王军不下数十万,若被他们攻入京城,对我北国大为不利。”

    南方是魏国的地盘,如果阿鲁布率领大军出征,李悠不一定会和他们正面对抗,而是会选择利用自己对地理的熟悉引诱阿鲁布大军深入,再寻觅合适的机会发起进攻,北国兵力宝贵不能浪费在这里;再者上次和阿鲁布的分歧也让袁章意识到现在北国并没有做好一统天下的准备,所以他打算启用另外一个方案。

    “如今内城攻破,将大魏朝廷彻底荡空只在旦夕之间,与之相比李悠的大军反倒是小事了,只要我大军不露出破绽,他们也不敢来骚扰。”袁章解释道,现在李悠手上的兵马还是有些少了,对京城的局势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因而眼下还是等他们送来最后一批财货工匠之后,灭掉大魏朝廷将朝臣尽皆带回北方再说。”

    “听国师的意思是现在我们还不能将京城据为己有?”阿鲁布敏锐的发现了袁章话里隐藏的意思,这让他觉得有些不甘心。

    “北国人口稀少,暂时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若是占着京城徒惹人恨,还不如让出来让那些魏人争个痛快,我等则以龙城为都立国,静观其变。”袁章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大魏将藩王分封各处,若太平时则保证无人可以撼动皇帝的帝位,但若是咱们将太后和皇帝都掳去龙城,则大魏一时之间找不出一名可以服众的新皇帝,各地豪门大户为了一己之私定会拥立不同的皇帝,整个大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力与我北国抗衡,而我等则可以接着这个时机缓缓积蓄实力,逐渐消化宣大一地,待宣大彻底能为我所用之后再南下将其各个击破不迟。”

    任何一名大魏的官员都知道只有他们重新统一在新皇帝的宝座之下,才有实力和北国相抗衡;但是在一名英名果决却距离自己颇为遥远的藩王,和一名身处自己辖地能为自己所控制的藩王之间,他们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最大利益;袁章对大魏豪门高官的心思摸得很清楚。

    “要放弃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还真是可惜啊!”阿鲁布看着窗外的京城,一时有些不舍,这次要是退去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如今京中财货工匠已经被我们搬空,京城想要恢复繁华没有十来二十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现在将其捏在手里只能成为累赘。”袁章继续劝道,“因而还不如将其舍弃,把这个大麻烦丢给别人,有了这些财货工匠,龙城超过京城指日可待。”

    “能占得住的草场才是最好的草场。”安陆不说了一句漠北的谚语,草原上这样的事情也见的多了,无数实力不足却舍不得虚名硬要占据王庭的部落消亡,而那些懂得舍弃的部落才会慢慢壮大,再说了这次南下的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所以阿鲁布赞同了袁章的话,“既然要回去的话,那就早些把剩下的事情办了吧。”

    “谨遵大可汗之令。”袁章起身拜倒,“这李悠终究是个头疼的问题,臣想要在临走之前设下埋伏,将其彻底歼灭,还望大可汗应允。”

    “一切就按照国师的意思去办。”自从袁章到了漠北之后,漠北大军屡屡大胜,却一再在李悠手上吃亏,要是能解决他阿鲁布自然乐见其成。

    阿鲁布离开之后,袁章立刻让人从柴房里把李冲带了过来,“既然尔等已经归降与我北国,那么太后和朝中大臣为什么不来大可汗帐中拜见?若是太后依旧不肯前来拜见,就休怪我们没耐性了,明日午时不见他们出城,我北国大军就会即刻开始攻城,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先是一顿责怪吓破了李冲的胆子,接着袁章又好言安慰,“我北国大军在京城待的时间也够久了,现在也是该返回漠北的时候了,明日中午要是太后和文武百官出来拜见大可汗,明确两国的关系,那么事后我就会将你们放回去,京城也会还给你们,反正如今京城也剩不下什么了,我们拿来也没什么用处。”

    在柴房里待得苦不堪言、提心吊胆的李冲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连连答应并立刻派出亲信太监回城送信。

    得到这个消息的大魏朝廷立刻慌了手脚,可惜他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胆气,在拒城死守等待勤王军和出城投降寄希望于北虏能绕过他们之间,太后和群臣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二个办法;第二日一早,内城城门大开,太后和群臣带着内城之中的最后财货来到北虏大营之中求降。

    从太后、皇帝到各部的微末小吏,整整数千人缓缓进入北虏的大帐之中,齐齐向阿鲁布跪倒,大魏两百余年的荣耀在此时丧失殆尽。(未完待续。)

第432章 傀儡

    太后和小皇帝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昔日身上的各种华贵配饰此时早已经被他们取下来当做给北国的赔偿,其他大臣也是一般,除了一身衣服还算过去以外,全没有当日的那种风光,一个个低头等候着对他们命运的裁决。

    “大魏太后、皇帝率文武百官向北国大可汗叩首。”此时阿鲁布还没有确定国号,因此只能用北国代替,大营中间的王帐大开着,阿鲁布和他手下的众多头领们哈哈大笑,看着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贵人们。

    太后和小皇帝率先跪了下去,接着群臣发出阵阵哀哭紧跟着跪下向阿鲁布等人叩首行礼,昔日的种种骄傲此时华为无尽的屈辱,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三跪九叩之后,太后和小皇帝提心吊胆的等候着阿鲁布的命令,自己都向他们彻底认输了,京城的积蓄也被搜刮干净,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许可以放我们回去了吧?直到此时他们还做着天真的幻想。

    阿鲁布对着身边的亲卫小声说了几句,亲卫出来外面大声说道,“大可汗念在尔等还算恭顺,因此饶过尔等的性命,现在我北国大军即将北返,尔等当与我大军一同北上,沿途需严守号令,不得违背!”

    什么?这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得众人头晕眼花,半天反应不过来,此前不是说叩拜之后就可以放回京城了么?怎么现在又要跟随大军北上?陈静庵连忙喊道,“大可汗,先前不是说只要归降就可以将我们放回么?”

    “此一时彼一时也,尔等筹款不利,所以只好走这么一遭了。”亲兵笑嘻嘻的说道,若是在草原上,那些战败的部落只有沦为奴隶的下场,那还敢挑三拣四。

    “此前分明早有约定,大可汗不可不讲信用啊!”其他群臣顿时也急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守住京城拼死一战,那还会有今日的屈辱,只是现在却已经迟了,他们在数万北虏大军的包围之中,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我大魏对大可汗一向恭顺,可谓尽心竭力以求侍奉,不敢有丝毫马虎。”小皇帝泪流满面,这几天在柴房之中已经让他受够了苦,现在又要随军北上,怎么熬得下去啊,他哭诉道,“敢问大可汗我大魏究竟有何罪孽,竟落得如此下场。”

    “大魏无罪,然我蛮夷也!”阿鲁布走下宝座,出来大声答道,此时他撕去了一切掩饰,**裸地露出了本来面目;想要处置别人就要先安上一个罪名,这是你们中原人的做法,我不过是漠北的蛮夷,完全不讲究你们那一套,既然你们现在落入我的手中,那么我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你们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

    “来人,将他们压下去,但有反抗杀无赦!”眼前的这些人着实让人觉得厌烦,享受完叩拜之后的阿鲁布没了继续和他们交流的**,挥挥手让人将他们押入已经准备好的牢营。

    “老臣有愧先皇大恩,竟让大魏落得如此境地。”有些脆弱的臣子听闻此言失去了最后的希望,长哭之后撞上北虏士兵的刀枪求死,这些人才不管他们此前是何等最贵的身份,当即手起刀落成全与他。

    还有人不管不顾,指着阿鲁布破口大骂,即使刀枪加身也不停歇,最终被北虏士兵虐杀致死,但更多的人却依旧像温顺的羊羔一般跟在北虏士兵身后进入早已安排好的营地,这里没有帐篷,没有被褥,就连干草也没有几把,只是周围围了一圈栅栏,他们就像猪羊一般被赶入里面,等候跟随大军北上。

    “许时雍、杨德明,你二人留下。”此前沉默不语的袁章突然说话了,为凑够赔款勒索四方的承天府尹许时雍和杨介夫之子杨德明忐忑不安地留了下来。

    “拜见国师大人,敢问大人有何吩咐。”俩人齐齐跪在袁章面前,杨德明也不见了昔日在西园时的倨傲,瑟瑟发抖,生怕袁章借机夺去他的性命,而许时雍则眼珠乱转,难道是国师大人知晓了我此前竭力搜刮钱财,故而想要给我好处?

    事实正如许时雍所想的那般,袁章的确是给他送来了好处,只是这个好处让他着实承受不起,“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太后和皇帝跟随大军北上,这京城之中总该有个新皇帝才行,许时雍你此前做事还算恭顺,故而大可汗打算扶立你为新君,而杨德明家学渊源,必可担当宰相一职,你二人看看这文武百官之中有那些得力的人手,就挑出来留在京城吧!”袁章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一番晴天霹雳一般的话来。

    “小人。。。小人德行不足,实在难当此大任!”许时雍吓得魂飞魄散,那敢答应,当即连连叩头哀求道,杨德明也是一般模样。

    “这么说,你俩对我北国就没有用处了?”袁章起身走到他二人跟前,“既然如此,来人呐,将他二人拖下去喂狗。”

    “国师大人!国师大人!”许时雍和杨德明练兵抱住袁章的大腿,他们虽然不想当皇帝和宰相,可是更不想死啊。

    好一番恐吓诱惑,又保证会留下数万兵力帮着他们维持京城秩序,别无选择之下许时雍和杨德明只得答应下来,随即开始挑选此前一向和他们交好的官员。

    一见有不用北上受苦的机会,那些文武百官顿时看到了希望,许多寡廉鲜耻之徒连忙跪下恳求他二人念在昔日的情分之上收下他们。

    卢承庆等人却是沉默不语,此前将杨介夫下狱已经狠狠地得罪了杨德明,现在他又怎么会挑选他们?因此只能小声喝骂几句以解心头之气。

    将这数千官员仔仔细细的筛理一遍,许时雍和杨德明总算凑出了两三百号毫无节操的官员,一个新朝廷的架子就此搭了起来,当然能维持住他们平安的还是袁章给他们留下的数万大军,对此他们心知肚明。

    第二日,大军进入内城,许时雍带着上坟一样的心情登上了大殿上的宝座。(未完待续。)

第433章 回师(700月票加更)

    留下三万大军帮着许时雍和杨德明维持京城秩序,阿鲁布和袁章带着剩余的十五万大军满载而归,此次南下他们收获钱财物资无数,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批草原上稀缺的工匠,还将宣大一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等过上两年将这些地方彻底消化,就是他们再次挥军南下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大魏就将沦为漠北诸部的牧场。

    这些日子袁章已经命人将外城被投石机轰塌的城墙修葺完毕,三万北国大军拒城而守,耶鲁翰胸中颇有韬略,只要不出城迎敌,当可保得京城平安;而剩余的十五万大军也没有直接回归龙城,而是分作两拨,第一批五万人押送着劫掠来的物资工匠、太后、小皇帝以及大魏朝廷的官员先行一步,剩余的十万人在京城以北设下了埋伏,如果李悠大军胆敢追击,这十万兵马定会将其全歼。

    袁章站在山峰之上远远地眺望着京城的方向,耐心等候李悠大军的出现,如今张果已经故去,大魏还能让他心生忌惮的唯有李悠一人,若是能借此机会将他斩杀当场,那么日后再次南下大魏将无人可以抵挡北国大军的铁蹄。

    一连等了三日,依旧没有见到李悠大军北上,放出驯养的猎鹰将方圆数十里地查看了个遍,依旧没有见到任何成建制的军队;难道李悠放弃追击的打算,反而去攻打京城了?可耶鲁翰也没有发来消息啊?袁章陷入疑惑之中。

    “此时京中有耶鲁翰的三万北虏大军,还有被许时雍、杨德明所收服的禁军八万,袁章临走时给许时雍留了些粮食,因此他才能暂时控制住这些禁军。”李悠的军帐之中,司马错正在给众人解说着如今的形势,和来京城之前想比,参与议事的人数多了不少,许光、钱骅、秦士信、罗世绩、周伯符、潘凤等人仔细观察着司马错在地图上添加的标注,而李令月现在还不适合展露身份,故而躲在了一边。

    “此次北上,我们并没有携带攻城器械,顾先生他们也没有随行,京城城墙既高且厚,耶鲁翰又不是此前京营禁军的那帮庸将,短时间内想要攻占京城怕是不易。”许光摇头说道,“当然,若是能将京城周边的勤王军全部纳入小爵爷的指挥之下,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

    “太后和皇帝被掳往龙城,许时雍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出之后,各路勤王军就开始着急回去。”司马错脸上路出一丝讥笑,“他们回去的速度可比来的时候快多了。”

    “这是要另立新君?”罗世绩瞬间就明白了这些人的用意,既然皇帝已经被北虏带走,许时雍的帝位不会有人信服,那么大魏的帝位就出现了短暂的空缺,眼下谁能拥立新王登基谁就会掌握住主动权,怪不得这些人动作那么快。

    “正是如此。”司马错点头答道,“齐王府位于河南道,河南道一向是崔家的势力范围,此次前来勤王的众多官员之中正好有许州知府崔季珪,他昨日已经率领大军离去,其目的不问可知;山南西道有蜀王,益州知府苏子灿也与今日一早拔营离去,其余各路兵马这两日经常聚在一起商议,想必另有打算。”

    “崔季珪临行前也派来幕僚见我,曾许诺若是我支持齐王登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