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34章

征战五千年-第33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维贤断断续续的把其中的厉害分析给张之极听,之后张之极拿出了浑身的本领来帮助使者征集粮草,甚至还拿出了自己家中的存粮,再加上王洽、岳云等人的帮助,总算凑了一批数目可观的粮草准备运往宁远。

    “此次运粮需要万分小心。”岳云提前得了李悠的指示,对大明官员的节操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为了防止在运送途中有人破坏,他派出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兵马,并且对那些随行的民夫也是严加盘查,曹化淳、骆养性也拿出了东厂和锦衣卫中最擅长察言观色、监视监督的人手加入到运粮队伍之中。

    可就算如此,一路上也是风波不断,有民夫想要趁着夜色点燃粮车的,有沿途的关卡拦路不肯放行的,甚至还有假扮成土匪的大明官兵试图拦路打劫的,为了应对这些事情,折腾的押运粮草的官员狼狈不堪。

    “这还是我大明的土地么?”他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大明的士绅,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官府,可是为什么这些人竟好像是把他们当做敌人一般?巴不得他们赶不到辽东。

    “呵呵,不过是有人不愿意见到咱们把粮食送到辽东,帮助陛下获胜罢了。”跟随使者回京的李自成冷笑道,“这些大明的官员早就烂掉了。”他在陕西可是亲眼见过李悠是怎么样收拾当地的贪官污吏的,要是陛下此战获胜,接下来恐怕就要对付京城和其他地方的官员了吧?既然这样,他们拼死阻挠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这些人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等陛下大胜还朝,自会好好收拾他们。”一旁的曹变蛟出声应道,他虽然是武将出身,可是由于明末文贵武贱的传统,也没少受这些官员士绅的欺凌,对他们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在京营、宋军、东厂、锦衣卫等的齐心协力之下,历经了千辛万苦,突破了重重阻挠,终于将这一批的粮食送到了宁远城中,当地的百姓和李悠所率军队面临的粮食危机总算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李悠这边危机解除,而关宁军和建奴那边却是耗不下去了,他们的粮草虽然还够用,可其他物资却是日渐稀少,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逼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勾引李悠出城决战。

第880章 出战

    “陛下,建奴大军已经离开营地,似乎有进攻其他城堡的打算。”这段时间里李悠也查清楚了关宁军和建奴的下落,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相距不远,互成犄角之势,无论进攻他们之中任何一方的营寨,侧面都会暴露在另一方的攻击之下,所以李悠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人监视他们的动向,关宁军给建奴提供粮草的事情也完全落入了他的眼中,只等此战获胜之后就会和祖大寿他们算总账。

    “哦?他们不敢来攻打宁远城,就去骚扰其他城堡?”宁远锦州防线可并非只有这两座城池,其间还有大小不一的各式堡垒,按道理说这些堡垒里面应该有充足的粮食和火药弹丸,以及大军驻守,可是现在这些都被关宁军给带走了。

    “这是想引诱咱们出击啊。”卢象升很快猜出了建奴的打算,他们这是想将城中守军引诱出城,引入到对他们有利的伏击地点,然后聚而歼之。

    “他们若是留在营地之中,我们或许还不好应对,可是既然出来了,就别想着回去。”就现在建奴的实力,出征时可没办法将那些重达千斤的大炮全都带上,关宁军同样如此,这样一来就等于削弱了对宋军和新军的最大威胁,李悠有绝对的信心击败他们,“传朕的旨意,收拢所有兵马,准备出城将这些建奴彻底解决。”

    建奴和明军打了多年的交道,似乎已经将他们进攻、明军防守当成了思维惯事,其实在遵化城下也算是这种模式,恐怕他们很难想象明军竟然会主动出击寻求和他们进行野战吧?而如今李悠手下的宋军和新军和之前的那些明军已经是大不一样,他们拥有足够的实力在野外击败建奴的军队。

    “末将愿为先锋!”此言一出,卢象升、曹文诏等人纷纷请命,根本没有其他明军那般怯战的心思,反而将其视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不急,等打听清楚敌军的虚实再说。”如今从传来的消息中,只知道建奴派遣一队万余人的军队准备攻打某处堡垒,但随行的将官是谁,麾下的兵马构成,其他建奴大军还有关宁军又是什么动态尚不清楚,因此不宜早作安排。

    而李悠散布在各处的侦骑,还有锦衣卫隐藏在建奴及关宁军中的探子会很快将这些情报打听清楚,到了那个时候再行安排出战的方案不迟。

    这些人也没有让李悠失望,很快就打听到了李悠所需的消息,这一万人马由岳托领军,麾下多是些老弱病残,白甲兵极少,分明是皇太极抛出来的诱饵,而皇太极则率领着大队人马尾随其后,一旦明军和岳托接战,他就会从后方杀出。

    至于关宁军,也从营地中出来,祖大寿带着忠于自己的关宁铁骑隐藏在侧翼,打算在李悠大军和皇太极两败俱伤时再出来捡便宜,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是李悠绝不会让他如愿以偿,祖大寿等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盘查,应藏在城中的建奴、关宁军细作已经被查出来了大半,当地百姓的编甲也进行完毕,不需要再在城内安排大量士兵镇守,所以在获得确切的消息之后,李悠就率领所有能出战的兵马出城北上。

    卢象升如愿以偿的领取了先锋的重任,只是他攻击的目标绝不是岳托所率领的老弱病残,而是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建奴本阵,身穿棉衣、外套甲胄的数万大军缓缓从城中开出,然后消失在了旷野之中,他们将以辽东为战场,和建奴以及反叛的关宁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杀。

    “明国的皇帝终于出城了。”皇太极也收到了这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喜的是他们纵三不用去攻打坚固的宁远城了,大可以发挥他们善于野战的优势,而忧的则是这一战并没有想他预料的那样开展,而且从上次遵化一战来看,李悠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在野战上似乎并不输给他们许多,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的关宁军更是给此战的结果增添了许多变数。

    “大汗,我愿率领本部兵马将明国皇帝的首级取来。”上次以为被皇太极派往他处而错过了遵化一战的阿济格因为没有见识到李悠大军的强大,所以心中少了几分忌惮,还是以旧有的思维来看待这支敌军,故而信心满满的请战。

    皇太极初时还想拒绝,可是转念一想阿济格、多铎、多尔衮几人的实力联合起来甚至会对他的汗位产生威胁,而这一战注定会损伤惨重,那么让阿济格去拼一拼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而点头应了下来。

    看着兴高采烈的阿济格,一旁的多尔衮嘴巴张了张,却终究没有说出话来,因为总是要有人担任这项任务的,要是阿济格不去的话,说不定就轮到自己了,还是暂且不要说话的好。

    辽东的沃土之上,三支五万人以上的军队渐渐汇集到一处,随着距离的接近,三支兵马都放缓了前进的速度,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李悠在提前勘测好的地点安下营寨,歇息一晚,第二日一早就亲自率领大军缓缓向前方的建奴营地逼过去,而卢象升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在他身后是五千宋军和五千新军编练而成的混合军队。

    建奴这边,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阿济格也率领着以巴牙喇兵为核心的本旗人马迎了上来,双方都是战鼓齐鸣为己方的军队鼓劲,希望己方的军队能够击败自己的敌人,获得一场开门红。

    卢象升手持一柄数十斤重的大刀,舞的犹如车轮一般,恐怕但凡看到这一幕的,都不会相信此人竟然是一名考取过进士功名的读书人吧?

    两支兵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明军的火铳和建奴的弓箭几乎同时向对手开始射击,可惜在颠簸的马背上这种射击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很快,这两支军队就撞到了一起,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第881章 惊讶的关宁军

    “舍弃阵战之长却要同建奴野地浪战,殊为不智啊。”就在卢象升和阿济格展开激战的时候,不远处的山顶上,祖大寿和关宁军的众多将领们也在密切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下方关宁军也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他们打算在建奴和李悠两败俱伤、战事马上就要分出胜负的时候立刻加入到战场上,收取最后的胜利果实。

    祖大寿当然研究过遵化一战的经过,他根据各方汇总过来的消息,对这一战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此战皇太极之所以会失败是犯了轻敌的过错,贸然闯入李悠大军的埋伏,而京营的士兵们早已列好了阵列,在火铳和大炮的射击之下建奴才损失惨重;而如今京营的人马竟然舍弃了自己阵而后战的长处,和阿济格混战在一起,完全无法发挥火铳和大炮的优势,那些建奴堪称骑射无双,这一战京营怕是要败了。

    可是战事接下来的发展却让这些关宁军的将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只见卢象升手下的骑兵并未像建奴一样单打独斗,而是排成整齐的阵列齐齐高举马刀向面前的建奴劈砍而去,在这种如墙一样逼过来的骑兵阵列面前,各自为战的建奴哪怕武艺再高也不是对手,他们很快就被卢象升所部冲破了阵型,将他们切割包围,皇太极甚至连援兵都来不及派出,阿济格就遭遇到了惨败,而他自己也死在了卢象升的大刀之下。

    先前努尔哈赤尚在的时候,建奴征战四方,他的儿子们也屡屡上阵厮杀,可是这么多场仗打下来也不见有多少损伤,但现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损失了莽古尔泰和阿济格两位贝勒,难道我们女真人的气数真的尽了么?恍惚之间,皇太极竟然冒出这样的想法来。

    “大汗,多铎和多尔衮喊着要为阿济格贝勒报仇,已经开始整理自己旗下的兵马准备出击了。”已经赶回大营的岳托从震惊中醒过来,连忙向皇太极汇报最新的动态,多铎和多尔衮二人同阿济格乃是一母所生,虽然平日里关系也不怎么密切,可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兄长死在一向被他们所鄙视的汉人手里,还是让他们无法接受。

    “这明国的皇帝正是要引诱我们全军出击啊。”皇太极苦笑道,上次他们见识了明军火器的威力,这次没想到他们的骑兵也是远胜于己,先前皇太极一直想引诱明**队主动出击,现在看来明国的皇帝也是一样的打算啊。

    “奴才这就去让他们停下。”岳托一位皇太极是想让他约束住暴怒的多铎和多尔衮,连忙转身准备前去制止。

    “不,传令其余各旗,还有蒙古的骑兵,全军一起出击。”皇太极比岳托想的要更加深远一些,他们女真人之所以可以凭借狭小的地盘、大大劣与明国的人口数量和对方相抗衡,凭借的就是屡战屡胜所积累起来的信心,在遵化城下这种信心已经受过一次伤了,要是这次继续接受失败的话,那么以后他们或许就会失去和明**队继续作战的勇气,这样纵使还能在辽东苟延残喘,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还不如趁着明国皇帝现在麾下兵马不多的时候,拼尽全部的力气将其斩杀,这样一来女真人才会为自己赢得一线希望;因为皇太极十分清楚,现在明国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这位年轻的皇帝身上,京城之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只要能够将他击败,那么大明又会变成他所熟悉的那个官员贪污无能、军队不堪一战的国家,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他现在损失惨重,未来也依旧有入关夺取天下的机会、

    反之如果就这么退却了,即使可以保存大部分的兵力,明国的皇帝带着再次获胜的余威,完全可以在国内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训练出一支又一支和眼前这支可怕的军队一样强大的对手来,而他皇太极榨干整个八旗又能凑出多少人马来?以后双方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在这个尚且能看到一线希望的时候和敌军拼死一战。

    蒙古人?岳托闻言心中暗暗苦笑,若是往日字需要皇太极一声令下,有的是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入关发财的蒙古骑兵,可是经过遵化一战之后,草原上的那些部落纷纷疏远了和他们的关系,这次愿意过来帮忙的蒙古骑兵还不到往日的三成。

    瞬间岳托就领会了皇太极的意思,是啊,遵化一战失败后,现在蒙古人已经是越来越疏远了,不过好歹还有几个死忠的部落肯来,可是要是现在就返回沈阳,下次再要出战的时候恐怕连一个蒙古骑兵都叫不来了吧?

    “奴才领命!”意识到这一战的胜负将会决定他们女真人的最终命运,岳托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其事的向皇太极行完礼后,他飞快的翻身上马向各旗的旗主还有蒙古的王爷、台吉们传达了皇太极的命令。

    “这真的是建奴的军队?”看到阿济格如此迅速就败下阵来,吴襄等关宁军的将领们都快疯了,这还是往日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的那支军队么?怎么输的这么快?

    “是阿济格的人马,军中有不少巴牙喇。”祖大寿也是震惊不已,要想解决阿济格手下的这一万兵马,就算把他们关宁军所有兵力堆上去都不一定能做到啊。

    “竟然还有这样的骑兵?”吴襄身后,一名十**岁的年轻小将说道,他正是日后率领关宁军向多尔衮屈膝投降的吴三桂,他一向对自己的武艺和领兵的本领十分自豪,可看到眼前这支军队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快看,奴酋洪太已经整顿兵马准备全军出击了!”众人再次陷入了惊讶之中,他们也曾想过陛下的大军会同建奴展开决战,却没有想到这场决战来得这么快。

第882章 久违的厮杀

    “曹文诏、曹变蛟。。。。。。”见到皇太极开始调兵遣将,李悠也开始调集自己麾下的兵马,如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还只是中下层的军官,上级军官还是卢象升、曹文诏等明军旧将,这也是受经验所限制,或许李自成他们的确有天分,但天分成长为真正的能力仍旧需要时间的磨砺,和一次次战事的积累,如果他们能在此战后活下去,那么他们的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末将在!”众多被点到名字的将领立刻大声应道,刚刚看到卢象升击溃敌军、阵斩阿济格,他们就已经激动地难以自己,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上阵厮杀了,眼见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面前,这些人的胸中热血澎湃起来。

    “传令全军,目标,建奴本阵,即刻展开攻击!”李悠也大声的发布命令,具体的由应对策略此前已经和他们商讨妥当,现在只需要按照计划实施就行了。

    “末将遵旨!”众人齐声应道,起来之后纷纷翻身上马,各自率领军队按照之前的安排想建奴的大营逼过去,而留在后方的宋军炮兵们也调试好了标尺,开始向建奴的大营发射出一枚又一枚致命的炮弹。

    “轰!”炮弹落地后发出巨大的爆炸声,打乱了建奴八旗刚刚整理起来的队形,营中一片人喊马嘶之声,各旗旗主竭力约束着自己麾下的人马,向冲过来的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人展开反击。

    宋军像遵化之战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火铳向建奴逼过去,待进入射程之后就开始向他们发射弹丸,弥漫的硝烟瞬间就笼罩住了整座战场,刚刚重新编好队的建奴前锋纷纷中弹落马,如今这些火铳的准确度虽然还不高,但是如此密集的发射总会取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