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超级位面系统 >

第139章

超级位面系统-第139章

小说: 超级位面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什么?”张嫣好奇的问道。

    魏忠贤恭敬的说道:“太后应下旨,将上主立下的不世功勋,传功九边,以示大明武功赫赫。”

    “传功九边?传功九边!”张嫣在心中念道了几句,对魏忠贤说道:“魏公,传哀家懿旨,李牧沈阳城大捷,斩首女真叛臣十二万首,功在大明江山社稷,利在千秋万代,理当传功九边,昭告天下,以震异心宵小之辈。”

    “老奴遵旨!”

    一朝功勋传九边,世上谁人不识李牧名!

    于此同时,孙承宗亲自率领的大队车马步卒已经出了山海关,向着李牧归来的方向迎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锦州城下

    风吹雪寒,冰冻千里辽河水。

    中国古代使用的时间纪年法,为中国古代独有的农纪年法,农属于一种阴阳,以天干地支基础推演而来,六十年为一周期,配以二十四节气,告知世人季节的变化。

    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十月中旬,换算成现代本位面使用的公月份,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一月份,甚至有可能快到了十二月份。

    在这个月份节点内,冬季已经来临了。

    大明位面的十月中旬,辽东早以进入了滴水成冰的极寒天气,如果人长时间暴露在户外,不进行任何活动,在这种环境下,身体一定会被冻得失去知觉。

    从天空俯瞰,在冬季低温的作用下,辽河水面被冻的如同玻璃镜一般平滑,二十几公分的冰冻层,如一条天然的平摊道路,足可以支撑任何牲畜、车马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

    此时,在辽河冰面上正有一支延绵数里的队伍,顶着冬季的寒冷,沿着辽河水慢慢前行。

    这只队伍不是别人,正是李牧所率领的得胜之师,自从离开沈阳城后,他就带着这支队伍行进在辽河的冰面上,向着大明踏上归途。

    冰冻的辽河水,很适合用来行走,完全不用担心会发生冰面断裂的现象,也不用在乎方向的错误。

    只要一直顺着辽河冰面走下去,前面就能到达大明边疆。

    唯一的缺点,如此庞大的队伍,带着数不清的牲畜、财物,以及两万多归顺的女真族妇女,却只有两万关宁铁骑在维持秩序,行进起来略显缓慢。

    。。。。

    “大人,锦州城到了。”

    这一路上,满桂都没有时间歇息,不停地骑着战马在队伍的前后奔驰,照看着整个队伍,当看到锦州城出现在眼前,才赶紧打马来到李牧的车驾前禀报。

    车厢内,李牧正躺在哲哲和大玉儿的怀里睡觉,享受着两侧的温香暖玉,火炉中的银霜炭燃得炽红,这种白木炭中的上等炭,燃烧起来没有烟气,又让周围的空气温暖如春,感觉不到一丝外面的寒冷。

    再加上四轮马车的车厢外面,包裹了密不透风的上等皮毛,锁住里面的热气不被挥发出来,也有效的阻挡了外面的冷空气侵入。

    车厢里面一半都是床榻,床榻上铺满了锦被,垫着厚实的皮毛,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寒冷,不用将身体裹得厚厚实实。

    用半果身体包裹李牧的哲哲,听到车驾外满桂的禀报,低头轻语道:“爷,满桂将军说锦州到了。”

    “嗯。”李牧动了一下,一只手放在哲哲的丰满上,待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说道:“知道了。”

    被抓住丰满的哲哲,没有一丝想要躲开的想法,就这样被李牧抓着。

    享受了一会儿,李牧坐起身来,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大玉儿,对哲哲说道:“你们两个好好的在里面待着,爷出去看看。”

    说完,李牧站起身来,准备掀开帘子走出马车的车厢。

    “爷等一下,外面风大。”哲哲连忙拿起身边的一个斗篷,给李牧披在身上,动作轻柔,像极了一个温柔听话的婢女。

    李牧用手拢了一下斗篷,然后捏了一下哲哲的脸蛋,说道:“乖。”

    。。。。

    披着斗篷掀开马车的门帘子,李牧一个探身走了出来,临近锦州城,整个前行的队伍便停了下来,等待下一步指示。

    满桂一直等在车驾旁,未曾离开,看到李牧要下马车,紧走两步到车驾前搀扶,说道:“大人,咱们到锦州城了。”

    “满桂,锦州城有没有派人前来询问?”下了马车,李牧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锦州城,宁锦大战留下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尽显这座城池战后的沧桑孤寂。

    皇太极就是在久攻锦州城不下,致使女真八旗损失惨重,不得不选择撤兵回沈阳,结束这场对大明边疆的侵略,才有了这场大明与女真对战以来的一次大捷。

    “大人,目前还没有,怕是锦州城还在执行大人离开时,孙大人下达的严防死守命令,不敢有一兵一卒出城。”说完,满桂接着说道:“大人,要不然满桂派人前去通知一下,就说咱们要进城休息?”

    李牧摆了摆手,说道:“算了,锦州城也算是大明辽东边疆重镇,咱们这些人没必要麻烦他们了。”

    阻止了满桂想要派人去锦州城的想法,指着周围看不到边际的队伍,说道:“这锦州城内也没有多少物资,咱们这么多人进城那不是给锦州城平添负担吗。”

    “全凭大人决断。”满桂点了点头。

    李牧接着说道:“咱们又不是没有粮食,暂时在这辽河的冰面上休息一下,等等看山海关有没有人来迎接。”

    正在说话间,队伍的前面有一骑关宁铁骑跑来,停在两人的面前,禀报道:“启禀李大人,前方有大量的车马步卒靠近。”

    听到有大量的车马步卒靠近,李牧对满桂笑道:“说曹操,曹操还真就来了,一定是孙大人接到了本座的信笺,在山海关召集了一匹车马步卒,派出关来迎接咱们了。”

    这月份,山海关内不可能有商队出关,天气太寒冷了,不适合进行任何的边外贸易,大明军队就更不要说了,他带着狼骑卫、关宁铁骑出关后,辽东边防便开始执行严防死守的政策,防备女真人的突袭。

    再说了,明末后期的大明军队根本就不擅长野战,哪有胆量在关外随意出没。

    “嗯,末将也是这样认为,就是不知道带队的是哪位辽东同僚。”满桂点了点头,一副对出关领队很是好奇的样子,在沈阳城这么长时间,他还是蛮想念那些辽东同僚的。

    李牧也很想知道,便对这名前来禀报的关宁铁骑问道:“带队的是哪位辽东官员?”

    “回大人,是辽东经略孙大人亲自带队。”关宁铁骑回道。

    “孙大人亲自来了?”

    李牧和满桂十分惊讶,两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孙承宗这个辽东边防经略亲自带队前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围炉夜话(二合一大章!)

    李牧和孙承宗相见,预示着两只队伍正式汇合。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有满桂来接手,用不到他们两位上官亲自动手安排事宜,坐上官的,总要给手下表现的机会,才能凸显出对手下的重视。

    再说,满桂在沈阳城管理这种琐碎杂事早以得心应手,完全可以一个人处理的清清楚楚,没必要他们两人在旁边指手画脚,那样反而会显得更乱。

    牲畜留在辽河的冰面上,在河岸两侧砍一些树木,用木桩临时围成一个简单的栅栏,阻拦牲畜随处乱跑。

    忙完这些,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所有人都上了河岸两侧,点燃篝火,杀牛宰羊,架起锅炉,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

    山海关的队伍到来,孙承宗的出现,也预示着辽东边军严防死守的命令结束了,在拿着代表辽东经略的手令,前去叩开锦州城的城门。

    锦州城守将在见到手令后,即刻带着丰厚的生活物资前来拜见,述说了一些原由,李牧的队伍刚到锦州城下,没有前来拜见的为难之处。

    李牧也很大度的表示了谅解,当着孙承宗的面前,亲自邀请这位守将参加今晚的篝火夜。

    人家严格遵守将令,他没有理由生气,毕竟这条将令还是因他而下达的。

    。。。。

    锦州城下,一段辽河的两侧,点满了橙红的篝火堆,空气中可以清晰的听见木柴燃烧时哔哩啪啦声响。

    军营的篝火夜,总是离不开男人之间互相角力,比拼酒量的活动,将身体里多余的精力发泄完,痛快的酣畅淋漓后,便围着烤好的牛羊肉大快朵颐,唱着只有男人听得懂的歌谣。

    还好的是,这场篝火夜不止是男人的独角戏,两万多归附的女真族女人,在照顾篝火上的烤肉之余,也为男人们带来了女真族独有的歌舞。

    倒也平添了几分乐趣,不似男人之间活动时的那样单调。

    漂亮的胡璇。

    甜美的歌声。

    在篝火下将女人映射的分外动人。

    “战马上的勇士,你的姑娘盼着你归来。。。。,汪汪的眼睛,会说着情话。。。。。。”

    主持完篝火夜的开场,跟手下们痛饮几杯烈酒,吃上几口烤肉,说上一些玩笑话,当然也少不了对部下踹上几脚,李牧和孙承宗就将现场交给了手下们去玩闹。

    有他们两个上官在,气氛虽然也很热烈,明显可以看出这些手下们玩闹起来,精神始终会绷着一根弦,不敢太过放松。

    听着身后女真族女人的歌声,还有男人们放肆的吆喝声,孙承宗羡慕的笑道:“年轻人真好,老夫是老了,不胜酒力了,也跳不动了。”

    “孙大人说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您至少还可以为大明朝劳累十几年呢,等大明重新昌盛起来,在享受晚年生活也不迟。”李牧笑道。

    对于史上的忠国名臣,他一直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尊重,再说孙承宗现在才不到五十岁,至少还能再为官十几年,为大明朝发光发热,他也不会放着这么一个能臣不用,让能臣白白虚度时光,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孙承宗摇了摇头,挥手道:“不行了,比不得李大人这等年轻有为之辈,老夫是真的老了。”

    他是真的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大明这两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也太快了,让他有种摸不着边际的感觉。

    看着不远处夜色下的锦州城,孙承宗接着说道:“李大人为大明解决了辽东边患,老夫再无用武之地,到了该解甲归田的时候了。”

    不管怎么说,阵斩十二万首女真八旗,大明辽东边疆一时变得轻松不已,如今有了李牧在,他认为辽东有没有他都无所谓了,他也不是那种喜欢把着权利不放的人,不然的话,在天启朝的时候,也不会和阉党对着干了。

    “孙大人说笑了。”李牧看了看远方,古代清澈的天空,没有雾霾的空气,隐约可以看到远方长城上用来照明的火把,转头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外面冷,不如我们去营帐坐坐?”

    孙承宗听此,点点头笑道:“也好。”

    。。。

    一座用木头和皮毛临时搭建的营帐,作为李牧与孙承宗歇息的地方,虽然是临时搭建的,但足以抵挡外面的风寒。

    在搭建营帐时,周围的冻雪早已经清除干净了,将清理的积雪围着营帐堆积成一圈,这样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也可以不让寒风从下面吹进营帐内。

    营帐内的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蒙古地毯,不至于因为里面的温度上升,将冻土溶化后,踩在上面,将融化的泥土沾到靴子上,弄得脏乱不堪。

    掀开营帐的帘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让孙承宗忍不住赞道:“还是这里暖和一些,老夫这身子骨快要受不了这辽东的寒冷了。”

    李牧笑了笑没有说话,营帐内之所以会如此暖和,全赖中间那座半人高的铜火炉,这座铜火炉自然是从沈阳城内的皇宫中带出来的。

    话说,这尊带着镂空盖子的铜火炉,原本是放在大政殿内用做熏香使用的炉子,现在倒是用作了取暖,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废物利用了。

    当时看到这座铜火炉,李牧本想着让满桂直接溶成铜水,方便带回大明,不知道怎么会事,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李牧的四轮马车里,同样放着一个相同的铜火炉,只不过在大小上,要比这个营帐内的小上许多。

    进了里面,李牧对孙承宗提议道:“孙大人,不如我们围炉而坐,喝杯热茶,聊聊天,您也解解酒?”

    “老夫也正有此意。”孙承宗也是大为意动。

    说罢,两人围炉而坐。

    。。。。。。。。。。。。

    两人坐下。

    李牧取下铜火炉上的镂空盖子,露出炉子里的银霜炭火,在炉子口上,支上了一个铁架子,烧上一壶水。

    等一会儿水开了,好用来沏茶用。

    望着炉子里炽热的火焰,李牧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真没想到您会亲自带队出关,真是折煞李牧了。”

    “哪里,老夫也是想尽快见到为大明立下不世功勋的李大人,才会如此行事。”说完,孙承宗面露惭愧,补充了一句道:“不过致辽东边防于不顾,这倒是老夫鲁莽了一些。”

    “孙大人多虑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应该没有人敢跑过来捋大明的虎须,除非他们都不想活了。”李牧自信的说道。

    不是他夸大,沈阳城一役,不仅打残打废了女真族,同样也震慑了大明在辽东边疆的一切敌人。

    孙承宗由衷的感慨道:“有李大人这份功勋镇压大明辽东边疆,不要说这段时间,恐怕在今后几年十几年内,辽东边疆都不会有战事发生。”

    “这真是为辽东黎民百姓造福啊。”

    倒也是,李牧一下子将女真八旗斩杀十二万首,女真人哪还有心思侵边大明?估计此时皇太极正坐在破败不堪的大政殿,思考着如何让剩下的几万女真人熬过这个冬天,用什么办法恢复女真族的族群。

    没有了女真人威胁大明辽东边疆,居住在辽东的大明百姓,就不用担心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这样说来,他可不就是在造福黎民百姓吗。

    不过,李牧可不想就这么让大明的辽东边境安静下来,于是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抬举了,本官如此做可不是为了造福辽东黎明百姓,不过硬要这么说的话,也可以,至少今后辽东百姓不必再遭受女真侵边之苦了。”

    “这该当如何讲?”孙承宗不解道。

    于是,李牧将心中对大明军队的改革,拿辽东边疆当成练兵之地,用他特意留下来的几万女真族当做磨刀石,用来磨炼改革后的大明军队,都一一讲了出来。

    听完李牧今后对辽东边疆的安排,孙承宗沉思了一下,开口道:“没想到,李大人为大明考虑的如此深远。”

    “哪里,本官也食君之禄,自当为大明着想。”李牧才不会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嫣儿准备的。

    打破大明原有的兵制,组建巡检组清查文官系统,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说是为了张嫣而做的。

    甚至说,他亲自带着狼骑卫出关对付女真族,那也是为了他的女人。

    男人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女人,可以做很多事情。

    至于为大明,他只能说很抱歉,老朱家和他没有感情,他才没有心情浪费精力来拯救老朱家的产业呢。

    大明江山灭亡与不灭亡,与他何干?

    。。。。。

    不多时,只见大玉儿走进营帐,转身将营帐的帘子掀开,让跟在后面端着东西的哲哲走了进来。

    李牧看到哲哲和大玉儿两人走进营帐,便结束了和孙承宗的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