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

第216章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第216章

小说: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在今天跟着政府机构和在军队迁移。但是有一小部分抱着过度的发财梦的年轻人已经在过去的两周里拼车,拼资源,然后自驾游式的赶去目的地了。

反正关于目的地的基本信息,市政府之前已经发布过了,包括计划中要开垦的农业带具体面积和大致位置。

这些投机者赶过去无非是想要先一步占住最适合耕种的土地和当地的遗留农业用具。随后就地起价的卖出去……想法很好,但是没有可行性。

那些急于发财的年轻人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对目的地的信息基本都是来源于时空议会。

这是个大问题,以为内炒作任何稀缺资源都是需要信息优势做支撑的,但是现在的信息优势明显不在他们这边儿……

回到当下,看着楼下夜色中逐渐聚集起来的人流,在迪拜塔顶层办公室里的沈超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慢慢的放下了自己手上的一份文件。然后调整了一下了自己身边的的全息图的比例。

最近的几天,他都在这个办公室里度过的。期间,他一直紧张的安排着各种军事部署和资源清查工作,连续熬几天,他也累了。

仔细看他身旁的全息图的话就会发现,那个显示着全球形势的全息图此时已经和几个月前大不相同了。

虽然上面依旧显示有数以万计的任务点标识。但是密度已经完全不同,很多原先图上绿色和红色的三角形标识已经变成了灰色的。

不进变成了灰色,标识上面还加了叉,表示这些特定的任务点的预定任务已经完成。沈超雇佣的那些佣兵们虽然佣金稍微多了一点儿,但是毕竟是专业人士,干活还是很利落的。

那些家伙这个几个月在世界各地重点区域的侦查,评估,修复工作都都做得有模有样,把最危险和最需要技术的活儿都包了。

有了这些人收集的第一手情报,沈超才能从容的安排出最近这一版的作战计划和开发计划的时间表。

如今,他们在这个位面获取的战略资源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量,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跨位面的干些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自己的外套穿上,下楼参加开发队的出发仪式。作为安全区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不管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出席过一会儿的重建队伍的出发仪式,给即将去“垦荒”的市民们送行。

半个多小时以后,本地时间已经接近早上6点,太阳已经在远处的地平线上露出一角,人们终于在广场上集合的差不多了。

广场上此时密密麻麻的站着数以万计的人,附近的街道和停车场内也停满了车辆,有很多市民们的越野车,也有近百辆政府组织的大巴车。

乍一看这里人头攒动的情景,会让人产生一种这里是天朝春运期间的某大型火车站现场的错觉。因为一切看起来都太像了,甚至犹有过之。

人们或坐或站的在广场上聚成无数个群体,有些人聚在一起交谈,有些在地上玩纸牌,更是有一些人找个长椅一躺下就补起觉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姿态,人们都在等待着政府官员们,只有市长和其他重要人士赶到之后他们才能有保护的出发。

在人群的周围和内部不断有一排排的保安机器人路过,这些机器人不时地用它们机械的语音提醒人们注意秩序。并纠正部分人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比如那位睡长椅的老兄就被警告了……

再进行类似的执法时,机器人们自然也会接受人群中时不时的传来的异样目光。不过那些目光现在很少出现了。

人们早就熟悉了这些通体白色,体型类人的公用服务类机器人,知道他们是秩序维护者,完全受程序控制,从不会使用非必要的武力。

所以在市区内住的稍微久些的人早已经适应这些“机器警察”,基本能做到无视它们的存在,该干嘛继续干嘛。只有少数刚来没多久的人才会盯着这些机器人使劲的看。

除去实行警察权利的保安机器人,广场上还有其他一些秩序维护者。天空中时不时的会有一两架白色的无人机低空飞过。它们的任务是扫描人群的密度以及是否有人携带违禁品。

相比于保安机器人,这些体积不大的飞行机器人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这些飞来飞去的小家伙通常承担着“导游”和“保姆”的角色。帮助过很多人市民。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如今在市区上空巡逻的无人机已经不是最早的军用型号,而是一种真正的服务飞行机器。

这些在迪拜市内新启用不过一两个月的无人机都没有搭载武器,取而代之的是更好的扫描设备预警设备,非常适合公共服务。

平时市区内有什么火灾一类的事情,通常都是这些在天空中巡逻的小家伙们首先发现的异常,然后通知指挥中心。光是上个月的火灾预警就拯救了2栋房屋。

回到广场上,无人机在经过最新一轮的扫描和计算之后,确认广场上的人群已经达到了预期数量。之后,接到通知的沈超就带着一大票政府官员和一队士兵赶到了现场。

到达现场后,沈超也没有浪费时间,趁着清晨这会儿还算凉爽的时候,他和奈维尔博士相继致词,重申了这次外出开的重大意义,然后向分别即将出发的人群发出祝福,最后很干脆的就把话筒交给市长,让他组织大家出发了。(未完待续。)

ps:今晚预计还有一更,能熬夜的书友们可以试着等一等

第三百八十章人口再积累

在市长的指挥下,人们慢慢的离开广场,没有自己车的人在机器人的协助组织下带着行李坐上了大巴车,有车一族也在引导下把自己的车开到指定位置,等待出发。

这种组织一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直到明媚的阳光照射的大地慢慢发烫,车队才终于被组织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普通人和军队之间的组织度差异有多大。换成是军队的话,车队早就出发了……

早上九点,在安排好接近10万的开发者以及他们的车辆在车队中的次序后,长长的车队终于可以出发了。在一阵杂乱发动机轰鸣声中,车队最前方的几百辆车启动了引擎。

这是一个由超过4千辆各类型汽车组成的超大车队,所以必须分批准备,分批离开。最前方的几百辆车属于车队中的“第一梯队”。其中既有军车也有大量的民用车。

而第一梯队的最前防是两辆锤头战车,这两辆装甲车会负责在路上清理路障和一切其他的可能障碍,所以最早出发。一接到命名,这两辆战车就高速使出车队,顺着公路一马当先的前去。

紧随它们其后的是一支超过20辆装甲类车辆组成的军车车队。作为先锋,这支车队里装备的都是重装甲车辆,比如mia2主战坦克和斯崔克战车一类的。

各些重装甲车辆全部来自危机前中东地区的数十个美军基地。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一支工兵部队一直在干这个活儿。

他们在沈超的指挥下乘坐穿梭机赶往一个又一个被遗弃的军事基地,从那些军事基地里获取了数以百计的坦克、装甲车、悍马车和大量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这些载具在经过他们的检查和检修之后大部分都恢复了战斗力,然后用货船运回来,交付给他们缺乏载具的后方军队使用。暂时实现了所有陆战队的机械化。

虽然论战斗力,至少要十几辆装甲车才能勉强赶上一辆锤头战车,直升机什么的更是来多少都不太可能威胁到一架穿梭机。

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上来看。这些载具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解决了他们基本的军事单位运力不足的问题。

反正他们现在在全球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对手,载具什么的只要能暂时满足军队目前的作战需要就行。全面升级星际时代载具什么的可以等以后占领位面后慢慢来。

回到出发地点,装甲车队也出发后,紧跟在他们后面的就是数百辆民用车了,其中有二十几辆都是空调大巴车。都是沈超之前命令军队从这个位面的天朝境内搞到的。

没办法,谁让在这个位面,天朝照样是世界最大工业区所在地内。民用载具数量多。保存完好的也最多,而且生产维护标准统一,配件好找……

出于这些个条件的综合考虑,现在他们收集到的战略物资里有很多都是来自于这个位面的天朝。

不仅是民用车辆,还有各种军用载具和设施,只不过那些设备修好后没有立即运过来,而是暂时封存。等待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时才会使用。

除去这些能装很多人的大巴车,民用车队中数量最多的还是各种油耗和载重性价比高的小皮卡。这些小皮卡里很多也是madechina,座位上和后车厢里都坐满了了,或者放满了行李。

这些小皮卡和沈超他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些载具是本地人很早就装备的。在他们迪拜安全区建立之前的混乱时期。类似的武装小皮卡是很多聚落的“主战武器”。

之前分散各地的幸存者在遇到变异人和敌对人类都是靠这种油耗合理的战斗载具作为主支援火力和逃跑工具来用。

人们在危机期间纷纷给自己的皮卡车上装上过各种各样的武器。轻机枪、重机枪、榴弹发射器这样的常规改装就不用说了。

手上装备好些,弹药足些的聚落还会将喜闻乐见的rpg和107毫米火箭发射器装上车体。这些改装过的小皮卡火力直追轻型军用车辆,帮助很多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不过如今,这些个曾经代表生存和战斗的皮卡上已经看不出这种情况了,出发的市民们虽然也随身携带了不少用于自卫的轻武器,但是车上的轻重机枪什么的早就在进入安全区时按照市区内安全条例的要求拆卸掉了。

在前方的装甲车一全部出发之后,第一梯队的这些民用车辆也跟着车载无线电里传出的指挥声一列列的相继跟上,保持着安全距离行使。

光是第一梯队的车辆全部驶上路就用了接近10分钟,随后是第二梯队的车辆相继启动发动机,他们在第一队车队几乎消失在地平线上后才启程,同样是一队装甲车打头阵,几百辆民用车跟进。

在这之后还有第三队,第四队……直到接近午饭的时间,所有的车队才全部离开迪拜市市区,在迪拜塔内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保持着各个车队的速度和之间的距离。

如果一切顺利,车队会在两天之后到达目的地,并在后续援助的帮助下快速地恢复基础种植业和养殖业。

车队离开之后,沈超没有立即恢复自己的工作,他先是休息了一天,用来放松和恢复精力。随后在第二天的早上,他就恢复工作,开始安排起军队的新一轮部署。

之前说过,外部的战略态势已经改变,过去的留守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最新的环境,他需要将部队派出去加速人口和资源的收集速度。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沈超开始调兵遣将。在对军队又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后,他将陆战队序列中的一大半儿部队都派了出去。

整整23个团级战斗队,总计超过25000名士兵被分批集结,沈超给他们总共配备了200架穿梭机、120辆锤头战车和数量难以计数的无人机。

刚刚接手完载具和装备,部队就被派出了迪拜安全区。他们被分别派驻到了帝都、华盛顿、巴黎等几个佣兵们之前就建立起的基地附近。

之前的几个月里,佣兵们已经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在各自的任务点城市站稳了脚跟,他们中有不少人都从当地招人,拉起了自己的武装队伍。

这些私人武装的规模不一,小的还不到100人,最大的那一支私人武装却是已经有接近1000个武装人员了。

佣兵们擅自组建这些武装力量当然不是出于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有着明确地的目的。那就是帮助他们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这些私人武装可以极大地降低他们的任务难度和完成时间。有了这些打杂的私人武装,佣兵们就不需要像平时一样频繁的出任务了。

他们只需要在接到任务后转手交给自己的小弟,然后用无人机在安全地带提供情报支持和偶尔的火力支持就行了。剩下的交给自己的私军。

用这种方法,佣兵们超额完成了很多任务,尤其是收集起人口来很有效率,所以沈超对他们的偷懒行为一点儿也不在意,反正这些所谓私军的战斗力他也看不上。

这些私军的武装水平都不高,用的都只有本位面的武器装备。偶尔才会有几辆坦克和装甲车一类的东西,对上他的军队,战斗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个团的兵力被输送到任务地点后先是建立军营,派出侦察部队何时早期情报,然后就是果断的行动了。

他们的任务是很明确的,那就是通过武力帮助各地的幸存者生存下来,并尽可能快的劝说他们来到迪拜安全区发展。

在这样简单地任务目标下,各个团很快的分散开来,在各个大陆上占据了多个大型城市,军队也分成多个部分,分别占领并清理这些城市内部的变异人。

清理完这些著名的大城市后,他们用无线电向各自负责的区域发出广播,宣传自己的存在和从变异人手中解放全世界的目的。

广播里还把他们各自的位置通报出来,欢迎幸存者们随时投靠……在这样的宣传攻势和快速展开的大量军事行动下,很快就有了进展。

在总部给予的各种情报和后勤援助下,分散在各地的军队仅仅第一个星期就消灭了超过40万变异人,并向迪拜安全区输送回了超过3万名幸存者。

为了应对人潮,迪拜市政府第4次扩张组织规模,还安排行政官员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依然难以应对这样暴涨的人口。

很多刚刚被送来的人要在机场里待上接近一个星期才会被官员领去分配住房。注册全部背景信息……

语言不同造成问题也出了不少,随着被送来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出现了那种谁也听不懂的小语种人群。

而且由于发展战略中人群同化的需要,分房的时候人们都是被打乱分配的,同一批来的人是分不到一起的,这导致很多原来有同伴的小语种人士都找不到能和自己交流的同伴了。

这些新情况都极大的加大了市政府官员们的工作难度和压力,最后不得不引入有偿志愿者(临时工)来应急。(未完待续。)

ps:今晚第二更如约发布,各位有票票的就支持一下吧……

第三百八十一章转守为攻

政府机构的扩张和转型以后再说,先说军事方面的最新进展。在沈超将那20多个团的陆战队派出去后,很快就有了极为丰厚的收获。

在这三个危机前人类文明最昌盛的大洲上,大批穿着制式护甲,胸口装甲上印有时空议会白色标志的陆战队员们穿梭在大陆上依旧“热闹”的地带,执行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在总部的指挥下,他们先是在各自所占领的大城市建立营房和广播设备,然后在城区内建设基本的军事预警和防御体系。

魔都、中州、重庆、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伦敦、汉堡……这些或者地理优越或者象征意味强的著名城市都成了他们的军事驻地。

确立了各个占领城市的安全后,他们派出了大量人手,在总部的指引下到达当地的一个个废弃军事基地,接收各类已经被工兵们修好的军用载具。

坦克、装甲车、越野车。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固定翼运输机……凡是能弥补他们火力或者机动短板的载具他们一样不少的都收了下来。

其中被分配到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上的十几个团级战斗队的收获无疑是最大,他们接收了大量的中美两国的制式装备。

这两国的军用载具种类多,保有量大,技术水平较高,且各类配件高度统一,在各自的地区都比较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