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

第292章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第292章

小说: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时不时的能看到医务队赶过来拉走人群中的危重病人。

之前的两天里,探险队并不是一直都在观战,他们也在致远星上的不少非热点地区开设了临时撤离点,把他们能找到的幸存者不分男女老幼的拉回来。

对于现在的时空议会来说,人力资源从来都是不嫌多的。虽然这种随机应变式的营救行动很少能救到高级人才,但是这却是在确保探险队不暴漏的情况下的最佳营救方式了。

由于在侦查期间路过的战场非常多,所以他们救回来的多数人都是unsc的士兵,其中还有些伤势严重或者已经死掉的斯巴达战士,当然了,多数都是3期的战士。

受伤的人自然是按照伤势轻重排队就医,而那些已经“死亡”的士兵则被安排去做“复活”医疗。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那些斯巴达战士们和odst的战士。

这些是unsc序列里最强的陆战力量,救活后不管是留下还是执意返回unsc都不会伤害到时空议会的利益。当然了,不管他们怎么想,近期内是不可能回到unsc了。

由于舰队大战还没开始,沈超趁着这个时段带着他的客人noble6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医疗条件。当看到有以死的战士被一点点的修复好所有损伤部分,最终在医疗台上起死回生之后,noble6号和其他第一见到这种场景的人一样震惊。

和unsc官方的宣传不一样,斯巴达战士们也并非无敌,在这样的星球级战场上,他们也随时都会被海量的敌人淹没或者在援助友军时被敌人的炮灰覆盖炸死。

ps:感谢下“舞姬00”的打赏,今晚第二章比我想象的要晚很多,看来我的灵感爆发并不总是持续性的,明天应该会好些,大家明天再见吧

第五百一十一章探险队的向导

斯巴达战士们不败不死的神话只是unsc用来做招兵宣传的噱头和掩饰自己的战略失败的托词,虽然少数斯巴达2期战士确实活得如同士官长那般精彩,在oni小心地部署和一次次不对称的与星盟的对抗战斗中树立起了不败神话,甚至成为了全民英雄。

但是,大多数斯巴达战士都只是高级一些的炮灰,主要被用来打击星盟防守薄弱的一些后勤目标,用自己的血与肉给unsc那薄弱的舰队力量争取时间和空间。

“这不可能是人类科技,甚至星盟也不可能做到,你们到底是什么人?”看到一个个从医疗台上爬起来,满脸迷惑的“已死”士兵,noble号感到不可思议,进而对沈超之前给出的身份提出了怀疑。

在他看来,脱离unsc的前殖民地势力也许能在一两个方面的技术超越unsc的现有水平,但是不可能强到这个程度,否则就只能说unsc的科研实力是垃圾!

“你反应很快么,少尉!但是你有一点儿猜错了,你现在看到的全部都是人类科技的体现,只不过这些技术并非来自于你所在的这个宇宙而已!”沈超没有再继续故作玄虚,在展示了己方的医疗技术力量后,继续隐瞒身份就变得没有必要了。

他像是对其他探险队救过来的人一样,把自己的身份和探险队的存在告知了对方,甚至挑明了他们救助这些人包括刚才他亲自带队救援对方都是处于后面任务的需要考虑。

他对noble6号的要求很简单,留在佩加索斯号上一段儿时间,协助他们探索一些古代遗迹。等探险队执行完在这个位面的主要任务后,探险队会根据自己的收获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是否露面帮助unsc,而noble6号和其他所有他们救助过的人也可以在那之后自行决定去留。

“你为什么会需要我们?你看起来不缺人手。”noble6号依旧不明白为什么对方需要自己和其他unsc的士兵陪同才能去他说到的古代遗迹。沈超身边的探险队在他看来显然不会缺乏武力或者人手。

“因为你们有些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即将要去的那些遗迹并不是死地,其中的防卫措施依旧处于激活状态。在那些防卫系统看来,你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你和其他来自unsc的人类都是复归者,而我们则是一群潜在的敌人!具体的状况过几个小时你就会明白的。现在,你最好去整理维修下自己的装备。舰队战结束后。我们就会忙起来。”

沈超没有费事的去解释本位面的人类和自己的探险队队员之间的区别,因为整个光环的上古线就是一团乱麻,解释起来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让对方误解。

总的来说是这样的,按照光环整个系列的设定,这个宇宙中最早的超级文明“先驱”在银河系中创造出了先行者和古人类两个潜力巨大的智慧种族,并让这两个他们创造的“优秀种族”争夺对自己的“衣钵”的继承权。

其中,先行者文明因为诞生时间早,发展时间长。还在先驱制造的“智域”里学习过非常长的时间,掌握了海量的优势技术,所以在一开始的争夺“衣钵”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

但是由于先行者自己的艾秋敏帝国的组织模式落后和其他一些限制的因素,最终,他们在科技水平上被没有得到先驱显著帮助的人类和先知联盟迎头赶上。

在发觉到自己的创造者“先驱”准备把“衣钵”传给古人类,让人类接管银河系,而把自己的种族变成二流种族后,恼羞成怒的先行者们决定对自己的造物主“先驱”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打击。

虽然实际上这场短暂的战争中“先驱”完全没有还手。也没有任何一个“先驱”真的被先行者杀死,因为他们是所谓的精神体生命。并不需要实体存活。

但是不管怎样,先行者还是宣称自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控制了银河系里的绝大多数星区。而古人类和先知联盟似乎也满足于自己在银河系中的现有地位,在银河系的角落偏居一偶的和先行者的艾秋敏帝国相安无事的共存,银河系一片和平的景象,并本应该保持住这种平静。

但是退出银河的“先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收手,他们没有放弃自己对于自己创造的两个种族的考验。为了考研古人类和先行者。他们创造出“洪魔”这种类似星际虫族的新型生命体,用来测试自己创造的两大种族是否配得到自己的智慧馈赠。

测试的方法也很简单,先驱用变异能力和感染能力都极高的洪魔前去进攻古人类和先行者的艾秋敏帝国,看谁能撑的住。哪个文明能撑住,“先驱”就准备把“衣钵”传给谁。

这种简单粗暴且极端流氓的测试方式当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欢迎。在遭遇洪魔入侵后,人类和先行者先后陷入了危机。由于双方没有直达的外交机构协调抗敌,在对洪魔的战争中陷入误会,古人类和先行者的艾秋敏帝国之间也进入了战争状态。

战争的结果是古人类战败,被先行者退化并当做野生动物放养。战略资源更加丰厚的先行者随后陷入与洪魔的全面战争。由于对先驱的了解更多,所以先行者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实际敌人并不是看似凶猛的洪魔大军,而是自己的创造者先驱。

洪魔本身只是一种繁殖能力较强的星际虫族而已,对于有着发达的科技的先行者来说,它们本应该不是对手并很快被先行者强大的战争机器消灭。但是先驱的屡屡干扰让先行者对洪魔的克制性战略战术全部失效。

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试图消灭洪魔,洪魔背后的先驱总是能够破解他们的战略和技术优势。用常规战争的方式打下去,他们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

只有想办法完成他们在之前对先驱的战争中的未尽之事,彻底消灭创造了他们的“先驱”,他们才能破解洪魔带来的危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们开始设计并建造一种被称作halo也就是光环的新型超级武器。

这种武器发射后的表面作用是消灭银河系中所有的有智慧生物,灭绝掉洪魔的食物源,进而饿死所有的洪魔。达到净化银河系的目的。但是实际上,这只是halo这种超级武器的副作用。

先行者在最后的关头建造halo实际上是为了消灭以精神体存在的“先驱”,halo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个。只要能消灭先驱,洪魔对于科技发达的先行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为了避免意外和达到最终恢复银河系生机的目的,先行者还实现设立了一批重组机,准备在光环灭世,洪魔全数被饿死后用重组机把之前消失的智慧种族都还原回来。

当然了,这种计划不可避免的再次遭遇失败。10万年前,当光环阵列启动后,银河系内的洪魔确实是很快灭绝了,但是先驱还是没有被消灭。启动光环的先行者虽然还有不少躲在盾世界里躲过了灭世灾难,但是自知没有消灭掉先驱的他们没有敢再出来。

数万年过去了,银河系各地重组机按照程序工作起来,把新一代的智慧种族创造出来填补空缺。现代人类则被一部分“好心”的先行者掺入了部分先行者隐性基因,以便让人类能依靠自己种族留下的遗迹更快地发展起来,将未来的银河系带入光明……

不过就像是其他先行者们进行过的其他计划一样,这个过于理想主义的计划也没能达成其创立者的目的。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重组机创造出来的各个智慧文明中的一部分种族再次掌握了宇航技术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

星盟挖掘过的先行者遗迹众多,虽然并没有完全了解上古时期的战争历史,但是却知道是先行者“创造”了自己的种族。在这种发现下,他们依据自己对先行者的崇拜和感恩创造出了宗教,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现代星盟。

20年前,依靠先行者遗迹里的技术发展起来的星盟发现了现代人类,由于掺入了先行者的基因序列,这些现代人类被先行者留下的ai机器人,也就是被星盟官方称作的“神使”的机器人识别成了先行者。

这个发现震惊了当时的星盟高层,因为当时乃至现在的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在星盟看来都很原始。如果公布最新发现,让星盟内所有的人知道人类就是他们一直以来崇拜的“神族”,那么依据信仰建立的星盟很可能土崩瓦解。

于是,星盟封锁了消息,并发动了对人类的种族灭绝战争。以上就是一切大事件的始末,也是沈超需要一批“现代人类”陪同他的探险队探索遗迹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险队是吧这些他们救下的人当做了探索遗迹的挡箭牌和“向导”。

ps:首先感谢今天投月票的“星空龙卫、sulu”和打赏的“john…s117、白键呵呵”

很快就要剧情转折,我会尽力快点儿码出下一章的。

第五百一十二章逼格渐高的佩加索斯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更多支持!

佩加索斯号上的科学家团队已经检测过了他们从致远星地表救过来数上千名人类的基因序列,并且也确实从这些人身上发现了一些和探险队的队员们这些“正常人类”不太一样的隐性基因序列和其他一些基因改造痕迹。

虽然理论上来说,探险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把这种相当于基因钥匙的先行者基因序列加在自己的队员的dna链条内或者干脆让身上的纳米服去模拟同样的效果,起到伪装作用。

但是前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人体的安全代谢速度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安全替换哪怕是全身中一小部分基因链条也是很费时的,后者则伪装效果不确定是否可靠。

没有人能确定先行者的遗迹里检测dna和rna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因此还是带着一批真正的“复归者”去探索先行者遗迹比较保险。起码不会一靠近遗迹就遭到自动防卫系统的攻击。

在离开noble6号后,沈超一路直接到达佩加索斯号的球形舰桥,这是上次改装后的改变。原版的佩加索斯号上那个棱角分明的传统舰桥已经消失不见,现在的舰桥看起来就像是个透明的球形驾驶舱。

整个舰桥的舱室内都贴满了贴膜式显示屏,通过船体外的大量传感器,完美的还原了船体外面的繁星和闪亮的银河。其中很多星体上还有各色的hud图标标注。

当然了,在这个可选是否带有重力的剑桥里,舰桥内还是需要一些能放置设备和供人落脚办公的地方。两个透明的可全角度转向的圆盘承担起了这个工作。

其中上方的透明圆盘较小,从位置上来说明显非常靠近剑桥后方的圆形出舱口。进入舰桥后只需往前走几步就能到达舰长的控制台。这一层由于功能单一,只是供舰长和少数高级军官使用,所以圆盘的直径很小,自身的直径只有8米左右。

下方的圆盘直径则大得多,因为要安置驾驶、火控、通讯等小组,这层的圆盘和球形舰桥的直径等同。都是25米,由于位于上方的圆盘下方3米左右,所以需要通过楼梯才能上到上一层圆盘乃至离开球形舰桥。

由于直径等同与球形舰桥,所以下方的透明圆盘正好置于球形舰桥的中轴面上,靠着质量效应技术维持着整个双层结构的稳定并将整个球体内部分成上下对等的两半。

这种全景式舰桥的布置和显示模式相当于把整个舰桥都变成了全景式的球形战斗全息图,极大的提高了战斗和操作数据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里面的人不管是驾驶员,火控技术官还是舰长都能通过球面内的贴膜显示器直观地看到外界信息和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及其他单位的协调信息。让舰船操控和战斗指挥都变得容易了很多。

虽然各种数据都会直观的显示在球面内的贴膜显示器上。但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hud大图标无疑显示在全景式球形舰桥的最前方的那个hud。那是佩加索斯号船头的指向,也是6门主炮的射界。因此hud图标非常密集。

此时,佩加索斯号的舰桥上比较忙碌,一条条返航的穿梭机的航线和几十个天文单位外的一大堆浮标传回来的信息都显示在球面内,站在上层圆盘的戴米恩正注视着这些繁杂的图标,不时发出指令。

“你这里怎么样,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么?”沈超走过来和他并肩而立,随口问道这里的情况。

“和你比么,我这里已经无聊的要死了!而且。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我们需要靠近些观察战场。现在这个距离,交战双方固然发现不了我们,可是我们也基本看不清一会儿的大战场景。”

戴米恩看到沈超风尘仆仆的回来,就知道对方肯定是又在致远星地表有了新的斩获。可怜他这个舰队指挥只能天天站在舰桥里看着其他队友包揽所有的“有趣”的活儿。

“现在靠近战场可以,但是必须距离致远星一个天文单位外。”沈超想了想同意了戴米恩的建议,后者随后下达了舰队前行的命令。之所以要限制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是因为他们根据这几天的侦查发现双方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致远星附近的一小块儿区域。

“哦。对了,这个位面的候选人挑得怎么样了,我听说那个6号和士官长都很有料。怎么样,6号能短期内入队么?”在慢速航向战场的过程中,戴米恩问了问最新的招募计划进展的怎样。

光环位面的unsc和地球政府虽然槽点满满。但是这里毕竟是个高科技位面,有着数量众多的值得探险队招募的优秀候选人。其中战斗类人员中排在招募第一位自然就是带着不死光环,如同位面之子一般的士官长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想要招募士官长不可能容易,士官长毕竟和unsc有着极深的羁绊,除非能把整个二期的斯巴达战士全都拐过来,否则招募他一定不会顺利。搞不好还会比之前招募薛帕德更难!

所以近期的人员招募重点和3期斯巴达战士们和odst的成员。而在这些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