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35章

征战五千年-第35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李悠带回来的种子、汗血宝马等,刘彻似乎明白了他的打算,点头赞道,“张爱卿为国效力不辞辛劳,实乃我大汉之良臣也!”遂发布旨意命令上述部门派出合适的属吏配合李悠的工作,所需物资、场地也尽可以向他索要。

    李悠也不客气,当下就问刘彻要了一处位于上林苑之内的庄园,带着陈庆之和潘凤住了进去,至于堂邑父和其他使团成员,庄园里要做的事情和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李悠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回家休息。

    至于陈庆之和潘凤的安排,他也有了打算,根据时间预计大约明年春天大汉就会完成战争准备,对匈奴的河西一带发动战事,而那时候他和陈庆之、潘凤也必然会参与其中!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寻机让他们回归不迟。

    按照张骞的记忆,李悠在长安之中拜访了一些亲友,并带着陈庆之和潘凤领略了一番如今长安的风采,于数日后返回上林苑的庄园!

    到了庄园之外,只见一名年轻的将领正率领着上百宫中禁卫在门口等候;见到李悠过来,他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道,“下官侍中(如今的侍中仅仅是皇帝的侍从,还不是后世堪比宰相的高官)卫青拜见太中大夫!”

    李悠一阵儿恍惚!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他身后的陈庆之也和他一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不过这也不怪他们,谁让眼前这人的大名实在是过于显赫了呢!那可是卫青啊!日后七征匈奴七次获胜、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的卫青!

    过了好一会儿李悠才回过神来,连忙回礼道,“卫侍中快快免礼,请入内叙话!”

    进到庄园内和卫青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刘彻派遣了数名他看好的将领,如卫青、公孙敖、李广、程不识等人轮流带领手下兵马守护这座庄园不为外人打扰,并让他们跟随李悠熟悉匈奴事务,好为明年的战事做准备。

    “卫侍中深受陛下信任,明年一战定可立下不世之功!”李悠客客气气地说道,卫青在明年或许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但是他的出身和资历都决定了他不太可能成为大军的统帅,那么统领这场大战的将会是谁呢?

    大抵是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韩安国这些人中的某几位吧?李悠回想起了数年后的马邑之战,那时候就是这五人领军,现在距离马邑之战也就几年的时间,或许刘彻会让他们提前登上和匈奴作战的舞台吧?

    “多谢太中大夫吉言!”客套几句,卫青故作好奇地问道,“不知太中大夫从要来这么多的人手安置在庄园之中,究竟是要做些什么呢?”

    卫青方才在庄园之中转了一圈,那几匹神峻异常的汗血宝马让他眼馋不已,但除此之外其他的地方他就有些看不懂了!铁匠炉子、木匠棚子、皮匠台子还有其他一大堆的工匠在庄园里忙碌的准备着自己的工作场地,这位太中大夫究竟要干什么?

    我是要爬科技树啊!现在虽然造不出火枪大炮,但是也有许多办法可以提高大汉军队的战斗力,李悠可不想白白浪费这个时间!如果早些拿出成果,开始大规模的制造,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大汉获胜的希望就会多增加几分!

    “咱们汉人在骑术上比起那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来说,还是略处下风!因此我打算制造一些小物件,让大汉的骑兵能够超过匈奴人!”李悠如实答道,“另外,还有一些利于战事之物,都需要这些工匠来帮忙制造!除了这些,从西域带回的各种种子也要大农令的属吏帮忙种植培育!汗血宝马也需要太仆的人手来帮忙繁衍成群!”

    “哦?太中大夫要做的是什么东西?”卫青顿时来了兴趣!

第90章 狂喜的李广

    “卫侍中且容我卖个关子,一个月之内自会有分晓!”李悠想拿出来的是高桥马鞍、马镫还有马蹄铁这三样能够极大提升骑兵战斗力的大杀器!

    马蹄铁由罗马人在公元前1世纪发明,而在中国的出现时期为隋唐到元代之间,而从元代开始,此器物开始普及应用。但在中原周边的蒙古人所在的北方草原以及回鹘人、羌人所在的西北戈壁等地带,蹄铁则早已被广泛使用,或许他们是从西方学来的手艺。

    如今汉人使用的马鞍形式极其简单,与其说是马鞍,不如说是鞍垫。这个鞍垫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用时把它展开放在马背的两侧。这种马鞍有三条带子将其固定,一条叫肚带,是从腹部来固定鞍子,再用带扣把它勒紧。另外两条,一条是胸带,也就是攀胸,是从前边胸前穿过然后把鞍子的两侧固定,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鞍子前后滑动;一条叫鞧带,是通过马的臀部,然后绕过马的臀部来把马的鞍子固定。这样,鞍子在马背上上下前后都比较固定,人坐在马背上更稳、更易于操作。

    但仍不能阻止马在剧烈运动时人在马背上前后滑动,骑手只有夹紧双腿才能保持平衡,时间长了自然十分疲劳,如果作战时要使用兵器,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到了汉朝的时候就是前后都有鞍桥,前鞍桥防止人向前滑动,后鞍桥防止人向后滑动,如此一来骑乘方便了许多,但仍然有许多不便。

    隋唐以后,鞍桥的形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这种经过调整后的鞍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不但增加了骑手的舒适度也方便了乘者上下;到了元代,马鞍技术发展成熟,并随着蒙古西征传到了欧洲。

    而马镫出现于东汉时期,最早仅为单镫,主要用于帮助骑乘者上马,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单镫逐渐向双镫过渡,并与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

    陈庆之身为南北朝著名骑兵将领,对马镫和高桥马鞍这两样东西并不陌生,由他来指导那些来自太仆和少监的工匠来制作完全没有问题;而马蹄铁就需要李悠根据自己后世在军网上看过的资料来指导那些工匠慢慢摸索调试了。

    一个月后,上林苑的某处马场之内,李悠和陈庆之正带着工匠们为这一批骏马指指点点;这时,徐延年从远处跑过来说道,“使君,未央宫卫尉李广已经到了庄园之外。”

    “哦,正好!我正要寻找一名擅长骑兵作战的将军来试试新马具究竟如何!”按说陈庆之也符合条件,奈何他不以武艺见长,现在李广来了倒是正好!“快请李将军来这边一趟!”

    稍倾,一阵马蹄声响,飞将军李广就到了马场之中,隔着老远就大声地喊着,“张大夫叫李某过来有何要事?”

    “呵呵!李将军来得正好!且来看看这套马具如何?”李广和卫青、公孙敖等人轮流值守庄园,并向他请教西域事务,这么多天他们已经混熟了,因此言语之间也没了那么多的客套,李悠直接将他带到马前。

    “这套马具倒是稀奇!”李广围着马转了两圈,还伸手扳了扳鞍桥,骑术精湛的他已经看出了几分门道,点头赞道,“有了这东西,坐在马上可稳当多了!”

    “李将军再看看!这套马具上的门道还多着呢!处处皆有妙用,若是我大汉骑兵都配上了这等马具,其战力将远超匈奴!”李悠也没直接说出高桥马鞍、马镫和马蹄铁的作用,而是让李广去猜测。

    “这东西是用来上马的?”李广指着马镫问道,转瞬又不屑地摇头笑道,“某家可用不上这东西!”说罢单手撑在马背,轻轻一跃就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马鞍上。

    “对将军来说固然如是,可大汉军中武艺如同将军一般高超的又有几人?”见李广点头表示赞同,李悠又接着说道,“将军不妨将双脚伸入马镫,试试看射箭是否稳当?”

    在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的时代,骑射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技术,骑士需要双腿牢牢夹住马匹方才能够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而李广正是大汉军中在这项技术上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即使是骑在裸马上也能命中敌人。

    他将双脚深入马镫,试着往起站了站,当即露出惊喜的表情,从亲兵手中接过自己的长弓箭囊,连开三次满弓,“张大夫,这可要省力多了啊!某家以前要是出七分力才能在马上将此弓开满!没想到如今只用了五分力就行了!”

    “李将军不妨试试准头,看看在马背上是不是和平地一样射的稳当!”李悠遥遥指向远处的箭靶!

    “某家从不射死物!”李广再次露出不屑的表情,他策马跑了两步,左右打量一番,正好看到百步之外的树梢上停着几只小鸟,当即开始打马快跑!

    在奔腾的马背上,李广坐的笔直,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一条直线,丝毫不减起伏!不等众人赞赏他的马术,就见他轻舒猿臂从箭囊中捏出三支雕翎箭,左手托泰山,右手抱婴儿,只听嘣的几声弦鸣,三支雕翎箭几乎同时向百步之外的树枝上飞去。

    “哈哈哈哈!果真是好东西!”三只小鸟应声落地,李广忍不住大笑起来,以他的经验判断,用了这套马具,他在马背上也能发挥出地面上八成的射术。

    李广第一次接触到这套马具,立刻玩上了瘾,在马场上不断策马狂奔,附近的鸟兽算是遭了秧,稍一露头就会殒命于他的箭下!幸好此处在上林苑的管辖之外,不然李广就要被朝廷拿下了!

    最后一箭李广射的兴起,干脆直接开了个满弓射向远处的大石!只听叮的一声脆响,箭头入石三分!

    这一幕看呆了一旁的众人,李悠胸口的虎符再次发热!

第91章 技能:射虎(11000收加更)

    “宿主目睹飞将军李广之巅峰射术,获得技能:射虎!武力值+2!”虎符的声音忽然响起,“《史记…李将军列传》曾云: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李广乃华夏史上射术最高超的武将之一,宿主亲见其出神入化的射术,受此感染而领悟其天赋技能‘射虎’!”

    “‘射虎’乃飞将军李广之天赋技能,获得此技能宿主将自动掌握基础射术,目前为一级,临战时有10%的几率射出暴击一击致命!暴击冷却时间为十二个时辰!可升级!”虎符面板再次浮现在李悠面前,面板上在技能栏下面第而个方框亮起,“射虎”技能赫然在列。

    啊!还真是意外之喜啊!前些日子除了指引工匠打造马具等物之余李悠就一直缠着卫青、程不识等名将讨论兵法,但是却没有向当初和陈庆之讨论时一样获得技能,本以为这次的收获就只是这些了!没想到今天却有了这样出乎意料的收获!

    自己没有向李广请求学习射术,仅仅是在现场目睹了他中石没镞的神迹,就自动获得了这项技能!纵观华夏史册,在射术上能和飞将军李广相媲美的大概只有狙杀斗越椒的养由基、一箭双雕的长孙晟以及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等寥寥数人了吧?现在获得了“射虎”技能,自己在射术一途上大有可为啊!

    “将军真乃神技也!”李悠大喜过望,忍不住击掌赞道,“久闻李将军曾于冥山之北中石没镞,某本以为是虚传!没想到今日能亲眼目睹此神技!某实在是想不出还有谁可以做到!”

    “哈哈哈!”李广大声笑道,“大夫谬赞了!今日末将也是初次乘坐这种马具,一时间喜不自胜,精气神都达到了巅峰,方有这样的表现!若是让李某多射几次,恐怕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纵使如此,将军此技也堪称天下无双!某从未有闻还有其他人可以射石没羽的!”李悠由衷地赞叹道。

    “大夫此言差矣!”李广摇头道,“吾旧日曾读《吕氏春秋》,其上有云:养由基射先,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先也!由此可见养由基射石乃是信手拈来!比李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况且射石不过是小把戏罢了,射术一途终究在战场上方才有用,李某若是有一日能在战场上像养由基射杀斗越椒一样,射死几个匈奴的大将!方才敢和前人相提并论!”

    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乃华夏历史上著名的神射手;《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这两个形容神射手的成语都由他而来。此外他还曾经一箭射穿七层盔甲,养由基的射术可谓是既准又狠!

    楚庄王时,令尹(相当于宰相)斗樾椒造反,养由基奉命和斗越椒对战,他让斗越椒先射三箭;斗越椒连发三箭,却被养由基用左右手及牙齿一次接下,轮到养由基施射时一箭即正中斗越椒咽喉!叛变由此平定,养由基也获得了“养一箭”的名号!

    在李广之前,养由基大概是名气最大的神射手了吧?在李广看来像他那样一箭射死敌军大将才是最让人向往的,除此之外射石射虎都只是些小把戏罢了!

    “吾相信李将军终有一日能成就此事,不让养由基专美于前!”李悠真诚地说道,按照史实记载李广在征讨匈奴的过程中因为迷路而错过了大战羞愧自杀,而现在有了自己提供的地图、熟悉匈奴地形的向导,他大概不会再发生这种错误了吧?

    “明年进军河西!李某若有机会,定要射杀那休屠王和昆邪王!为大夫出一出被他们派兵拦截的郁气!”李广说罢眼巴巴地看着李悠,他知道李悠从西域归来后深得刘彻信任,在将领的选拔上或许也有一些发言权,他希望李悠能为自己说几句好话,让自己以偿所愿。

    “李将军武艺高超,深受将士爱戴,若是能领军讨伐匈奴,必可大胜!”李悠的话顿时让李广眉开眼笑起来,趁着他心情好李悠赶紧说道,“吾想向李将军讨教一番射术,不知可否?”

    “大夫客气了!”李广连忙翻身下来,准备将自己的长弓递给李悠,可是送到一半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了回去,“末将的弓硬!大夫不若换个软些的弓试试?”

    “久闻李将军之弓乃是名家特制!不知可否给吾开开眼?”这好东西在面前那能舍得不看啊?李悠厚着脸皮从他手中接了过来,入手就是一沉果然分量不轻!

    长弓入手,一种玄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张弓就好像和李悠连为一体一般,要用什么样的姿势开弓、如何搭箭瞄准。。。。。。这些东西李悠瞬间就无师自通了!

    这就是技能“射虎”的作用么?李悠迫不及待地从徐延年腰间的箭囊里取出一支羽箭搭在弓上,左手托泰山,右手抱婴儿,将弓开到五分然后忽得松手,只听嘣的一声弦鸣,羽箭直中数十步外的箭靶!

    这一手比起李广来远远不如,但也足以让人为之称赞!李广张大嘴巴直愣愣地看着李悠,“大夫的射术是和哪位名家所学?姿势、神韵皆可称之为完美,李某在大夫这个年纪可没这种水准,剩下的就是多加练习罢了!”

    李广今年四十多岁(根据史书推测),而张骞才二十多岁;李广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射术尚未大成,姿势、神态都有不少瑕疵。

    我是跟你学的啊!李悠微笑不语,正在琢磨该用什么借口应付过去,忽然听到远处一阵马蹄声响,有人大声喊道,“陛下到了,众人准备接驾!”

第92章 沙盘

    “哈哈!众爱卿请起!朕今日听卫青说张爱卿要在马场测试新马具,故而就不请自来了!张爱卿不会怪罪朕吧?”刘彻的脸上透着一股疲惫,他目前还没有亲政,朝政大权依旧掌握在窦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